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人……她虽没做过人家一天媳妇儿,却是见过堂婶、堂嫂们的日子。

整天里想着讨好丈夫不说,还要装做贤良,对待家里的妾室通房。

女人,哪里有好日子过?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宿命(中)

转眼,到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出家日。

初瑜已经回府,约好了曹佳氏,侍奉李氏、高氏等人去拈花寺祈福。兆佳氏得了消息,带着媳妇静惠也跟着前往。另外,还有紫晶、田氏、惜秋姊妹、韩江氏等人随行。

车子、轿子,浩浩荡荡地队伍,从曹家出来。

曹正赶上休沐,护送着女眷前往。蒋坚整理文,智然则是惦记着拈花寺的素,与李卫两个跟着曹同往。

城里的寺庙,虽然都做法事,但是多数已经由权贵人家的女眷定了,封出院子来,不让百姓随意出入。

因此,也不怕受了冲撞。

待安置好女眷,曹与智然、李卫出来,到僧舍喝茶。

煮茶的僧人,法号圆空,已经八十多岁,眉毛胡子都白了,有几分得到高僧的模样。

他早年曾在江宁清凉寺挂过单,与智然的师傅有旧,同曹的祖父也有些交情。

虽说曹家这几年,也京城在这边做法事,但是圆空因年岁大了,鲜少见外客,还没有同曹见过。

因智然这大半年,寻访了不少得到高僧,同圆空辩过几次禅,投了老和尚的契,才成为老和尚的座上宾。

见了老和尚,智然合手作揖,随后介绍曹与李卫两人看到曹时,老和尚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看到李卫时,也是有些怔然。不过。他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到曹身上。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清地探究之意、

曹只是觉得殿前人多,才跟着智然来躲个清静地,原没想别的。

如今,他却是被老和尚盯得有些毛,想起蒙古大喇嘛来。

听着隐隐传来的钟声,在这古香古色的庙宇中,对于神佛鬼怪。曹也不敢妄自腹诽。那种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神,真的很能蒙人。

一时间,曹很是矛盾。既是希望老和尚能看透他的来历,也怕老和尚看透。

小火炉上地水已经沸腾,老和尚却是枉若未闻。

“大师……”智然瞧着不对。开口道。

老和尚这才转过身子,曹觉得身上的压力少了许多,端起茶盏来,掩饰自己的失态。送到嘴边,才现茶盏是空的。

他直了直身子,不由自嘲,再抬起眼时,已是随意许多。

智然看在眼睛。眼里多了几分笑意。

李卫性子虽跳脱。但是对上了年岁的人都甚是尊敬,安安分分地坐着。看着老和尚泡茶。

老和尚将茶泡好,给众人倒上。

屋子里一片静寂。只有茶香沁鼻。

曹不是专家,对茶也没太大嗜好。但是嗅了嗅茶香,再看看茶汤,仍是认出这就是沂州地冬茶。

沂州的茶园,虽是曹买的,但是自家却是一亩也没留,都分赠了亲朋。

老和尚足不出户,怎么能淘换来这茶来?

是小和尚从十三阿哥府淘换来的?曹看了智然一眼,智然却也望着茶汤,没有既可品饮。

李卫已经喝了一盏茶,看着茶盏,笑着说道:“这委实太精巧了些,只能装大半口,真是品茶了。”

老和尚笑眯眯地李卫道:“李施主,何为大,何为小?”

李卫被问得懵,讪笑道:“大师傅说得蹊跷,这大小多少,不是一眼就能瞧得出么?这茶壶为大,茶盏为小,这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老和尚笑着点点头,道:“李施主说得不假,这大小多少,有的眼睛瞧得出,有得却是瞧不出。茶壶比茶盏大,水壶比茶壶大,自然也有比这水壶更大之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的不外如是。”

李卫虽不晓得老和尚为何说这个,但还是笑着听了谢过。

老和尚笑着说道:“不当谢,只望李施主日后,能记住老衲今日之话。”

李卫道:“谢过大师指点,小子记下了。”

智然与曹边上听着,却是想法各异。

智然想着老和尚的说辞,看是否能编到佛中去;曹则是想着老和尚话中的玄虚,似乎在规劝李卫以后不要骄傲自满。

莫非,老和尚真有些门道,能瞧出些什么来?

