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自己以前没眼力见,若是早早把叶赫那拉家的二小姐婚事说给自己家的小子,如今自个的小子也是皇上的连襟了!也不知道是谁能有这个福气哦。

    几个小丫头,和两个年老的嬷嬷忙不迭地斟茶倒水送毛巾,累得四脚朝天了,不过大家这心里是着实高兴,大小姐封了皇贵妃,有了大阿哥可以傍身,这叶赫那拉家的势头是要起来了!

    惠征正和几个同房的兄弟并相熟的官员作陪,在花厅前头津津有味地看着《邯郸记》,这时候家中的老门房慌忙进了花厅,到了惠征跟前,禀告说道:“宫里头来了几个公公,说有大事儿要传旨!”

    边上的几个老爷面面相觑,惠征连忙站了起来,“快,停了戏,设下香案,你去叫祥哥儿跟着我一起去接旨。”

    桂祥过了年已经是八岁了,这个年纪是已经有些懂事,桂祥似懂非懂地问着惠征:“阿玛,是大姐姐的事儿吗?”

    “料想应该是娘娘的事儿,哎,祥哥儿,现在不能再叫大姐姐,记得以后在众人前头只能叫娘娘,知道了没?”穿过游廊,惠征看着左右没有外人,提醒着桂祥。

    “诶,儿子知道了。”

    两个匆匆赶到前头去接旨,在后头的一群人纷纷议论,“年兄,你看着这宫里头的是什么事儿?”

    “想必是好事儿,听说前些日子,皇上要册立皇贵妃娘娘为皇后,被肃老六一句预言堵了回去,可是这皇贵妃有功于社稷,在下想着必然是皇上心中歉疚,今天来降恩皇贵妃母家,弥补一番吧。”

    “年兄说的极是,咱们就在这里头等着前头的信儿吧。”

    惠征和桂祥到了前厅,只见一个穿着红色袍服的太监并几个灰衣太监站在院子之中,香案已经摆好,惠征瞧了一眼红衣太监手里的黄?,连忙跪下,那个红衣太监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口里说道:

    “诏曰:懿皇贵妃立为皇后,二月初一日行大婚之礼。。。。。惠征进二等承恩公,贞定夫人进二品诰命,桂祥袭八品云都尉,钦哉!”

    空悬了三年之久的咸丰朝后位终于在咸丰四年初尘埃落定,储秀宫叶赫那拉氏笑到了最后,日后的慈禧太后,天朝圣后在这时正式从**里头走了出来,开始慢慢的影响起前朝之事,蝴蝶效应煽动起这古老臃肿的帝国让其慢慢地开始产生了这些那些的变化。

    。。。。。。。。。。。

    皇帝大婚大体上有纳彩、大征、册立皇后、奉迎、合卺、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等礼仪程序。皇帝向皇后娘家赠送订婚彩礼称之为纳采。彩礼包括大量的马匹、甲胄、丝帛等,送礼队伍由皇帝特命的大婚专使持节带队,从太和殿出发,出太和门中门,浩浩荡荡来到皇后娘家。皇后的父亲、兄弟早已迎候在大门外,见专使赶到,急叩头谢恩。仪式完毕,专使回宫向皇帝复命。迎娶之前,还要再来一次大征礼,除了鞍马之外,再加黄金200两、白银1万两、缎1000匹、金银茶具和银盆等实惠的财物,除此之个,还要发妆奁360抬。发完妆奁后,皇帝派遣册封使臣正副两名,带着册封皇后的制敕和“皇后之宝”前往后邸,举行册立大典,宣布册立某女为皇后,并将颁给皇后的金印、金册交给专使,专使奉命送皇后金印、金册来到皇后娘家,先向皇后父兄宣示。这些礼仪完成之后,便可以迎娶了。奉迎是皇帝大婚礼仪中最隆重、最繁杂的一项。奉迎前一天,紫禁城内外已喜气洋洋一片。宫在前三殿、后三宫都用绸带搭起彩架,大红喜字、吉祥语句图案抬头可见,这就是册立的风光。

    第一卷《有凤来仪》结束。

    第二卷《风华初露》敬请期待!
三十一、中宫皇后(五)
    “皇上想立谁做皇后那不重要,”端华摆了摆手,“横竖是内朝的事儿,可是你啊,老六,如今这风声都传到我耳朵里头了,难道储秀宫那位主子会不知道?难保她不嫉恨你!枕头风这扇扇起来,小心你吃不了兜着走!”端华对着自己的六弟掏心窝子地谆谆教导。

    “嗨,主子?嘿嘿,**里头只有皇上和皇太后两位主子,她叶赫那拉氏只是一个妾室,算不上什么正经主子,大哥,”肃顺也放下了茶盏,正色对着郑亲王端华说道,“皇贵妃在还是兰嫔的时候就敢对着外头的事儿指手画脚,你说,咱们外头的人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皇上可是不止一次说着军机处的人不如储秀宫里头!”

