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为了攻打莱州城,叛军调来了几乎所有红夷大炮,从四面向莱州城轰击。这火炮威力是如此强大,打得站莱州城上明军几乎抬不起头来。

    深知火炮威力叛军以为城内明军应该已经丧失了守城勇气了,因此,他们开始填埋护城河,准备运上攻城器械。

    可是没想到是,当那些填埋护城河叛军刚靠近城墙以后,看起来空无一人城墙上,总是会出现大量明军。明军火铳和弓箭射击下,造成了叛军大量伤亡。而这么几次三番下来,叛军也明白了自己轻视了莱州城内守军意志力。

    于是首战小挫叛军休整了一下。他们分兵一部攻克平度后再回师攻打莱州。而平度抢掠,让整个叛军士气也为之一振。而令人奇怪是,叛军攻城人数,也越打越多起来。见到叛军势大,附近土匪、流民等都纷纷来投。叛军攻城人数很超过了四万人,向着五万数字逼进了。

    叛军还总结了首次攻城不利原因。他们决定集中火力,把所有炮火主攻城东北角。而炮火掩护下,叛军不断挖地道,想以此攻入城中。

    对此,城中守军也对症下葯。城中沿着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埋设了大缸,让盲人从中听出地道方向后,守军向地道里灌水,淹死了敌兵。谁说盲人打仗中没有用啊?

    但是叛军根本不气馁。叛军再次派兵城边挖地道,挖成大洞后,用棺材装满火药置入其中,击引火,爆炸后城墙被炸塌了数丈。

    可当叛军从城墙缺口处蜂拥而入时,早有准备守军向涌入叛军泼下沸油,再扔下火把,冲天烈焰下叛军死者枕籍。而徐从治等再命人投下早已准备好沙袋,堵塞缺口。

    而莱州城守军并不是只会被动挨打,守军打得也极为机动灵活,夜里,徐从治等又派出敢死队悄悄出城,从几个方向出击,击毁叛军多座火炮,并颇有斩获。

    而就这个时候,从京营赶到神机营参将彭有谟没有象他同僚一样青州畏敌不前。他带着三百多名神机营官兵,趁着夜黑,果断顺着城外叛军包围圈缝隙,冲进了莱州城内。

    这样一支首支到来援军,使得城内是士气大振。为重要是,彭有谟带来都是神机营火器专家。他们加强改进了火炮技术,提升了守军操炮水平。于是城内炮火也逐渐地把叛军炮火压制了下来。

    之后叛军一次趁夜偷袭中,参将彭有谟又率兵连续打退了叛军三次进攻,莱州军民称其作为是有“再造之功”。这胜负天平首次向莱州城内明军倾斜了过来。

    而就莱州城内军民血战时候,朝堂上剿抚两派官员口水仗也越演越烈。

    而当时被俘孙元化曾经对孔有德等叛将晓以利害,明以大义。面对着孙元化规劝,孔有德表示出了回心转意,请求招安态度来。

    这时候崇祯皇帝还是倾向于招安。因为当时明朝各处民变,关外又有后金军围困大凌河城。整个朝廷是处处用钱,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如果能够招安,那么起码可以缓解眼前困局。

    再加上以首辅周延儒为首这派官员,为了保住自己官位,也为了救援下孙元化这些亲信,他们也竭力主张对叛军招安。到底首辅官位大,所以朝堂上,招抚意见就这么占了上风。因此,朝廷也同意孙元化带罪招抚。

    但是接下来,不可思议一幕又生了。山东巡按王道纯竟然私自藏匿了诏书,叛军以长时间求招安不得为理由复乱。

    而孙元化苦口婆心地再一次说服叛军,让他回朝陈明真相。可当孙元化返京之际,王道纯派军袭击叛军,致使叛军攻打莱州,乱事扩大。

    后来历史上,有些历史学者就指出了:如果不是王道纯擅自行动。可能孙元化招安会取得成功。这局面也不会达到后面那种不可收拾局面。

    他们看来,孔有德这些叛军叛乱好象有很大程度上应该怪罪于王道纯背信弃义上。而孙元化后面死,也是完全是被冤枉。

    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历史学者话好象有些道理。可看看王道纯奏章上疏言吧。

    ““贼日以抚愚我,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亡,三抚而黄县失,今四抚而莱州被围。我军屡挫,安能复战?乞速大军,拯此危土。”

    对于已经把背信弃义当成了家常便饭叛军,王道纯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们接受招抚诺言呢?

