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今,大唐被元朝欺负得只能龟缩在长安城里,至于长安城外的整个关中之地,都被元军劫掠一空,窦家所在的扶风郡也不例外。

等到元军解开长安之围,分别退往新丰、堳邬、蒲津三地守关之时,窦抗老头忙派人回扶风查探,却发现整个扶风已经被彻底搬空,真而且是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所剩下的,只有一地饿死的老鼠了!

窦抗、窦轨俩老头之所以这么快就张罗着投降,这其中也有希望那位大元陛下能够看在他们还算识相的份上不要过分凌虐窦家子弟的因素。

“那些家伙丫,现在好着呢!不缺吃不缺喝的。成年子弟都分了地,每人十亩,只要他们不太败家,维持个温饱生活是没问题。没成年的,也都送进学校读书去了。还有几个比较优秀的,被娘亲看中,亲自带到身边调教。只要她们老老实实地学文习武,服侍好我干爹,将来出人头地,也未必就没有可能!”

宇文秀宁没说的是,窦家那些子弟,虽然有好多留在了司隶,可也有好多自恃世家出身,言语之间对大元陛下颇有不敬,结果,被宇文德容一怒之下命人发配到海外荒岛上垦荒种地去了。

大元虽然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水土不服的方案,可这帮家伙,平素里娇生惯养的,突然要到那种鸟都不拉屎的荒岛上去垦荒,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其中许多人,这辈子能不能活着回转中土,还在要看运气如何!

而窦家也确实有几个比较优秀的子女,被宇文德容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可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女子,也是宇文德容准备将来送给大元那位昏君陛下暖床用的。至于说这些女子能否在大元庞大的内廷队伍之中脱颖而出,就要看她们的本领与造化了!

窦抗、窦轨俩老头自然不知道宇文秀宁的话中还藏着这么多坑,俩老头一想,这些家族子弟,还有地种、有书读,顿觉心中大定,至于那其它钱财之类的,就都不成问题了!

在俩窦老头心目中,世家子弟,最重要的,就是诗礼传承!只要这东西还在,家族就还有复兴之日。

有了这种观念,俩窦老头很快干净利落地应下了投降之事,并答应宇文秀宁,可以出面为大元联络一些有识之士,共议投元大事。

第五百三十七章李神通出马

给两个便宜舅舅窦抗、窦轨俩老头留下了个联络降元义士的难题后,宇文秀宁当天,便神秘地离开了窦府。

包括俩窦老头在内,整个左右千牛备大将军府,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宇文秀宁是如何离开的。

若非窦抗老头的密室里还扔着那一团已经被揉成废铁的宝剑,俩老头几乎都以为自己二人是在做梦了!

“兄长,你说,这事儿,咋办?”

“还能咋办?时至今日,你我兄弟还有选择的余地么?况且,若是德容她们母女真的已经降元了,这于我们窦家,倒也不完全算是坏事儿!说不定,还有就此一飞冲天的可能!”

“兄长是说,德容她们母女和大元那位昏君之间可能是那种关系?”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宇文成龙那昏君是什么名声,贤弟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那妹妹,还有如今这个外甥女的姿色,也不消多言。那宇文成龙不动心才怪呢!说不定,两个都已经……嘿嘿”……

“唔,难怪,刚刚小弟我看那外甥女,提起他干爹之际眼神有些不大对劲呢!原来如此!”

“只是,兄长,这事儿,一旦传将出去,于我岐州窦家的名声,不大好吧?”

“无妨!在世人眼中,我们那妹妹窦德容已经死了十多年了,想来以后也不会再以此名出现在世人面前。至于咱们那个外甥女,且不说她现在已经改姓宇文,就算不改,那也是姓李,于我窦家何干?咱们要做的,只是借着这股东风,让我们岐州窦家的传承得以延续下去。”

俩老头鬼鬼祟祟地非议着宇文秀宁母女之际。并没有注意到,自家密室棚顶的某个隐秘的角落,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正恶狠狠地盯着二人,仿佛要把这俩嘴贱的老头给生吃了似的!