    “话虽如此,但是你也要看到她诞下了大阿哥,如今皇上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说句犯忌讳的话,皇上千秋之后,难保她春风得意,要把今日的委屈要发到你的身上!”

    “大哥你多虑了,皇上如今才几岁?春秋鼎盛!六宫内宠也多,日后自然开枝散叶,子嗣繁衍,况且我朝向来是立贤不立长,若是今日皇上立了储秀宫那位做皇后,那才是子凭母贵了!大阿哥即刻就是嫡子,将来若是没有犯下什么大错,继承大统是铁板钉钉的事儿,那才是最麻烦的事儿。若是当了皇后,野心勃勃地叶赫那拉氏自然要更加名正言顺地把手伸到外朝来,大哥你还不知道那江西安徽的团练是那些人操持的?我怎么听说是惠征那个老小子源源不断的送钱送粮饷的!”若是懿皇贵妃在这里,定然要为了这在咸丰朝一直和自己对着干的肃顺的话大声喝彩,寥寥几句话就说出来懿皇贵妃自己的心声。

    “况且,那句灭大清者,叶赫那拉也不是我杜撰的,我只是让皇上想起这件事,对着皇贵妃有些忌惮,立后的事儿能谨慎些,让皇上对着六宫的位份和宠爱注意些,这就足够了,大哥,且放宽心,自然是无事的。”

    “老六啊老六,”端华暂时被肃顺说服了,虽然心里还有些忐忑,看着这自己兄弟之中最具才能最有眼界谋略的人,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你做的对不对,到时候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您就擎好吧。”

    慈宁宫。

    咸丰皇帝用了些糕点,又将茶盏之中的杏仁茶一饮而尽,用绣着金龙的白手巾擦拭了嘴角,满足的喟然对着慈祥地笑着的康慈皇太后说道:“还是额娘这宫里头的杏仁茶最地道,这么些年过去了,这小厨房煮的杏仁茶还是甜而不腻,分外爽口。”

    “皇帝喜欢就好,那厨子从哀家和你一起住在钟粹宫的时候儿进就进来伺候着了,以前皇帝夜里头时常惊醒,太医说着杏仁茶能安神,又是甜甜的,因此才这么多年,让他一直呆在哀家宫里头预备着呢。”康慈皇太后笑眯眯地拈着手里的佛珠笑道,回忆起了昔日的往事。

    咸丰皇帝想到了昔日的养育之恩,坐正了身子,正色对着皇太后说道:“额娘的抚养之恩,朕是万万不敢忘的。”

    “哎,怎么好端端又说起以前的事儿了,我真是老了,呵呵,成日里头和德龄在宫里窝着,说着以前的事儿,看着,哀家也到时候该去见先帝爷了。”皇太后摇了摇头。

    “额娘春秋鼎盛。。。。。”咸丰皇帝连忙劝解。

    “哀家知道自个的身子,你也别说这些宽心的话儿了,”皇太后带着岁寒三友白银护甲的手搭在了皇帝的手背上,轻轻抚摸,像小时候一样,彼时自己还不是皇太后,眼前的这位天下至尊也只是四阿哥,太后对着皇帝轻声安慰,淡然笑道,“如今皇帝你有了子嗣,江山代代有人,到了九泉之下,我也有脸面去找先帝。”皇帝眼中波光粼粼,握住了皇太后的手。“老婆子也不怕皇上猜疑些什么,有件事我倒是要问一问。”

    “额娘请问,儿子知道的一定无所不言。”咸丰开口。

    “如今皇贵妃诞下了大阿哥,哀家去问了太医,这大阿哥在娘胎里养的极好,也自己去乾清宫瞧了瞧大阿哥,白白胖胖,健壮的很,又是秉持大运而生,自然能平安长大。”康慈皇太后端正了脸色,“如今这**还没有中宫,皇帝以前和哀家说,且等一等,看看那个更得圣心些,如今这皇贵妃诞下大阿哥,丽嫔也有大格格,贞妃也是不错的,眼下已经咸丰四年了,这后位空悬,嫔妃心思不宁,心思不宁,就容易生事端,事端一起,皇上在**就不能安心将息,前朝的事儿也会被影响到,而且哀家现在精神头越来越短了,懿皇贵妃虽然摄六宫事,总不是名正言顺的**之主,这中宫的位置,实在不宜再拖下去了!若是这宫里头的嫔妃都不中用,即刻叫八旗再选秀进来,挑的好的立为皇后。”

