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斐彖飞――读书杂拾
1907年10月30日刊《天义报》第8、9、10期合刊
署名独应
未收入自编文集
亚历山大?斐彖飞(Alexander Petofi,即裴多菲),匈加利人也,生于一千八百二十二年。幼而瑰特,有三事异人:素爱独立,愿为优,天才长于诗也。顾落魄不偶,入学数年,潜至菩陀沛斯德剧场为杂役,已复为兵,以疾罢。四十三年夏,译英法小谈,以赀自度,秋复为优。明年返都,出诗集一卷镌行之,声名陡起,自是遂从事文章,为其一生事业之转点,而独立不羁之气亦益壮。
四十八年三月十四日,奥人革命,报至匈加利,斐彖飞感之,为诗一章,次日对众诵之,至每解之末,复联有之,“誓将弗复为奴”。众口应之,如立信誓于诗人前也。诵已,众即赴印所,自印之,立俟其竟。诗文就梓,不经检视,此实其昉。革命兵起,即从军行。明年,归将军其谟(Bem,波阑人,轲苏士邀之来,使当俄军者)大队。至七月三十一日,舍该斯洼(Segesvar)之战,没于阵中。
斐彖飞为诗,其大本有二。尝自题诗集,今述其意曰:
欢爱自由,为百物先。吾以爱故,
不惜舍生。并乐蠲爱,为自由也。
读此可知其人。今转译长诗一解于此,然惭不词,欲进译,笔不能更下矣。诗曰:
白日黯西下,四空入杳冥。小星灭不现,
龛火余微明。微明耿不息,并我故园情。
。。
中国人之爱国
1907年11月30日刊《天义报》第11、12期合刊
署名独应
未收入自编文集
异夫吾国人之言爱国也!夫其标义甚高,设词甚美,敷陈所至,议论风生,纵横浩瀚,如河汉之不可极也。猝然而生一波,澎湃作势,气慑千人,逮其回澜,则化微涟,或为漩而没。是岂波之性然耶?然闻者浅测,莫知其细,则亦相与震惊荧惑之。而彼因之遂揭橥其私说以号令于人曰,是其为义,人生之所必由,而无可逃于天地之间者也,众亦哗而应之。以至高之名义,一经俗说,便生曲解,谬种流传,利害倒置,祸胡胜言。中国志士有恒言曰,国人不知爱国,则国可亡已。今为正之曰,中国果亡,第使循君言而爱国,则亡且莫救。故欲勿亡之求,其惟君辈之勿言爱国始矣。(通言爱国,皆爱政府耳。)
夫吾果亦有爱国之说,特甚有异。俄有勒孟夫,生为诗人,挚于爱国,顾其有情,在于草原浩荡,时见野花,农家朴素,颇近太古,非如一般志士之为,盲从野爱,以血剑之数,为祖国光荣,如所谓“*之爱国者”也。夫人情恋其故乡,大抵皆尔,生于斯,歌哭于斯,儿时钓游之地,有毕世不能忘者,天怀发中然耳。至以凶暴为雄,以自夸美,则仁者耻。虽然,俄之主君,尚为其类,生同部落,系属较深,知理之士,犹不肯力右其长,俾益荣大,而奴于主人,乃言忠爱乎?
吾闻西方爱国一言,义本于父;而国民云者,意根于生。此言地著,亦曰民族。凡是爱国,国民之云,以正义言,不关政府。故如神州人士,见国人衰微,山河破碎,而谋有以兴复之者,斯为其选。若及脱系,更修武力,将扩扬国光之是图,犹为非也。而况今日之事,胡国权云云之足言乎?比者浙路事作,而有国民拒款会,有女子保存国权会,其谬比于吴紫英创办之国民捐。若辈蠢蠢,所为支离,莫可究诘,徒增悯叹,然流毒曷有已耶!胜国之民,何言政事?何云国民?其或志士苦心,有揭国民之徽谋*者,必与政府相敌,此必然之势已。*之人乃独以国民自居,拜乞宪政于政府。异哉!民生昏瞑,莫可作兴,立宪邪说,横行海内,将相率飘流而去,如江河之日下,又安测其所底。近更有迎贝勒之行旌,奉拜于辗车轮下,三呼万岁,以博一首肯,且以日语自鸣其愉快者矣。甚矣!其既异夫人情之常,予于若辈又何难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见店头监狱书所感
1907年11月30日刊《天义报》第11、12期合刊
署名独应
未收入自编文集
