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医天下-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俩人狼狈为奸,挨着头的收拾你父亲的人吧。”

    张佑笑了,笑得十分开心:“谁说你要死了?刚才你说我对陛下很有影响力,知道原因吗?因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从他的角度考虑。实话跟你说吧,陛下对你不满已久,就算没有李植弹劾,迟早也会收拾于你,如今不过是提前罢了。恶因早已种下,我救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好在昨夜你没有反抗,不然的话,刘瑾便是你的榜样……好好的去昭陵当你的掌印吧,这是我所能够为你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昭陵掌印?”冯保瞪大眼睛瞅着张佑:“别人呢?”

第三百零八章 怪异的客人(二更)() 
“你都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还有心惦记别人?”张佑失笑:“罢了罢了,反正迟早你也要知道,提前告诉你也无妨,你的那个樵野先生本就是在逃人犯,如今更是永宁公主婚事的主谋,罪在不赦,昨天夜里已经杖毙;张大受助纣为虐,贬为小火者,发明孝陵种菜,今晨已然动身,至于你的兄弟子侄们,一个个也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不过陛下仁慈,念在你昔日功劳的份上,尽夺其职务,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冯保长嘘了一口气,还好还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够活下来,总比死了的强。

    “老祖宗,”张佑忽然又改变了称呼,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您是家父的挚友,也是他改革的强大臂助,大明能够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客观地讲,起码有您一半的功劳。从这一点上来说,小侄对您其实十分佩服,可惜您忘了“飞鸟尽,良弓藏”这句古话,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算您咎由自取,陛下今年已经是20岁了,早已不再是那个十岁的孩童,他有他自己的抱负,有他自己的理想,您却一直希望他还像以前那样,可能吗?换做是你,你又愿意吗?

    “这……咱家……”

    冯保想说什么,却被张佑摆手制止:“什么都不用说了,如果您相信我就听我一句劝,此去昭陵,只要您安安生生的守灵,在那一方小天地里,照样锦衣玉食,照样声色犬马,这一点,我就可以给你保证。但如果你还有别的心思,还想着什么东山再起,那将来有一天你人头落地时,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于你。”

    张佑的话让冯保悚然而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不是没有留意到朱翊钧的变化,也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去年的时候,甚至以得病为由申请过让出司礼监掌印的职务回家养老,不过是李太后温言挽留,朱翊钧也不放行,这才有些麻痹了他的神经吧。

    从李太后的角度当然愿意有个老人看着皇上,可谁又考虑过皇上的感受呢?皇上已经到了冠龄,和先帝不同,锐意进取,十分要强,恐怕早就看咱家跟太岳碍眼了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看不透这个道理,落到如今这个下场还真是一点都不怨啊。

    这一段心路说来话长,其实不过一瞬,想到这里,他突然对张佑拱手躬身,发自肺腑的说道:“多谢明威伯点醒,咱家误会你了,适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老祖宗这是要折煞小侄么?快别这么说,您能想通,就算小侄这一番努力没有白费……您跟家父为了大明操劳这么多年,也是该好好歇歇了……还有点事得求您,临走之前,希望您能交代下去,让您提拔起来的那些人日后有事的时候来找我……嗯,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咱家明白,从今之后,你就是陛下的代言人了对吧?”

    张佑摸了摸鼻子:“呃,就算是吧!”

    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堂内外的权力更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他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久旱的天气何时下雨,庄稼歉收,漫长的冬季该如何熬过去等等这类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所以,饶是这一次权力更迭暄闹的沸沸扬扬,时间一久,慢慢的也就平淡了下去,人们议论的焦点成了另外一件事——太后赐婚,年轻的明威伯,终于要结束单身生活了。

    如今这时代结婚的仪式十分繁琐,讲究三书六礼。

    所谓三书分别指的是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就不用说了,望文知义,指的是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很繁琐的仪式,不过自有人张罗,所以张佑很清闲,清闲到连朝会都不用参加。

