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是打酱油的宇文成龙!

至于理由嘛,那就是这小子不过是一介面首,既无才且无德,凭啥当上三品的左卫大将军啊!这种败类,是一定要被“清”滴!

对此,宇文成龙表示无限的委屈,“要是咱真给乐平公主当了面首,挨通骂也算值了!可现在这算啥,俺可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太他老娘的欺负人了!”

终于出离了愤怒的宇文成龙再也顾不得躲在乐平公主府装淡定了,直接就拟了一封奏章递到了杨广的案头!

第一百〇五章麻杆儿要出征

宇文成龙要求出征讨伐杨琼叛乱!

看到这封奏章后,可把杨广下了一大跳!

而当这个消息传开后,所有人都被狠狠地吓了一大跳!

“开什么玩笑!这小子不过是个小奶娃而已,毛都还没长齐呢!当个面首也就算了,反正那方面的能力强,能够满足公主殿下就可以!当左卫大将军也勉强凑合,反正左右卫又不用上阵杀敌!可是,领兵打仗?那小毛孩儿,拿得动枪么,别不是挺着下面一杆枪上战场吧?这不是拿我们大隋的安危当儿戏么!”

这是满朝文武当中,除了宇文述以外,所有人的想法!

至于宇文述本人,那也是相当的震惊!

宇文述老头想的是,“这娃儿,也太不让人省心了!爷爷我是知道你有本事,可是,战场,那是随便就能上的么!一个不好,那可是要死人的呀!你个娃子从小就一身的病,哪里受得了战场之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奶奶还不得让我老汉天天跪搓板?不行,坚决不能让你上战场!”

同样的,乐平公主闻讯后,也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不过,乐平公主的理由就显得理性得多,言道宇文成龙刚刚执掌左卫军,军务尚且没有弄熟,军中也没什么心腹,这个时候,委实不适合出征!而且,宇文成龙的身体也没完全康复,不适合上阵杀敌!

外面那些无关人等的闲言碎语,宇文成龙可以装聋作哑的毫不理会,可面对着这些自家人的关心,宇文成龙却不能不做出解释。

对自家老爷子,宇文成龙合盘托出了自己的出征方略,虽然不够明晰,可思路清晰,操作可行,而且,似乎胜算还不算很低。宇文述老头看过之后连连点头,便没有多置评论,只是言道等陛下圣裁!

可便宜祖母姐姐乐平公主那面,宇文成龙却废了不少的唇舌。

宇文成龙言道,“这次小弟我要求出征,可不是为了杨广那龙椅的安稳,更是为了乐平姐姐您的名声啊!”

“杨谅那混小子,竟然敢玷污姐姐你冰清玉洁的名声,实在罪大恶极,罪在不赦!若不收拾他一顿,他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不知道姐姐你为什么这样美!”

对此,乐平公主的回应就是以纤纤玉指在宇文成龙的腰间捻起一小块儿皮肉,做了个三百六十度旋转!

冲淡了乐平公主的怒气之后,于文成龙方才开始和乐平公主摆事实、讲道理,言道自己出征,也用不着亲自冲锋陷阵,危险不大。而且就算自己没本事,也可以多配几个能力出众的手下啊!打仗的时候,那些小兵们负责冲锋陷阵,作为主帅的宇文成龙,则只要躲在后面等着捡功劳即可!

随后,宇文成龙又抛出了一份拟调到自己麾下将领的名单,言道,只要把这些人调到自己手下,这次出征,保管万无一失!

这段时间,乐平公主对军事知识兴趣猛增,着实读了几本兵书战策,对本朝那些大将的沙场经历也都做了一番细致的了解。目前的乐平公主,即便算不上军事通,可理论知识也已经相当的丰富。

看过了这份武将名录后,乐平公主终于松了口气,心中默念了几遍,把这几个武将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后,又反复叮嘱了宇文成龙一番要小心、千万不能亲自上阵冲锋之类的话,便没再表示反对。

至于杨广,到现在,都还没弄清楚自己大姐和宇文家这小麻杆儿到底是什么关系,毕竟这种事情太过私密,杨广委实不好开口询问。

对于宇文成龙这小麻杆儿,杨广心中也相当的纠结。

一方面,这小子是杨广最重要的心腹宇文述的长孙,又有杨广的老爹杨坚临终前的举荐!

