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你是这类家长,除了继续努力之外,还要把握一些分寸,适当保持距离,毕竟父子有别,千万别因此失了家长的威信。
  以上所述,不过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聪明而细心的家长朋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总结出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的教育方法来,完成教育好孩子的大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家长的几大烦心事(1)
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总会遇到许多烦心的事情,在遇到烦心事之后如何化解,不光影响自己的心情,也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通常中国父母遇到的烦心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学业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家长时间最长,几乎涉及所有家庭,也让家长最头疼、最无奈。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许多家长就让他们唱儿歌、学生字、算算术,第1遍教了不会,再来第2遍、第3遍、第5遍、第10遍……反复的教来教去孩子还是没记住、还是不会,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可就急了、烦了,对孩子的脾气也渐渐地大了起来。
  等孩子上学后,别人的孩子一测验就是满分,而自己的孩子每次都是*十分甚至更低,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又烦上了。最烦恼的是孩子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的当口。眼看着一天天的大考临近,孩子的成绩就是上不去,这个时候已经很上火了,如果再看到孩子有什么贪玩、懒惰等情况,家长往往会忍不住将孩子臭骂一顿。
  但是骂的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伤害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更有甚者可能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或孩子自暴自弃的恶果。
  案例一:我有个学生阿成,平时在班上成绩都稳定在前10名左右。但一次月考,他的成绩全线下滑,各门功课都很低,一下子跌到了倒数第1。我吓坏了,以为他受了什么大的刺激,连忙找他谈话。通过谈话我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他上次月考成绩跌出了前10名,父母就整天数落他,说像这样怎么考上重点大学,而且说:“你要是倒数第1,我们也就死心了……”为了表达对父母的不满,这次月考他故意交白卷,目的是让父母死心,自己也摆脱压力。
  其实,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成材观造成的。我们知道,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它表现在各个方面,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之一。智力也和外貌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遗传,那么,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要过分盯着孩子的成绩呢?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能够把心态放开来,因为担心孩子学业问题而造成的烦恼大都能够化解。这里我奉送家长两句话。第一句是: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家长大可不必为学习成绩烦恼,咱成绩不理想可以不当科学家、白领,咱当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不也一样生存吗?再说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到社会上以后,也不见得个个都棒。第二句是:在你苛求孩子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当年的成绩如何?问一问爱人当年的成绩如何?想一想孩子的问题是否与自己有关?这样一想你可能就通透了。
  2。情感问题
  这也是让许多家长烦心的事情。它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孩子小的时候因为许多客观原因,家长没有自己带孩子,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没有建立起来,等孩子长大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好像隔着一条河,让家长烦心、后悔。
  第二种是(也是最普遍的):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原来听话的小乖乖变成了不听话甚至专门和父母作对的“阶级敌人”,让家长伤感、伤心。
  第三种是(也是比较普遍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孩子自己的情感出了问题,通常表现在早恋上。而面对早恋的孩子父母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中国家长的几大烦心事(2)
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有三个选择。
  对第一种情况,家长就要多和孩子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接触,从各个方面关心、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而且最好把小时候没有自己带孩子的原因和自己现在的心情告诉孩子,通过这样的努力,一般都会有效的。
  对第二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是不是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是否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冤枉、委屈了孩子,是否存在简单粗暴的倾向。当家长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之后,再和孩子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该认错的认错,该道歉的道歉,通过这样的努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一般也会改善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哪有什么解不开的结。
