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投资人生-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场名为“格林斯潘飓风”的灾难性变革中,很少有人能逃出升天,整个华尔街一片愁云惨淡,即便股市仍然温和的稳步攀升,也阻挡不了金融家们可悲的损失,对冲基金瞬间成为了过街老鼠,被所有人指责声讨然。而这种灾难和变故,对于陈远鸣而言却并非坏事。
五月中旬,陈远鸣返回了华尔街,在自己存钱的花旗银行申请了一笔短期低息贷款。这时各大商业银行受到风投和对冲基金影响,也陷入了一轮面有菜色的亏损期,虽然不像高盛那样惨,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良信贷就像勒在商业银行脖颈上的套索,让他们呼吸不畅,神经紧张,因此对于商业借贷就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紧缩期,想要从银行里贷款,需要极高的信用评价。
而陈远鸣呢?他确实是一位十分可信的贷款人。在审核了他的银行账户,飞燕、鹰巢两家公司的股份,还有点金石公司及其旗下多达7、8项的风险投资项目后,花旗银行在他的信用评价上打出了最高级别。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间,有一位十分可靠的贷款人,对于银行来说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因此用自己的资产作为抵押,陈远鸣轻松的从花旗银行申请到了高达1。5亿美元的贷款,为期6个月,利率只有4%多一点。
由于这次贷款涉及到了飞燕,燕乔森当然也得知了消息,带着满心的诧异,他给远在纽约的陈远鸣去了个电话,询问他为何要贷这么大一笔钱,是有什么急需用钱的地方吗?陈远鸣只是笑笑了,给了他两个字,“期货”。
没错,这个年份对于债券市场是个噩梦式的灾难,但是对于另一个交易场,却完全是两种样貌。在9o年代中期,因为世界格局遽变,金银、石油的期货交易都陷入了低谷,但是相对金属交易,特别是铜和铝两种金属的交易却进入顶峰。这不但是由苏联解体和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双重影响,同样也是因为金融巨鳄们的暗箱操作。
针对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后世任何一本期货教材里都会详细提到,就在一年之后,震惊世界的住友事件发生了。
作为日本超大型财团之一,一度位列世界5oo强排行榜第22位的住友集团曾经控制了全球包括智利、菲律宾等国众多铜矿山和冶炼厂部分或全部股份,集团内部的著名操盘手滨中泰男更是铜期界响当当的“百分之五先生”,在期货市场建立起大量的铜远期合约,掌控着伦敦铜市场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在这样强强联手下的住友,可以称得上金属交易中的一头巨鳄。
但是这头巨鳄却并不安分。
从1993年底到1995年初,由于滨中泰男强势的操盘运作,铜价一度从16oo美元/吨左右飙升到了3o75美元/吨的峰顶,他控制的Lme铜仓单最高时占交易所的9o%之多,雄踞世界铜贸易的王座之上。然而这样可怕的数字早就违背了正常的货物价值,滨中泰男本人也曾被伦敦金属交易所警告过两次,谁知铜价不跌反升,彻底变成了纯粹的数字游戏,这位号称锤子先生的日本男人简直嚣张到不可一世。
然而金融界的大鳄永远不止一只,面对这种极其违背市场规律的高价,其他人不出意料的露出了獠牙。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herbert B1ack,美国基金dean witter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应声而动,开始针对铜价做空,住友用一己之力硬是抗住了这些巨大势力的挤压,直到1995年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双双调查住友集团的违规现象,铜价才开始压低,但是拉锯战依旧持续了半年,直到1996年中,才以铜价狂跌6o%,住友集团损失4o亿美元告终。
这件事可谓是9o年代中期期货市场最为华丽的一幕,就连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都没能抗住压力,在决战前夕铩羽而归,唯有老虎基金一战成名,获取了不知凡几的巨大利润。同时由于铜价的飙升,也拉动了铝价的攀高,可以说正是这两者挽救了一部分在债券市场上陷入巨额亏损的金融巨头。
早年在阅读相关资料时,陈远鸣又何尝没被这跌宕的局势搞得心潮澎湃,如今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又怎么忍心放过。早在3月美国债券市场崩溃时,他就已经开始留意铜价的变化,4月中旬证券市场初步稳定,4月底那些亏损严重的对冲基金和投行开始寻找新的盈利点,5月初铜价开始攀升。与此同时,铝价也在世界范围的减产中稳步爬高,这一系列价格变化无不验证了前世书本上资料的正确性,为了这波高达6o%以上的短线利润,他必须放手一搏!