    以笔者看来,孔有德他们要求朝廷招抚,大可能性也就是缓兵之计。等到叛军准备完备以后,他们肯定会再次叛乱。这野心家野心已经起来了,还妄想着他们再把自己野心收敛起来吗?

    可是话反过来说,王道纯那种违抗朝廷政令,私自藏匿了诏书举动也是该大加鞭挞。王道纯个人做法无论是如何正确,也不应该违抗朝廷政令。这也就是现代“保留个人意见,但坚决服从组织”这话意思。

    要知道,可能某件事上,真理确实是个人少数人这一边。可绝大多数情况下,处底下官员视角是狭隘,他认为正确事也是局部方面。而朝廷考虑问题往往是从全局考虑。局部正确事,可能全局就是错误事。而这种情况是经常生。

    如果都随着底下个人意见乱来,那么怎么样保障朝廷政令畅通呢?所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明朝政令传达和执行是如何混乱啊!

    所以这么一来,孙元化和王道纯奏章,就使得整个朝堂争论是混乱不堪。

    主张招抚官员就说:是王道纯他们这些违抗朝廷政令官员举动,导致招抚叛军不成功。只要派出合适官员再次招抚,应该能够取得招抚成功。

    而主张围剿官员就说:叛军两次三番屡抚屡反,显示出了叛军狼子野心。因此,应该放弃招抚叛军幻想,调集大军,把处明朝内地心腹叛军剿灭干净。

    但是由于周延儒首要政敌温体仁还是保持着沉默,那些主张围剿官员就因为群龙无首,得不到很好组织。因此,统一了思想主张招抚官员众口一词之下,崇祯皇帝再次倾向了招抚,派出了招抚叛军官员。

    这时朝廷就派出辽籍文官中官衔高张国臣前往招抚,而张国臣又一次受到了叛军诈降蛊惑,他命令莱州城中军民和各路援军不许擅自出战,以免破坏抚局。

    看,女生小说请到

    r*^_^*

第284章 会战开始了() 
接收到山东巡抚衙门命令以后,吴世恭和刘泽清联军再次开拔,于崇祯五年三月开始开往青州レ而这个时候,加上随营民夫,整支联军也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

    “吴兄弟,你看这次朝廷招抚是否会成功啊?我们是打得起来还是打不起来啊?”

    现这支联军中,当然应该由官衔高刘泽清来指挥。可是不知不觉中,吴世恭也上升到了联军中副将地位。

    虽然这支军队里,有许多象燕定山那样,比吴世恭官位高,或者是平级武官,但是军队中也是很现实。他们不光是要看武官相互之间官衔,还要看武官手下实力。

    吴世恭手下兵丁人数虽然少,加上辅兵才二千多人。但是吴世恭汝宁营兵丁马匹数量、盔甲和手中兵器都是一流。

    除此之外,吴世恭那些兵丁都是身强体壮。而其他那些明军,除了那些军将身边亲兵以外,大多数都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造成了皮包骨头。哪里象吴世恭那些兵丁身上都是肌肉满满啊!

    要知道,人身上如果没有了脂肪积累,那根本就支撑不住长期体力劳动。毫不夸张说,如果吴世恭兵丁和那种皮包骨头兵丁来个三天急行军。就根本不用交手,吴世恭兵丁也能够把那些兵丁给拖垮掉。

    再加上吴世恭和刘泽清关系良好,所以现有什么事,刘泽清总是和吴世恭是有商有量。

    “那招抚会成功吗?”吴世恭没有直接回答刘泽清问题,他直接说出了自己判断,“你有个几万强兵,又屡战屡胜,不想着割据一方,就想着接受招安受文官们气啊?再说,接受招安又有什么好处啊?难道皇上会给你个国公、侯爵?如果那样做,那不是鼓励我们军将造反再接受招安嘛!”

    “话也不能够这么说!不接受招抚,难道孔有德他们想做流寇啊?那天下之大,就没有他们容身地方了。难道他们不为自己考虑一条退路啊?”

