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个时候,洛阳城的宫室、城墙的修缮工作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这个月里,除了迁都之外,还发生两件比较大的事儿。

一个就是,杨广命人征发徭役十余万,挖了一条从龙门东接长平、汲郡,到临清关,越过黄河至浚仪、襄城直达上洛,总计长达两千余里的大壕沟!挖这条长堑的目的呢,自然就是为了护卫洛阳了!

这里要说一句的就是,同期,为了修建洛阳城,杨广已经下令征招了两百多万的徭役了!

另一件事儿就是,南陈的倒霉皇帝陈后主陈叔宝,在被大隋养猪一般养了十余年后,终于两腿一蹬,驾鹤西游去了!

人家毕竟是当过皇帝的,又亲手把南陈给折腾黄了,从某种程度上,也算对大隋有不小的功劳。所以,杨广对陈叔宝的死表示了沉痛的哀悼,追赠陈叔宝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为“炀”按照《谥法》中所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于是,死了的陈叔宝就落了个“陈炀帝”的杯具称号。

杨广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炀帝”这个称号,也光荣地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陈叔宝是死是活、得了什么谥号,貌似都不关宇文小麻杆儿什么事儿,这会儿,宇文小麻杆儿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亲眼见识到修建东都的场景,宇文小麻杆儿意识到麻烦来了!

因为,宇文成龙发现,修洛阳城的工地上,每天都有人累死!

修建都城要征徭役,这本是必然的事儿!

可是,征徭役累死人,这事儿就有点儿麻烦了!

更何况,迁都洛阳可是宇文小麻杆儿一力主张的,一旦将来有事儿,这罪名可是有一大半要扣在宇文小麻杆儿的头上滴!

心中略一琢磨,宇文成龙把自己三叔宇文智及、三弟宇文成祥,还有那个宇文成龙车夫出身的现任左卫军骁骑的沈光小胖子都招到了武侯府,鬼鬼祟祟地密议了半日。

随后,三人各自带着一大票的闲汉,散入了洛阳城的各处工地上。

两日后,一本厚达十数页的奏章,以及随奏章附上的足有上百页的各种证供,摆到了杨广的案头。

耐着性质把这份奏章看完,杨广的眉头已然拧成了川字,心底的怒火已是噌噌往上直蹿,几乎要把金銮殿烧个窟窿了!

“啪!”

的一声猛一拍桌子,杨广把奏章摔到了地上,怒声道,“苏威老匹夫,看你干的好事儿!”

心中一惊,苏威老头硬着头皮出班,哆哆嗦嗦地上前捡起了奏章,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越看越心惊,等草草把奏章全都浏览了一遍之后,苏威老头的一颗芳心已经沉到了地底十八层。

“启奏陛下,老臣有罪!老臣识人不明,有负皇恩!老臣罪该万死!”

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好似鸡啄米,苏威老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口道。

见苏威老头又玩这磕头求饶的苦逼招数,杨广虽然有气,也是有些无可奈何,半晌方才恨声开口道,“嗯,你确实罪该万死!万死莫赎!”

杨广这么一开口,下面的苏威老头终于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次,保住小命应该是没问题了!至于其它的嘛,还得看情况!

同时,苏威老头也开始在心底暗骂宇文小麻杆儿心思歹毒,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

原来,这份奏章是宇文小麻杆儿所奏,内容大致是说苏威老头所任命的几个监官,借着修建洛阳城之机,中饱私囊,克扣民夫口粮,凌虐民夫,致使丁夫不断有人冻饿而死。更有人趁机劫掠百姓、为祸乡里、枉杀无辜。

虽然奏章之上没有指名道姓的骂苏威老头,可现在,统筹修建东都之事,可都是苏威老头在负责呐!那个兴建洛阳城的包工头,好多都是苏威的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亲戚!

当然了,这么大一个工程,苏威老头自己是不可能吃独食儿的,什么杨家、元家、李家、独孤家,几乎是所有的世族大家,都有参与其中,区别只在于多少而已。

可这份奏折上却没提其它家,但只把屎盆子全都扣到了苏威老头的头上!

虽然杨广心中对这情况也大抵有数,可杨广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世族全都得罪了丫!

所以,苏威老头就成了被杀来骇猴的鸡了,虽然不一定砍头,可一顿板子那是绝对跑不掉了!