    “额娘,儿子想过,在六宫之中,皇贵妃最得朕心,毫不妒忌,待着低位份的妃嫔能一视同仁,在外头的事儿上也能帮着朕分担,如今又生下了大阿哥,实在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可是,可是。。。。。。她,”皇帝欲言又止。

    “怎么,皇贵妃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皇太后问道。

    “并无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儿,可是她的姓氏,是叶赫那拉氏!朕想起来之前叶赫家先祖的诅咒,心里总有些忐忑,怕是妨碍了咱大清朝的江山,故此就未动此念头。”

    “这话我倒是也听说过,不过算不得什么大事,皇上,这事儿是真是假都还尚未可知,”康慈皇太后笑道,“太祖爷(**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可是诞下太宗皇帝(皇太极)的,高皇后也是姓叶赫那拉的,若是叶赫那拉要灭我爱新觉罗氏,高皇后又怎么能诞下太宗皇帝,皇贵妃又怎么会诞下大阿哥呢,可见是无稽之谈,还有康熙朝的大臣明珠也是叶赫那拉氏的,若是不相干的人,这灭大清倒是有可能,这皇贵妃可是皇帝的枕边人,皇帝你说,这话是不是无中生有的可笑话儿。”

    “况且皇贵妃诞下龙子,江山后继有人,又能帮衬着你,对着六宫和我们这些先帝留下来的太妃太嫔们也是极为客气,老婆子要多说一句,这皇后的位置啊,她叶赫那拉氏当得起!”

    咸丰皇帝赞同地点了点头,皇太后见皇帝被说动了,又开口笑道,“皇贵妃若是得位中宫,看到皇上不畏流言,感激涕零之余,是更要尽心竭力帮衬着皇帝了。”

    “恩,额娘说的极是,儿子这就传旨礼部、钦天监,定一个好日子儿,风风光光地册立皇贵妃为皇后!”
三十一、中宫皇后(四)
    “呵呵,朕与兰儿你一样,也是对着大阿哥欢喜的紧啊,来,让皇阿玛抱抱。”

    杏贞含笑坐在床上看着咸丰皇帝抱大阿哥,开口笑道:“皇上,眼下大阿哥还没起名儿呢,皇上您想好了没?”

    “正要和皇贵妃你说此事,”皇帝兴致勃勃,拉开了话匣,“大阿哥这一辈原是载字,这字是必然要用的,朕去奉先殿求了列祖列宗的意思,这第二字要带水字,所以朕昨日翻了翻康熙字典,特特地择了淳字,就叫咱们的大阿哥载淳,兰儿你看怎么样?”

    “淳?”杏贞喃喃,点了点头,这不是就是日后同治皇帝的名字吗,“淳者,忠厚纯真之意,意思倒是极好,难为皇上如此良苦用心。”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将手里的新得了名字叫载淳的大阿哥,交给了伺立在一边的乳母,乳母连忙抱下去,皇帝看着坐在床上的皇贵妃,欲言又止。

    杏贞看到皇帝抱着几丝歉意瞧着自己,正欲说些什么的样子,知道这软耳朵的皇帝看着自己和儿子,忍不住对着没有册立皇帝事儿又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的后悔之意。

    杏贞连忙开口说道,巧言笑兮,连带着这沉闷严肃的乾清宫后殿也变得灵动了起来,“皇上,臣妾都还没给皇上磕头谢恩呢,封了臣妾这才进宫两三年的新人做皇贵妃,臣妾,真是惶恐不安呢。”

    皇帝闻言长长舒了一口气,听这话的意思,估摸着皇贵妃还不知道肃顺进言之事,伸手摸住了懿皇贵妃未带着护甲的芊芊玉手,“这自然是酬兰儿你的功劳,为大清辛苦诞下了大阿哥,你还不知道,你诞下大阿哥不多会,僧王在河南的捷报,江西安徽的捷报一气儿到了,这不是大阿哥带来的福分吗!”说完了最近的好事儿,皇帝又有些讪讪,觉得就一个皇贵妃的位置不够酬赏这六宫之中最为体贴自己,也最能为自己分忧的女子,耽于箴言之事,无法立叶赫那拉氏为后,只能继续开口承诺,“你且放心,兰儿,有你一日,朕绝不立中宫皇后。”

    杏贞诚惶诚恐地回答道:“皇上那里能说到这些事,臣妾如今能为皇上诞下龙子,又邀天之幸,皇上不嫌弃臣妾的蒲柳之姿,又给了臣妾这么荣耀的位份,臣妾那里还敢多有非分之想呢。”皇上你存了愧疚之心,那这大事就有几分把握可成!