好在俩老头并没有在窦氏母女的事情上过多纠缠,片刻过后,二人便很是认真地商量起了投降大计来。

在俩窦老头看来。光是自己二人投降,肯定不会受大元陛下重视,所以。二人决定,先拉拢一批小弟为羽翼,最好能有军中人士,带着一部分人马投降。

只是陇西李家毕竟在暗中经营了十数年,死忠分子还是很有一批的。

俩窦老头虽然有心拉人跟着自己降元,却也不得不再三仔细地精挑细选,排查可疑份子。否者,一旦消息传入李建成的耳中,就算俩老头是李建成的舅舅,只怕也性命难保!

就在俩窦老头挨个朝臣里面左挑右捡之际,大唐皇宫之内。李建成也和其便宜叔叔李孝基商量了个七七八八。

经过李孝基一番游说,最后,李建成还是决定,弃长安出奔塞外。

只是,李建成虽然下定了决心,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千头万绪的!

首先便是逃跑路线的选择。

从长安往漠北,李建成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直接北向,经蒲津关过黄河进入并州,再北上出楼烦关,直通塞外;另一个则是西向,出大散关往西凉,再北向去漠北。

蒲津关有李靖所部五万人马把手,又背靠黄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就算出了蒲津关进入并州,可并州的刘武周会如何对待唐军,还是个未知数。

此刻的李建成可没有信心一路从并州打出塞外去。

况且,就算李建成最终能打赢,可若是到了塞外,手中只剩下一堆残兵败将的话,咄苾那厮会如何对待自己,李建成也是心中没底。

于是,计议了许久,李建成发现,自己就只剩下出奔西凉再转道漠北这一途。

既然没有什么可选择,那就是剩下具体如何实施的问题了!

长安以西,可是有着元将尉迟恭及其所部的五万大军呢!虽然其主力在郿邬,可不用问,似大散关这种战略要地,可定是有人马把手的!

而李建成手下近三十万大军,在加上和这数量相当的百姓,要想悄无声息地瞒过尉迟恭偷渡出去,很显然是没可能的!

甚至,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这面刚整出一点儿动静来,秦琼、李靖、尉迟恭的三路人马便会蜂拥而来,像狼群一般地狠狠咬住李建成的尾巴不放!

还是要打得过元军,才能搏出一条生路啊?

一念及此,李建成大感头痛。

“皇叔可有办法打退元军?”

面对李建成那满是希冀的目光,李孝基心中颇感没有底气。

出身世家,李孝基一向自诩允文允武,可在天水城被宇文成龙狠狠地蹂躏了一番后,李孝基这才发现,领兵打仗实非自己所长,至少面对元军的时候,李孝基是没什么信心滴!

故而,此刻李孝基最多的想法就是,躲在后面出个阴招什么的!

至于说上阵杀敌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赳赳武夫们去干吧!

然则,面对李建成的询问,李孝基却不敢这般明说!

天知道这个连自己老爹都干杀的二货会不会哪根筋转不过来,让人把自己也给一刀咔喳了!

伴君如伴虎啊!

尤其是伴这种脑筋有问题的君,那绝对不比陪这一头疯老虎来得轻松!

心中腹诽着,李孝基脑筋急转,迅即有了计较,忙满脸谦卑地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保举一人,或可退敌,望陛下明察!”

“哦?是何人?还请皇叔快快道来!”

“右翊卫大将军,永康王,李寿!”

“唔,原来是神通皇叔!是了!有他出马,定可平定元逆!”

李孝基闻言,却是好一阵嘴角直抽抽!

李寿,字神通,是李渊老王八的同族弟弟,也是李孝基的族弟。

这厮有些本领确实不假,可在李孝基看来,最多也就是与自己相仿佛,想要凭他打败元军,除非是那元军的主帅全都睡着了!

李孝基之所以保举李神通,可并不是真是因为看好这厮,而纯粹是出于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

那厢李建成却自以为得计,当下便传旨给李神通,加其为上大将军,着其领兵十万择日出征,务必拿下长安向西的通道,大散关!

