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宇文尚书的话,草民正是徐世绩!”

面对宇文成龙灼灼的目光,小青年很是不卑不亢、意态从容地回答道。

“此来为何?”

“投降!”

“条件。”

“草民别无他求,只求宇文将军能够视瓦岗寨上的老弱为治下之民即可。”

“你自己呢?”

“愿听凭宇文尚书处置!”

“哦……好了,本将军知道了,你且下去候着吧。”

挥手斥退了徐世绩,宇文成龙这才转头询问起程小胖事情的经过来。

程小胖口才不错,口水横飞了片刻,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明白、活灵活现。

当日被瓦岗军成功偷营,结果程小胖很是可耻地当了俘虏,和程小胖一同被俘的,还有千余名隋军。

被押上瓦岗寨后,程小胖得到了徐世绩的亲切接见。

起初,程小胖还以为这厮是想招降自己,还死撑着表现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忠贞气概。

言语之间,程小胖很是大义凛然地叱责徐世绩为祸国殃民的造反派,早晚会被自家主公生擒活捉、千刀万剐,剁碎了包饺子喂狗,云云。

要说程小胖本人有多忠贞,这事儿还真要画个问号。

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程小胖对自家老娘,还有妻儿,那是绝对是真心的好!

而在宇文成龙手下的那些大小大头兵,不论本人生死,其家人都得到了相当好的照顾。仅从这一点出发,程小胖是轻易不会背叛的!

况且程小胖也知道,那种越是怕死的人,往往死得越快,所以,程小胖那是死撑着才忍住了跪地请降的冲动滴!

哪成想,直到程小胖喷口水喷得口干舌燥了,那厢,徐世绩这才开口说道,自己打算投降隋军,只恨无门,故而这才设计把程小胖等人捉上瓦岗寨,求程小胖给引荐一番,云云。

原来,这徐世绩在瓦岗寨过得并不如意。

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徐世绩可不同于那些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农民伯伯,即便是隋末大乱,徐家本身也衣食无忧。

而杨广发丁征伐高丽的时候,徐世绩还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小屁孩儿,还没成丁(隋制男二十成丁),自然也不在征发之列。

当初,徐世绩之所以跟着翟让造反,纯粹是出于文艺青年儿的一腔热血,幻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旷世英雄。

刚刚拉起部队的时候,土匪习性的翟让领着手下一众由流氓混混外加一群没了活路的农民伯伯们四下劫掠、为非作歹、杀人放火,很是干了一些坏事儿。

徐世绩一看,老是在自家地盘打劫,这也不是个事儿丫!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哪还有活路丫!

于是,徐世绩就劝翟让,试图让其建立封建政权,规范治理辖下州县。

哪成想,翟让本身就是个胡子性格,暴戾恣睢,且胸无大志,只想着过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碗喝酒、大块分肉的自在生活!对于打天下、治郡县、救百姓于水火这种崇高的理想,翟让那是相当的无爱!

所以,任徐世绩百般规劝,翟让就是不听。

连番进言无果,徐世绩也终于看清了翟让的为人,有心就此离开,可又怕翟让手下那帮土匪把自家也给祸害了。

寻思了许久,徐世绩这才改变了主意,对翟让说,“你看,咱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大家乡里乡亲的,老是在自家地盘祸害百姓,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

“宋、郑两州临近运河,那里商贾众多,很有油水,不如咱们去那儿打劫吧!去了那里,不到那打劫的收获会多很多,而且还不会被相亲们骂!”

翟让一听,有更多的肥羊?这主意不错,遂会挥师西向。

果不其然,到了宋、郑两州后,翟让所部打劫所得成几何级数上升。而钱粮多了之后,翟让所部的人马也飞速的增长。

不出半年的时间,翟让所部便成了中原地区较大的一股乱匪,并占据了瓦岗寨为根基。也正是闯出了偌大的名声后,瓦岗军才吸引了李密这种世家名士上山入伙。

和翟让的土匪习性、过一天算一天不同,世家出身的李密颇有才情,而且素有大志。

最早的时候,李密是杨广的宫廷侍卫。

因为工作不认真,值班时间偷懒,还很倒霉地被杨广捉了个现行,遂被逐出了大内侍卫的队伍。

就在李密垂头丧气,自觉钱途无亮的时候,宇文成龙的祖父宇文述老头对李密说,“瓜娃子,不要灰心!在老汉我看来,你个瓜娃儿还是很有才学地,何必在这宿卫之中厮混呢?不如回家好好读书,将来未必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丫!”

