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载垣、匡源和桂良等人下轿子的时候,僧格林沁已经到了一会了,桂良许久不见僧格林沁,只见旧年天子献俘太庙时候儿的僧王意气奋发,如今的僧格林沁颧骨高耸,双腮深陷,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桂良吓了一大跳,僧格林沁跪下:“恭请圣安!”

    “圣躬安!”载垣矜持地点头回礼,这是钦差大臣的体面,礼绝百官。等到僧格林沁站了起来,载垣拱手漫不经心地说道:“僧王,皇上叫你来的意思,听听就好,别的倒是无妨,你的脾气要收敛些,如今可不是咱们打胜仗的时候儿了!”

    “凡事忍耐为上,须知卧薪尝胆的典故。”匡源也悄声和僧格林沁说道,“到时候儿,僧王看看便是,实在忍耐不了,转身出去便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僧格林沁默默点头,几个人团团行礼,便进了普济祠,载垣早已得知礼部的官员来报,洋人未到谈判现场,不过进了会场,见到除了几个苏拉之外,祠内并无他人,方才冷哼一声,不悦地对着桂良说道:“这起子蛮夷,一点礼法都不懂,”拿出来袖子里的西洋怀表,看了看时辰,“不先等着咱们也就罢了,到这个点了,怎么还不来,”载垣骄横地指了指一个礼部的官员,“你去瞧瞧,到底怎么回事!”

    众人也不落座,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说话,原先一直凑不上和载垣说话的通州知府连忙上前,缠着载垣说了几句话,原本冷艳的载垣便是眉开眼笑起来,“怎么的,贵府也是懂戏的?”

    “比不上王爷大方之家,奴才只是小打小闹,”那个知府一脸谄媚,边上一群礼部的官员不由得连连皱眉,“不过这通州到底是人来人往的地界儿,别的不多,稀罕玩意儿倒是不少,”那个知府靠到了载垣的耳边,越发低声了起来,“有几个泰山过来的女道,唱的好南曲儿,又是三寸的金莲小脚,摇摇摆摆,**的紧呢。”

    载垣的耳朵竖了起来,“这倒是要见识一番了。”

    “哪里不敢奉承王爷的,奴才早就备好了,还有这头白洋淀来的鱼,最好的螺蛳青,留着给王爷尝尝野趣儿呢。”
三十七、通州和谈(三)
    次日是夏日里难得的多云天,大朵洁白的云彩布满了湛蓝色的天空,杏贞在碧桐书院收拾好了衣服,陈胜文带着大阿哥从外头走进来,大阿哥奇怪的看着穿着绑腿系着腰带的杏贞,行礼之后问道:“皇额娘,您这是要到哪里去?”

    “皇额娘要和云嫔娘娘一同去骑马,载淳,你要同去吗?”杏贞一把拉住大阿哥,摸着他刚刚总角,剃地乌青的头皮,“你也是个小大人了,咱们国朝以骑射定天下,你是你皇阿玛的长子,这骑射也要学着呢。”

    载淳乌溜溜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兴奋地盯着杏贞,“儿子想要去学骑马,成日里宫里的嬷嬷都不许儿子东跑西跑,怕磕到碰到,在园子里儿子都闷死了。”

    “你身子还小,”杏贞搂着大阿哥朝着外头走去,劲装的安德海也连忙跟上,陈胜文拿着一个蝈蝈罐跟在后头,“这大马还不能骑,小马驹叫陈胜文给你牵着先溜溜,别急啊,哪里不让你快点跑呢,先熟了马性,慢慢着来,什么马你都能骑,横竖你皇阿玛不骑马,将来把他那准格尔部进贡的血汗马都给你骑,怎么样?云嫔娘娘和他的兄弟都是骑术好手,你呀到时候多听着他们点,可不能乱发脾气,知道没?”

    大阿哥正对着骑马有些兴趣,在兴头上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点头如捣葱,“都听皇额娘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从碧桐书院出门,杏贞和载淳坐着轿辇,众人簇拥着往北行去,过了文源阁,到了一个种满松树的山包下面,宽阔的场地里栅栏围起来。里面跑着几只高头大马,载淳在轿辇上就直起了身子,叫着抬轿子的小太监“快快快”,不多会一行人就到了马场边上。云嫔和武云迪都已经到了。

    两人拜倒请安。杏贞连忙叫起,下了轿辇。“哪里有这么多礼,”大阿哥下了轿辇,看到云嫔,拱手问安。“云娘娘金安。”云嫔回了半礼,武云迪看到大阿哥,连忙又半跪行礼,“奴才武云迪拜见大阿哥。”