俄人克罗颇特庚(即克鲁泡特金)以革命党人下狱二年,遁居法国,又以里昂之狱幽囚五载尝著《俄法狱中记》十章述其事,多写凶惨之实及西伯利亚萨哈流人诸状,读之惨然令人无欢。书次就所札记综而绎之为《监狱与囚人之道德影响》一章,终结之曰,狱不能化人于善,即云止恶,亦弗可得也。第十章承此设问,研究狱之需否,其言颇繁,今撮大旨于此曰:罪非罪也,当曰人事之病。治之已往,不若止于未形。学者讨论所得犯罪之故,析其因缘,可为三支:一曰缘于人事者,二曰根于气候者,三曰属于生理者。三者之中,末为最重。顾内景殊常,缘为罪种,神志凌乱,易生杀机,果也。第天壤之间,林林众生,不乏其似,而或勿尔者,是则虽有内株,亦必与外缘相应,而后始发。故惟善处之,顺其外界,使无拂逆以婴之者,则罪自可免。吾闻*之民,聚族而居,人皆夙稔。道义相切磋,患难相扶持,故罪鲜见焉。(原注:惟山鄙内地为然,非海市比也。)今使诚能推而广之,人合互助,斯非徒囹圄可废,虽以致升平可也。
克氏为自然学名家,以互助言无政府,今亦以言监狱,末学罔识,固莫能断其是非,第姑妄言之,则他且无论。特狱之为物不祥,仁人所不乐言,更何必需之有?顾吾适市,乃见有书累累,标志狱务,皆留学生之所为者,则又何耶?国人远适求学,不有大愿,流连荒亡,及于殂落,斯亦已耳,何监狱之足道。且士纵不肖,将假一技博升斗以糊口,虽执鞭犹可为,奚必与伍伯争囚粮之余粒耶?夫欧西号文明,狴犴之设,托词化善,君子犹或非之;若吾国监牢,更何物耶?不过囚系生人,以备屠宰,笼槛森然,犹屠人之栈豕耳!使涉足其间,联念所及,当立有血泊刀光之景,来袭灵台,令生恶感。而吾学子诸君,胡独津津乐道之?予不知著者执笔,偶尔成章,宁蚩蚩之信无心,抑将一斑自见,愿得备使嗾,以走狗自效,比于伏阙上书者之忠恳乎?未可知也。
嗟夫!庸夫徇利,莫或自惜。饥寒之切身,与性灵之束物,在常人视之,固有彼重于此者矣。吾昔至北京,见一郎子,傅粉薰香,嫣然巧睐者,都人字之曰“像姑”,翩然不自以为愧,此亦人生之最可哀者矣。虽然,哀其遇,故未尝有贱恶之心。极人间至愚,执至贱之业者,其惟助长淫昏,乐事刑辟之诸子乎!即使情实未形,莫定阙忒,然而不根恶见,曷有凶音,诛心之律,其又何以逃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1)
1907年11月30日刊《天义报》第11、12期合刊
署名独应
未收入自编文集
近读俄人克罗颇特庚自叙传,见所言国中革命及虚无论者情状,颇异世俗传闻,意有足备考览者,因为捃拾论比之如下。
俄国革命,至今日而极急,然溯其原始,发端甚微。十九世纪中叶,文章正盛,多著书言农民疾苦,读者感之。又被西欧潮流,浸润于黑格尔(Algele)俾昔纳尔(Buechner)学说,渐成《父与子》(Otsi i dycti,俄国文学家都介涅夫名著,详见下)之冲突,少年士女不堪家庭之制,多走出就学大都,刻苦自养。至一千八百七十年后,社会主义渐盛,于是有“趣民间”(Vnarod)之语,少年率自置身农民工人间,宣布社会主义,顾了无害札勒(俄帝之称)意,亦无叛迹。克氏熟知情状,言七十至七八年间,党人运动故尚无他,苟能容与农民为伍,相与教导将助之,斯已意足。即如却珂夫斯奇(Chaikovski)之会,虽力被三十八省,亦不过广布书论,无他图(原传四章十三节)也。然政府加以矿严,使执矿山劳役六年十年或十二年,限满安置西比利亚终身,用为常谳。例如一女郎,仅以授人一论,即坐劳役九年,终生谪放。又如瞿珂夫斯迦耶女子,年十五龄,见珂跋尔夫斯奇数人(事见后)絷赴缳首时,为呼愤冤,遂窜极边,未几女随投咸涅舍江而死。他如流放牢狱之中,惨恻冤苦,有不忍言者。尔时乃有少年拒捕之事,如珂跋尔夫斯奇偕友数人,以手枪击捕役于阿兑塞。而亚历山大二世闻之,遽布*令,分全国为数区,各置将军,命缢罪人无赦,珂氏数人遂死。党人乃相语自卫,流为当时口号,期与间谍酷吏等为敌。