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也太好说话了,这么一个巡抚的位置,老太爷做的稳当,差事料理得清清爽爽,”梅馨有些无奈,“户部和内务府的银子一大半都是老太爷拿进来的,都堆成山了,太后她就这样二话不说,也不和娘娘通气,把老太爷拿下来了,实在是太不尊重娘娘了!”

    慈安摇摇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毕竟这朝廷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能入京当差也是好事。”

    “可哪里比得上天津,那里离着京里又近,又是封疆大吏,比在京师里头当差好多着呢。”梅馨小意得看了一下左右,发现没有什么外人,靠着慈安太后轿子的扶手,帕子捂住嘴,瞧瞧得说道,“娘娘,莫不是你在储秀宫里头说的那句话说岔了?”

    慈安眉头一皱,不悦得打断了梅馨的絮叨,“不必说了,她说了不放在心上,自然是无妨,你也不必多说,我自有打算,”慈安太后抬起头看了看巍峨高耸的太和殿檐角,“回宫吧,皇帝要的东西备下来了吗?”

    “已经备好了。”

    。。。。

    朱元秀跟着魏佳氏出了顺贞门,小丫鬟扶了魏佳氏上马车,朱元秀转过头,看了看黑洞洞的城门,神色怅然,魏佳氏喊着:“元秀,怎么还不上车?”

    “是,”朱元秀转过头叹了口气,提着裙子,上了马车,还未等马车驶走,顺贞门里头急冲冲得跑出来一个小太监,“停停停,”朱元秀猛地打开了马车门,盯着那个跑来小太监,小太监把手上的一个蓝布包着的包裹递给朱元秀,“太后把这个盒子赐给县君。”

    两人又连忙下车行礼,等到马车驶出,朱元秀打开了那个蓝布包裹,里头是一个玳瑁嵌牙黄杨屉四合如意盒,此盒以玳瑁为廓,黄杨为屉,并嵌象牙,寓意“四合如意”,盒子里头装满了金银裸子,魏佳氏微微有些惊讶,看了看朱元秀白腻的面庞,“太后怎么突然赐给你这个?”

    “女儿也不知道。”

    “这是难得的恩宠,你好生收着吧,”魏佳氏慈爱得看着朱元秀,这些几年相处下来,魏佳氏早已将朱元秀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日后出嫁了可以做压箱底的嫁妆呢。”

    朱元秀脸上露出一丝绯色,微微害羞,“母亲~”

    “哈哈,你的婚事怕是我也做不了主了,”魏佳氏笑道,“太后她心里有的是主意呢。”

    朱元秀咬咬牙,半低着头在马车里面摇摇晃晃不知道想些什么,抬起头,眼眶已经红了。

    。。。

    人群散去的储秀宫正殿只留下了慈禧一个人,和身后伺候的两个小宫女,慈禧看了看人去楼空的场景,不由得叹气出声,后头的宫女耳尖,连忙询问:“太后可是累了?要不要进内殿歇息一下?”

    “是觉得有些倦了,”慈禧太后疲倦得闭了闭眼,“不过不碍事,把热毛巾拿来给我敷一敷。”

    安德海送了皇帝回来,看到慈禧太后正在用热毛巾擦手,连忙上前伺候,“娘娘若是腻歪,不如叫升平署的戏班子进来伺候,那高大人又排了许多新戏,娘娘还没看过吧?》”

    “嗨,他那个戏,看多了才是腻歪,”慈禧太后摆摆手,“都是精忠报国的故事,看多了倒是腻得慌,我不过是在八里桥唱了一段穆桂英挂帅,好么,如今满城尽演杨门女将。”

    安德海如今也读了不少书,连忙凑趣,“这不是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的嘛,娘娘喜欢穆桂英,底下的人自然就喜欢看。”

    “这话也就罢了,不许说出去,若是说出去,高心夔怕是又要多心了,”慈禧太后尴尬得看了看左右,发现没有外人,这才继续叮嘱安德海,这宣化之事,自己虽然从未点头要高心夔去做,可自己要高心夔管着升平署,不就是想他排几出凝聚民心的戏吗?虽然有些高大全的迹象,比如咸丰皇帝,已经成了刘先主的样子,自己么,自己看到那么伟光正的人物形象,都要恶心满地疙瘩,在看戏的时候还要做出十分满意的样子,“六宫的人喜欢看,那就让他们进宫演就是。”(未完待续)
一 春风花草(完)
    皇帝刚刚转过正殿,就听到了后头的笑声,绕过游廊,就看着几个宫女站在台阶下,拉着手叽叽喳喳得悄声说话,大家都朝着庭中打量什么,连身后来了皇帝都无人知晓,皇帝偏着头,从绿漆的四方柱子探头看,庭中摆了几个瓷瓶,几个人站在一丈多远的地方,对着瓷瓶做投掷状,荣寿公主手里拿了一个红色的竹签,朝着摆成不规则的瓷瓶瞄了一会儿,素手一扬,手里的竹签投了出去。