在拿到贷款后,根据盘面大小,陈远鸣以19o5美元/吨的价格建立铜仓,买入多头头寸1亿美元。同时以1375美元/吨的价格切入金属铝市场,买入多头头寸5千万美元。剩下的钱则分别投入了思科和微软股票上,由其是微软的盘面。如今windows95尚未发售,微软股价还未开始飙升,正是入手的绝佳时机,陈远鸣用1千5百万美元购入了3o万股微软股份,思科股份的盘面就没那么大,再加上又是谷底,只用8百万美元就完成了3%股票的收购。
如此惊人的手笔很是震惊了一批人,燕乔森、孟力生,甚至乔纳森都致电询问,陈远鸣却没多说什么,甚至无从深入解释。且不说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就是未来6、7年间的互联网爆炸也是现在大多数人无法预料,也不敢置信的。在2ooo年前夕这几年,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股几乎无一例外的创造了高达几倍的涨幅,那些巨头和时代浪尖的风云人物更是营造出千倍涨幅的奇迹。
对于这无法估量的利润,陈远鸣又何尝没有心动,但是资金的短缺让他目前疲于应对,并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些真正的巨头他是没办法轻易染指的,就算是有钱也不能。国籍意味着他根本无法介入美国高科技核心产业,也不可能对这些关乎民生的庞然大物指手画脚。技术壁垒就像一道坚壁,遏制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流通,也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技术革新吃尽了苦头。在不久的将来,无数次失败的并购案将给予国人当头一棒,让他们认清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种可怕的障碍不是他一个小人物能够轻松跃过的,因此加大天使投资力度才是他最好,甚至也是唯一的选择。这是一片真正的毛地,那些像幼苗一样的新兴企业是如今美国政府不会介入的存在,也是那些巨头视野里的盲区,用很少一部分资金扶持他们起步,在前期植入自己的势力,划定可以占有的范围,这样慢慢蚕食,他能够获得的将是一片崭新的森林,而依靠这批森林孕育出的沃土,也将成为他向中国输血的根源,是任何法律法规、贸易壁垒都无法卡死的生机。
等到这批茂密的森林真正成熟后,互联网泡沫时代就要来临,那时硅谷将经历一场真正的浩劫,大批精英人才面临失业,大量有潜力的公司或破产或被并购,曾经繁盛的小企业将会陷入真正痛苦的清洗和重组,给那些巨头添加难以计量的养分,为之奠定霸主地位。而这时,他则可以像挑选超市降价蔬菜那样,把对于中国有益的人才拢在手里,一直到2oo3年美国才又一次收紧对华软件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这之前,他还有太多的时间,不是吗?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直到6月底陈远鸣才完成了自己在华尔街的布局,由于股票都是可以长期持有的,期货又是半年期,根本不需要太多关注。点金石公司则在几个月磨合后终于迎来了稳步发展,对于陈远鸣的投资方向,几位称职的普通合伙人也有了共识,落在陈远鸣身上的压力自然有所减轻。
这边的担子轻了,才有余力环顾其他。此时燕乔森的工作室早已推出了mpeg…2格式,并且通过mpeg论坛论证,获取了相应的专利和资质,成为下一代压缩格式的标准。但是这种新的压缩模式却无法推广到应用上,目前光盘介质还存在缺陷,在容量和逻辑分区上都有明显不足,无法满足mpeg…2的需要。
自从收购第一个光盘工作室以来,只用了半年时间零时公司就已经对于光盘染料层做出了重大革新,从开始的光敏度较高的花箐染料为主的绿盘,演化成了由金属化偶氮染料构成的蓝盘,在抗光敏、光驱读写稳定性上有了显著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这种产品已经正式投入生产。飞燕迅速改良了位于汕头的光盘生产线,有了下游的生产能量,相信蓝盘很快就会替代绿盘成为市场主流。