    可是人们却很少看到明威伯的身影,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京城。

    密云县最近来了一位出手阔绰的富商,五十多岁年纪,一缕长髯,凤眼隆鼻,可惜身有残疾,坐在轮椅之上。

    他的身边跟着两位后生,长得都很俊俏,美中不足的是,一位颇有女相,而另一位,虽然英姿勃勃,脚却瘸了一只。

    可仍旧没有人敢小瞧他们,因为光是那二十多名威风凛凛的随从,就足以令所有人胆寒了。

    他们住在城中有名的仙客来客栈,包了一个独院儿,每天早出晚归,也不知道在忙乎些什么。

    “老钱,你说那些人是什么来头?”下午没事,伙计吴顺跟大厨老钱坐在后门阴凉里闲扯。

    老钱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四合院儿紧闭的大门,抓起一枚花生米丢在嘴里嘎嘣嘎嘣的嚼,又端起酒盅滋的一声一饮而尽,这才摇了摇大脑袋:“看不透,这些人气度不凡,出手大方,却没有那些富商的铜臭气,如果说是官场中人吧,老的是个残疾,那两位又太年轻,看不透,看不透啊。”

    说着斜睨了一眼吴顺:“是王成贵那小子让你打听的吧?别怪老哥哥没有提醒你,这些人最好别惹。”

    “我觉得这些人也不好惹,不过王成贵这次特别大方,一出手就是一贯铜钱,光是帮他探听探听消息,应该没什么事儿吧?”

    “一贯铜钱?怎么这么多?”老钱瞪大了眼睛。

    吴顺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他家老爷看上那个兔儿爷了……那个瘸子不是跟你聊过好几次天儿吗?这事还得着落在你头上,你放心,不让你白打听,一贯钱有你一半。”

    “这个……”老钱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吴顺连连点头,正要保证一番,身后忽然传来动静,有人在跟掌柜的打听小院儿内住的客人,好奇心起,丢下一句“我去看看”,起身进了门儿。

第三百零九章 格物所密云第一基地(三更)() 
“张老板,有位叫朱贵的朋友来找你……”吴顺领着两位年轻人和一名略上些岁数,却十分英俊的青年进了小院儿,抢先一步对正在院子里阴凉里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说道。

    老人正是张居正,手拿一份明报正自看得入神,闻言抬起头来,顿时大吃了一惊:“陛……朱贤侄,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朱翊钧曹爱金和女扮男装的李妍。

    太傅大人脑子转的倒是快,朱翊钧暗笑一声,冲张居正拱手躬身见礼,嘻嘻笑道:“家里太闷的慌,出来散散心,听说先生在这里,特来拜见。”

    张居正摆手示意吴顺退下,又招呼唐二壮去门口守着,这才埋怨朱翊钧道:“陛下好大的胆子,鱼龙白服至此,万一路上出点岔子,天都得塌了。”

    说着怒视曹爱金:“你是邢尚智的徒弟吧?陛下出宫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与太后娘娘禀报?出了事情,你担得起责任吗?”

    他不认识李妍,倒没有多说什么。

    曹爱金沉默寡言,闻言只是跪倒在地,并未为自己辩解。

    朱翊钧则笑道:“太傅大人多虑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能出什么事儿呢?再说了,这不还有这两位高手护驾嘛,此地离着京城又不远……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还不行吗?”

    小院儿就剩下五位护卫,其余人都跟着张佑和张若萱出去了,这几人终于从张居正的话语中知道了朱翊钧的身份,互相对视几眼,同时暗叫了一声乖乖,扑通扑通全都跪了下去。

    “都起来吧,出门在外的,用不着行此大礼,还有,记住了,叫我朱少爷,谁要是在外边说漏了嘴,可别怪我不客气。”

    “还是太荒唐了,君子不立危墙,堂堂的大明皇帝,怎么能随意出京呢?”张居正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他并不迂腐,可自幼所受到的教育仍旧让他认为,皇帝就是朝野上下的精神领袖,便如庙里的神祗一般,只需要安安生生的坐在那里接受供奉便好,随意出京非但不合礼法,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了。