    “唔,”载淳在外人面前架子一向摆的很足,气势也非常了得,这让宫里不少老人都说大阿哥有天子之相。载淳直着身子,双手虚扶,“武守备请起,你是云娘娘胞弟。原本不是外人,无需多礼。”

    杏贞赞许地点点头,一个出色的帝王要懂得礼仪,也要懂得变通,不出意外的话,自己的儿子将会承继咸丰的皇位,谁叫六宫的女人没有一个中用的,肚子里半点响动都不曾听见,当然了,少不了有人说自己善嫉妒,学习明成化朝的万贵妃,见不得宫里女子生子,早早就串通好了御药房,打胎药安排下无数,不过杏贞丝毫不在乎,自己没做过,也不怕鬼敲门,“行啦,还不赶紧地让云娘娘带着你去学骑马,皇额娘我的骑术还是你云娘娘教的呢,快去吧。”

    大阿哥复了儿童本性,拉着云嫔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到马厩去,杏贞含笑看了两人几眼,挥手让陈胜文上前小心伺候着,等到几个人走远,身边只站了标枪一样挺直的武云迪,杏贞转过头,看了看武云迪的脸色,“怎么,觉得本宫让你留在京中完婚,不妥当?”

    在天津的败仗似乎让原本年少气盛的武云迪迅速地成熟了起来,唇上的短须修饰地极为整齐,目光深邃,身子站得挺直,眼睛却是看着地上,“微臣不敢,只是看着僧王有如此大难,朝中那些文官只会用嘴,数落地僧王一文不值,微臣心里实在是焦急,恨不得一人一马飞到通州,手下的健锐营也能帮着僧王杀杀洋鬼子的威风!”说到这里,武云迪复又冲动了起来,似乎回到了杏贞第一次见到他时候的样子,武云迪单膝跪下,言辞恳切,声音也大了起来,正在拿着一束草料逗一头胭脂色的小马驹的载淳好奇地转过来打量,“微臣不敢去见皇上,只能求着皇后娘娘,放微臣去南边,就如当年微臣在这园子里头求娘娘的那样,战死沙场,好歹也比如今这样强!”

    杏贞没有和往常一样,叫跪着的人连忙起来,“那你觉得,你若是到了南边,就靠着你的这些吊儿郎当兵,能敌得过洋人的火枪?如今他们上了岸,不需要对付那些铁甲船了,你说,行吗?”

    武云迪不吭声了,过了片刻,方才赌气说道,“大不了马革裹尸。。。。。。”

    “糊涂!”杏贞轻喝一声,武云迪住了嘴,“就靠着热血能成什么事儿?若是你武云迪和健锐营全军覆没能把洋人打个半死,本宫毫不犹豫,必然就让你去送这个死!若是你凭着这么一腔热血,就图一个死报君恩的想法,那你就是个蠢货!”

    杏贞说着说着就怒了起来,“任何人的性命都不能成为无缘无故的牺牲!就算你不爱惜自个儿,那你姐姐呢,还有帆儿呢?你苦心从本宫这里求赐婚的机灵劲哪儿去了!”

    武云迪汗流浃背,杏贞平复了心情,看了看远方,长舒一口气,载淳已经在云嫔的护卫下,踮着脚尖准备骑上那头和善的小母马,杏贞收拾了一下,接过了安德海送上来的马鞭,翻身上了一匹青色大马,“好了,快起来,”武云迪垂头丧气的站起来不发一言,杏贞看着他的沮丧模样,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好了,当年的白袍赵子龙英勇气概哪里去了?如今倒是做出这鹌鹑的模样出来!这些日子,本宫可不是叫你在京里头玩的,”武云迪抬起头来,只见皇后脸上的笑意隐去,“你若是还想上战场,就在你的营里狠狠地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若是堪用,本宫自然会成全你!”

    狂喜之中的武云迪回过神来,迷惑地问道,“可是娘娘刚才不是说微臣标下的骑兵不堪一战吗?”

    “正面自然不行,那是白白送死,”杏贞利落地甩了一个鞭花,“等本宫给你找到帮手,两下合力,就看能不能给洋人一个惊喜了!”杏贞策马慢慢小跑起来,“你去照顾着大阿哥,别让他摔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十七、通州和谈(二)
    “你这厮,”文祥指了指曹毓瑛,“按照琢如你的意思,咱们就等着看人家春风得意,指挥我等臂如奴仆?”文祥偷偷瞧了一眼恭亲王,“六王可是皇上的亲兄弟,就算圣宠,怎么样也轮不到他肃顺这个外系的宗室!”