于是美禅卓夫将军白昼被杀于圣彼得堡,(一百九十三人之狱定后,彼劝札勒倍其刑者,)警官一人杀于契亚夫,而克氏从兄弟特密忒刑亦毙于毒丸(哈珂夫囚人饥饿同盟,彼为总督,命缚而强灌之者)。第时尚无谋不利于皇帝者,使帝于是时能有以少慰民意,或稍削警吏之凶威,则祸且可泯。顾亚历山大二世不听,一意以刀锯从事,至七十九年,遂有实行委员出,数举不成,卒乃于八十一年三月杀帝于道上。初,勒舍珂夫掷弹不中,伤卫兵数人,勒即被捕,帝下车就询之,格理纳威斯奇投第二弹,帝与勒舍珂夫皆重伤,未几而殒。是时从者走散,唯士官数人舁帝卧橇上,覆以外套。别有亚美略诺夫者,亦实行委员之一,方挟一纸裹爆弹傍立,见状奔赴之,助之扶抱,初不顾己之被执,是诚所谓仁之至义之尽者矣(原传六章第八节)。尔后二十年来,虽变故频仍,顾未至于莫挽,煦煦之仁,似尚能收效于暂日也。第至一千九百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冬宫门外之役,市民死于枪击者二千人,革命之潮遂不可遏,虽有八月十九日宪政,而大势已去,无可为矣。苛政未息,天灾流行,民困莫苏,丧乱遂亟,仁人恻然,思有救之。此俄国革命所由作,历劫不挫,必终达其的而后已,盖不忍人之业也。吾国人士不察,以此为虚无党人所事,唯以喋血为快者,则浅乎其见,非徒不知虚无论者,且不知俄国革命之为义者矣。
虚无党人(Nihilist)一语,正译当作虚无论者,始见于都介涅夫名著《父子》中,后遂通行,论者用为自号,而政府则以统指叛人。欧亚之士,习闻讹言,亦遂信俄国扰乱,悉虚无党所为,致混虚无主义于恐怖手段(Terrori*),此大误也。是无异以哲学问题混入政治,如斯多噶宗派(Staici*)之与共和主义(Republicani*),相去不知凡几矣。恐怖手段之作,每与时势相缘,应时而生,已复寂灭,后或重现,亦不可知,盖纯为政界一时之现象,非如虚无主义根于哲理,趋势所及,远被来纪也。。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2)
俄国历世以来,家庭专制极重,益以久用奴制,积习甚深,莫可挽救,有虚无主义起,将冲决而悉破之。都介涅夫《父子》一书,即记其情形者,其言波札罗夫(书中主人,虚无论者也)为人不服权威,虽有义法,无征不信(《父子》第五章)也。克氏传中(四章第十二节)又为浅说,谓虚无论者行贵率真,最嫉文明习惯的虚伪。凡人相遇道上,虽心弗善,亦莫不欢笑承迎;彼悉不然,唯心所善者始与晤谈,否者弗动也。又如士流言情,情斐可听,而有时对其妻孥,乃狞暴如野人。凡诸外观之雅,出于虚伪者,皆为虚无论者所非拒。其云谓动作,类多粗鲁,与一般圆融者相反,即遇交际之时有所陈说,亦悉破除旧习,不作寒温之谈,唯直吐其蕴,语至戆直。克氏随记一事,可以见其一斑:氏尝在伊古支克,屡赴茶会,后以事久不往。有贵妇人询其友,谓氏胡不来,友故虚无论者,应曰:“彼习骑未遑也。”曰:“虽然,彼亦当以时来,即不舞亦共谈耳。”友率然曰:“彼来何为?将听君辈谈新样衣裳耶?彼闻之久矣。”一人曰:“然彼不常见某女士耶?”友曰:“然,以某女士好学,彼方助之肆德文也。”闻者大愧。虚无论者之视妇女,不异男子。妇人入室,不急踊起让位,唯见其人信疲,而室无他坐,斯让之耳。世之妇人,多以弱性(Weaker Sex)自喜,喜言装束。第虚无论者见之,辄莽然曰:“君妄言,胡不自羞?且后髻又用假发何耶?”虽然,虚无论者故无轻人之心,特廉角之露有如此耳。
上不过举其大略,详见《父子》或《何为》(Chto dyelat,契涅舍夫斯奇著小说)二书,兹不赘。由是观之,则虚无主义本不足该俄国革命。谓革命党有虚无论者可,若合二者而一之,惑矣。譬有阳明派士人为官,不可便谓官皆阳明学派;有天台宗释子为行脚僧,不可便谓行脚僧皆天台宗。此理至明显,本不待烦言而解者,然吾国卒比而同之,是有数故,要由素无确闻,而一般小说有以误之也。