    “父亲这话太片面了,若无昔日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又哪里有如今的大明江山?光坐在紫荆城里又哪儿能体会到民生疾苦?不知民生疾苦,又如何制定出最适合的政策为黎庶谋取福祉?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那些代表着世家利益的官员们才希望皇帝做一个庙里的泥胎,而决定一个王朝是否万年的永远不是他们,而是民心的向背。”

    随着声音,张佑一瘸一拐的进了院子,冲朱翊钧抱拳一笑:“朱兄,不知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张佑的称呼带给朱翊钧一种十分新奇的感觉,回了个拱手礼,呵呵笑道:“张兄大才,这话听着有醍醐灌顶之功效,何止是有道理,简直是有道理极了!”

    张佑一笑,回谓张若萱:“还不见过朱兄?”又冲曹爱金微微一笑:“曹贤侄也来了?你小子不地道啊,自打你师傅去了南京,也不说来看看我这个叔叔?”

    李妍被逗的忍俊不禁,笑道:“臭小子,瞎说什么呢?人家小曹比你岁数还大……”

    “姑姑此言差矣,我跟老邢相交莫逆,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是老邢的徒弟,我叫他一声贤侄又有什么不妥的,对吧崔贤侄?”

    “是,师叔!”曹爱金仍旧没有多话,却微微笑了笑,显然自己对比张佑矮一辈儿并无意见。

    “父亲,这位美女是我义父的义妹,姓李名妍,乃是江湖中有数的高手,当初我被不留行客暗杀,全赖她和小曹保护,才能生擒不留行客。”

    张佑十分郑重的将李妍介绍给张居正,李妍脸一红,白了张佑一眼,嗔道:“我哪是什么美女?一点儿朝廷大员的样儿都没有!”说罢这才对张居正拱手,大方的说道:“张兄,小妹这厢有礼了,您是子诚的父亲,小妹称您为兄,您可别怪小妹高攀!”

    “不怪不怪,子诚经常提起你,想不到今天才见到本人。”张居正含笑说道,这才明白,原来朱翊钧也不是一味的胡闹,虽然只带了两个人,却全都是高手。

    “说到那位不不留行客了,还关着吗?”张若萱已经亲自进屋搬来了椅子,朱翊钧也不客气,施施然的坐到了张居正的旁边。

    李妍挨着张若萱坐了,小曹则站到了朱翊钧的身后。

    “关着呗,杀了忒可惜,不杀吧,他又不听话,关着吧,反正也不怕多一个人吃饭。”张佑拉着椅子坐到朱翊钧旁边:“还是说说你吧,咋跑这儿来了?”

    “你不是说了嘛,体察民情……主要是来看看你们选址选的怎么样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吗?”

    “暂时相中了一个地方,叫漕河庄,离这儿不远,顶多二十里吧。”

    “附和要求?”

    张佑点点头:“基本上都附和,就一样,那地方属于一个叫王什么来着?”他扭头望向张若萱。

    “王志华。”

    “对,王志华,密云县最大的地主,外号王百万,据说良田千顷,地窖里的银子都长了银锈……”

    “嗬,这么厉害啊?”朱翊钧笑问:“他不卖那地方?”

    “我让毕宏全找过他两次,连面儿都没见到。”

    “没暴露身份?”

    张佑摇了摇头:“那倒没有,我觉得在这儿建炼钢厂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并不希望知道的人太多。”

    朱翊钧深以为然的额首:“这事儿你想的周全,风力炼钢法所炼钢材性能太优越,在能够充分供应燧发枪制造之前,确实不宜大张旗鼓,你提醒我了,此处要改个名号,日后内部行文也不能称呼炼钢厂……”

    “这样朱兄,你看,叫‘格物所密云第一基地’如何?”

    朱翊钧琢磨了一下道:“基地?根基之地?挺新鲜……成,就这么叫,你不是还想建一个燧发枪制造厂吗?名字就循此例便可。”

    正说着话,院外忽然传来隐隐的女子抽泣之声,张佑愣了一下,冲唐二壮努努嘴:“去看看咋回事?别瞎出头,问明情况便可!”