    清脆的声音想起,那个竹签在瓶子上打了一下,掉在了外头,等到小宫女数筹,荣寿公主摇摇头,“这才投了几个啊,眼见着就是比妹妹好一点,”荣安公主站在边上温柔得笑着,“我哪里比的过姐姐,素日里都是看看书,要不就是找姐姐们说说话,这玩意,我自然是不会的。”

    荣寿公主摇摇头,点了点荣安公主的鼻子,“你啊你,这日子也过得太闷了些,且不说咱们要和皇帝一样去骑马射箭,可这皇额娘最喜欢的遛弯,你怎么不跟着学学?这样日子可不能这样,这开春的日子,若是身子不强健,身子里头的小毛病可都是要冒出来了,我这日常陪着皇额娘遛弯,出一点点细汗,这身子就好了许多呢,你本来就是个林黛玉一般多灾多难的身子,还不勤加保养,这可如何是好?”

    荣安公主吐了吐丁香小舌,连忙点头称是,荣寿公主这才放开她,对着边上的一个旗装女子笑道:“我们都不中用,就瞧着县君的了。”

    那个原本背对着皇帝的身子缓缓转过头来。只见冯婉贞穿了一件玫瑰色的旗袍,头顶带着碧玺和银簪子,容长脸蛋,虽然不是绝色,可这勃勃英气确是两宫公主不能比的。只是容颜有些憔悴,神色郁郁,听到荣寿公主的话,也不过是勉强一笑,从小宫女手里接过竹签,随意一丢。道道红光闪过,瓶子叮咚作响,几个竹筹尽数投进了瓷瓶,宫女们轻声低呼,两位公主也连连拍手。荣安公主不敢置信得瞪大了眼睛,“县君实在是太厉害了。”

    荣寿公主刚想说什么,身后就想起了掌声,三人回头一看,只见同治皇帝排开众人,含笑朝着三人走来,三人连忙行礼,皇帝看着冯婉贞微笑道:“县君出手。实在是了得。”

    “皇上,要不要和县君比上一局?”荣寿捏着帕子捂嘴轻笑。

    皇帝显然是想起了什么难以描述的窘境,不满得瞪了荣寿公主一眼。“大姐这明显是在取消朕,上次圆明园里头射箭,朕这个教训还不知道呢?今个还要丢一次脸?”

    荣寿公主忍不住笑了出来,冯婉贞不以为动,只是微微福礼表示自己不敢当,荣安公主对着皇帝说道。“皇上这是哪里来?可用了点心不成?”

    “皇额娘在正殿里头正用点心,朕还没用。听着太妃太嫔们絮叨的很,”皇帝有些不满。瞧了娴静照水芙蓉一般的冯婉贞,也不知是在殿内被慈安太后说起大婚的事情,这脸上还是红白一片,“朕不耐烦听。”

    荣安公主温柔笑道:“皇上这性子还不改改呢?什么时候就要吃亏了,我这里还有一个果盒子,就等着皇上您来吃了。”

    “还是二姐对朕最好,”同治皇帝对着荣安公主笑道,两人年纪相近,又自幼一起长大,宫中统共只有这么两个咸丰皇帝的子嗣,如何不友好,加之荣安公主是特别的温柔和顺,不比荣寿公主大姐般的威严,“县君,”同治皇帝若无其事得转过头对着木然不语的冯婉贞说道,“一起去用些吧。”

    冯婉贞福了一福,“臣妾的父亲还在家中等着臣妾,这拜别了太后娘娘,臣妾就要即刻出宫,不敢耽搁,公主的茶点臣妾怕是享不到了。”

    同治皇帝脸上笑容微微一凝,“这也罢了。”场面有些尴尬,荣安公主不知为何大家都不说话,荣寿公主心里透亮,便开口对着冯婉贞说道:“今日不得空,那便下次吧,你在京中,皇额娘最喜你进宫闲谈。且说,你父亲如今可是南城治安巡查司的主官,外头都称他是‘三门提督’了,地面上的事儿忙的不可开交,怎么今个有空在家里呢?”