李渊那一辈的陇西李氏诸英杰之中,唯李孝基、李神通二人最为杰出,也颇得李渊老王八倚重,在整个李唐皇室里面,地位也仅次于太子李建成和菊花李二。

自起兵造反以来,李神通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故而,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骄傲!即便是唐军一败再败,李神通也只是认为,那是自己没出马的缘故。

如今被李建成加为上大将军,受命领兵西征,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高兴,当即召集了手下一众心腹悍将,如史万宝、裴勣、柳崇礼之流,点起了十万精兵,择日出发,浩浩荡荡,直扑大散关而来!

第五百三十八章段志玄之谋

如今的长安城内,名义上虽然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可其中老弱病残就占了七八万,真正可用的精兵,不足二十万,而且这其中还有十多万是自西凉强征上来的胡羌各部。

此番李建成一口气给李神通拨了十万精兵,可谓是下了老本了!

这一战,李神通要是打不赢,那李唐王朝,基本上,就彻底没救了!

深感责任重大,受命当日,李神通便召集了手下一众精兵强将商议起了作战方略来。

“陛下给我们的命令是攻占大散关,为我军西征做好准备,对此,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闻听此言,众将尽皆心中鄙夷。

还西征,是西逃吧?

谁不知道关中以西,整个西凉地区,都被宇文成龙那强盗给抢劫得干干净净的了!……

现在的西凉,别说是人了,就是老鼠去那里,都得饿死!

俺们这些大唐军士,还西征干嘛?难道集体去西域吃沙子么?

虽是如此腹诽着,可李神通毕竟是名义上的长官,必要的尊敬还是必须的,除非大唐帝国正式完蛋了!

至于现在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尤其是那和洛阳方面还能扯上一点儿关系的几个世家子,比如裴勣、柳崇礼之流,那就更是不怎么在意了!

据这些个家伙们收到的消息,闻喜裴氏、河东柳氏,似乎都已经搭上了大元王朝的线儿。

其中,闻喜裴氏的族长裴矩,如今便在大元王朝那面编书玩儿;而河东柳氏的则因为柳述娶了文殿坚的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从而傍上了乐平公主这条大船。

虽说两家目前还没和大元谈拢具体的投降事宜。可只要付出些代价后,将来在大元王朝的统治下幸存,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故而。裴勣、柳崇礼二人对于此番出征都不怎么上心。

除了这裴、柳二人外,还有几个人也是如此心态,那就是窦抗老头的二儿子窦静、三儿子窦诞,以及窦轨老头的儿子窦奉节。

这三个家伙。是各自奉了老爹的命令,来拉拢军中重要人物降元的,自然也不会想着帮李神通出谋划策打胜仗。

这些纨绔们虽然对于此番出征不怎么上心。可有人却对此非常在意,这人便是乐游府骠骑将军、临淄郡公,段志玄。

这段志玄也算是一位奇人,十四岁就跟着猪头皇殿广出征高丽,而且还不是胡混应卯,是真个的冲锋陷阵去的。这段志玄颇有勇略,以十四岁之龄便已经打遍三军无对手了!可惜这厮运气不好。没摊到个好上司,每次都打败丈,几次出征都没捞到一点儿军功,最后郁郁而回,跟着老爹回太原种地去了。

后来。李渊老王八造反,这段志玄便自己招募了千余人的队伍,然后率众去投靠李渊。

而段志玄的成名一战,便是设计迫降了大隋的长安留守,左卫将军屈突通。那一年,段志玄还不满二十岁。

正是凭此一战,段志玄方才得授临淄郡公的爵位,并得了乐游府骠骑将军的实职。

如今眼见大唐陛下终于又想起用自己了,段志玄连忙备足了功课,随时等候李神通的垂询。

此番李神通一开口,段志玄当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遂连忙快步上前道,“启禀上大将军,末将有话说!”

“哦,是段将军呀,有话请讲!”

对于这个小青年段志玄,李神通还是比较看重的,言语之间也客气了许多。

“启禀上大将军,末将以为,攻取大散关或许不难,真正麻烦的,是郿邬、新乡、蒲津的三路元军。据末将所知,这三路元军大都为西凉骑兵,来去如风,彼此呼应极为便利。尤其是郿邬守军,距离大散关极近,不须半日便可抵达。”

“若是我军强攻大散关之际,这三路敌人来犯,则我军必将疲于应付,事倍功半,难建全功!”