更何况,这小子还救过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和杨广本人的性命,救杨广那次更是险些将那小麻杆儿的性命搭进去。因此,毫无疑问,在杨广心中,宇文家这小麻杆儿对自己那是相当的忠心,似乎也很有利用价值!

另一方面,杨广对于那小子和自家长姐之间传出的绯闻又是相当的耿耿于怀!要知道,杨广的长孙,现在都已经四岁了!可宇文家那小麻杆儿,才不过十四岁多一点儿,居然和杨广的大姐搞得不清不楚。一想到,将来有可能要称一个比自己孙子才大十岁的小奶娃为姐夫,杨广就有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更何况,早在四年之前,杨广就已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那个小奶娃的二叔!

“这辈分,似乎有点儿乱啊!”

“当皇帝,难呐!当一个好皇帝,那就更难了!”

看着眼前这份貌似可行度颇高的奏章,杨广又想起写这本奏章的那个小奶娃,那是心cháo澎湃,感慨万千啊!

就在这个时候,有内侍在门外低声请示道,“陛下,乐平公主求见!”

“大姐?这么晚了,她还来干什么?莫非,有什么急事儿?”

心中寻思着,杨广有些微怒地开口道,“还请示什么,还不快把大姐请进来!”

对于这个大姐,杨广有着一种亦母亦姐的尊敬,即便是如今当了皇帝,杨广也不敢对大姐有丝毫的怠慢。

口中说着,杨广已然腾地起身,绕过桌案,就要迎接出去。

“陛下!您现在可是皇上了!”

旁边一个老太监见状,连忙出言提醒道。

“呃,我是皇帝了么?”

杨广瞬间一愣,片刻回过神来不禁心中有点儿犹豫。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旋即,帘栊轻挑,一道白色身影飘进了杨广的书房。

“民女杨丽华参见陛下!”

没等杨广回过神来,来人已然对着杨广轻飘飘的福了一礼。

“大姐?”

待到看清了来人,杨广激动地开口道。

同时,杨广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儿的疑惑,“怎么,大姐看上去,好像又年轻了好多呢?前段时间见到大姐是,大姐看上去大概是二十出头的样子。可现在,怎么好像变成了十仈jiǔ岁了呢?”

“阿麼,姐姐果然没看错你!也不枉成龙他舍命救你一场!”

闻听杨广的称呼后,乐平公主心中略微松了口气,也马上将称呼改了过来道。

君臣改成了姐弟,这气氛顿时和谐了很多。

大手一挥,杨广便把那些内侍、护卫什么的尽数赶了出去。

眼见没有了外人,乐平公主便不再客气,直奔主题道,“阿麼,姐姐此次,是为宇文成龙出征之事而来的!”

第一百〇六章华丽的阵容

乐平公主离开皇宫后,杨广便急忙命人把左仆射杨素和兵部尚书宇文述招进了宫里。计议了许久,直到深夜,杨素和宇文述二人方才离开皇宫。

第二天一早,杨广传下圣旨,任命左卫大将军宇文成龙为行军总管,统领包括左卫军在内的马步军五万,择日出发,平定汉王杨谅叛乱。

杨广此举,几乎是招致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杨素和宇文述二人除外。

这不是开玩笑么!汉王杨谅治下五十二州(郡),基本囊括了原本的冀青幽并四州,这些地方向来以出精兵良将而闻名。

加上杨谅蓄谋多年,可谓是兵精粮足。

保守估计,杨谅可以调动的军队应该达到二十万以上,要是杨谅玩了命,率倾巢之兵出击的话,五十万大军都不止!

更兼杨谅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其中,就有原本和鱼俱罗并称为绝世勇将的南陈名将,超级绿帽将军萧摩诃。

还有那个喝骨灰兑井水的南梁旧臣王颁,的弟弟,王頍。

这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文帝的时候不受重用!

萧摩诃是南陈旧将,更主要的是,这厮的女儿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也就是说,萧摩诃是陈叔宝的便宜老丈人。只不过是被自己女婿给戴了顶绿帽的绿色环保老丈人!

这样一个敏感人物,无论如何有本事,也是不可能得到杨坚的信任滴!尤其是不可能统军!