第三百一十章 讨债的(一更)() 
唐二壮出门去探究竟,张佑见朱翊钧打了个哈欠,忙道:“朱兄一路劳乏,进屋去歇歇吧?”

    张居正也吩咐张若萱:“去把我屋里收拾一下。”

    “不用麻烦了……我还真有点乏了,从来没骑过这么长时间的马,骨头都快被颠散了,你住哪间?我去你床上躺会儿就得了,嗯,带着伤药不?我这腿准被马鞍磨破了。”

    后一句朱翊钧是对张佑说的,张佑忙道:“你这是平常骑马太少,走吧,老唐他们随身都带着我配的金疮药。”

    闻听此言,毕宏全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筒递给了张佑。

    张佑接过竹筒陪着朱翊钧向自己的房间走去其余人面面相觑,这两人,感情也太好了吧?哪里还像君臣嘛!

    “对了张先生,您也进来吧,嗯,还有李千户,麻烦你推一下张先生!”

    李千户?张佑一愣,回头打量,见李妍去推轮椅,不禁吃了一惊,悄声问朱翊钧:“陛下,我姑姑什么时候成李千户了?”

    朱翊钧得意的一笑,同样压低声音回道:“昨晚的事,我想出宫来找你们,跟舅舅商量,开头听我说要微服私访他不同意,后来被我磨得没办法,便推荐她和曹爱金给我当护卫。曹爱金好说,她却让我有点为难,不知道咋称呼,干脆赏了她一个锦衣卫千户。”

    堂堂天子,身份尊贵,其实连李文进都不用称呼“舅舅”的,都是他的臣子嘛——自然不可能如张佑那般称呼李妍为姑姑。

    叫夫人也不妥,人家没结过婚。

    张佑冲朱翊钧竖了竖大拇指。

    李妍推着张居正在门口略等了一会儿,进屋后,张佑已经帮朱翊钧敷好了伤药。

    “子诚,给李千户搬一把椅子。”朱翊钧靠在床上含笑说道,又问李妍:“李千户,说说,这一路民情如何呀?”

    李烁说道:“微臣不过就是个妇道人家,说不上什么,就觉得穷,另外嘛,天气也确实太旱。”

    张居正插话:“北直隶去岁就是大旱,今年又是照旧,收成不好,老百姓自然就穷了,京城各大城门那些要饭的,大多其实都是北直隶各地的流民。”

    朱翊钧的神色沉重了起来:“确实是太穷了,一路上碰上的人大都是衣衫褴褛的……先生,朕若是一直在宫里,又怎么能知道朕的子民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呢?指着你们这些官员们说吗?这可是京畿之地,首善之区呀。别的地方呢?恐怕还不如这里吧?”

    这话很诛心,张居正有些尴尬,不过朱翊钧说的也是实情,他还真的没有办法反驳。

    当然,他也知道,朱翊钧这并不是指责他,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唯其如此,他才愈发的自责。自打隆庆年间,他还没有当上首辅的时候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改革,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多数官员仍旧还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报喜不报忧,处理政事的本事不一定有多少,粉饰太平的功力却一个比一个高,受苦的是谁?只能是底层的百姓。

    朱翊钧从张居正的神色中,猜到了他的想法,怕他难堪,笑了笑道:“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治安还是可以的嘛,半路上打尖吃饭,连个打架的都没见到。”

    张佑却好像成心跟他过不去似的说道:“朱兄说是微服,毕竟还是跟我义父商量过的,他是御马监的掌印,肯定有所安排。姑姑在江湖上的名头也是不小,稍微放出点风,谁敢在这个时候顶风作案?”

    朱翊钧一怔,望向李妍,李妍尴尬地笑了笑:“义兄特意吩咐过,不关卑职的事,再说了,陛下出来是查看民情的,又不是考察治安,平安出来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