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宇文述刚刚从战场上回转京城,尚未来得及沐浴更衣,盔甲之上的血腥之气尚未散尽,却是差点把宇文夫人给熏得吐出来。

宇文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情况,连忙后退了几步,待到自家夫人终于缓过神来,方才再次以眼神询问。

“妾身见过夫君!”

轻抚酥胸,宇文夫人终于平复了心虚,连忙对着宇文述盈盈福了一礼道。

不待宇文述开口,宇文夫人继续道,“两个最好的稳婆已经进去一个多时辰了,这会儿,应该,快了吧?”

口中这样说着,可那语气,还有夫人脸上的神色分明无误地向宇文述传达了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我很没底气!我也不知道咋样了!

虽然也是心中焦急,可毕竟在官场、战场上浮沉了几十年,宇文述养气的功夫还是相当深厚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略一沉吟,宇文述开始琢磨着怎么安慰娇妻。

然则,生孩子这种事情终归是女人家的事儿,宇文述也完全是个外行,犹豫了半晌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犹疑之间,蓦地,一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浩荡而出,春雷一般地响彻整个褒国公府。

“生了!生了!父亲,我当上父亲了!”

一旁的小青年,也就是宇文述的长子,宇文化及,很是语无伦次地嚷嚷道。

口中说着,宇文化及抬腿就要向产房内冲去,却被眼疾手快的宇文述一把揪了回来!

“急什么!等稳婆收拾停当再说!”

不过一刻钟许的功夫,一个约略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半佝偻着身子推门行了出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老妇人快步来到宇文述夫妇身前,老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朵菊花般的笑道,“恭喜老爷!恭喜夫人!少夫人生了个公子!是个胖小子,足足足有七斤八两重吶!”

老妇人这厢话音还未落地,那厢,宇文化及已然一个箭步飞奔进了产房。

见此情形,有些不大放心的宇文老夫人也连忙轻移莲步跟了进去。

倒是褒国公宇文述,毕竟是官场老油条了,沉稳的很!

这时,旁边的那些丫鬟仆妇,还有堵在内院门外的那些家丁下人们,也都听清了那稳婆的话,不约而同地开口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我宇文述,有孙子啦!”

虽然一直做蛋定状,可此刻宇文述闻言,也不由得喜上眉梢,激动之下,素来悭吝的宇文述居然破天荒地用力挥了挥手,大声道,“赏!”

家主已经开口了,下面具体的分赏自然有老管家按照国公夫人早先的吩咐具体的去安排落实。

而宇文述则趁着这个机会,摆脱了下人们的道喜纠缠,快步行进了产房。

此刻产房的内间,宇文老妇人正坐在榻前,床榻上的帘栊早已放下,透过纱帐,隐约可见一个约略十四、五岁样貌清丽的少妇正斜倚在榻上,满脸的疲倦,还有喜悦!

产房外间,宇文化及则在几名仆妇的看护指导之下,小心翼翼地托抱着一个婴儿。

“儿子,乖!快叫声爹!”

“叫啊!你倒是叫啊!叫了爹爹我就给你买糖吃!”

“要不,爹爹给你定个媳妇,如何?”

“小子,再不叫爹爹,我可要打你屁股啦!”……

絮絮叨叨了半晌,不论如何威逼利诱,那婴儿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便在此时,宇文述也已经推门而入,大声道,“大郎,快给我看看我的孙儿!”

几乎是抢着从长子手中抱过孙子,宇文述的第一个反应却不是看向婴儿的小脸儿,而是伸手解开了被子的一角,直到清晰无误地看到了那婴儿下身确实长着一小根白皙细嫩的小豆芽,方才哈哈大笑了起来,“果然是带把儿的!哇哈哈哈!我宇文述终于有孙子啦!”

便在此时,宇文老夫人也款步从内间行了出来,见此情形不由莞尔。

倒是那宇文化及,见到老父的动作,也连忙凑过脸去,想要观察研究一番。

“大郎,可曾想好我孙儿的名字?”

那厢,宇文老夫人轻声开口道。

闻言,宇文述也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了宇文化及。

“想好了!取叫承基,如何?”