降隋后,萧摩诃仅仅被封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闲职。后来跟着杨谅到了并州,直到杨谅准备造反时,萧摩诃方才获得重用。

至于王頍呢,这家伙可没有他那喝骨灰水的二哥王颁彪悍。

这王頍小的时候不务正业,后来被大哥王颙教训了一顿,方始发奋读书,倒也读出了一番名堂。

文帝的时候,王頍凭着渊博的知识当了个博士,著有五经大义三十卷,还有其它的文集十卷。

而且,这王頍还颇通兵法,胸有奇略。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犯事儿,王頍被发配了岭南。再后来,机缘巧合到了并州。及到杨谅准备造反,开始招贤纳士,王頍就投到了杨谅的麾下当了个咨议参军。

此番,杨谅造反所打的“清君侧”的旗号,便是出自这王頍的谋划。

除了这两位名人外,杨谅手下还有许多世家子弟,比如,出身闻喜裴氏裴仁基父子,以及另一位同样出自闻喜裴氏的裴文安。

就算不提以上这几位,杨谅手下其它几位将军如余公理、綦良、刘建、乔钟葵、王聃子、和纥单贵、茹茹天保等人,也都是沙场宿将,能征惯战。

在大隋的这些文武大臣看来,以上这些人物,随便拎出哪一个来,收拾宇文成龙这从没上过战场的菜鸟将军,应该都不比打儿子难多少!

更何况,如今传来的消息,好像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来了!

结果,杨广竟然派了个战场初哥,奶毛还没褪尽的小菜鸟,领兵出征,这不是拿大隋的国运当儿戏嘛!

本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众文武纷纷要求杨广收回乱命,重新安排出征事宜。

更有甚者,还借此机会叫嚣着,要杨广斩了宇文成龙这个给乐平公主当面首的麻杆儿小白脸儿!

也不知杨广发了什么神经,面对如此多的反对意见,杨广竟没有丝毫的理会,反而袍袖一挥,很有领袖气质地说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身为左仆射的杨素和兵部尚书宇文述二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出征事宜。

左卫军情况特殊,大都是公子兵,目前又正处于整编改组阶段,连十二府的骁骑都是由乐平公主的亲卫姽婳卫暂代的,自然不能这样出征。所以,暂时调来一批军官充实领导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在多方势力联合发力之下,一份看似不起眼实则堪称豪华的军官名单,被送到了宇文成龙的手上,原右屯卫车骑将军麦铁杖、原右武侯车骑将军屈突通、仪同三司张须陀、殿内直长李靖、治礼郎高俭、原益州长史独孤凌云、功曹独孤平云等。

说不起眼,是因为这些人原本都是正五品及以下的官儿,出身也并不算十分显赫,此刻到左卫军当一个骁骑,基本都算是高升了!

因为,左卫军骁骑虽然也是正五品上的官儿,可职位特殊,基本上,从这里走出去后,升官之路就一片坦途了!

所以,即便是暂调到左卫军,这些人也没什么委屈感。唯一让这些人觉得不爽的,那也就只有宇文成龙这个左卫大将军,貌似来路不正,名声也不怎么好!

可圣命难违,尽管不大情愿,这几位还是不得不到宇文成龙的手下来报道了!

至于豪华,那就不用说了!

而另一个人的到来,却是有点儿出乎宇文成龙的预料,那就是宇文成龙的二弟,右卫将军宇文成都!

不过,宇文成都虽然来了,却只是老哥儿一个来的,右卫军由于还要驻守京师,并没有一并跟来。

眼见手下武将阵容已然足够奢华,宇文成龙的信心也跟着大涨了一大截,从原本都六层胜券变成了如今的八层以上!

“唔,既然杨广那厮肯把二弟暂借给俺,那么,是不是,嗯!”

心中琢磨了一番后,宇文成龙罕见地回转了一趟褒国公府。

等宇文成龙再次出府时,身后多了几个跟班,却是宇文成龙的三叔宇文智及、三弟宇文成祥,以及曾经的车夫跟班儿沈光小胖子!

不出意外,当宇文成龙把这一行人带入军营,并相继委以司职后,朝野上下,再次响起一片的非议声!

“任人唯亲!这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这小白脸是想把左卫军变成他们宇文家的私军么?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大隋的江山,就要败在这奸佞小人之手了么?”

义愤之余,几个吃多了没事儿做的御史直接就炮制了一份弹劾宇文成龙的奏章,递到了杨广的御前。

对此,杨广很是兴致勃勃地看了一番后,淡淡地扔下了一句“朕知道了”便没了下文!

