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命的意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的问题复杂化的道路,让人扼腕。

  哲学家们皓首白头、穷其一生研究事物的根本,其动机中必然蕴含着伟大的救世情怀。可结果呢?其理论的殿堂因为深奥和复杂而导致门可罗雀,怎不让人感叹哲学的宿命。如果哲学家希望与政治的结合来推广其思想,这将会导致一部分人高高在上统治另一部分人的事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权力哲学和政治是罪恶的。

  正民是民间的事,不是政府的事。政府无权纠错,百姓才有权纠错(刘 军宁)。如果世界真有阶级的话,那就应该是统治者在下,老百姓在上。这是天之道。

  
  晦涩的哲学注定是孤独者的狂欢,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哲学家们是人类之中的天才、精英和智者,可很多哲学家却在“应该把事情搞简单还是搞复杂”这个问题上犯下了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最严重的战略性错误,这是在暴殄天物,浪费上天赐予的智慧。

  哲学家要想实现其救世情怀,只有一条路是正确的,让其著作被更多的人发自内心的认可。这需要简单和平易近人。

  这是真正的挑战。

  
  真理并不难寻,它存在于人心最自然的感悟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凡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哲学著作,多数应当都是垃圾。如果我们有幸再看看证券投资类的书箱,甚至会联想到人类所有的文字也许都是垃圾。

  我这样说可能把哲学家和证券投资类作家都得罪了。我其实只想分别问他们一个问题:

  问哲学家的问题:请问全人类的终极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来存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市场调查。可所有的哲学家都是仅仅通过逻辑思辨就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我们知道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可如果连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的终极方向都弄不清楚,哲学研究的意义又在哪里呢?难道仅仅是阳春白雪、自命清高的思想游戏吗?(虽然我很喜欢哲学家们的著作,但还是要提出这个尖锐的问题)

  问证券投资类作家的问题:如果你真明白投资的秘诀,你真的能把赚钱的秘诀公开给天下人?是救世?还是普渡众生?别逗了,还不是为了赚点稿费,硬凑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唬弄唬弄一般老百姓罢了。看着书店里在证券投资类书籍前面徜徉的人们,我只想对他们轻声说一句:“别傻了,投资领域没有救世主,有的只是大忽悠。”

  
  我知道,说人类的文字可能都是垃圾的确有点太偏激。可看看当今人类的所做所为吧,不但争来夺去把地球搞得一团糟,甚至还发明出了毁灭地球N次的方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明?

  看看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宗教掌门耶稣和释迦牟尼,文化界大腕孔子和苏格拉底等人,一生均未留过文字,应该不是因为不识字吧?

  知识可以学习,但智慧只能靠体验和感悟,不能学习。文字也许真的不是智慧的最佳载体。佛家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错”,道家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得也许都是这个道理。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圣经》创世纪篇,上帝对人类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后知道了善恶十分的恼怒,并因此惩罚了人类,于是人类有了原罪。我们知道基督教要传达的是上帝爱我们的信息,可既然上帝爱我们,却为什么不愿意人类明白善恶呢?我想,或许人类自己制订的所谓善恶标准都是狗屎吧。是啊,人类有哪一场战争是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又有谁不试图为自己的龌龊行径披上善的外衣呢?

  再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人向下一代传递的不过是一个“我”的视角和一些生物信息,而知识和思想却无法传递下去。如果进化论的物竞天择是真理,那就充分说明人类所谓的知识和思想的确是垃圾。

  
  这么说的话,本书似乎也有是垃圾的嫌疑,这是有违我本意的(有点郁闷)。不过既然人类社会的文化垃圾已经堆积如山,我干脆再倒点。

  破头不怕扇子扇,老子豁上了。

  
  生命的意义关乎人类社会道德和文化的根基,其正确的结论应当连小学生都能够听懂才好。这对擅长玩复杂逻辑思辨的哲学家们是个真正的考验。

  很多人“牛人”总以写技术上很复杂的文章为炫耀的资本,我真的很可怜他们。

  别以为复杂就是专业,大道至简,才是永恒的真理。

  
  而我们学校教育的最开始,如果不从明确解释生命的意义开始,并以此拉开孩子们一生知识学习和品德完善序幕的话,是不可能找到教育的正道的。

  如果没有完美生命意义的指引,学生知识的学习就会变得盲目,而品德的完善也必然会沦为空洞的说教。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知生命意义为何物的孩子们,又怎么能指望他们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呢?

