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慧的觉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皈依任何宗教,任何所谓的灵性组织,不追随任何古鲁,因此也就没有任何权威——尤其是讲者的权威。因为你非常容易受影响,特别容易受骗,虽然你可能久经世故,可能知道很多,但你总在求什么,总想要什么,因此就容易受骗。所以,一个在探究什么是宗教的心,必须从各种形式的信仰和恐惧中彻底解脱出来。我们前几天讲解过,恐惧是造成扭曲的因素,它会导致暴力和攻击。因此,正在探究宗教性状态和活动的心,必须没有恐惧。这需要了不起的诚实和高度的谦卑。
  对大部分人来说,虚荣是主要障碍之一。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知道,因为我们读了太多东西,因为我们已经许下承诺,练习过这个或那个系统,追随过一些贩卖自己哲学的古鲁。我们认为我们知道,至少知道那么一点,而这就是虚荣的开端。如果你在探究这样一个非凡的命题,就必须有对此实际上一无所知的自由。你确实不知道,不是吗?你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上帝是什么——不知道是否有这么个东西或者不知道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心是怎样的。你读过这一类东西,人们探讨了几千年,建造了寺院庙宇,但实际上他们在靠别人的知识、经验和宣教而活。要找到答案,显然我们必须把那些东西完全放到一边,因为探究这一切是非常严肃的事。你要是想玩玩,有形形色色所谓的灵性、宗教娱乐活动可供选择,但那些东西对一颗认真的心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要探究具有宗教情怀的心是怎样的,我们必须从我们的制约中摆脱出来,必须从基督教的教义、佛教的教义以及几千年来的所有宣教中摆脱出来,让头脑能真正自由地观察。这非常难,因为我们怕孤单,怕独立。我们想要安全——外在和内在的安全。因此我们依赖他人,不管他是牧师、领袖还是那个说“我体验过了,所以我知道”的古鲁。我们必须完全独立而不是孤立。孤立和完全独立有着巨大的区别。孤立是一种关系终止的心灵状态,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有意无意地在自己四周树立围墙,以便不受伤害,那就是孤立,那种孤立显然阻碍了所有的关系。独立意味着心理上不依赖他人,不执着任何人,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爱,爱并不是执着。独立意味着内心深处没有任何恐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冲突。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宗教经验·冥想(3)
如果你走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可以进而搞清楚修炼的意义。对大部分人来说,修炼就是训练,就是重复。它就是克服障碍,或是抗拒、压制、控制,塑造,遵从,这一切都包含在修炼这个词当中。这个词的词根义是学习。一个愿意学习——不是愿意遵从——的心必须好奇,必须怀有巨大的兴趣;而一个已经知道的头脑,决不会学习。所以,修炼的意思就是学着了解我们为什么控制、压制、恐惧、遵从、比较,并因而身陷冲突。正是这样的学习带来了秩序,不是遵循方案或模式的秩序,而是在探究困惑和混乱的过程中就有秩序。大部分人有许多困惑的理由,暂时不必作深究。但我们必须了解困惑,了解我们所过的混乱生活;不是设法在困惑或混乱中实现秩序,而是去了解它们。然后,在你了解的过程中,秩序就产生了。
  秩序是鲜活的东西,不是机械的,秩序当然就是美德。一颗困惑、遵从、模仿的心,是失序的,它身陷冲突。陷入冲突的心是混乱的,这样的心没有美德可言。在探究和学习中,秩序就会产生,而秩序就是美德。请在自己身上观察,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多么混乱、多么困惑、多么机械。在那种状态下,我们却试图找到一种道德的生活,一种有序的、理性的生活。一个困惑、遵从、模仿的心怎么可能具有任何秩序、任何美德呢?正如你观察到的,社会道德是完全不道德的,它可能受人尊敬,但受人尊敬的东西一般都是混乱的。