李密闻言,顿觉眼前一亮、神念通达,心胸豁然开朗,遂转身回家发奋图书。

第四百四十六章何去何从

杨素老头儿是个矛盾综合体,好看的小说:。

一方面,这老头非常的嫉贤妒能,好看的小说:。比如,当初大隋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就因为功勋卓著,惹得杨素老头嫉恨,才被杨素老头告了黑状,结果被当时的文帝杨坚给活活打死。

另一方面,这杨素老头又非常的爱才、惜才。比如,在对李密一事上。

李密骑牛冲撞了尚书右仆射杨素,结果,杨素老头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很是和颜悦色地和李密攀谈了起来。末了,杨素老头还对李密表示了由衷的欣赏,并随手赏给李密不少资财,还送了李密俩贴身丫鬟研磨、暖床。

后来,洛阳城里传出流言,说什么“十八子,坐天下”当时杨广就怀疑是有姓李的想要造反夺自家江山。于是,杨广就想着把全天下姓李的全都给宰了。

杨素老头闻讯,心中大为震惊,为了保住李密,杨素老头不惜犯颜直谏,险些惹怒了杨广。

再后来,宇文述老头和宇文成龙借机把屎盆子扣在了李渊老王八身上,这其中也没少了杨素老头则在一旁大敲边鼓的因素。而杨素老头之所以这么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转移杨广的仇恨,进而保住李密。

杨素老头死后没多久,其子杨玄感造反,当时杨玄感的首席谋士就是李密。

彼时,杨广正亲统大军出征高丽,而杨玄感则在黎阳督粮。

自诩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李密效仿着古之名士,很是风骚地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北据幽州,断杨广的归路;中策取长安,据守关中以待天时;下策是就近攻取洛阳。

当时,杨玄感认为,攻陷洛阳,就可以挟持满朝文武的家眷,届时隋军军心必乱,可一战而定,这才是真正的上策!遂兵进洛阳。

实际上,李密的这三个主意,都算不上啥好主意。

先说上策,北拒幽州,说着好听,可实际上,黎阳距洛阳不过百里许,而离幽州,可是有着两千多里呢!

当时杨玄感手下大都是一群生活无着的农民伯伯临时拼凑成的队伍,而且人数也不过万余人,其中很多人连牛都没骑过,更别说骑马了!

靠着步行玩两千多里的长途奔袭,怎么听着,都不咋靠谱!

再说了,当时杨广麾下还有大量的海军,就算被杨玄感截断幽州方向的归路,也可以遣一队人马自海上绕行,奔袭杨玄感的后路。

所以,李密出的这个上策,理论上貌似不错,可实际上没有一点儿可行性!

再说中策,奔袭长安。同样的,黎阳到长安,也有着上千里的路程。千里奔袭,一样的风险太多。

况且,长安城做为当时大隋最大的雄城,真正是城高池深,难以攻陷。更不要说,黎阳至长安,还要经过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函谷关!战国时代,六国伐秦,数十万大军都在函谷关下折戟沉沙,更遑论杨玄感这不过万余的农民军!

故而,李密的这个中策,也和海市蜃楼差不多,只是看上去漂亮而已!绝对没有一点儿的实用性!

倒是下策,看上去靠谱些!至少,黎阳至洛阳,才只有百余里远,杨玄感所部的这些农民兄弟,辛苦一下,还是可以看见洛阳的城门滴!至于能否攻破洛阳城,那就另当别论了!

实际上,以当时杨玄感所部的战斗力,别说长安、洛阳这种坚城了,就连随便一个小县城,只要守军将领不是猪头,杨玄感也基本没啥希望攻破!

可李密不这么认为丫!

大概是读书读傻了的缘故,李密出主意,那是从来不考虑实际情况滴,眼见自己的上中下三策,杨玄感只取了下策,李密就很是主观臆断地认为,杨玄感不分好歹,早晚必败!于是,李密就早早寻机开溜了。

最后,杨玄感终于兵败,李密就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杨玄感不听自己这个超级谋士金玉良言的结果!