原本,如果但只贪污**还就罢了,杨广现在一门心思的修建洛阳城,只要都城能够如期建好,死些民夫,杨广是不会在意的。

可宇文小麻杆儿说了,这些凌虐百姓之人,做恶之时打的都是杨广陛下的名号,结果就是他们肥了自己,却把黑锅都丢给了陛下你来背!

这下杨广终于出离了愤怒了,好你个苏老头啊!你这不是拿朕当傻子玩呢么!

虽然愤怒,可这个时候,杨广的屁股还没完全坐稳呢,还真就不敢拿苏威老头这世族代表如之何。

犹豫了半晌,杨广方才转头道,“伯通,这事儿,你怎么看?”

第一百六十七章屈宊盖

做为宇文成龙的祖父,宇文述自然知道自家孙子奏章里说的都是什么事儿,而且心里也早有了应付的预案。

这会儿听杨广询问,宇文述连忙快步出班做捧哏状道,“陛下,老臣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此刻,真正知道这奏章里说的是什么的,也只有杨广、宇文述祖孙和苏威老头四人,其它的众文武,包括左仆射杨素在内,都还满头雾水呢。

就听闻那厢宇文述老头自顾自地开口道,“吾闻圣人之君,爱民如子。凡我大隋百姓,皆陛下之子民也。”

“今苏仆射借修缮洛阳城之机,任人唯亲,指使胥吏盘剥民夫、危害乡里、中饱私囊,旬日之间已致数十民夫亡命洛阳城下,严重离间陛下与百姓的父子之情,破坏了陛下在民间的声誉,实在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所以,臣斗胆请陛下把苏威老头抄家灭族明正典刑,以示陛下爱民如子之仁心!”

闻听此言,不但是下面的一众文武,就连杨广自己也是直翻白眼!

不就是死了几个民夫么?还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帽子,你扣得也太大了吧?

倒是那苏威老头,闻言也懒得理会宇文述这落井下石的政治流氓了,但只哭丧着老脸,做磕头认罪状道,“陛下圣明,请陛下开恩!”

后面的那些众文武大臣们见状,也跟着起哄道,“请陛下开恩!”

没办法,刚刚搬这么一次家,大家都觉得,似乎家底儿单薄了许多,不趁着这会儿搞工程的时候多捞一点儿,以后不定啥时候才有机会呢!

所以,这满朝文武,倒是有一大半的,都参与这次吞吃工程款的**案里了!一旦苏老头被砍了,只怕大家也都捞不到好!

“怎么办呢?”

一看这阵势,杨广就有点儿犯难了!

不动用霹雳手段,这帮混蛋大臣们那可是真敢干让自己背黑锅的事儿!可若是动真格的,那可要得罪好大一票儿的人呐!

寻思了半晌,杨广也没琢磨好该怎么处理苏威老头这个罪魁祸首。遂把目光转向了侍立一旁的站殿保镖,宇文成龙小麻杆儿,“宇文小爱卿,这事儿,你怎么看呐!”

“呃,陛下,臣也觉得,此事有蹊跷!”

正自走神呢,宇文成龙可没听清楚杨广说什么,于是连忙含含糊糊地开口道。

“好了,朕不是想听有没有蹊跷,朕是在问你,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眼珠叽里咕噜乱转了片刻,宇文成龙便已经有了主意,忙开口道,“陛下,臣下觉得,此事应该慎重处理!”

“依臣之见,不如陛下先下一道旨意,严令那些贪官们,限期自首并退还所贪墨钱财、并抚恤民夫、安抚民意,如此陛下可暂时既往不咎。然后,陛下再遣一耿直可靠之人做为监察御史,彻查此事。届时被查出者一律从严从重处分。”

“嗯!”

轻捻着胡须,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又开口道,“那宇文小爱卿以为,何人可堪这监察御史之责呢?”

“呃,这个嘛……”

犹豫了一下,抬眼瞟了下杨广,看其神情不似作伪,宇文成龙方才试探着继续道,“小臣听说,那个京兆尹屈宊盖,为人方正,从不徇私,或许他可以胜任吧!”

“屈宊盖?就是坊间传闻,‘宁食三斗艾,不见屈宊盖’的那个屈宊盖?嗯,此人之耿直,朕也素有耳闻!”

“不过,朕好像还听说,这屈宊盖和令尊,似乎,颇有矛盾啊?宇文小爱卿,你怎么想起保举此人来了?”