  知识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而生命的意义就是剑的正确用法。而我们的教育就象把剑发给孩子们以后,却不教剑招,任由孩子们随意乱舞、自生自灭。

  我可怜的孩子们哪。

  
  在向孩子们解释生命的意义方面,大人们做得很不够,因为,他们似乎也不能完全明白。试问,对生命意义懵懵懂懂甚至一无所知的父母和老师,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负点责任吧,否则的话要遭天谴的。

  探寻生命的意义,应当成为大人们共同的使命,为了可爱的孩子们。

寻找生命意义的重要意义(7)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类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困扰着人们。

  人生到底应当追求什么?是更多的金钱?更高的权力?更大的事业?还是更多的享受?几乎没有哪个人的答案能引起真正广泛的共鸣。

  有些人干脆把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成是哲学家和政治家们的事情,这很荒唐。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水准和发展方向,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追求终极幸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岂能糊涂。

  这事糊涂的人,基本没把自己当人。

  
  真的,有些人老觉得人活着就是活着了,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正所谓:因为活着,所以活着。虽有点莫明其妙,但却是事实。对他们来说,偶然和必然、命运与意志、生与死、理性与情感、道德与人性,不过是生命的调味品。婚姻、家庭、事业、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借口,用来诠释活着的另外一种理由,只是听起来显得堂而皇之一点罢了。

  人类从未想过要为生命的意义寻找能真正引起广泛共鸣的答案。

  是没有,还是人类从未真正的寻找呢?

  
  记得一部关于安乐死主题的国外电影有一句经典台词:没有自由的生命,不叫生命。

  是啊,我们如果减去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的时间,我们的生命还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呀。生活似乎只是在每天背动吃力的应付。在无边的单调和乏味中,我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忙碌、竞争、压力、空虚、无聊是现代人的常态。

  文明的进步使每个人都变成了机器,这正是科学漠视“意义”的恶果。

  这样的文明有什么意义呢?

  年华飞逝,青春易老,你难道真的愿意就这样被社会的狂流推着,然后稀里糊涂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吗?

  总有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安乐死,我却想大声说:不。

  
  生命意义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只有找到了它,人才配称为人。否则的话,人与动物何异? 

  不要指望有人会帮你。 

  我们必须要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都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出生时,是一个人来;死亡时,也是一个人走。

  你只是你自己,你要走和路也只是你自己的路。

  纵然有很多的人爱你和关心你,人生之路终究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隐密的地方,我们得自己把它找出来。

  相信每个人都会承认,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一项重脑力劳动,会非常的累。但不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几十年就只能乱七八糟地活着,这更累。

  而且,如果没有生命意义的指引,人类在道德和人性方面就难以有向善的动力,做事时善恶的标准就会模糊不清,法律又不可能细致到约束人类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这时,连人是否还是人,都成了疑问,社会又怎么能不问题成堆呢?

  
  我们的教育,绝不应该告诉孩子们生命只不过是一群跳来跳去的分子组合,这实在有点太不靠谱。因为对生命现象解释的物质化,极易导致孩子们对精神性的东西弃之如敝屐,这会诞生“垮掉的一代”。

  这是对孩子们的犯罪。

  孩子们不需要灌输真理,孩子们需要知道真相。

人和人类存在的基本意义(8)
从无神论的角度来看,大自然已经给生命设计了最基本的意义。

  地球上的生命物种分个体和种群两种存在形式,象蚂蚁和蚂蚁种群、人和人类种群等。很多人忽略了种群其实是一种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就象人类总是向地球以外寻找智慧生命,却忘记了自己脚下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生命体一样。

  人们总是会忽略最基本的常识,这就是传说中的睁眼瞎。

  
  只有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生命体,人类才会明白自己与自然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而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对立的观念来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的利益去征服和利用自然。我的天,这种弱智的观念实在是太雷人了。

  谁说我们不是病人,谁说科学不是疯子。

  
  当环境危机出现时,各个国家假惺惺地凑在一起商量对策,可又有谁的肚子里打得不是自己的小九九呢?

  其实人类思想弱智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上的贫穷。

  个人可以通过修行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国家则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知道全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既然没有终极目标,一切只好先看眼前再说。

  人类都是近视眼,这是真的。

  
  人类不过是地球这个大生命体的一部分。局部想要征服整体,结果必然是悲剧。就象人身体上的的癌细胞不断地扩张地盘,最后把人体系统搞崩溃了,这有什么好处呢?

  人一旦死了,癌细胞也会跟着一起完蛋的。

  愚蠢的人类必须要明白,事情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逆转了。

  想想癌症晚期的病人吧。

  
  而且,人与地球哪个生命体更高级,哪个更有智慧,难道还用问吗?

  人又怎么可能征服自然?

