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8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颙听了,哪里还有不懂,却实在无话可说。

世人多功利,他曹颙也不例外,只是他求的不是官场关系利益,而是别的。

他叫堂弟代自己吊祭,只想的是不失礼数,不违自巴“教厚;之名。

同那些连敷衍都不愿敷衍的部院大臣相比,他这样的隐晦私心也算不上什么高尚。

见堂兄情绪低沉,曹项还以为是为田从典不平,忙道:“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京里过去吊祭的人虽不多,可地方官都到了。皇上又有恩旨下来,等田大人灵柩到山西,那边也不会怠慢,总会风光大葬。”

曹颙晓得堂弟误会了可也没有解释只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过了腊八,曹颙的病症又反复起来,原本转好的精神头也萎靡下来可正如陈太医所说,他当年身体亏的太厉害,这次伤寒yòu发了不少病症出来,最明显就是开始咳嗽,搁在三百年后,不过是感冒引发的肺炎,并不算什么大病;可在当时,用太医的话来说,就是转了“肺痨”可走了不得的大病。

如此一来,越发证实曹颙身体“病弱;之说。

初瑜更是眼困没断了红过,衣不解带地侍候;李氏早已吃起长斋,又往好几处寺庙捐了香油钱。

几个孩子也是忧心忡忡,恒生与左住兄弟天天过来报道,连怀孕的妞妞也回来了两次。

所有的人,都围着曹颙转。

外头更是说什么的都有,甚至已经有人隐晦地提及户部尚书何时出缺之事。

曹颙后世是得过肺炎上,开始并不将这个当回事,每每还不忘劝慰家人。

可见大家都忍痛含悲的模样,曹颙的心情也渐渐被感染,变得烦躁起来。

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界,感冒了肺炎了输液几天就能好;这是三百年前,感冒肺炎都是大症状的时代。

难道,自己重生一回,就为了兢兢业业过二十年,然后得了个感冒就挂掉?

自己向来缺少安全感,为了好好活着,费心费力,没想到君权与政治倾轧都没损害他半分,却被一场感冒折腾得死去活来。

曹颙的心乱了,情绪也焦躁起来。

看到妻儿围在自己身边,他也觉得烦,统统地撵出屋子。

初瑜与天佑虽担心曹颙,可也不敢违了他的心意,生怕这个时候气着他。

可放然他一个人情绪不稳地待着,母子两个也不放心。

思量一番,初瑜吩咐儿子去请十六阿哥过来。

十六阿哥昨日还来过,听了天佑的话,半点没耽搁,直接与他过来曹颙坐在炕头,眼睛发直,脑子里正在走神。

他才三十多岁,养花养鸟的退休日子半点没享过,要是就这么走了,还真的不甘心。

他不知自己是不是后悔,为什么要贪恋曹家权势走官场仕途这条路,若是早就想开些,早早出洋的话,会不会健康能得到保障?

还有自己当年为康熙挡的那一剑,有多少真心,有多少算计?

真己装“纯良;装惯了,自己都要相信自己是善的,可实际上这些年他手上沾的血也不少。

若是世间真有因果,他又如何能得善终?

李氏还有长生,初瑜还有孩子们,天佑、恒生有妻族做助力,天慧、天宝有兄长可以依靠,似乎也没有哪个是离不开他……,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巧合

十六阿哥没有叫人通禀,直接闯了进来。

见到的,就是曹颙坐在炕上,望着窗口发呆的情景。

算起来,前后也病了半个月多,曹颙身体本就清瘦,现下越发清减,双眼洼陷,脸色也十分晦暗。

十六阿哥心中的怒气莫名就熄了,放缓了脚步,顺着曹颙的目光看去,出了布满霜花的玻璃窗,也没看到什么,纳闷道:“这是瞧什么?爷进来都没发觉?”

曹颙听到声音,转过头来,十六阿哥已经走到炕边坐下。

曹颙见状,不由皱眉,忙道:“十六爷快离远些,小心过了病气儿。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道:“不用你操心,爷没你那么怕死力不过是小病一场,折腾起来没完没了。还知道骂老婆孩子,你就不能再出息点?”