宇文化及头也不抬地开口道。

“成鸡?呃……这个……”

宇文述夫妇对视了一眼,竟无语,凝噎。

“成鸡?还成鸭呢!这起的,是人名么?还不如狗剩儿好听呢!”

那几名仆妇闻言,也都不由得嘴角直抽抽。

“哇!”

一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浩荡而出,声音之响亮,直震得宇文化及这官二代不由自主地那么以哆嗦。

半晌,回过神来的宇文化及脸上挤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道,“看,把我儿子高兴的!可定是觉得我给他起的名字特别的威……”

后面的字还没出口,蓦地一道银光崩现,准确无误地射入了宇文化及的口中,而且是直接射在了喉咙眼儿上。

还没等宇文化及反应过来的,一股暖流已然顺着喉咙落入宇文化及的腹内。

“什么东……”

咂了咂嘴巴,貌似有点儿咸,下意识地宇文化及开口询问着,旋即目光落在了自家儿子身下那颗细嫩的“小豆芽”上,宇文化及发现那“小豆芽”上还缀着一颗亮晶晶的小点儿便立即回过神来。

“小兔崽子!敢往你老子嘴里撒尿!岂有此理!”

一声怒吼,宇文化及抡起巴掌,就要往自家儿子身上扇去。

“嗯哼?小子,敢打我孙子,你想造反不成?”

一声冷哼传来,瞬间便将宇文化及的怒火冻成了冰坨。

便在此时,那厢的宇文老夫人也轻移莲步款款而来,伸手将那婴儿抱在怀中,小心翼翼地轻摇低哄道,“哦哦哦!乖孙儿,咱不哭!奶奶和你爷爷保护你!咱不用怕你爹!”

“哦哦哦!你爹是坏人,咱不理他!”

“嗯,名字不好听是吧?那咱改!我家孙儿,那是龙凤之资,咋能成鸡呢?咱成龙,成龙还不行么!哦哦哦,哦哦哦!”

仿佛是听懂了宇文老夫人的话,那婴儿嘹亮的哭声竟戛然而止,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宇文老夫人。

很是神奇地,宇文老夫人竟然从孙子的目光中看出了一丝质疑,虽然不知道时不时错觉,可宇文老夫人觉得,自家孙子貌似就是在怀疑自己说话的权威性!

这还了得!宇文老夫人怒了!

昂首挺胸,柳眉倒竖,宇文老夫人信心十足地保证道,“嗯?这还用问,奶奶的话当然算数了!是不是?老爷!

后面一句话却是对宇文述说的,而最后两个字,宇文老夫人咬的很重,隐约之间,宇文述似乎从中感受到了一股杀气。

而宇文老夫人的目光,同样是威胁的意味十足。

做了近二十年的老夫妻,宇文述自然能够清晰无误地读懂自家夫人每一个举止眼神的深刻含义。

此刻,自家夫人就是用眼神表达了这样一层含义:你要是胆敢不同意,哼哼,那就跪搓板去吧!

于是,隋右卫大将军、上柱国,褒国公宇文述,第一时间举手投降。

“大郎,为娘的话,你可有不同意见?”

对于自己的儿子,宇文老夫人的语气可是温柔了许多。

然则,宇文化及分明从老娘的眼神中读到这样一层含义:敢反对的话,就让你爹给你做竹笋炒肉!

在这疑似和平友好的氛围中,这位褒国公长孙的名字,就这样确定了下来,那就是,宇文成龙!

此刻,国公府一家还没有意识到,随着这个婴儿名字的更改,大隋的历史也开始慢慢地拐向了另一条叉路!

第三章天雷、科举和造反

褒国公的长孙是个乖小孩!

至少,国公府的宇文国公和国公夫人是这样认为的!