    “还是你最能为朕着想,兰儿,朕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为了朕诞下皇子,又对着外头的军事能帮衬着朕,还能如此的体贴朕,朕真不知道怎么谢你。”皇帝拍了拍杏贞的手,喟然叹道。

    两人默默不语,在温暖的内室之中享受着彼此都难得的静谧时光,在多年后杏贞成了千万人之上的时候,白发苍苍,也偶尔会回忆起那时候皇帝对着自己毫无保留的信任,自己也还有几分对着咸丰皇帝的真心,而没有到了日后两宫天人永隔,南北一方,互相猜忌,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已经全然忘了夫妻一体的时候。

    御前伺候的小太监如意,进来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只见如意进来打了个千,禀告道:“启禀皇上,慈宁宫总管德公公来了。”

    “哦,让他进来。”咸丰皇帝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皇贵妃的双手,转正了身子,朝着外头看去,后殿的厚布帘子掀开,进来了干瘦的慈宁宫大总管德龄,德龄跪下请了双安,咸丰皇帝摆了摆手,“你起来吧,德大伴,额娘那边有事儿?”

    “皇上,太后娘娘那里准备了您最喜爱的杏仁茶,还有些外头新做的点心,太后娘娘用着觉得还不错,让奴才来请皇上,一同过去用些。”德龄垂着手深深地低着头,坐在床上的懿皇贵妃都要看见他的后脑勺了。

    “唔,那朕去慈宁宫,顺便给额娘请安,兰儿,”咸丰皇帝起了身子,对着杏贞说道,“你若是困了,就多睡会,想吃什么,叫御膳房立马做了过来,六宫的事儿暂时放一放也无妨,经历了这些的败仗,南边的发逆估摸着也要消停一会,暂时没什么大事儿,你呀,就给朕好好的养好身子,把朕的大阿哥养的白白胖胖的,这就是你眼下的事儿,别起来了,朕走了。”

    “是,皇上慢些,小心脚下的路滑。”杏贞含笑应下,象征性直了直身子,便看着穿着明黄色便服的皇帝走了出去。

    德龄束手等皇帝出了暖阁,趁着众人跟着皇帝出门没人注意自己的时候,转过身子朝着坐在床上大度从容笑着的懿皇贵妃,毫不起眼给了懿皇贵妃一个眼神,杏贞看到了德龄的动作,含笑对着德龄点了点头,放松了神经,把整个身子陷入了温暖的被子里头。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看康慈皇太后怎么还给自己一份惊喜了。

    郑亲王府。

    郑亲王端华坐在花厅里头,对着紫檀木桌子上的一堆鼻烟壶拿着放大镜在细细把玩,外头进来了新上任的户部满尚书肃顺,只见肃顺毫不拘礼地自顾自熟稔的进了花厅,还高声让服侍的丫鬟,“把新进的大理普洱给我拿来,快去,把金丝血燕和火方、老母鸡、长白山参一起煨过来,要浇牛乳和棉糖!”

    端华不以为忤,对着一个画着西洋金发美女的内画水晶鼻烟壶啧啧称奇,由着肃顺在自己的郑亲王府发号施令,等到丫鬟呈上来了新沏开的普洱茶,便一挥手,让站在边上等候吩咐的丫鬟出去,把手里的鼻烟壶示若珍宝地放进绒布垫着的红木匣子,放下放大镜,对着大马金刀坐在自己对面的肃顺淡然开口,“老六,”——肃顺行六,“听说你前些日子儿在皇上跟前说什么了?”

    “哦?大哥,没想到您这素日只想着吃喝玩乐的铁帽子王居然也消息如此灵通,”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肃顺毫不在意自己说的话是有多么的耸人听闻,刺溜一声喝了口热茶,嘴里啧啧赞叹,“这普洱估摸着有二十年陈了,大哥,您也听到皇上想要立皇后的事儿了?”

    。。。。神奇地上了潜力推荐频道,那就是需要亲们的点击和推荐啦,力争进前三!!!!么么哒。
三十一、中宫皇后(三)
    咸丰皇帝批完了军机处和兵部对河南、安徽、江西各省将领的奖赏折子,在上头朱笔御批了几个鲜红的字“准该部议奏”,看看下头的几个省份报灾要赈灾的折子,原来新年新春喜得贵子又南边大胜带来的好心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