再后来,李密上得瓦岗寨,大展拳脚,把原本一盘散沙的瓦岗寨治理得井井有条,俨然初步具备了精锐悍匪的雏形。

待到李密率瓦岗军夺取洛口仓,一举将瓦岗军发展成整个大隋最强大的乱匪,并顺利宰杀翟让,当上了瓦岗军头号领头羊,李密也就更加的自负起来,俨然地球太小,都快装不下李密一般!

徐世绩虽是翟让心腹,可实际上,徐世绩造反是为了实现救万民于水火的崇高理想,这和翟让的终极目标有点儿不大吻合。

等到李密上山后,徐世绩发现,这李密似乎比翟让更靠谱些!至少,人家李密不会像乱匪一般胡乱的杀人放火、烧杀抢劫!

于是,徐世绩就寻机劝翟让,让其奉李密为老大。

虽然最后翟让没有完全听从徐世绩的建议,可也尊李密为“魏公”让其自统一军,号为“蒲山营”而徐世绩呢,也因此而获得了李密的好感。

后来李密造反,大肆屠杀翟让所部将领,由于念着先前的那份人情,李密最终没有杀害徐世绩。

不过,徐世绩也挺倒霉的,在李密赶来救下徐世绩之前,可怜的徐世绩就被李密手下的那些悍匪给砍了好几刀。最凶险的一刀,砍在了徐世绩的脖子上,险些让徐世绩脑袋搬家。

虽然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可徐世绩毕竟曾经是翟让的心腹,故而在李密那里不咋受待见。而徐世绩提出的占地盘、抢人口,发展经济、充实粮仓的战略,也没有获得李密的肯定。

坐拥近四十万大军后,李密一门心思放在了攻占洛阳,一举定鼎天下之上。

在司隶激战了数月,李密虽然没能贡献洛阳,可也占据了距离洛阳城不过十数里的金墉城。自此,李密便视金墉城为根基,钱粮人马等基本都囤积于此。至于原本翟让经营起来的老巢瓦岗寨,则基本被李密抛弃,最后丢给了徐世绩这个不受李密待见的翟让旧部。

经历了这么一连串的事情后,徐世绩也基本看来了,知道自己在李密手下是没啥前途可言了。

而今宇文成龙前来剿匪,徐世绩虽然自诩武略过人,可面对战功赫赫的宇文成龙,徐世绩也没有多少信心。

和手下一帮兄弟们商议了半晌,最终,徐世绩等人决定,投降!

可即便是投降,也不能就这么一仗不打就放下兵刃投诚丫!那样的话,将来自己等人,还不是一样不受待见?

思量了再三,徐世绩这才定下了先打一场,得了胜仗再投降的计策!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考量,徐世绩所部的瓦岗军并没有对隋军下死手,那失散的千余隋军基本都是被打晕捉了俘虏,真正死伤的人并不算非常多!

听闻了程小胖的这么一番介绍后,宇文成龙也不禁暗自点头,遂让程小胖再次把那徐世绩招了回来。

第四百四十七章徐世绩归心

“北伐?”

“对,北伐!”

“宇文尚书既已派人攻占伊阙、虎牢,以宇文大人素来谋定而后动的风格,想来,当是十拿九稳的了。欢迎来到阅读只要扼守住这两座险关,则王世充、李密必将成为瓮中之鳖,被宇文尚书消灭也只是早晚之事!”

“至此,放眼天下,够资格与宇文大人争锋的,也不过是河北窦建德、幽州罗艺、关中李渊三人而已。此外还有一个能够对宇文大人构成威胁的,便只剩下突厥了。至于刘武周、梁师都、李轨之流,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当此之际,想必天下人都会以为宇文大人当先据洛阳,让后才会图谋西进关中或北伐冀、并、幽诸州。大人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或会起到奇兵突出,出其不意的效果!兵法云,以正和,以奇胜,便是此理。”

“况且,宇文尚书若占据了冀、并两州,则可以趁冬季黄河冰封之际,南向司隶、关中,必可杀李密、王世充、李渊之流一个措手不及。”

“唔,这主意,听上去倒是不错!可河北窦建德拥兵十数万,而幽州的罗艺更是麾下精兵十余万,这二人可都不是什么易与之辈丫!刘武周、梁师都之流虽然兵力不多,可都与突厥人有勾结。想要速胜,只怕不易!““况且,就算攻下幽并之地,便将须直面突厥。而据本将军所知,李渊那老王八,可是和突厥人有勾结滴!一个不好,可是会被那李渊老王八和突厥人两面夹击的丫!懋功可有以教我?”