  对第三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早恋问题,要承认这是一种很自然、很正常的行为,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困扰他情感的原因。家长也可以将自己当年的经历讲给孩子听,引导孩子走出误区。一般来说,只要你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那么你对孩子进行的分析、指导都会有效。
  3。健康问题
  这也是让家长们烦心的事情。
  有些孩子生来体质就弱,父母一直把孩子的健康挂在心上。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上中学了,由于他们不在父母的身边,也还不会照顾自己,因此,天气转冷转热时孩子是否懂得加减衣服,在学校吃得如何,睡得如何,是否生病等问题都让家长牵挂、操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天一“变脸”,就有大批家长往学校送衣服、送被子的景象;也时不时见到家长给孩子送饭、送汤的情况。最壮观的景象是孩子返校的时候,个个带着大包小包的水果、点心、饮料,孩子拿不了,家长帮着拎,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反对孩子带东西返校,我更理解家长的心情,因为我也是家长,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看着越来越多的肥胖孩子,我不得不提醒一句:别让孩子吃太多的东西而成了大胖子,影响健康。
  4。经济问题
  这也是令很多家长烦心的事情。
  现在的学生,学习成本比较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学校各种费用非常的多,这就使得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显得非常吃力,这个不用细说。除此之外,现在校园里日渐兴起的攀比风、送礼风、聚会风、郊游风更让家长苦不堪言。对于经济条件稍差的家庭,不给吧,会丢孩子的脸面;给了呢,家里又要受穷;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他们不是拿不出那些钱,而是怕长久下去,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总之有钱人家也烦恼,没钱人家也烦恼。这一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很容易,不过家长要尽可能地和孩子沟通,把家庭的实际困难和自己的顾虑讲给孩子,让孩子理解家长的难处。当然,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满足一下孩子的要求也很好。这不,小凡买鞋的故事就很有启发性。
  案例:小凡的家庭条件还算比较好的。父母收入虽然比不上大款、老总,但也有房、有车,怎么说也算个小康之家。小凡上初中了,同学中兴起了一股追求名牌球鞋之风。什么耐克、彪马、阿迪达斯,尽是外国名牌,动不动就是几百元、上千元。国内的品牌什么李宁、安踏、匹克,孩子们根本看不上。
  儿子整天地念叨买鞋的事情,这可让做父母的为难了。给他买吧,怕因此助长了儿子贪图虚荣、爱攀比的坏习惯;不给买吧,又怕孩子在同学中失了面子,因为儿子的朋友全部都有耐克鞋了。
  他们多次做儿子的思想工作,给他讲买与不买的利弊和他们的担心。在父母的耐心开导下,儿子理解了父母,虽然不再提买鞋的事情,但在心里依旧充满了对耐克球鞋的渴望。
  细心的妈妈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决定给儿子买一双耐克球鞋,满足儿子的心愿。当妈妈把一双小凡盼望已久的耐克球鞋送给小凡的时候,小凡激动得眼里充满了泪花,他感谢妈妈对他的理解,并向妈妈表示: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双球鞋,而且保证以后再也不和同学们比吃比穿了……看,一件小小的事情,处理起来还是有学问的。
  以上四点是家长最常遇到的烦心事。当然,还有许多烦心的事情,比如为讨好老师要送礼,担心社会不良信息对孩子的影响等。但是,无论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平静下来、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是化解烦恼的最佳方法。
  

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几种行为
家长本来是孩子崇敬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灯。但是,一些家长因为自身的问题,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结果给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长首先要完善自己,克服一些不良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那么,哪些行为会有损家长的形象,哪些行为会让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呢?
  我在家庭教育问卷中设置了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下列行为容易导致家长失去威信。它们是:
  ① 不以身作则,说话不算数;
  ② 家庭不和睦,经常吵闹;
  ③ 不讲道理,专制粗暴;
  ④ 婆婆妈妈,整天唠叨;
  ⑤ 懒散,不求上进;
  ⑥ 爱吹牛,爱自夸;
  ⑦ 做事不讲原则,经常用收买的方式对待孩子;
  ⑧ 两面性严重,讨好上级,冷落家人;
  ⑨ 穿着不得体,不分场合胡乱讲话。
  在我的家庭教育调查中,孩子们谈了自己的感受。
  小A说:“我爸爸老给我许空愿,老骗我,时间一长,他说什么我都不相信了。”
  小B说:“我爸爸、妈妈经常大吵大闹,烦死我了,我看不起他们。”
  小C说:“我妈妈在家最不讲道理,动不动就胡乱骂人,我和爸爸都烦她。”
  小D说:“我妈特别爱唠叨,我一听见她说话就烦。”
  小E说:“我爸爸特别懒,不求上进,回家后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还整天打瞌睡,他咋就睡不够呢?”
  小F说:“我爸特爱吹牛,说的尽是些没影的事,我不喜欢我爸爸。”
  小G说的可就有意思了:“我爸是个小官——小科长,他老是跟在局长的后面转悠,常常把我和妈妈搁在家里。在外面一接我们电话就说陪局长吃饭、陪局长玩呢。他一见局长笑得可好看了,但是对我和妈妈却老是冷冰冰的,我讨厌他。”
  小H说:“我妈妈不注意打扮,还喜欢在公共场合胡乱讲话,有时她一冒傻气大家都笑话她,我感到很没面子……”
  看,这就是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在各个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为一些小事,失去了家长的威信!