曹还在纳罕,就感觉有视线望过来。

老和尚已经看着曹,却是没有马上说话。

曹端了茶盏,搁在嘴边饮尽,打算说两句话便先出去。茶是好茶,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气氛却是压得人喘不上气来。

智然见老和尚神色不对,心里生出几分古怪,低声问道:“大师傅,可有什么不对?”

“曹施主,不为当世之人。”老和尚念了一声法号,道。

曹闻言,身子已经僵住。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纵然是希望有个人,能晓得自己异样地身份,同自己多沟通沟通,但是这样被直接说出来,还是让人没底,忍不住生出戒备之

智然还在琢磨老和尚话中之意,李卫在旁,已是笑道:“大师莫非也听了外头地传言,如今却是有不多人当曹爷是观音菩萨座前的善财童子,就差供奉起香火来。”说着,眼光扫到茶水,道:“对了,之前还有传说是茶童子地,左右不是凡人就是。”

老和尚听了,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李卫的说辞。

曹看了一眼老和尚,心里倒是真地生出几分求解之心,开口道:“大师。小子正为俗务缠身。已是不自觉陷入执着,当如何修身养性,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阿弥陀佛……”老和尚颂了佛号,道:“曹施主不是执念,而是太通透了些。看得通透,人心就凉了,只识腊月严寒。再无三春之暖。”

曹听了,张开自己的左手,看了一眼上面地“地纹”。

那还是早年在上房做陪读时,被十六阿哥拉着,在城里闲逛。鼓楼那边出来一个算命摊子。人人都夸说灵验。

十六阿哥好奇,便拉了曹前往。

给十六阿哥看手相之时,那人只说是富贵荣华,贵为王侯。十六阿哥只是一笑,没有说什么。

曹心里是不信这个地,但是被十六阿哥拉着,也就伸出手去,让对方看了看。

那人看了曹的手掌。指了指“地纹”。摇了摇头,露出叹惋之色。

十六阿哥怕曹心里不舒坦。呵斥了那人两句,便拉着曹走了。

曹的“地纹”。照寻常人短了不少。

因这个,曹原还担心。自己会不会真按照后世所知的,康熙五十三年末还是康熙五十四年春病故。

却是熬过来了,心里就比过去踏实不少。

如今被老和尚勾起旧事,曹犹豫了一下,将左手伸到老和尚面前:“大和尚,我只是寻常人,爱惜性命,看得透人情世故,却看不破生死,如何解?”

老和尚扫了一眼曹的掌纹,慢慢地垂下眼睑,沉声道:“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生即使死,死即是生。曹施主两世为人,还不晓得祸福相依的道理么?看曹施主面向,本是早夭之相,只因经了死关,才活了……”

曹听了,却不晓得是该心安,还是苦笑了。

莫非,自己想要活到寿终正寝,就要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不成?这也太折腾人了……

李氏笑眯眯地从初瑜手中结果签筒,双手递给高氏。

高氏拜了半日佛,心情也好上不少,笑着摆摆手,道:“你们求,老婆子都土埋半截子的人,还求这个做什么?”