所谓和宇文成龙的老爹颇有矛盾,其实就是,宇文化及当初在京城飞扬跋扈之际,好几次撞在了屈宊盖的手上,颇吃了一番苦头而已!

从这方面来讲,宇文成龙和这屈宊盖,算不上是一伙的,而且貌似还算得上是半敌对关系。所以,对于宇文成龙能够保举屈宊盖,杨广还是有些诧异滴!遂径直开口问了出来。

面对杨广质疑,宇文小麻杆儿倒是相当的蛋定,不疾不徐、义正言辞地开口道,“陛下是问小臣谁能胜任此事,又没有问谁人与小臣家有隙。所谓,‘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小臣只是按照陛下所问,据实回禀而已!”

“嗯,宇文小爱卿,很不错!”

点了点头,杨广很是领袖气质地大手一挥,就此拍板儿道,“如此,此事就依宇文小爱卿之言办理!”

“众位爱卿,谁还有事上奏?”

“启奏陛下,臣还有事上要奏!”

这次,开口的依旧是宇文成龙小麻杆。

“嗯?宇文小爱卿,有何事要上奏,但讲无妨!”

“小臣拟于明年二月初二,在京城公开招募左卫军,并遴选部分骁骑以下将佐,此系小臣所拟的具体方案,请陛下过目!”

口中说着,宇文小麻杆儿已然自袖中抽出一份奏章,高举着递到了杨广面前。

旁边早有小黄门快步上前,取过奏章放到了杨广的御案之上。

“朕不是说了嘛,左卫军之事,宇文小爱卿自行处理便是,不必事事都向朕请示。”

口中如此说着,可杨广还是翻开奏章,仔细地观看了起来。

一份几百字的奏章,杨广从头到尾,硬是看了足有一刻钟许,似乎把其中每一个字都反复咀嚼了数十遍,杨广这才缓缓抬起头来道,“此事,朕准了!”

“宇文爱卿,你让兵部按照宇文小爱卿的这份奏章之意,拟一份招兵通告,发往全国各州县。另外,再附上一句,就说此次招兵,其中极优秀者,有机会获得朕的亲自接见!嗯,差不多就这样了!”

“老臣遵旨!”

闻言,宇文述老头忙再次出班,拱手接旨。

两件大事计议完毕,剩下其它的大臣们虽然也有一些或轻或重或大或小的事情禀报,可基本都和宇文小麻杆儿没啥关系了,宇文成龙遂退立一旁,手按佩剑,做闭目凝神状。

一天平安无事,没到中午,杨广便早早散朝回宫找宣华夫人等玩四劈去了。

而宇文小麻杆儿呢,下朝之后,便鬼鬼祟祟地跑到兵部衙门,找自己的祖父宇文述鬼祟了一番后,便志得意满地出了兵部,趾高气昂地满洛阳城巡逻去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大业元年

《易经》里说“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迁都洛阳后的两个月,也就是杨广登基的第二年,正月,杨广正式改元为“大业”大业元年,也即西元605年。

大业元年开年的事情并不是很多,其中有一件颇有历史意义的就是,杨广下令取消了全国妇女赋税和徭役。

从这点上讲,杨广可谓是史上第一位妇女之友了!

可对于大隋的广大男同胞,杨广那是一点儿也不怜惜,洛阳城的营建还在处于筹备物料阶段,护卫洛阳的两千里长堑也刚刚开挖,杨广便又立了另一项规模颇为浩大的工程,那就是挖运河。

这段运河叫做通洛渠,具体就是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经荥泽入汴水;再自开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最终到淮水。

这条运河一旦修成,江南的粮食物料便可源源不断地自水路运抵洛阳。

杨广的想法固然不错,可却没考虑大隋的民力。

文帝之时,民殷国富,天下太平,大隋的人口增长极快。

高峰之时,大隋有890万户,总计四千余万的人口。

可杨广挖长堑征招了几十万民夫,修洛阳又招了两百多万人,这会儿再挖运河,就又是一百多万人。

仅仅是这三项工程加起来,就总计征招民夫近四百万人!接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如果再算上服兵役,以及地方州县的各种大小工程,只怕这役使男丁的总数量还要再翻上一倍!