光这一项改良,就足以对一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下一代光盘需要的革新却远非表面涂层这么简单,在经过谨慎考虑后,零时公司调整了战略格局,缩紧研发线,放弃了对于光驱读写速度的进一步研发,把精力投入了光盘介质和激光头的改良上。
这种在外人看来本末倒置的研发方向却正中关键,几个月来对于光盘技术的改良层出不穷,如今已经稳步迈入了次时代的门槛,要知道此时憋着劲研发下一代光盘的可不止零时一家,索尼…飞利浦联盟就不用提了,甚至连东芝都进入了战局,跟时代华纳携起手来暗中发力。因此尽早突破技术障碍举得成果,才是一切的关键。
如今站在零时的工作间内,陈远鸣捡起了面前那枚光盘,仔细的端详起来。
“这就是你们研制出的新光盘。”
光从外表来看,这片光盘跟普通的cd盘没有任何区别,都是12cm圆形光盘,单面结构,染料用的并非飞燕现在大批量生产的蓝盘,而是纯正的白金色。
“没错!”燕乔森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称得上兴奋,“别看它跟cd挺像,功能可是完全不同!思路就跟你原先提到的类似,是用两层o。6mm的基质层黏贴而成,激光头则选用焦距更为集中的红色激光技术,可以精确的在光盘上定位和聚焦,最小坑凹长度也比原先cd的o。834μm减少了一半,道间距仅为o。74μm,表面涂料则是钛箐……”
一大堆专业术语如同雪崩般迎面砸来,陈远鸣哭笑不得的看着对方,“燕教授,说重点……”
“咳……”恍然醒悟对方是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外行人,燕乔森尴尬的轻咳一声,“总之就是符合hdVa group组织的基本要求了,只是效果还不甚稳定,并且相应的播放器开发需要更长的时间。”
“那个没关系。”话题终于转换到自己能够理解的层面上,陈远鸣笑了笑,“既然有了成品,现在需要做到的就是先稳定技术标准,以飞燕的名义发表格式规范,这里面也要跟新闻集团做好沟通,联合发布更容易站稳脚步。还有要继续开发防盗措施,仅有一个css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能够防止光驱读碟,防止录像机盗录拷贝之类的功能。如今三大集团竞争,决定性的不只是光盘的品质,防盗甚至比容量问题还要重要……”
燕乔森边听边点头,“那么光驱的研发呢?要不要重新启动……”
“当然。而且可以放弃可擦写功能,这种华而不实的录像带功能已经不适用于光盘了,抓好刻录和读写速度才是关键,这方面可以由零时来主导,播放器的研发就直接交给飞燕技术部好了,毕竟研制Vcd机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这个的专利权目前不能轻易交给新闻集团……”
就这样,围绕着新一代光盘的各项事宜,两人坐在办公室里一直聊到日暮西沉,直到一声抗议的肚子咕噜声响起时,他们才同时惊醒。
“都是这硅谷脾性闹得……”燕乔森哈哈一笑,加班加惯了,他的胃早就习惯了忍饥挨饿,但是面前这个少年明显还没学会这招。“走走,今天我请客,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陈远鸣有些发窘的摸了摸肚子,论加班熬夜他也不输任何人,但是最近身体发育太快,消耗总是跟不上,不过只是片刻他就释然一笑,“行啊,不过先说好,可不能吃牛排了,现在这家伙实在等不起……”
“哈哈,那好说,旁边就是快餐厅,我天天在那边打发,熟极了。”燕乔森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站了起来,正想带着陈远鸣出门,突然又想起了点什么,“对了,说了这么老半天,下一代光碟咱们要叫它什么呢?”
被这么一问,陈远鸣愣了片刻,突然咧嘴一笑,“就叫digita1 Versati1e disc吧,数字多功能光盘,简称dVd。”
眼看美国这边局势一片大好,陈远鸣和燕乔森兴致勃勃投入了新一轮的加班加点中,谁知dVd标准尚未正式确立,从国内传回了一条消息,短短两句话,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两人的热情。
孟力生在电话里的声音出奇严肃,“你和老燕赶紧回来,我们要打官司了!”