“唔,这个……”

到底是小青年,徐世绩虽然素有韬略,可毕竟还没真正执掌过一方,考虑问题之际,难免有些纸上谈兵、过于理想化,此刻被宇文成龙揭了短处,徐世绩不禁有些语塞。

心思急转,眨眼之间,徐世绩便有了计较,忙再次开口道,“宇文尚书或可试着招降那幽州的罗艺,至不济,也可以联合罗艺,先驱逐突厥人!据徐某所知,那罗艺戍边多年,对突厥人是非常憎恨的,大人或可利用此点,暂时与罗艺结盟,待到收拾了突厥后,再与罗艺计较也不算迟!”

“此计倒也算是可行。只是,那罗艺实非忠义之辈,又不甘居于人下。一旦有机会,想来那罗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在本将军身后捅刀子的!与此人结盟,却要时刻提防着背后的刀子,本将军实在是心里难安呐!”

“这个嘛……”

徐世绩闻言,也是好一阵默然。

从罗艺起家的过程来看,这厮绝对是个会在背后给自己盟友插一刀的家伙。

当初,驻守涿郡的,还有一个和罗艺平级的虎贲郎将赵什,这厮就是被罗艺这个同袍给毫不犹豫干掉了!

思及此处,徐世绩不由得脸色微红,心里好一阵愧疚,暗道自己思虑不周,以致出丑。

可那厢宇文成龙却丝毫没有责怪徐世绩的意思,反而殷勤地勉励了小徐童鞋几句,说他的想法不错,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以后只要用心学习,未必就输于古之名将,云云。

最后,宇文成龙言道,徐世绩毕竟是新近投降,威信未立,暂时不适合带兵,但可以给宇文成龙当助手,参与军机,只要用心,将来总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闻听此言,徐世绩当场激动得小脸通红,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其他书友正在看:!

无它,太感动了!

在徐世绩看来,自己这种降将,初来乍到的,能被发配给下面某个副将当个军司马,每天管理下柴米油盐、记个军功、发下粮饷啥的,就算不错了!

给宇文成龙当参军,徐世绩那是想都没敢想过的!

要知道,这参军一职,虽然官位不显,可那绝对是要心腹之人才能担任的!

而纵观宇文成龙身边的历任参军,现在哪一个不是独当一方的大将丫?

于是,小青年徐世绩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升起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还不赶快向主公谢恩?”

就在徐世绩心cháo澎湃之际,一旁的程小胖扯了扯徐世绩的衣角,低声开口道。

被程小胖这么一提点,徐世绩迅速惊醒,连忙上前两步,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倒在地,叩头咚咚作响,语态铿锵地开口道,“徐世绩拜见主公!”

“唔,好!好!好!懋功快快请起!”

一面说着,宇文成龙一面快步上前亲手扶起徐世绩,拉着徐世绩的手,很是感慨万千地叹道,“我得懋功,如刘邦之得子房!”

此言一出,小青年徐世绩再次被忽悠得热泪盈眶,连忙推说自己才能低微,当不得主公如此赞誉,同时还赌咒发誓,言道愿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云云。

一番忽悠,终于让徐世绩归心,宇文成龙却没有急着再次起兵,而是先着手安排东郡等地的战后治理问题,同时还让徐世绩亲自安排人把家小送往余杭安顿。

对此,徐世绩倒是没有啥异议。一来,为将者以家小为质乃是历朝惯例;二来么,徐世绩也素闻宇文成龙治下的江南国泰民安、经济繁庶,尤其是江南的义务教育体系,很有独到之处,绝对适合安家立业。

于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徐世绩就安排人把把自家老头徐盖,还有妻儿都送往了余杭郡。

这些事情忙活得差不多时,其它几处的战事也相继尘埃落定。

在张须陀、宇文成祥、沈光三人所部五万大军的强势打击下,盘踞山东的徐圆朗所部万余人马,没有丝毫悬念地灰飞烟灭了!徐圆朗本人也被沈光小胖子生擒活捉。

秦琼所部的三万人马,也没让宇文成龙失望。先是凭着绝对兵力的碾压,轻易占领了襄城郡。随后,秦琼率兵连夜奔袭,凭着特种战法,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了伊阙。

最后便是宇文成龙的便宜大舅哥伍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