曹颙使劲揉了揉脸,道:“我没有骂他们,只是想要自己清静清静。”

虽说他神色不变,可十六阿哥还是听说他话中的疲惫。

十六阿哥沉吟片刻,问道:“爷晓得,你是个惜命的,可也没想到你胆小成这个模样?换做其他老弱,患了你现下的病症许是要担心一二,你正值壮年,熬一熬就过去,不至于这样。还如……,你舍不得兵部的缺……”

听了前面的话,曹颙还不以为意卜弊到后边,却是皱眉,舆得罢枉好紧。

偏生十六阿哥还就此事说个没完:“换做其他人,你若是不甘心,过后还能活动一二、老伊却是十三哥的连襟,说起来资历并不你浅,又做过兵部侍郎,比你还合远…………原当你是大度的,没想到你也有这般小肚鸡肠的时候。京里的消息,又哪里是瞒得住的,即便老伊现下不知道,回京后也会得到消息。只因占子兵部尚书位就将你恼成这样,不知他会寻思什么……”

饶是曹颙脾气再好,也委实听不进去。

十六阿哥说的是其他人还好,伊都立却是与曹颙多年交情。这话要是一星半点传到外头,两人就要生嫌隙。

“行了十六爷就饶了我吧。这都哪儿跟哪儿?我只是因生病的缘故,心里有些闷。”曹颙打断十六阿哥的话说道。

十六阿哥轻哼一声,看着曹颙道:“这下承认了吧,还是惜命得缘故!”

曹颙巴不得他不再提伊都立的话题,忙不迭点头,道:“承认,承认,谁又能不怕死?伤寒不算病,病起来不要命。我才三十出头,自是惜命得紧。”

被十六阿哥这一混打岔,屋子里沉闷的气氛消散许多。

十六阿哥斜眼看着曹颙摇了摇头,口气里都是恨铁不成钢:“瞧你那丁点儿出息?都要娶儿媳妇抱孙子的人,生个病还要磨磨唧唧,要这个哄那个劝。不过是,风热犯肺,好生吃着药,静养些日子就是,你还真是越长越回去。”

被十六阿哥损了一番,曹颙也有些不好意思,似乎他真的有些小题大做。

生老病死,岂是人力所能逆转?

自己后悔这个,担心那个的,委实无趣了些。

他笑了笑道:“这几日心里却是有些焦躁累十六爷跟着费心了。”

十六阿哥见他情绪不再像方才那样死气沉沉,心情也跟着好几分,道:“你不是老说洋人的药好么,广东巡抚上了折子说是弗朗机国遣使来朝,人已经到了澳门皇上已经准了他们年后进京,到时候定要带些西洋玩意儿过来,保不齐就有你想要的西洋药。”

“佛郎机国?”曹颙听了好奇:“出佛郎机大炮的葡萄牙?他们好好的,怎么想起遣使过来?,丶

大清上至君臣,下到黎庶,虽自诩为天朝上邦,可实际上外交并不发达,多是周遭的附属番邦。

欧洲那边,即便偶有来人,也多是民间商人与传教士。

“还能为了什么,多半是为广东禁教之事吧。”十六阿哥随口回道:“可见欧罗巴离大清真是万里之遥,雍正元年禁教的指令就下了,隔了好几年他们的人才过来。”

说道这里,他想起户部的外贸商船,道:“咱们大清的商船,不会也要四、五年才一个来回吧?”

曹颙摇摇头,道:“哪里用那么久?往欧洲的海线,都是广州那边走惯了的,前后不过三年功夫,后年他们就回来了。葡萄牙那边来使,多半是听到皇上允许俄罗斯人在大清传播东正教的缘故。”

十六阿哥听了,道:“谁知道这些洋人在想什么?爷也看过东正教的教案,同天主教本是同源,却传成两个模样。既是同咱们的礼教相悖,想要在大清传播,不过是痴人说梦。不知为何皇上会妥协,若是人人都信了天主东正,无父无君,那大清岂不是乱了?”

曹颙点点头,心里却佩服十六阿哥的远见。

天主教与东正教因一直被朝廷压制,却是并未在中垩国传播太远。可等到鸦片战争后,国力衰退,朝廷对地方掌控减弱时,基督教被本土话后,可不是闹出个太平天国,成了大清的催命丸。

“若不是葡萄牙政府来人,只是传教士的话,就要好好甄别甄别,若有所长,正好可以留在京城中听从教化。”曹颙不厚道地说道。

此时欧洲的传教士多是受过教育有一技之长,若是其中有一两个从事医科的,就更好了。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失笑道:“不过是为了洋药,连人都惦记扣下,要不爷举荐你去礼部,只要想到说法,就能名正言顺地留人。”