李氏这才毕恭毕敬地跪在佛前,掷了个签出来。

上:第七枝,中吉。

画了一副古人像“仁贵归家”。

下有签语四句:

秋来征雁向南鬼,红叶纷纷满院飞。

砧捣城头声切耳,江枫如火在渔矶

李氏看了,却是百感交集。虽然她不是王宝钏,没有苦守寒窑十八载,但是夫妻两个早些年却是聚少离多。

就算丈夫人在江宁,在织造府,夫妻两个也是相敬如宾地时候多。

像如今这样,一起照看长孙幼子为乐,却是想也不敢想的日子。

她双手合十,暗暗祈祷,丈夫能平安长寿,孩子们身体康健。

李氏掷完起身,招呼其他人来掷签。

兆佳氏因李氏掷出好的来,怕自己掷出不好的触了霉头,就没有支。

曹佳氏身份贵重,行事不好自专,讲究的避讳也多,就推让开来,没有接签筒。

初瑜接着掷了,上第四十四枝,中吉。

上面画地是“唐天宝评花”。

四句签语:满园春色斗新妆,意似争妍夺国香。到底是谁居丽,牡丹艳冠百花场。

虽说不过是中吉,但却是说的春风得意的好兆头,初瑜也甚是满意。

接着,静惠、田氏、怜秋等人,都各自掷了。

最好的就是个“下吉”,其他的都算平平。

轮到韩江氏,却是掷出个“下下”签来。

上面画的是“太白捞月”。下边四句签语:蜃楼海市幻无边,万丈擎空接上天。或被狂风忽吹散,有时仍聚结青烟。

韩江氏淡然一笑,放下签文,从容起身,对着观音像拜了几拜。

就见有知客僧过来,道是有其他王府女眷也要过来求签,问两相是否相见,是在这里相见,还是去院那边相见。

曹佳氏闻言,问道:“是哪个王府的福晋到了?”

那知客僧回道:“是简亲王府的大福晋并几位侧福晋到了……”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一十七章 宿命(下)

按照品级来说,简亲王福晋身份最尊,是否待客,哪里待客都应她拿主意才是。

因曹家是故交,从曹佳氏、曹这边算,李氏与高氏是长辈,所以她才请知客僧来问讯。

曹佳氏闻言,晓得是完颜永佳到了,脸上添了几分欢喜。在各王府女眷中,曹佳氏同完颜永佳的关系甚好。

只是完颜永佳知礼相问是相问,这边却是不好托大,等着对方过来。

曹佳氏想了想,对李氏道:“母亲,是简亲王福晋到了,咱们过去请个安吧。她不是爱摆架子的,未出阁前同三妹妹交情甚好。”

李氏听了,道:“是这位福晋啊,正月里见过一遭,经月未见了,当见见。前些日子长生百日,她还送了重礼过来,还没有致谢。”说着,转过身来,询问高氏的意见。

高氏不愿应酬,却是不耐烦动的,道:“你们去,我们娘们再到后殿拜拜。”

李氏晓得她的脾气,便没有多求。

曹佳氏便又转过神来,同初瑜商议了两句,便对知客僧道:“劳烦师傅传话,我们这就往斋院给福晋们请安。”

知客僧下去,曹佳氏看着这眼前的女眷。

李氏、兆佳氏妯娌要过去,初瑜要过去,静惠是简亲王府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外甥女儿,也当过去请安。

剩下的众人,身份各异,却是不好贸然前往,就留着高氏身边去后殿拜佛。

斋院中,完颜永佳坐在炕上,看着女儿吃这里的素饽饽。

完颜永佳所出的六格格,穿着银红色纳绸袍子,带着牡丹纹的金项圈。看着甚是乖巧可爱。

她拿着一个饽饽,看了一眼站在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身后的讷敏,咬了咬嘴唇道:“这个,不是小姑姑最爱吃的么?”说着,已经伸出小手,将饽饽往讷敏方向举着。

讷敏看了完颜永佳一眼,见她不说话,上前一步,对六格格道:“真儿吃吧,姑姑不吃。”

真儿闻言。将手放下,回头看了看完颜永佳,又看了看讷敏,拉下小脸道:“姑姑生真儿的气了么?怎么不回来,不跟真儿玩了?”