而且,这三项工程都是工期较长,工作极苦。

更主要的是,尽管宇文小麻杆儿向杨广提出过了工程**问题,杨广也对此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并前后把屈突通、屈宊盖这两个倔驴似的人物派出去当监察御史。

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几乎全国各大小世族大家都有参与,贪污**也就在所难免了,而且还是一窝一窝的**,哪里是屈突通兄弟二人就可以根治得了的!

而且,这三项大工程,除了洛阳城的施工主要集中在方圆不过百里的范围内,其它两项工程都是绵延千余里,纵贯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可怜屈宊兄弟二人,每日里东奔西跑,到处抓贪官污吏,可按下葫芦又起瓢。直把这兄弟二人忙了个脚后跟直打后脑勺,**分子虽然抓了数以百计,奈何**分子前赴后继源源不绝,可谓是一个**分子倒下去,千万个**分子站起来。

更兼世族大家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屈宊兄弟俩虽然反腐决心坚决,奈何小胳膊拧不过大腿,恋人没干几个月呢,就被雪片一般的奏章给参了个焦头烂额。

这些奏章,基本都是无中生有,什么屈宊兄弟敲诈勒索吃霸王餐、又或是屈宊兄弟横行霸道打伤了谁家的家奴,还有屈宊兄弟眠花宿柳、piáojì不给钱等等等等,总之,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在反**的问题上,杨广是没有什么坚定的决心滴,虽然杨广本人也明知道**会动摇大隋的统治根基。

现阶段,杨广最关心的就是,洛阳城,其实最主要是杨广自己的皇宫,啥时候能建好。

至于民夫嘛,死就死吧!没啥大不了的,反正大隋的人口多着呢!

有鉴于此,为了平息那些世族大家的怒火,杨广虽然明知道屈突通兄弟应该是冤枉的,可还是一度想要把屈突通兄弟给关进小黑屋治罪。

最后还是宇文小麻杆儿出面,百般劝解,方才把这两头倔驴给保了下来。

饶是如此,屈宊兄弟也被贬出了京城。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后话。

刚刚开年的时候,杨广还是太平了一段时间滴,而且还表现得颇有几分明君风范。

比如,二月初二,由宇文成龙提议并主持,兵部协同办理的左卫军征兵工作,就开展得相当的有声有色。

早在三个月前,兵部便把左卫军招兵的文书下发到全国各州县去了。

通知很明确,就是号称公子兵的大隋陛下亲军左卫军,开始面向大隋全国百姓公开征兵,并且公开遴选一部分骁骑以下将佐。

而且,选将佐的标准也比较明确,除了要求身家清白之外,旅帅以下,包括伙长、正副队长、正副旅帅,这些低级军官选拔唯一的标准就是比武力值的高低,具体而言就是校场比武,胜者当官,败者就只能当大头兵了。

而校尉级以上,包括正副校尉、各种郎将、司马、以及骁骑的副职,则在比武之外多加了一个兵法考核。

同期还招收一些功曹、长史之类的文职人员,这些人倒是不用考校武艺,只比文的,包括数算、文案及军事谋略等。

可贵的是,这些司职同样也是不论出身,但只按才量取。

按照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方法,一向以来,历代官场,不论是军界还是政界,从来都是把持在世族大家手中的。

至于那些平民出身者,不论文武,不管本领有多高,基本上,都只能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很可能才高八斗的一辈子都当不上个七品芝麻官儿。

当然也有个别人物,偶然得到某个领导的赏识,有机会爬上高层,但这种情况绝对属于凤毛麟角了!绝对不似现在这般大张旗鼓!

更何况,据说,左卫军的那个大将军宇文小麻杆儿,领兵打仗很有一番本领,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就凭五万人马灭了反王杨谅的三十余万大军,而本身的折损才不过百余人!

跟着这等人物,那哪里是行军打仗啊,基本上,那就是跟在老大身后捡功劳嘛!

所以,如今左卫军的征兵公告一出来之后,一时之间,天下各州,那些自诩怀才不遇的英雄豪杰们,纷纷赶往洛阳城,以期在左卫军中谋个一官半职。

虽然左卫军的正式征兵日期定在大业元年的二月初二,可还没到过年的,就已经开始有一些豪杰之士赶到洛阳城了。

十余日的功夫,洛阳城内便已经先后涌进了五千余挎刀持枪的彪悍人士,倒是让洛阳城的酒楼旅店一下子火爆了起来。

不过,这些人大抵都性格彪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