十六阿哥不过是随口说笑,曹颙却上了心。

肺炎虽不可怕,抵抗力好,用着好药,支撑一段日子就能好转。可这病极容易复发,尤其是在秋冬换季时节。

可秋冬换季时间,向来是户部公务最繁忙的时候。

如今兵部尚书无望,自己与其留在户部给张廷玉打下手,还不如去礼部。

虽说一年到头,需要礼部出面料理的事物似乎也不少,可好在处处都有规矩在,只需尊前例即可,是六部中最省心的衙门。

虽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出任礼部尚书,非礼部尚书不得入内阁的官场老话,可大清讲究人治,不讲法治,所谓进士出身,不过一到恩旨就能解决之事。

“若是如此,那就要重谢十六爷”曹颙沉思片刻,正色道。

十六阿哥闻言,却是一愣。

他站了起来,看着曹颙,满脸诧异:“孚若,你这是真心话?”

曹颙点点头,脸上也添了郑重:“真的不能再真。这肺病即便好了,也易复发,尤其是每年秋冬交替之际。户部那个时候最忙,张大人现下又兼了吏部,分给户部的精力有限,若是因我的缘故,耽搁了衙署里的差事,岂不是我的罪过?”

十六阿哥看着曹颙,皱眉道:“这话你既说了,爷就信了,可旁人能信?礼部虽清贵,却是养老衙门,哪里比得上户部?可偏生礼部尚书又是入阁前必须补的缺,换做其他老臣,想要去礼部,别人还能当成养老。你正值壮年,谁会相信你去养老?怕多是要疑你有入阁之心?”

曹颙挑挑眉,道:“皇上也会这样认为么?”

十六阿哥想了想,摇了摇头,道:“皇上圣明,许是能体谅你苦衷,可人言可畏。你到底年轻,就不想在官场上再进一步?”

同户部、兵部这些容易出功绩的地方不同,礼部实在是太循规蹈矩,反而是六部最中不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即便大学士入阁前,要出任礼部尚书,多半是兼职,另有其他衙署的履历功绩在前。

说起来,礼部更像是养老的地方。

当年曹寅回京,皇上就给他安排了礼部侍郎的职位,日子过的极是清闲。

回忆起父亲晚年的悠哉日子,曹颙觉得自己前些日子犯傻,竟然真的鬼迷心窍地想要进兵部。

西北战事,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直到雍正驾崩,乾隆登基也不太平。自己还真要去兵部呕心沥血不成?

礼部满尚书赖都花甲之龄,在六部尚书中算是年轻的,一时半会儿动不了位置;可汉尚书陈元龙却走过了七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缺。提前与十六阿哥打个招呼,改日在十三阿哥跟前在提上几句,保不齐什么时候就随了心意。

曹颙摇摇头,道:“以我的履历年岁,官至从一品已经是承皇上恩典,不敢再奢求其他。十六爷是晓得我的脾气,最是惫懒,这些年战战兢兢,不敢在公事上有丝毫懈怠,也不过是勉力支撑,不想辜负圣恩。换个清闲衙门,熬上几年,等天佑再大几岁,我便可以退下来。”

十六阿哥看着曹颙,神色有些古怪:“你是不是早得了消息,才在这里等着爷?”

这回轮到曹颙疑惑:“什么消息?”

十六阿哥仔细打量曹颙丶见他神情不似作伪,心中松了一口气,道:“还好你真不知情,要不然病中还能有这番算计,倒是要吓到爷了。”

曹颙听得越发糊涂,不解地看着十六阿哥。

丰六阿哥笑笑道:“赖都昨儿递折子乞骸骨了!”

曹颙闻言,不由瞪大眼睛:“怎么会?赖尚书向来康健,身上不是还兼着都统么,怎么就乞上骸骨了……”

泪啊,欠五章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连锁反应

这还真是该死得巧合,曹颙抚额,只觉得嘴里发苦。

赖都向来与原兵部尚书法海往来交好,两人又是儿女亲家,赶上皇上发作法海,没等牵连到赖都,赖都自己识趣,老实地递折子致仕。

要是没有之前十三阿哥举荐兵部之事,曹颙这个时候谋个礼部尚书也不惹眼;可刚经了举荐兵部之事,紧赶紧地就谋礼部,倒好像他不安分,或是对皇上的任命不满。

他方才即便提礼部,也是想着等个一年半载,礼部陈元龙老大人致仕,顺理成章地调礼部。

“别说你意外,爷也意外,赖都那家伙是一顿饭能吃二斤福肉的主,健壮得跟头牛似的,就这么告老,谁会想得到。陈元龙老头子却稳稳当当的,田从典病故也没吓到他。

;十六阿哥唏嘘道。

曹颙一阵无语,只得道:“方才托十六爷之事,十六爷还是埋在心里吧。看来我还是操劳的命,只能看。”

谁会想到会这么巧,十六阿哥看着曹颙,竟生出几分幸灾乐祸:“爷还忙着,你就想躲清闲,哪里有那么的美事儿?过去你老念叨无欲则刚,现在晓得什么是,求而不得,了吧?”