    刘泽清话,就反应了当时明朝官员中普遍思想。因为大明朝已经建立了三百年了,这中央帝国和大明朱家王朝思想已经是深入人心。对他们来说,就算是明朝做个奴隶,也比到海外做个君王来好。也根本不敢去想什么改朝换代事情。

    可来自现代吴世恭可是知道这世界之大,于是他不以为然地说道:“你以为除了大明朝,天底下就没有其他地方了。那倭国你可知道?佛郎机人也是来自极西一个大国。反正说这些你也不懂,就说一句,那孔有德他们就算是败了,他们从登州一乘船,天涯海角太多地方可以去逍遥啦。”

    “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孔有德他们接受了朝廷招安,那么他们下场又会是怎么样啊?不说秋后算帐事。就算是不秋后算帐,那《水浒传》说书你总听过吧!那宋江招安后下场你也该知道吧!凭什么孔有德他们不知道这种下场啊?难道他们想往这死路里去钻?”

    听了吴世恭话,刘泽清眨着眼睛眨了半天,后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唉——!”

    “反正我们是做好准备,做坏打算吧!”吴世恭后强调说。

    连吴世恭和刘泽清这样粗鄙军头都明白了,孔有德那些叛军接受招抚可能性是很小了,那么守莱州城里那些文官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当张国臣命令城中军民和各路援军不许擅自出战,以免破坏抚局以后。深知叛军本性徐从治立刻派人趁夜潜出城,将一封奏章送到了北京,阐明了战况,并请求皇帝不要再招抚,要全力以赴地围剿叛军。

    但这道字字泣血奏章,竟然首辅周延儒示意下,被压了下来。以致于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么重要一封奏章。

    可以这么说,明末那些文官,为了自己官位,为了自己党派,就根本没有把国家大事放心上。他们所作所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地步了。

    当送走了满怀孔有德他们信誓旦旦地接受招抚承诺张国臣以后,叛军也再次做好了攻城准备,接着脸一抹,杀气腾腾地又向莱州城进攻了起来。

    而这时候周延儒再也压制不住了,连有些主张招抚官员都和周延儒有了意见分歧。这起码也要把叛军打败,解了莱州城之围以后,那么朝廷招抚那些叛军才会少支付一些不必要利益吧!

    而这时候各地援军也汇集青州,但由于山东巡抚徐从治被围莱州城,无人统一协调指挥援军,所以援军停顿不前。为此,朝廷再次任命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为总督,全权指挥各路援军,而与他一起来还有京城神机营和五门红夷大炮,用以和叛军对抗。

    但这时候周延儒又起了私心。那位总督大人刘宇烈也是周延儒亲信。为奇妙是,刘宇烈也是个主抚文官。好了,来了一个积极求和,不会打仗文官来指挥军队了。

    可为了和平事业,刘宇烈确实积极。他来到青州以后,立刻汇合了山东总兵丘磊八千人马和其他各地援军一万一千人马,加上他自己从京营中带来神机营,总共是二万六千兵丁,加上了七千多名民夫,共三万三千人马,即刻向着莱州城开去。

    顺便说一句,和吴世恭一同派遣出来河南援军,山寨赵子龙江游击率领两千人马,也这支军队中。

    刘宇烈是这么心急。他根本不愿意等上那么几天,等着吴世恭和刘泽清联军到来汇合。因为这时候吴世恭和刘泽清联军也只是距离青州城明军主力才三天路程了。

    刘宇烈只是派人给了吴世恭和刘泽清下了这么一道军令,要求他们随后跟上。做为后军赶上明军主力。

    可是虽然刘宇烈明军这样急速行军,但吴世恭他们后军却因为已经原地休整了一个多月时间,再加上这一个多月时间内,有充足粮食让兵丁吃饱,使得这么兵丁有了良好体力。所以,吴世恭和刘泽清后军行军速度反而比明军主力上许多。两军之间距离后也缩短到了两天路程了。

    三月二十八日,莱州城西五十里地方,明军主力遇上了从莱州城分兵打援,以孔有德为领军叛军二万二千兵马。这时候刘宇烈还想着以兵势压迫叛军招安。因此,他就下令全军扎营,不主动向叛军进攻。