    “子山你也忒急了些,”曹毓瑛失笑,“谁都没有永远的圣眷,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多少年了,这走马灯似的粉墨登场,你我还没看够?谁都有塌台的时候儿!”曹毓瑛挥着扇子,倒似有些诸葛孔明风流倜傥指点天下挥斥方遒的架势,“依我看,肃顺必败!且就在这几年!”

    文祥悚然而惊,原本是持着天家气派,不多说话,面上也是平淡如水的恭亲王也来了兴致,两人直直的看着曹毓瑛,曹毓瑛也不卖关子,“自古天子内外有隔,这就是为什么在前明有太监任内相批红的故事,肃顺纵使是任了内务府大臣,又是宗室,本质来讲,亦属外臣,如今他得罪了养心殿大总管,皇上还在潜邸时候儿就用的最惯的老人杨庆喜,这皇上身边的太监肃顺是得罪死了,要知道太监五体不全,最忌讳别人看不起他。”

    “还有这中宫,听闻皇后还是懿贵妃的时候儿,刚刚诞下大阿哥,皇上垂问于肃顺,有关立后之事,肃顺说了那个预言,打消了皇上的想法,虽然日后皇后还是当了皇后,就算皇后再大度,今个听到肃顺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干涉朝政,还有妇人之言,谁还能不怀恨在心?皇后毕竟是女子。心胸开阔也有个限度!”

    曹毓瑛给恭亲王和文祥分别倒了杯酒,“此外,肃顺向来是最看不起朝中的同僚,日常不顺眼便是责骂。看看。挤走了多少个户部的尚书?翁心存也被迫引咎下野,更别说朱凤标了。在朝中孤立无援,就靠着端华载垣那两个酒囊饭袋,能成什么事儿?到时候死到临头,怕是连个通风报信的人儿都找不出半个”

    “如此说来。我的心倒是定了不少,如今国势艰难,洋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可这肃顺还是撺掇着皇上北狩,中国虽大,终有尽头,”文祥摇摇头。一脸无奈,“当年宋室南迁,苟延残喘了百多年,却也是总将难免崖山覆灭。论起来,到底是还是崇祯硬气,天子守国门,死社稷。可见正如皇后所说,逃避乃是图一时之欢罢了。”

    “幸好如今恭王复出视事,”曹毓瑛眼中闪着光芒,“刚好可以和肃顺对上几阵。”

    “你的意思,也要让本王拉起声势吗?”恭亲王转了转手上的红缠白丝玛瑙扳指,若有所思的问道。

    “自然,肃顺如今天怒人怨,王爷也无需硬抗,摆明了态度,车对车马对马摆开阵势就行,如此一番,自然有看他不惯的人会聚集在王爷麾下,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逆转也!”曹毓瑛继续说道,“再者联络内廷,外抚群臣,自然就无所不利了。”

    “东翁,”高心夔摇摇头,“如今内忧外侮,天下板荡,正是精诚团结的时候儿,东翁怎么能这个时候和皇后起了争执?实为不智也。”

    “实在可恶,一介女流在园子里帮皇上批折子也就罢了,我权当看不见——横竖那折子上的朱笔也是皇上的意思儿!可如今这叶赫那拉氏得寸进尺,居然敢在皇上召集重臣议事的时候公然走出内间,明目张胆地对着朝政指点起来,这我岂能容忍!”肃顺坐在自己府里的签押房,边上新沏好的寒山顶翠无人问津,“何况如今,这皇上耳根子软的紧,这又听了皇后的话,又要留在京中不走了!”肃顺话下的意思虽然没说出来,可是高心夔心里雪亮,无非是京中掣肘太多,盘根错节,到了承德自然就天高任鸟飞了。

    高心夔也不说破,“学生潜心观察,这皇后怕是心计不小,东翁,若是如此,恭亲王的气势就上来了。”

    “嘿嘿,就在南边打了几场胜仗,就能抵挡住洋人?”肃顺不屑,“虽然我是瞧不起这些夷人,可我眼睛没瞎,洋人确实是船坚炮利,火器之强,足以横扫天下,这不是南边那些泥腿子可以比的,所以僧格林沁在天津一败再败,万岁大为震怒,我是丝毫不稀奇,”肃顺身子靠在后头,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就想着南边李鸿章火枪办得好,到北边来见到这些玩火器的高手,估计也是没什么花头,皇后这是算错了主意。为今之计,只能是暂避洋人锋芒,让洋人出了气,卧薪尝胆,苦心经营几年,皇上器重我,我自然也要全力报答,如此过个十来年,君臣携手,到时候再和洋人一较高下!”