    荣寿公主出入宫禁方便的很,所以外头的事儿她知晓的甚多,近来兵马司下各设置东南西北四城治安巡查司,分了九城提督之权,所以冯三保有了这样的外号。

    “臣妾的父亲素来是忙于公务的,只是今日是先母的忌日,所以特意告了假,在家里等着臣妾,要一起给先母上香。”

    “怎么,县君,你父亲没有再娶吗?”荣安公主瞪大了眼睛,有些疑惑。

    “臣妾也劝过父亲,毕竟臣妾家里头还没有继承香烟的男丁,只是父亲念及当年母亲就是为了生育而难产去世,又对着先母思念不已,心中已然放不下其他人,不愿再娶。”

    冯婉贞拜别离开,两宫公主还是啧啧称奇,只有皇帝变了脸色,冷哼一声,也不去用荣安公主的茶点,就此拂袖而去,一班伺候的太监宫女连忙跟上。储秀宫的后殿前,只留下一个不知所以的荣安公主,和心里微微暗叹的荣寿公主。

    。。。

    等到正殿的外命妇和各宫嫔妃散开,慈安太后这才连忙站了起来,一个蹲礼蹲在了地上,“臣妾失言了,还请娘娘责罚!”

    太后摆摆手,示意莳花把慈安扶起来,“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并没有做错什么,那里来的责罚。”

    慈安太后小心翼翼抬起头看了慈禧太后一眼,“臣妾愚钝,不应该提皇帝大婚的事情,让太后烦恼了。”

    太后面不改色,只是握着玉如意的手紧了紧。淡然笑道,“这话原本也没错,只是不合时宜,皇帝在前朝的时候,就没有认真上过学。等到同治元年,才开始学习,这么些日子,怎么能担起重任?过些年,等皇帝长大了,这事儿才可以办。”

    慈禧的话说的轻描淡写。只是那句“不合时宜”却是重重得落在了慈安太后的心上,慈安太后身子微微一震,说了一声是,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不过这事儿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你也留意着。看看哪家的女孩子合适,悄悄留意着,过几年等年纪差不多了,可以给皇帝留着,”慈禧太后喟然长叹,“先帝膝下就皇帝一个人,是应该给皇家开枝散叶了。”

    “是。”

    “对了,还有件事要先和妹妹说。”慈禧继续说道,“你阿玛在天津巡抚的任上呆了四年,政绩卓越。军机处议了议,和我说,我也觉的,你阿玛是该换个位置了。”

    慈安太后抬起头来,脸色有些不好,“阿玛他在天津干的甚好。不过才是一任,怎么……”

    “有些小问题。不关紧要,”慈禧太后安抚着慈安。“必然是高升的,无须担心。”

    虽然慈禧说的轻描淡写,似乎举重若轻,可慈安也不是双耳不闻宫外事的女人,这些日子朝中对着穆扬阿的弹劾愈演愈烈,似有酿成风暴之势,她不是不清楚的,而穆扬阿给自己的私信里头也说,天津掣肘愈多,就连朝中对着自己的政绩也是褒贬不一,这问题怕是不小。

    “还请太后保全臣妾阿玛。”慈安太后又站了起来,作势欲跪。

    “这是什么话,你放心吧,穆扬阿是干臣,御史说有贪墨,就算有,也必然是不多的,”慈禧太后虽然安慰着,可心里也是哀叹不已。

    天津巡抚这个位置自己是保不住了。

    虽然自己在天津上海两省新设官位之中,已经分了一干官位出去,让恭亲王为首的军机等人分润,可毕竟不是主官,再者,当年新设两省,可巡抚之下的布政使、按察使、学道可是到了同治三年才陆续上任的,李鸿章穆扬阿两人都是人精之中的人精,就这么几年时间,早就把自己的地盘经营得水泄不通了,还轮的到别人插手?