    可叛军方面却完全没有给刘宇烈面子。他们根本不让明军扎好扎实营盘,立刻展开兵力向明军进逼。

    而明军遇袭后,急促之下也只好就地反抗。可要知道,没有现代通讯条件基础上,如果没有得力基层军官层层指挥,一个指挥官根本没有可能把命令传递到几万大军每一个人那里。

    而刘宇烈下达扎营和作战这两个相互矛盾命令又造成了明军混乱。而仓促之下,明军兵力也根本没有完全展开。

    可是总督大人刘宇烈却不明白这些基本军事原理。他还以为着自己人多,那总打得过那些人少叛军呢。刘宇烈仿佛感觉到自己戴着文士冠,摇着鹅毛扇,一副山寨版诸葛亮,指挥若定模样了。

    不过两军相遇时候已经接近了黄昏,双方都并不愿意进行夜战,所以短暂战斗以后,两军都主动撤退,就地扎营。

    这天接触战,双方损失都不大。因此,刘宇烈就认为叛军战斗力不过如此,所以他对以后战斗也有信心了。

    因此,当第二天清晨叛军用过早饭以后出营列阵,刘宇烈也毫不畏惧地地下令明军主力出营对阵。

    三月二十九日,会战正式开战了。

    看,女生小说请到

    r*^_^*

第285章 就地扎营() 
从会战一开始,刘宇烈指挥明军主力就陷入了慢一拍节奏。(.m书レ

    总督刘宇烈一开始根本没有感觉到叛军要出营列阵。

    其实古代,判断一支军队今天是否会出营打仗是件很简单事,就是看清晨敌军营地里炊烟。如果敌军炊烟出现比平常时间早,炊烟数量又很多话,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敌军今天要出营和自己作战了。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兵丁们打仗前,总是要吃顿饱饭吧。当然,这个现象也反映出另外一个情况:古代打仗中,除了那些少量精兵以外,军队中普通士兵不打仗日子里是很难吃饱。军队也不会供应给他们足够饭菜。

    而这一点,几乎就是明朝当时打仗常识。但是文官出身刘宇烈可能翻过几本兵书,但这种兵书中不会记载军事常识,刘宇烈是根本不懂。

    可是刘宇烈不懂,他所带那些武官中,总有人懂啊?但是刘宇烈带着那些可是一批明朝高级武官啊!

    对于那些武官来说,打仗事他们不一定全懂,可官场上事都是门清。有哪位会不开眼向刘宇烈说:“看你不懂,所以我告诉你。叛军用完早饭以后就要出营来战了。所以我们也要抓紧时间用早饭,排兵布阵吧。”

    这不是**裸地当众打总督大人脸吗?难道不怕总督大人事后算帐,把自己用作炮灰啊?还是等着哪位愣头青先出面与总督大人分说吧。

    可是事实证明,那些明朝武官素质很高,没有一位是愣头青,他们都是聪明人。所以直到刘宇烈看到叛军出营,展开队伍列阵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地立刻下令让明军出营列阵。

    可这么一来,明军大多数兵丁都只啃了几口干粮,有甚至都没有吃一口早饭,就这么饿着肚子开始打仗了。

    与我们以往想象中不同是,明朝,这种正面会战,战前军队展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只要想一想现代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吧。就这么几千名运动员,都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时间。

    而现明军和叛军两方,都各有几万人,他们还都基本上没有接受过队列训练,因此,这出营展开军队时间就相当长。

    直到一个多时辰以后,孔有德叛军才排列好了队列。一排列好,孔有德就立刻下令从右翼派遣一支二千人部队,开始试探性地进攻明军左翼。

    而这个时候,明军因为人数多,各位武官又互不统属,因此,明军部队就没有完全展开完全。当刘宇烈见到叛军发起了进攻以后,就这么匆匆地命令明军迎战了。

    吴世恭和刘泽清后军这时候就战场后面五十几里地方。他们正集合了所有武官,听派到前方探子,打探回来消息呢。

    当得知了两军已经出营列阵时候,所有武官都知道今天双方一定会发生大战。那么自己这支后军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呢?

    等到探子退下去以后,刘泽清就问道:“各位,我们又该如何?”

    作为这支后军事实上二把手吴世恭当然首先发表了自己意见:“刘参将。我们现所位置也很尴尬。离战场有五十几里,一天时间肯定赶不到。就算是我们抛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