  我总觉得,大自然想要灭掉人类,其实就跟捻死一群蚂蚁一样。

  目前人类仍然毫不痛惜地对环境进行着蓄意的破坏,并肆意抢夺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物种大量灭绝。而大自然对人类显得太客气了,建议狠狠地修理修理人类这个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物种。

  不用重手法震慑人类卑鄙的灵魂,他们是不会悔改的。

  
  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而做为种群的生命却可以通过繁殖功能和遗传基因的传递而延续万代。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实现种群的繁衍,这就是大自然设计的生命最基本的意义。同时,人类物种做为地球生物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演变起着人类未知的作用,这就是大自然设计的人类存在的基本意义。

  人类做为被设计者,因为无法参与设计意见,所以遵循并认可大自然的这种设计来生活,应该还算不错的选择吧。可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普遍对大自然的这个设计并不满意,为什么呢?

  因为个体生命会死亡,人类也有可能会灭亡,这使得大自然设计的生命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意义都显得十分有限。

  人类更希望自己去寻找生命真正永恒的意义。

  
  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欲世界极大繁荣之际,人类都有点膨胀到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偶尔在夏夜看到浩瀚的星空,再想想宇宙的宏大,终能明白自己的渺小与可怜。这时,更希望能从如流星般短暂的生命中寻找某种不朽的东西,以逃避颓废,并聊以自 慰。

  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

  
  不过从大自然设计的物种繁衍程序中,我们倒可以一窥生命更深层意义的端倪:请想想,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把自己的基因和遗传密码向下一代传递,这是为什么呢?大自然设计的通过个体的繁衍实现物种延续的方式,其含义似乎就是说:不断地延续下去,就是生命的意义。而我们每一个精神正常之人也都会希望人类种群能生生不息,永远延续下去,不会灭亡。

  我们其实是渴望人类永生。

  追求人类的永生,也许就是生命更深层的意义。

  当然,人类要想永远存在下去,必须首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应当敬畏和感谢她,而不是征服和强 奸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宗教对生命的意义的解读(9)
人只要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就必然会走近宗教和哲学。

  从人类社会中约50亿人都有宗教信仰这个实实在在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人还是更认可宗教对生命意义的解读,而不是哲学。

  很有趣吧。

  这也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却是事实。

  百度一下,可以让我们打开封闭的视野,跳出三人成虎的氛围,用更客观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宗教的先觉们对于宇宙、人类、生命等根本性的问题,通过精神世界的感悟给人类绘制成了一幅神秘世界的地图。这种相对独断的解释,与科学得出的可以验证的结论是不同的。

  科学是通过理性解释世界,而宗教是通过直觉来描绘人生。

  科学可以客观验证,宗教只能主观体验和感悟。

  
  科学能够解释的现象极为有限。而且,科学明显将人类物质化和符号化了,人被解释成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并定义为社会组织中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代码,而对于人类极为关心的很多永恒的问题,科学却完全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对于这些科学一抹黑的问题,只有宗教才能给人类提示一个信念,促使人类走向道德的至善。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对宗教充满了好感。

  想想吧,如果人行善和做恶的结果都一样是个死,死后都是万事皆空,我们就没有资格评论别人的选择。这样,道义就成了狗屎。做恶也不过是一种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罢了。而宗教跨越了生死的界线,使人类的道德和伦理体系真正完整起来,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了人类不灭的信念。

  人作恶的根源,在于内心对天道没有真正的敬畏。

  宗教让我们活着有了凭据。

  
  我坚定地认为,既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其中还包含大量政治家、科学家等高智商的人,相信不是闹着玩的。在科学根本不能证明的情况下,其信仰的动力除了来自对天道的信心,一定也会有来自精神世界的体验和感悟吧。

  我们绝不能用别人都比我们愚昧的观念来看待他人。不尊重别人的核心根源其实是不尊重自己。

  不把别人当人的人,自己才真的不是人。

  
  科学发展到今天,其实对精神领域的东西了解仍然很初级。西方的催眠术在不久以前还被认为是迷信和巫术,现在大家终于认可了其神奇的功效。东方的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人精神的研究就达到了空前的境界,至今却仍被科学视为迷信。

  我们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可曾经狂热的意识形态之争,却让人们变得不冷静,变得小肚鸡肠,变成了“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这是追求真理的正确态度吗?

  许多人跟别人辩论,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胜。

  
  科学是通过物质研究世界,宗教是通过精神解读人生。

  我个人认为,科学与宗教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人类观察和研究世界的两只眼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应当把两只眼睛都睁开,并在科学与宗教之间努力架设一座桥梁,才会看到一个真正立体的世界。

  当今人类社会生硬的把哲学分成唯物论和唯心论,并为此争论不休,这种独眼龙视角必然会导致片面的世界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