  秩序是必要的,因为全然的行为只能出自秩序,而行为即生活。可我们的行为却带来了混乱。生活中有政治行为、宗教行为、商业行为、家庭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四分五裂的。这样的行为自然会产生矛盾。你是个生意人,在家里却是个和善的人类,至少你装作如此,这里有矛盾。因此就有混乱,混乱的心不可能懂得什么是美德。如今,种种恣意妄为横行世界,美德和秩序遭到了否定。具有宗教情怀的心必须有这种秩序,但不是按照你或他人设定的模式或计划。只有了解了我们所处的混乱、困惑和困境,那种秩序、那种正直的品质才会出现。
  这一切都是为冥想打下基础。如果你不打下这个基础,冥想就会变成逃避。你可以不断玩弄那种冥想,大部分人都在这么做——过着平庸、困惑、一团糟的生活,却莫名其妙地想找个角落让心灵安静。还有那么一群满口承诺的人,宣称可以带给你安静的心,不管那会是什么意思。
  对于认真的心智来说,这是非常严肃的事,不是游戏:我们必须从所有的信仰、所有的承诺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们致力于整个生活,而不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大多数人致力于物质革命或政治革命,或专注于某个宗教活动,献身于某种宗教生活、修道生活等等。这些都是片断性的投入。我们在谈论的是自由,以便你能把全部的生命、全部的能量、精力和激情投入到整个生活中,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我们就能搞清楚冥想的意义了。
  不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探究过这些。可能有些人闹着玩过,曾试图控制思想,曾追随各种系统,但那并不是冥想。我们必须抛弃外界提供给我们的种种系统:禅、超觉静坐以及来自印度和亚洲的各种束缚人的方法。我们必须探究关于系统、方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这么做,我们在一起分享这个问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宗教经验·冥想(4)
如果追随一个系统,你的心会怎样?系统和方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古鲁?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管自己叫古鲁,我找不到一个足够强烈的词来拒绝整个世界的古鲁,拒绝他们的权威,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知道。一个人要是说“我知道”,这种人其实并不知道;或一个人要是说“我已经体验了真理”,绝对不要信他。这些就是提供系统的人。系统意味着训练、追随、重复、改变“实际情况”,因此会助长你的冲突。系统使脑子变得机械,它们不会带给你自由,它们可能承诺你最终会有自由,然而自由出现在最初,而不是最终。要探究任何系统的真相,假如你没有最初的自由,就必然最终陷于某个系统,心必然失去细致、灵活和敏感的品质。所以你可以完全抛弃所有的系统。
  重要的是不控制思想,而是了解它,了解思想的根源和开端,它就在你的内心。也就是说,脑子储存记忆。你可以自己观察这一点,没必要看这一类的书。如果它不储存记忆,就根本无法思考。那个记忆就是经验、知识的结果——你个人的、集体的、家庭的、种族等等的经验和知识。思想就在记忆的仓库里滋生。所以,思想永不自由,它总是陈旧的,并不存在思想的自由这回事。思想本质上永远自由不了,它可以谈论自由,但本质上它是过去的记忆、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因此它是陈旧的。然而,我们必须积累知识,否则就无法运作,无法跟他人对话,无法回家以及做别的事。知识是必要的。
  必须搞清楚,在我们冥想的过程中,知识是否已经退场,是否因而从已知中解脱了。如果冥想是知识的继续,是人类累积的一切的继续,那就不会有自由。只有了解了知识的功能并因而从已知中解脱出来,才会有自由。
  我们在探究知识的领域,了解它在什么地方产生作用,在什么地方则是进一步探究的障碍。脑细胞连续运作的时候,它们只能在知识的领域里活动。这是脑子唯一能做的事,它只能在落入时间范畴的经验和知识的领域内运作,即在过去中运作。冥想就是为了找出是否存在一个尚未被已知染指的领域。
  如果带着学过的东西冥想,带着已知冥想,那就是活在过去中,活在制约里。其中是没有自由的。我可能装饰所住的监狱,我可能在监狱中做各种各样的事,但限制仍在,铁窗仍在。所以心必须搞清楚,进化了几千年的脑细胞是否能完全安静下来,是否能响应一个它们不知道的维度。这也就是问,心能完全静止吗?