    “东翁,天子,”高心夔欲言又止,咬咬牙:“天子的寿数怕是就这几年了,”在暗室之中,高心夔说话也大胆了起来,“日后一旦宫车晏驾,东翁的处境可就难堪了。”

    “什么!”肃顺一惊,直起了身子,“如今皇上刚刚过了三十圣寿,说这些话未免也太早了些?不论康雍乾三代皇帝,就连先帝爷也是御极三十多年,皇上春秋鼎盛。。。。。。”肃顺想到咸丰平日里的爱好,原本极为果断的语气,慢慢地低沉了下去。

    “皇上身子一向不太好,常年用着太医院的药,又不克制自个,成日里沉湎酒色,若是如此就罢了,可这国事烦扰,累年都是坏消息,皇帝最易动怒,这内外煎熬起来,怕是天命不永。”高心夔断言道,“到了那时候,大阿哥还年幼,皇后必然是要名正言顺干预朝政,东翁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也不防事,嘿嘿,本朝向来无皇太后垂帘之事,孝庄太后人称三代帝王辅佐,也未见她把手伸出外朝。”肃顺的眼睛眯了起来,“不过有些事,确实该好好预备着,免得措手不及,高先生,咱们商议一番。”

    “是,东翁。”
三十七、通州和谈(一)
    因为皇帝常年在圆明园,所以会被皇帝时常召见的王公大臣都会在圆明园外头置办宅子,免去许多四九城中到海淀的车马劳顿,恭亲王自然也不例外,在大宫门西头建了一幢五进的宅子,不过这些年都是空闲在这里头,毕竟恭亲王已经在上书房读书,读了不少些年了。

    文祥和恭亲王左昭右穆对坐,曹毓瑛打横作陪,在西花园的紫藤花树下,节近中秋,原本这夏虫是难免扑火而来,可王府里头秘制的驱虫药散了下去,连蝈蝈声都不闻一声,新月半弯,恭亲王挥手让伺候的丫鬟退下,亲手拿了一个哥窑梅青色酒壶,给文祥倒酒,文祥连忙挡下,“我哪里值当王爷如此厚待?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曹毓瑛潇洒地一收唐伯虎题桃花诗折扇,含笑劝着文祥:“子山(文祥的号)何须客气,你是当朝的军机,在哪朝哪代都是宰相的位份,在宋代,若是恭王瞧见子山你,还要下马下轿行礼呢,何须客气,且受了王爷这杯酒吧。”

    恭亲王笑而不语,只是径直给文祥倒了一杯满满的惠泉春,文祥放下手,“那里说的什么宰相,如今我这军机大臣,还不如那卷帘子的焦祐瀛,琢如你是知道的,你也是军机章京,”文祥亲热地叫着曹毓瑛的号,“成日就办些礼部的鬼差使,哪里还有什么要紧差事,不过是遛鸟莳花罢了,说来也是奇怪,”文祥看着恭亲王,“这肃顺还没入阁呢,到底就已经指挥起军机处来了!”

    恭亲王捡起一片绍兴熏鱼,慢慢地嚼了。也不说话,过了片刻,“这肃顺得了圣眷,眼下也只能看着他了。不然。奈何?”自己刚刚复出视事,文祥话里的意思自己明白。无非是要找个臂膀来和肃顺扳一扳手腕,不过自己眼下还是先低调些微妙。

    文祥微微失望,自己可是看到下午时候御前恭亲王可是没给肃顺留面子,怎么出了勤政殿。他的态度又变了?文祥也没接话,就一仰脖子,喝完了杯中上好的惠泉春。

    曹毓瑛看着大家不说话,微微一笑,这个恭亲王的铁杆,因为看不惯肃顺在军机处的跋扈模样,皇帝说了几次。让他升任军机大臣,曹毓瑛就是坚持不就,他明白如今入了军机,就是跳进了火坑。干不成什么事业不说,就连自身都难保全,之前的柏俊是活生生的例子,在军机中不求上进,自然就分外超然,曹毓瑛对着恭亲王开口笑道:“近些日子在园子里听到了不少的消息,不知道六王有没有兴趣听听。”

    “哦?”恭亲王剑眉微微一挑,“京中无一日没有流言,成日里听着都絮叨了,不过子瑜你说的必然有趣,怎么,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