吾观克氏著书,虽及近今,犹三致意于此,(《俄国文章论》中亦详辨之,)然则西欧之士,尚未能晓然知二者之分;今从而拾之,传闻益讹,又胡可免。而吾国更有据一二小说所言,为之信史者,夫在作者且未深知其事,更何能传信,(俄国小说不在此例,外国著作中亦有有价值者,特中国所译多非其选,)盖亦唯姑造作之耳。如吾国古籍,记东海之东,有长胫之民,涉海而捕鱼。其说非不新奇,足娱听闻,然此乃搜神集异之流,欲求信史于是中,殆不可得矣。
论成后数日,偶从店头见近人所译《双孝子血酬恩记》一书,事既无稽,而译者林氏一序,语尤荒谬。其言虚无论者,混于无政府党,拟之为侠客,末又深斥之,则殆直以虚无主义为剧盗术矣。己纵不学,姑妄言之则已矣,特贻误后生,安可量者?夫万国礼俗虽殊,而诚妄之理则一,故言异国之事,亦不可作谎语也。且虚无主义纯为求诚之学,根于唯物论宗,为哲学之一支,去伪振敝,其效至溥。近来吾国人心虚伪凉薄极矣,自非进以灵明诚厚,乌能有济?而诸君子独喜妄言,至斥求诚之士子为蠢物,中国流行军歌,又有詈印度波阑马牛奴隶性者,国人若犹可为,不应有此现象。吾闻序言,如遇鸣鸦,恶朕已形,曷胜悯叹也。
。 想看书来
一角钱的离婚
1923年3月14日刊《晨报副镌》
署名荆生
未收入自编文集
在三月六日《晨报》的分类广告里,见到一则离婚广告,说黄亚孟与大村竞美两人“天性不合,两愿离婚,业于本年二月解除婚约,诚恐亲友未及周知,特刊声明。”本来离婚也是平常得很的事,不值得特别注意,即使其中有什么曲折,也不是我们局外人所能得知,而且倘若被损害的本人不说话,别人更无从说起。所以我现在并不想去窥探他们结婚的悲剧的内幕,只是就这广告的地位上略为谈谈罢了。
这离婚广告,如上文所说,是登在分类广告栏里的,共计五号字四十九字,即一方寸以内的乙种,每日大洋一毛,一总登了一天,所以广告费是总共一角钱。像离婚这样重大(虽很平常)的事件,要使亲友周知,却只花一角钱,登一天分类广告就了事,我觉得是极可注意的。这虽然是当事人的自由,旁人不能干涉,但在我们看来,这件事至少总是很可注意,因为这个广告实在很明白的表示出现代中国青年对于结婚观念之可叹的堕落了。
星里来的人
1923年4月1日刊《晨报副镌》
署名槐寿
未收入自编文集
他是个疯子。
他原来是不疯的。他跟着他的父亲在海甸做泥水匠,直至二十岁为止。二十岁的那一年,——据一个星士说正是交着什么华盖运,他同了村里的人进京城来,有一天去游天坛,走到皇穹宇的上面,忽然觉得非常的想做皇帝,这一件事似乎略略有点疯意;但是他终于没有做,而且在中国,想做皇帝本来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大抵只如想每清早坐在床上吃一碗白木耳之类,不能说是发疯,所以他的变成疯子,决不是从那时起的。以后不久他从京城跑到塘沽,混了几年,听说上了一只轮船,当水手去了。
如是者许多年,杳无信息,大约有二十年罢?
有一天,他忽然的跑回故乡去,却是完全一个疯子了。他自称是从星里来的人。他本名叫什么贵,但现在他坚不承认,自称是阿勃图耳,(还是阿布耳呢?)也不明白是名是姓。他的父母早已死去,他独自住在破屋里;他怎样的度日,讲这故事的人不曾说及,所以我也不曾知道。
每天早晨他起来后,必定站在门外怪声怪气的吆喝一回。村里的人虽然听惯了,但是因为听他吆喝得很好玩,而且他们自己本来本闲着无聊,所以总有十个八个跑去围着他看。他独自指手画脚,唠唠叨叨的说过一阵,再对他们发问道:
“喂喂,这是那里,老板?”
这老板的称呼,是他从不知那里学来的;据海甸的人说,这也是他发疯的一个证据,因为海甸人决不这样称呼的。大家听他这样的问,照例答他一句:
“这是海甸。”
“这不是星里么!唉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