这孩子,基本上不哭不闹,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吃,吃完再睡,睡醒再吃,吃吃睡睡,无穷匮也……

更主要的是,这小孩貌似非常喜欢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

与之相反的是,这娃对自己的亲爹亲娘貌似都不怎么感冒。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已为人父,可实际上这宇文化及至今还没满十六岁,而宇文化及的夫人则比宇文化及还小近两岁,都属于稚气未脱少年男女,怎么看也不像为人父母的样子。

故而宇文老夫人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孙子交给这两个还是孩子的小夫妻带。

于是,除了奶孩子的时候,即便孩子的亲娘也鲜有机会抱一抱自己的亲儿子。

更兼宇文少夫人尚未发育完全,有点儿贫乳,没计奈何,只得给宇文小小少爷请了个奶妈。

而就在宇文成龙出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宇文少夫人便再次有了身孕,这也让宇文化及小夫妻对自己长子的关注度再次减弱。

而此时的宇文成龙早已饭量大涨。

早在宇文成龙刚出生的时候,宇文老夫人便有雇了一个奶妈,及到宇文成龙长到三个月时,两个奶妈的奶量都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待到满周岁时,宇文成龙的专职奶妈数量已然长到了八个。

好在满周岁的小孩已经可以尝试着开始吃些流质辅食,所以宇文府的奶妈数量倒也没有再增长。

这样也让素来悭吝的褒国公宇文述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我的亲孙子诶,你也太能吃了吧!这样吃下去,你爷爷我的那点儿棺材本儿,怕是都要给你吃光了啊!当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嗯,是吃穷爷爷啊!”

而另有一宗让宇文述比较紧张的事情,那就是,当宇文成龙快到一岁半,已经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宇文述的第二个孙子也终于即将临盆了!

与长子宇文成龙出生时的风平浪静、晴空万里不同,此时虽正直严冬十月,可安州城居然罕见的黑云压成,更有滚滚冬雷轰鸣不绝。

这宇文述的次孙似乎非是常人,降生之际,天雷滚滚,直把那产房的房顶给劈了个大窟窿。

这原本也没什么好愁的,宇文述身为当朝国公,加上平素敛财有道,如今已是家良田万顷,家财数以亿万计,就算把整个刺史府全都烧了重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偏偏当时宇文老夫人正抱着长孙宇文成龙在产房外等候佳音。

于是,这一击天雷殃及鱼池,把宇文老夫人和宇文小少爷劈了个正着。

亏得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小丫鬟奋不顾身地挡了一下,结果,这三人都被这一记天雷劈了个外焦内脆,当场晕厥。

所幸那天雷虽然气势汹涌,可实际威力并不算很大,而且还被房顶拦截了一下,此刻又有三个人分摊,加上还有两人是直接接地的导体,更兼其中还有几分莫名的玄异,于是,很神奇地,居然没闹出人命。

经过一番抢救后,身为成年人的宇文老夫人以及那个尚未成年的小丫鬟很快便脱离了危险。

唯独那国公府长孙宇文成龙,至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险险挂掉。

俗话说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实际上,目前而言,对于宇文府来说,还没看到什么福气,反而多了一宗让宇文述夫妻俩日夜操心的麻烦事儿。

那就是这宇文府的长孙,自从被雷劈了之后,一直就很蔫儿,饭量也大减。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饭量大减是相对于这宇文成龙自身而言的,与正常的一岁半小孩儿相比,这宇文成龙的饭量并不算小,甚至还略微多上那么一点儿。

只是,虽然貌似饭量仍不算不小,可这宇文成龙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便从原本肥嘟嘟的一个小胖娃变成了一个皮包骨的廋猴儿。

心疼孙子的宇文述夫妻四处求医问药,甚至,宇文老夫人还把附近的道观、庙宇、尼姑庵什么的都求了个遍,也不见自家长孙有所好转。

唯一让宇文述夫妻感到有那么一点点儿欣慰的是,自家的次孙貌似身体不错,能吃、能喝、能睡,俨然没出事儿之前的长孙一般。

在宇文述这次孙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长孙宇文成龙的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虽然没有好转,可也没恶化。

于是,另一件貌似比较重要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这个次孙的命名问题。

宇文府三代二公子的名字不再是宇文老夫人这个当奶奶起的,同样也不是宇文化及这个当爹的起的。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宇文化及倒是给自己的二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做承趾。

可惜的是,当时做为听众旁听的长子宇文成龙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直皱眉头,一张小脸都皱成了个“苦”字,一副苦大仇深的架势,俄顷小嘴儿一撇,似乎随时有晴转多云转暴雨的迹象。

于是,疑似与长孙心有灵犀的宇文老夫人立即出言极力反对,大骂宇文化及没文化,什么“成鸡”、“成只”这是人名吗?