回到家后,暗地里琢磨许久,这些御史们方才想明白,原来,根源还是在乐平公主那里!这要这位公主殿下对宇文家那小麻杆儿的恩宠不衰,只怕递再多的小黑状都无济于事。

“这真是,唯女人与小人难养啊!”

不管众人如何做想,经过了几天紧张的厉兵秣马后,宇文成龙终于率领大军出发,直奔蒲津关杀去。

或许是由于宇文成龙这一行太过高调、太吸引人眼球的缘故,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就在宇文成龙出征前后,另有两队人马也低调地离开了京城。

第一百〇七章悬羊击鼓

“哈哈!当真是天助我也!”

收到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后,汉王杨谅乐得三天没合拢嘴。

“杨广小儿,果然是个昏君!居然用这么一个奶毛未干的面首当元帅,焉有不败之理!”

“所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此番正是上天将大隋的江山送到本王的面前,若是不受,实在是愧对上天啊!”

“传令各路军马,不用顾忌后方了,只管疾速前进,务必于三日后拿下蒲津关!本王要在蒲津关内会师,然后直取大兴!”

兴致高昂之下,杨谅豪气干云,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旁边的萧摩诃等一众武将闻言,哈哈大笑之余,尽皆摩拳擦掌、神采飞扬,一副亟待沙场建功之态倒是杨谅的那两个谋士,咨议参军王頍以及总管府兵曹裴文安,闻言尽皆眉头紧锁,眼现疑惑之色。

“这事儿,似乎,有点儿古怪啊!以前,也没听人说杨广有这么昏聩啊!”

“况且,就算杨广是个昏君,识人不明,可那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宇文述、上柱国贺若弼,这些可都是能征惯战之人啊!总不会也一起出昏招吧!”

“更何况,那宇文述更是一口气把一个儿子、三个孙子全都派了出来!他就不怕被我们一勺全都给烩了?那样的话,他们宇文家的第三代,可就要出现断层了!”

“诡异啊!诡异!”

“难道,宇文家的这个小麻杆儿面首,还真有什么本领不成?”

“那也不对啊!就算他是天才,可毕竟还没成年呢,又从来都没上过战场,这些人凭啥断定这小毛孩儿能够打败我们这些人啊!”

“更何况,双方的兵力相差又这么悬殊!”

“一旦在各路大军都在蒲津关下会师的话,保守估计,应该也有三十万的大军。三十万对阵五万,只要我们这方面不派上一头猪去指挥,怎么看,那宇文家的小麻杆儿,应该都没有获胜的可能啊!”

“头疼啊!”

“算了!不想了!反正,既然殿下他决定直取大兴,总归是不会错的!“蒲州地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与北都晋阳之间,可谓是天下三都只要会。更主要的是,在蒲州境内,有一座黄河大桥勾连南北,总控黄河漕运总水路形胜,扼天下之吭。

蒲津关,便是扼守黄河大桥的关口。

对于杨谅的叛军和杨广的平叛大军而言,谁抢先占据了蒲津关,谁便扼住的了对方的咽喉!

杨谅虽然抢先造反,占据了先手,可黄河北的五十二州并非所有的总管都是和杨谅一条心的!有那精忠之辈,或者不看好杨谅前途的人就纷纷发表生命坚决反对杨谅的发动行径,拥护杨广为首的皇室正统。

这些总管虽然兵微将寡,顶不住杨谅的如cháo攻势,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杨谅叛军的进军速度。

此番反叛,杨谅共出动了五路大军。

冀州两路,从滏口出发的大将军綦良、从井陉出发的大将军刘建。

并州两路,从太谷出发的大将军余公理、从雁门出发的柱国乔钟葵。

还有一路就是中路大军,也是杨谅的直系部队,由杨谅的亲信并州总管府兵曹裴文安率领,麾下有大将军将军茹茹天保、纥单贵、王聃子等。

其中,杨谅的中路大军是由晋阳出发,而目标则是京师大兴,而其它四路偏师也是各有目标。

并州多山,道路崎岖,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自太谷出兵的余公理一路狂奔,累得狗一般直吐舌头,方才赶到蒲津关外。让余公理失望的是,这个时候,蒲津关上已经插满了大隋的军旗。

看了眼身后汗流浃背、盔歪甲斜的军士,又望了望关上密密麻麻的军旗,还有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