  

家庭教育中的几大误区(1)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教育孩子确实是一门艺术,怎样正确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很多家长很爱孩子,但因为方法不当,而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效果自然很不理想,有些甚至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我们少走弯路,在此我将这些误区列举出来以示警戒。
  误区一:树大自然直,等孩子上学后再好好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树大自然直,儿大自然立。孩子才三四岁,年龄还小,不懂事,现在就该让他多玩玩,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好好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但是父母们不知道,这一阶段如果对孩子溺爱、袒护,放松了对孩子品质培养和习惯培养,使孩子养成了任性、淘气、不守规矩、不懂礼貌、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以后要想改过来就比较困难了。相反,如果从习惯到品质从小培养,使孩子从小就在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中长大,今后他成才、成人的几率就可能很高。中国“三岁看八十”的古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案例一:我在进行教育讲座的时候,一位母亲对我说:“我的儿子今年9岁,上三年级,我们觉得他的一些习惯很不好,但现在改起来很困难。由于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比较溺爱他,他的爷爷奶奶更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时总觉得孩子还小,正是玩的时候,而且我家的条件还可以,于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的需要,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总是想等孩子上了学再教育也来得及,没想到孩子上学后还是老样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放学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往往要先看电视、打游戏机,最后才潦草地把作业一做,有时没写完也撒谎说写完了。有时候,我和他爸气急了就打他一顿,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看,放松了学前教育,等孩子大了教育起来就难了。相反,从小着手、从小培养,效果则大不一样。
  案例二:阿娟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大方、独立、办事能力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谈到她的成长,她的爸爸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从孩子3岁时就培养她的独立性。从那时起,她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来做,比如早起穿衣、叠被、洗漱都是她自己来做,到后来就连去幼儿园也是她自己去,我们先跟她说去幼儿园的路上一定要靠边走,车过来了就站住,等车过去了再走。开始我们在后面悄悄地跟了几次,以后就不再跟了,都是她自己去自己回,从不用大人接送。现在孩子学习也很自觉,回家后放下书包,洗完手就写作业,直到把所有作业都写完才吃饭、看电视或出去玩一会儿……”
  看,从小养成的好习惯,长大后根本不会变。而且孩子还觉得这样学习、生活很方便,很有条理。
  误区二:技多不压身,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学弹琴、学舞蹈、学书法、学画画、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武术,学了这个学那个。
  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尽量多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想以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家庭教育中的几大误区(2)
第二种是:看到别人给孩子报,出于技多不压身的考量,自己也跟着报,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三种是:“勉强尽责”,反正我对孩子尽心了,能让他学的都给他报了,至于学得怎样就看他自己了,将来他没有学好也别怪父母没给他提供这个条件。
  案例一:一个父亲曾对来访的记者说:“我女儿今年9岁,我们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紧张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会没有出息。到那时,不仅孩子会怪罪父母,就连我们自己也会后悔的。于是一到星期天,我背着电子琴,她妈背着塞满舞蹈衣、鞋子、吃喝的背包,转战于城市的东西南北中。一天下来,我们一家三口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想一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心里也就舒坦了些。可是现在孩子的学习也没有以前好了,总感觉她的压力太大,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盲目培养兴趣,结果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家长也感到迷茫了。
  我反对不顾孩子实际盲目培养兴趣的做法,但不反对根据孩子实际的兴趣和特长,在孩子喜欢又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在这一点上我的邻居阿张做得就比较好。
  案例二:阿张的女儿很喜欢音乐,孩子的乐感很强。在征求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他们给女儿报了钢琴班。要学钢琴,成本那是很高的,又是买钢琴,又是请老师。但因为孩子喜欢,而且老师也觉得孩子确实有天赋,于是他们咬牙坚持,结果孩子学起来就很愉快、很轻松。学习累了,她就会弹弹琴,放松一下。现在,她的钢琴已经考过了五级,经常在学校、市里表演。她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在班里总是前几名,兴趣爱好对她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误区三:越俎代庖,孩子该做的事父母包办
  现在,很多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于是家长便越俎代庖,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大包大揽地代替了。常此以往,大人习惯了为孩子做事,孩子也习惯了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好吃懒做、不爱动手、不体谅父母,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生活极为不利。
  案例一:我有个学生,16岁上的高一,可是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干,什么事情都要大人来帮忙。他不会叠被子、不会打扫宿舍卫生、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上街买东西,为此常常受到同学的讥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