一通口水喷下来,直把宇文化及批了个体无完肤,险些羞愧得自杀。

最终,这命名权还是老国公宇文述拍板儿,正式将自己的第二个孙子定名为成都,全名宇文成都。

听闻这个名字后,宇文成龙的小脸终于不再做“苦”字状,眼中也闪过一丝亮光,只不过,此刻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罢了。

宇文成龙出生时,还有许多朝臣前来道贺,甚至当今天子也都派人送来贺礼。而宇文成都出生时,却是一个重量级的朝臣都没有来,只有几个宇文述手下的官员过来借机溜须拍马。

因为,此时的宇文述虽然还顶着上柱国、褒国公的头衔,却已经不再任京官,而是跑到了安州担任刺史总管。

这是大隋开皇十年,即西元590年,冬十月。

宇文二少的出生,在开皇十年自然算不上什么大事儿,甚至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可就在宇文成都出生一个月多后,即开皇十年十一月,江南故陈之地发生了一宗大事儿。

一大批的江南士族,造反了!

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懀,这几个是称帝造反的。

另外还有,蒋山(今南京钟山)李忮、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王国庆等,这些人倒是没有称皇帝,而是自称大都督。

几路反叛多的数万,少的也有几千,彼此呼应,残杀隋朝官吏,一时之间,竟在江南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这些人造反,可不是为了给南陈复国,更不是一群农民伯伯活不下去了,为了生存而造反。

实际上,这些反贼都是江南士族,家里有房有田、奴婢成千上万,平时吃香的喝辣的,活的那是相当的滋润。

那有人就要问了,不愁吃不愁喝,那他们为毛要造反呐?

自然是为了权力!

魏晋以来,江南选官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具体这九品中正制如何,咱就不细说了,可有一点,当初魏文帝曹丕推行这九品中正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当时的士族。

所以,毫无疑问的,九品中正制,那完全是为了迎合士族利益而设定的。

在知识分子阶层里面,与士族对应的,就是寒门庶族了。对士族有利的东西,自然是要压制寒门的。

推行九品中正制的结果,那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文帝杨坚,那可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没有之一!

杨坚最主要的一个功绩,那就是开创了科举制度。

此外,杨坚还首次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度。

这两项制度隋朝结束之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承袭,直到封建制度结束!

科举制度的开创,让寒门庶族看到了一条爬向官场高层的康庄大道。自然而然地,这一制度也触犯了士族的利益。

于是,就有了这次江南士族的集体造反事件!

对于反叛,杨坚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很快便下圣旨任命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南下平叛。

此时的隋军兵锋正盛、名将辈出,而南方这些士族,虽然都有文化,可论起兵事来,却多为马谡、赵括之流。

所以,虽然貌似占据了地利、人和,可江南的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叛乱,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很久便被扑灭了。

然则,这场叛乱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借着这场叛乱之势,北方士族也都一齐发力,最终逼着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刚刚开创的科举制度,连带这那些开办没多久的州学、县学、太学、国子监等所有教育机构也都一并废除。

至此,在全国士族的积极努力下,这个影响华夏文明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刚刚萌芽即便夭折,而且是连根儿都被拔了起来。

当然了,科举制度废除与否,对于宇文家的两个官三代、二世祖,那基本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倒是文帝杨坚,此刻却是被江南这块麻烦地方折腾得险些一夜愁白了头。

原本,文帝杨坚对南陈这块刚打下来的地盘儿给予了相当多的优惠条件,比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江南地区免税十年!

然则,江南士族似乎并不领情,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反动势力的鼓舞下,江南地区造反不断。

没计奈何之下,杨坚想起了自己最出色的儿子,晋王杨广。

做为征讨南陈的七路五十一万大军主帅,尽管实际上没做什么事儿,可杨广的军功依旧不少,论功行赏之下被封了个太尉兼并州总管。

所谓,能者多劳嘛!

眼见江南麻烦事儿不断,连换了几任总管都无法搞定,杨坚终于再也无法蛋定,于是一道圣旨下到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