  几千年来,宗教人士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他们认识到心必须非常安静,因为只有那时候才能洞彻真相。如果你在喋喋不休,如果你的心不断骚动、四处乱窜,显然就无法全身心地看,全身心地听。所以他们就说,“控制它,抓住它,把它丢进监狱”,他们没有找到让心彻底安静的方法。他们说,“不要屈服于任何欲望,不要看女人,不要看美丽的山丘、林木以及大地的丰美,因为你要是看了,可能会想起某个女人或男人。因此要控制,要忍耐,要专注。”要是那样,你就会陷于冲突,然后就需要更多的控制、更多的压制。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因为他们认识到必须要有安静的心。那么,心怎样安静下来?不努力、不控制、不画地为牢,要怎样安静下来?你一旦问“怎样”,就是在引入一个系统,因此,不存在“怎样”的问题。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宗教经验·冥想(5)
心能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看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明白拥有一个细致敏锐的心,即绝对安静的头脑的必要和真相,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做。心怎样安静下来?这就是关于冥想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的心才具有宗教性。只有这样的心才把整个生命视为一个统一体、一个统一的而非四分五裂的运动。因此,这样的心是整体运作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因为它在彻底的静止中运作。
  关系圆满、生活有序而道德、内心非常简单并因而浑然质朴——那种因为深刻的简单而透出的质朴,意味着心没有冲突——这就是冥想的基础。如果打下了这样的基础,没有任何刻意的努力——因为一旦努力,就会有冲突——你就看到了其中的真相。因此是对“实然”的了解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只有静止的心才明白在安静的心中发生的运动是截然不同的,属于截然不同的维度,具有截然不同的品质。这永远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它是不可言说的。不过,当你打下了那个基础,明白了心灵静止的必要、真实和美,那时候的状态则是可以言说、可以描述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美就在事物里,在一个建筑物里,在一朵云里,在一棵树的形状里,在一张美丽的脸上。美是外在的东西吗?还是美是不再自我中心的心灵品质?就像了解快乐,在冥想中也有必要了解美。美确实是对“我”的彻底舍弃,舍弃了“我”的眼睛能看到树木,看到它所有的美,看到云彩的可爱;没有了“我”这个中心,就能看到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不是吗?当你看到一座动人的山,当你不经意撞见它,那就是美!万事抛到脑后,天地间唯有那山的壮美。那山、那树,完全吸引了你。
  这就像小孩玩玩具——小孩被玩具吸引,玩具一坏,他就跌回了现实,回到了他的悲伤和哭泣中。我们也有类似的情形:看到山峰,看到山顶上孤零零的树,就被吸引了。我们想要被某样东西吸引,被一个观点、一个活动、一个承诺、一个信仰吸引,或想要被另一个人吸引。这就像小孩玩玩具。
  所以,美意味着敏感,意味着敏感的身体,这有赖于正确的饮食、正确的生活方式。你要吃得正确,生活得正确,如果你已经走到了那一步的话。希望有一天你会走到那一步,或者现在就在做,那么你的心必然会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安静下来。你不能刻意让心安静,因为你就是伤害的制造者,你本身就是困扰、焦虑、困惑的——你怎么能让心安静?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安静,了解了困惑,了解了悲伤以及悲伤是否可以永远结束,如果你了解了快乐,在这份了解中,一颗极其安静的心就产生了,你不必刻意寻求。必须一开始就安静,第一步就是最后一步,这就是冥想。
  提问者:你刚才拿高山、丘陵、美丽的天空打比方,对这些人来说,这些比方并不恰当,不适合他们,应该拿肮脏的东西打比方。
  克:没错,拿纽约肮脏的街道打比方,拿脏乱、贫穷、贫民窟、战争打比方,我们每一个人都促成了这一切。你并不这么想,因为你把自己抽离了,你隔绝了自己,因此你跟另一个人没有关系,你变得*并允许这样的*蔓延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政治或宗教系统或任何组织都无法终结这些*、污染、战争和仇恨。你必须改变。没有看清这一点吗?你必须彻底结束你目前的状态。不是靠意志结束——冥想就是清空内心的意志,然后一种截然不同的行动就产生了。

宗教经验·冥想(6)
提问者:如果我们有幸能变得很有觉察力,那可以怎样帮助那些身受制约、心怀怨恨的人呢?