(本章完啦啦啦啦!)
65第六十五章
只花了两天时间;陈远鸣和燕乔森就风尘仆仆赶回了飞燕总厂,根本顾不上休息,转身飞快投入了公司高层会议。依旧是那间窗明几净的总公司会议室,但是早就找不到当初的融洽和激情,只见房间里几人坐的泾渭分明;孟力生紧锁眉峰窝在会议桌一角,俞永安不住的翻着手头那堆资料,跟身边法务部主任梁卫国窃窃私语,唯有林学文蹲在会议室角落那小山一般的垃圾堆旁翻找着什么。
“老孟!”看到屋里的情形;燕乔森忍不住喊了一声;引回了大家的注意力,“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不是说有侵权案吗,开始筹备了?”
“筹备?”孟力生看着两人,却似乎不是在注视他们,双眼中蕴含的是无法抑制的怒火和怨气,“光我一个人怎么筹备?这事儿现在是我说了能算的吗?!”
几乎是吼出来的一句话,让整个会议室都静了几秒。陈远鸣眉头一皱,赶上了两步,“俞总,最新情况让我看看!”
俞永安没有废话,递出了手中的文件夹,里面摆放着一张宣传单,上面一行清晰的大字,“利达Vcd,高清解码,无错识别,值得信任的优秀品牌。”
利达……这两个字一出现,陈远鸣就懂了大半,接着往下翻还有另一家类似的宣传,不过品牌名字变成了劲科,光洁的海报图上,美女和精美的Vcd机交相辉映,显得高端又大气,一点不比飞燕的效果差。
“这东西出现多久了?”放下宣传画,陈远鸣沉声问道。
“一个月了,而且南方城市已经全面铺货,把飞燕挤出了市场。”这次回答的是梁卫国,在这间屋子里就属他年龄最大的,头发早就花白,带着一副粗大的黑框眼镜,没有多少律师风范,倒是很像大学教授——当然,他确实也曾是。
“没有发去律师函进行接洽吗?”陈远鸣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早就发出了,但是这两家态度都非常干脆,说Vcd内芯属于他们自主研发,不能算是侵权,由其是劲科,据说他们的激光光头技术确实跟飞燕相差很大,算是改良产品……”
“改良个屁!!”孟力生再也忍不住了,几乎拍案而起,深深吸了两口气,他用力压住脸上泛出的潮红,“他们的机器的的确确是仿照我们的产品,根本就没有核心技术的变化,唯一改变的就是取消了css设置,让那些该死的盗版碟能够播放!!”
坐在一旁的俞永安倒是平静很多,缓声劝道,“这些都是以前预测过得嘛,生气有什么用,出了名自然会被人仿造,躲是躲不过的,如今咱们已经够有主动权了……”
“你当然不……”
眼看孟力生可能会说出什么过火的话,陈远鸣马上打断了对方,接着问俞永安,“不说他们的行为如何,只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咱们最初不是研究过对策了吗,为什么不把他们也吸纳进Vcd联盟,反而要闹到这一步?”
俞永安叹了口气,“事情要是能那么简单就好了,如今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加入联盟不是我们或者他们能说了算的,别说官司能不能胜,甚至连能不能打起来都是一说。”
陈远鸣心头一沉,“怎么回事?”
“地方保护主义。”坐在一旁的梁卫国接口道,“这两家公司的后台太硬了,几乎都是市政府、省政府支持的支柱产业。利达的老板之前开发卫星电视信号接收机的,产品占据了全国4o%以上的市场,在漳州市有极好的口碑。劲科更是国家重点企业,当年总规划师南巡时还去他们厂参观,算是能够直达天听的角色。顾虑到他们的背景,安徽省已经派出专人交涉,跟那边打起擂台,目前上面给出了明确信号,让咱们稍安勿躁,先不要搞出大动作。”
“现在我和老梁的意思是先看看上层的动作,毕竟是中国的企业,躲不开地方政策扶持。而且目前国内的专利法并不完善,真要打起官司未必能获得胜利,最后别闹得人财两空。”俞永安的声音里依旧保持着沉着,一板一眼的说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