“那依段将军之间,又该如何处置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李神通也知道,只是苦于没办法应付罢了。

“依末将之意,不如上将军奏请陛下另遣人马拖住蒲津与新丰方面的敌人,只要能挡住这两个方向的敌军数日,则上大将军便可专心应付郿邬这一路元军。”

“凭上大将军只能,以十万大军征讨元军五万人马,想来非是什么难事。只要我等打通了大散关一线,则就算那两路元军赶到,也已经晚了!”

是了,本王只是执着于其它将领不是元军的对手。可实际上,本王根本不需要他们打胜仗,只需能够拖延几日便可!

如此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本王的弟弟襄邑王李神符,堂兄高平郡王李孝基,也都是一时之选。若再配上几员上将比如,就算不一定打得过元军,可和他们缠斗几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打定主意,李神通又和诸将商议了片刻,便吩咐大家整军准备出发,而李神通自己则急匆匆地进宫面圣去了。

还要派兵?那朕的安全可咋办?

听闻了李神通的要求,李建成不由得眉头紧锁!

原来,拨给李神通十万精兵后,李建成手中的精兵已经不足十万了!其它的都是老弱病残,充个数吓唬人还可以,守在长安城里做些搬运滚木擂石、修理弓箭之类的事情也凑合,可真要是派他们出城去打仗,那基本就是给人送功劳呢!

如今大唐要是再往外派兵,而且还要抵住新丰、蒲津两路合计十万的人马,那么,最少也要派出相当数量的大军。如此,李建成手上,可就基本不剩下什么了!

可如果不派兵,万一李神通再打败仗,那自己就算手头还有兵,可也没啥冲出重围的机会了,早晚还得困死在这长安城!

看着李建成愁眉苦脸的样子,李神通也知道,自己这个建议貌似有点儿难为这位新鲜出炉的大唐陛下了!

略一琢磨,李神通连忙补充道,“其实蒲津、新丰两路的人马,只需虚插旌旗,做足了样子即可,不一定非要和元军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呢,微臣以为,陛下可给这两路人马各派两万精兵,余下的可以用其它的军队凑数,只要做好了表面功夫,想来,元军也不敢轻易强攻!只要能给微臣争得几日功夫,待微臣拿下了大散关即可!”

“皇叔此计甚好,如此,就依皇叔的之意办!朕这便下旨着襄邑王与高平郡王择日领军出征!”

随着李建成下定决心,大唐帝国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折腾,终于拉开了帷幕。

第五百三十九章兵临大散关

经过了连续近半个月的折腾,李建成终于弄出了总计二十二万的大军,兵分三路,直扑蒲津、新丰和大散关。

往蒲津、新丰的两路人马各有六万,都是由两万精兵混搭着四万的老弱病残组成,分别由李孝基、李神符二人统领。

至于另一路,则是李神通带领的十万精兵,其中包括五万羌骑兵,五万大唐精锐步卒,并有李道玄、李道宗、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窦奉节等一众强将跟随。

而充当先锋的,则是自李神通起兵相应李渊造反之时起,就一直充当李神通副手的一员悍将,原本的长安一位游侠儿,史万宝!

此外,还有李神通的一个侄儿,李家第一悍将,李道玄。

这李道玄今年还不满二十岁,可沙场经验却相当的丰富。

早年李渊老王八正式起兵造反之时,李道玄才十五岁,便根着其堂哥菊花李二上了战场……

李二是个颇有军略武艺之人,自恃本领不俗,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个靠卖菊花为生的萎人,是铁血真汉子,每战李二必定冲锋在前。

李道玄从小就佩服自己这个二堂哥的文采武艺,结果,跟着李二混了两年后,这李道玄也跟着李二学得疯魔了起来。

可怜李道玄,平素里看上去挺斯文、厚道的一个小屁孩儿,可一上了战场,立即抓狂,其它的什么都不管,但只玩了命的闷头往前冲!

也正是因为李道玄的这种性格,所以,虽然其武艺不俗,又是皇亲国戚。可李神通依旧没有让其当正印先锋之意,而是命其当副职,至于正职则交给了李道玄更为信任的心腹。史万宝。

相比于李道玄,史万宝那是沉稳得多,颇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名将风范。

这一正一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