    如此以来,反而引了众怒,洋务派的首脑们垂涎三尺,又拉上了清流们,弹劾李鸿章在对外事务上,“变华为夷,用洋人礼节,私自交接洋人,其心可诛。”在军务上,“私立山头,和十二镇官兵私下往来,语迹隐晦,”在财务上,“擅自降低关税,损国利益。”如此反正把李鸿章批得一无是处。

    对于穆扬阿来说,又多了两条,一条是:“身为外戚,骤得高位,不思报国,勤于王事,反而趾高气昂,动辄以太后生父自居。”第二条就是:“历任宁波府知府以来,贪污达数千万之多。”

    这时代谁不贪?这不过只是个借口,就要让太后起码要让出一个巡抚的位置出来,不要想着鱼与熊掌兼得。

    李鸿章不能轻动,那也只好把天津巡抚让出来了,这会子定下了主意,对慈安太后才说了这些话,“这些年他在天津辛苦,你们父女也难得见到几次面,就让他卸了天津的差事,入京来,六部里头挑个位置给他,在京中好好过些舒坦日子,再放外任去。”

    “是,”慈安太后知道此事已然成了定局,也只好无奈接受了现实,“全听娘娘的吩咐。”

    。。。

    外命妇们陆陆续续出了正殿,只有帆儿身子重,落在了后头,抱云扶着帆儿两人有说有笑,刚刚下了台阶,后殿就转出来了冯婉贞,冯婉贞看见大着肚子的帆儿,微微一怔,眼中露出复杂神色,随即行礼,“福晋。”

    帆儿含笑看着憔悴的冯婉贞,点点头,“县君最近可好?”

    “一切尚好,谢福晋关心。”冯婉贞默然回道。

    “我瞧你这精神头不太好,可是春困的缘故吗?”帆儿体态雍容,含笑开口,“过些日子,我家老爷就要回京了,到时候,听说陕甘那边出上好的党参,老爷回京,必然会带一点,到时候我打发人给你送过去。”

    冯婉贞似乎突然来了精神,只是见到神采奕奕大肚子的帆儿,却又焉了下去,懒洋洋得打不起精神,横了帆儿的肚子一眼,硬生生得说道,“烦劳福晋费心了,我身子贱得很,素来不用什么补药的,还是福晋自己留着安胎吧。”说完也就一行礼,转身快步离开了。

    帆儿看着冯婉贞转身离去的背影,露出了一抹莫名的笑容。(想知道《重生之我是慈禧》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ps:最后一天,求月票啦。。。。。
一 春风花草(六)
    皇帝退出正殿,殿内的人神色各异,原本欢乐的气氛隐隐有些了阴霾,丽贵妃只是自顾自得伤心着,也不在乎众人面面相觑是为了什么,云贵妃虽然有些迟钝,但是也察觉到了似乎有些不妙,只是不知为何殿内众人都不说话了,慈禧太后看到众人神色有些异样,摆了摆手,“这会子是什么时候了?该是上茶点了。”唐五福连忙应下,招招手,宫女们鱼贯进了正殿,自从帆儿出嫁,宫里头得宠的宫女就只有当年从慈禧太后初进宫伺候着的莳花抱云二人,两个人一人捧着茶盏,一人捧着小红木盘子,里头装着茯苓饼、菊花糕、枸山药脆片、芝麻鸡蛋卷四样点心,并几样春天应季的瓜果,两宫太后是一样的,各嫔妃外命妇各有减少,慈禧太后喝的是龙井,慈安喝的是碧螺春,丽贵妃喝的是玫瑰露,云贵妃喝的是五味子茶,宫女们上了茶,又有几个太监拿了食盒跪在慈禧太后座前,这是各宫嫔妃并皇帝进献给太后的吃食,除了糕点之外,用膳时候还有各式菜式进献,太后见到了这些盒子,点点头,“难为你们的心意了,不过从明个起,这给我宫里的进献就罢了吧。”

    嫔妃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搭话,还是丽贵妃有了好奇心,开口问道,“这是往日的惯例,也是臣妾们的心意,娘娘是嫌弃我们宫里头小厨房的东西不合胃口吗?”

    慈禧太后喝了口茶,微笑道,“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国用虽然稍微缓解了些,可你们的俸禄还是以前的那么点,本来各宫生辰贺礼、还有年下各时节就是够你们开销的了。”清宫制度,贺礼红包之类的占据了嫔妃们开销的大部分,所以若是皇帝没宠爱,娘家不宽裕,那嫔妃们就要过得紧巴巴的了,日后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因为不得慈禧和光绪的宠爱,囊中羞涩,不得不叫小太监拿了自己的龙袍出宫找当铺典当换钱来用于日常开销,所以慈禧太后这时候才说这个。

    “宫里头来来去去也就是吃这些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