曹颙“嘿嘿……两声,却是无话辩解。

他确实贪了,既想要高位,保住曹家地位;又想要清闲,日子过的悠哉。

到头来,还得在户部苦熬。

十六阿哥到底是为曹颙着想,笑了他两句,便吩咐道:“你也别太失望,这几年六部尚书换的勤,即便这回点了旁人为礼部尚书,谁晓得能做多久?有些话,我好说的,你却不好说。兵部尚书之事,闹成这个样子,十三哥心里本就觉得对不住你,你在他跟前倒不好再说什么。等到赖都的缺有人补了,我便在十三哥跟前提你的病症,咱们等下个机会。”

曹颙点点头,谢过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怕他病中枯燥,又说了外头的几件趣事,而且不用曹颙开口留客,直腾到冉了晚饭才走。

曹颙病中,只能吃清淡的,御田胭脂米粥就着几道小菜,十六阿哥却是美滋滋地叫吃着曹佳氏使人送回来的野味,尤其是一盘炸鹌鹑,吃了大半盘,满屋子的香腻。

一边吃,十六阿哥还得意地睨着曹颙。

曹颙整日灌着苦苦的药汤子,平素根本就没有什么胃口。

今日被十六阿哥刺激的,倒是多喝了一碗粥,自己也觉得神经好了许多。

等到十六阿哥离开,曹颙情绪已经恢复如常。

待到初瑜与天佑在进来时,曹颙便给他们道了歉:“这几日我心里烦躁,说话重了些,是我的不是,以后不会了。”

初瑜听了,觉得贴心,可在儿子面前,怕丈夫不好意思,忙道:“老爷哪有什么不是?是我剐噪了,饶了老爷休息,老爷恼也是应当的。”

曹颙道:“哪里有什么应当不应当,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些日子又要操心我,委实辛苦你。”

初瑜见丈夫眉眼之间的阴郁散去,柔声道:“不辛苦,都是我当做的。”

曹颙看着妻子,神情越发温柔;初瑜也弯了弯眼睛,吊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走到炕边坐下,掖了掖曹颙腿上盖着的被子。

曹颙见她因侍疾清减许多,一阵心疼,忍不住伸出胳膊,摸了摸妻子的脸。

虽说是老夫老妻,可丈夫满脸的怜惜,初瑜只觉得心里滚烫,脸刷的一下红了。

见父亲母亲两个之间情义涌动,屋子里气氛甜腻,将自己这个儿子抛在一边,天佑有些尴尬,悄悄地退了下去……

曹颙的心境不再郁闷,曹府上空的乌云也散去,随着小年临近,年节气氛也渐浓。

赖都的乞老折子批得快,新的礼部尚书人选出来的也快,正是前些日子刚刚被罢免了的前兵部尚书石文焯。

从免官到起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而且,六部排名,礼部向来在兵部之前。石文焯这是失宠了呢,还是失宠了,不少人被皇上的调动弄得有些糊涂。

只有八旗王公大臣,想想石文焯背后狗八旗大姓瓜尔佳氏,猜刻出皇上的几分用意。

皇上即便再不满意石文焯,也要给瓜尔佳氏家族几分面子。

瓜尔佳氏是大姓,子嗣繁茂,虽然六部中瓜尔佳氏的大臣少,可军中与地方却是很有影响力。

曹颙虽对礼部尚书有过想法,可早就晓得这次自己没戏,倒是没什么可失望的。

直到六部封笔,曹颙一直在病休,各种补药药膳换着法的吃,咳的渐渐少了,气色也越来越好。

这期间,本在笔帖式考试后分派到刑部当差的左成,调到了户部,而且就分在户部堂官衙署当差,成为蒋坚的同僚。

虽说没有人对曹颙说什么可曹颟心里哪里不明白的?

这就是十三阿哥的体恤。

曹颙暂时不能从户部挪出来,又不好太劳累,就安排亲近的晚辈过去为助力。

曹颙也想开,户部就户部吧,毕竟上面有十三阿哥与张廷玉,自己只需多听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