  克:请问,为什么你用“有幸”这个词?觉察有什么神圣、有什么荣幸的?那是很自然的事,不是吗?如果你觉察到自己的制约、混乱、肮脏、卑劣,争战、仇恨,如果你觉察到这一切,你就会和另一个人形成非常完美的关系,完美到你跟世上的所有人都有了关系。你了解吗?如果我跟某个人有了全然而充分的关系——这不是观念或意象——那我就跟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了关系。然后,我就会看到我不会伤害他人,他们在伤害他们自己;然后,就去把这个领悟告诉他人,讨论它——不是意欲帮助他人,明白吗?说“我想帮助他人”是最糟糕不过的事了。你有什么资格帮人家?这当然包括讲者本身。
  先生,你看,树木或花朵的美并没有帮你的想法,它们只是在那里。你需要自己去看那些肮脏或美,你要是看不到,那就去搞清楚你为什么变得如此冷漠、如此无聊、如此浅薄而空虚。一旦搞清楚后,你就踏入了生命的河流,什么也不必做。
  提问者:如实看到事物真实的样子跟意识有什么关系?
  克:你只能通过内容了解意识,而意识的内容就是世上正在发生的事,你是其中的一部分。清空这一切并不是说要没有意识,而是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你无法揣测那个维度——把这个问题留给科学家,留给哲学家吧。我们能做的就是搞清楚能不能靠觉察、靠全然的关注来解除心的制约。
  提问者:我本身不知道爱是什么,真理是什么,或上帝是什么,但你形容说“爱就是上帝”,而不是“爱就是爱”。你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你说“爱就是上帝”?
  克:我没说爱就是上帝。
  提问者:我从你的一本书上读到……
  克:对不起,别读那些书!(听众笑)那个词已经被用滥了,它承载了人类多少的绝望与希望!你有你的上帝,共产主义者有他们的上帝。那么,我来提个建议吧,去搞清楚爱是什么!你只有了解爱不是什么才能知道爱是什么。不是理智上了解,而是真正在生活中把不是爱的东西推到一边——嫉妒、野心、贪婪以及生活中产生的一切分别——你和我、我们和他们、黑人和白人。不幸的是,你不会那么做,因为那需要能量,而能量来源于你如实观察生活的真相并绝不逃避。要是如实看到了真相,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就会有能量超越它。如果试图逃避真相,想要解释它或克服它,你就无法超越它。只要如实观察就好,然后你就会有充沛的能量,就会找到爱的真谛。爱不是快乐,去真正搞清楚这一点,在内心里,为你自己。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那意味着没有恐惧、没有执着、没有依赖,那是一种彼此无二无别的关系。
  提问者:你能谈谈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吗?艺术家服务于自身以外的职责吗?
  克:谁是艺术家?某些画画、写诗的人吗?某些想通过绘画或写书、写剧本表达自己的人吗?为什么我们把艺术家和其他人区分开?或者把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区分开?我们把知识分子放在某个高度,把艺术家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把科学家也放在同一个高度,然后问“他们在社会中起着什么作用?”该问的不是他们起着什么作用,而是你在社会里起着什么作用。因为是你造成了这个乱局。你起着什么作用?搞清楚这个问题,先生。也就是说,搞清楚为什么你活在这个肮脏、仇恨、悲惨的世界中,你显然无动于衷。
  注意,你已经听了这些演讲,跟大家一起分享了一些事,已经有了许多领悟,但愿如此。那么你就成了正确关系的核心,因此改变这个糟糕、*、毁灭性的社会就是你的责任了。
  提问者:先生,你能深入谈一下心理上的时间吗?
  克:时间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