讷敏满脸涨得通红,已经湿了眼圈。

其他几位侧福晋、庶福晋乐不得看笑话,不过碍于嫡福晋地威严,没有人敢笑出声来,但是脸上却古怪得很。

讷敏自是能察觉出完颜永佳的冷淡与别人的敌意。想着自己处境尴尬,脸上终于落下泪来。

“小姑姑……”真儿见了。忙上前去,抓了讷敏的袖子,道:“小姑姑怎么哭了,是想家了么?”讷敏闻言,眼泪越发止不住,使劲地点了点头。

真儿的脸上露出几分难过,眼圈也跟着红了。

完颜永佳掏出帕子,擦去真儿嘴边的点心碎屑。而后对讷敏道:“既是想家了。就打发人回去看看,又算什么。一会儿见了平郡王府与曹家的女眷。咱们就用斋饭,这里的素什锦豆花是你最爱吃的。多吃些。”

虽说声音不大,但是话音中却少了寒意。

讷敏的眼泪又流出来。上前两步,走到完颜永佳面前,喃喃道:“表嫂,我,我……”

哪里又是说地清楚的,她少年失母,这几年在简亲王府,心里也是将完颜永佳当成母姊来敬、来依赖的。

完颜永佳见她如此,心里倒是添了几分不忍。

倘若雅尔江阿真疼惜她,她的处境还能好些。可是他哪里是常情的人呢,自打那次酒后乱性,就再也没有在后院留宿过,更不要说去探望讷敏。

完颜永佳心里不禁自嘲,自己到底不是块石头摆设,原来也是有心肝的,晓得会恼。怕是落到伊尔根觉罗氏等人眼中,自己也成了“妒妇”。

她生性高洁,却因守孝误了婚期,指到了简亲王府……

夫妻两个,却是连貌合神离都算不上,真真是“相惊如冰”。

到底是命,完颜永佳倒是羡慕起娘家父母来。虽说老两口两个没事儿老拌嘴,但也算是白头偕老。

正想着,外头已经有人来报,平郡王福晋、和瑞郡主与曹侍郎夫人到了。

完颜永佳闻言,起身迎了出去。

伊尔根觉罗氏等人见了,跟着后面出迎。

众人一番厮见,重新回到屋子里坐下。

李氏谢过前些日子的百日礼,曹佳氏却是搂着真儿不愿撒手:“真是好相貌,与福晋倒是一般无二。要是我家福敏在,指定要赖着六格格不撒手。”

初瑜同真儿两人说起来,算是远房堂姊妹,年岁相差的却大。初瑜见她活泼可爱,想着天慧,心里也添了一段愁绪。

伊尔根觉罗氏则是抽空问了静惠几句家常,颇有些亲长的慈爱。

屋子里一片其乐融融,看着甚是热闹……称为关帝殿。

这在寺庙里,关羽是作为寺院的守护神,供信徒参拜地。但是落到韩江氏眼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儿。

关羽也被买卖人家供奉为“武财神”的,被商家视为守护神,为商家尊崇。

这世上,多是凡胎,哪里又有什么守护神?

看来,还需给舅舅们去信,从程家支系子弟中择一嗣子。

之所以不愿从韩家与江家选,实是厌倦了他们的贪婪。从程家选嗣子,由程家血脉继承她的财产,也算是将她母亲的嫁妆又归到程家。

心里拿定了主意,韩江氏的心境就好了许多。

借贷给王家银子的事儿,她没有异议,如今也懒得去计较几分几厘的利息了。她只是希望乌云早日散去,结束目前在曹家借住地日子。

到底不是自家。行事多有不便宜。

韩江氏正想着,就见喜彩带着个小丫鬟过来,道:“韩奶奶,我们格格请奶奶过去见简王府福晋。”

虽说晓得简亲王福晋就是昔日江宁机杼社地闺友,但是韩江氏仍是带了几分意外。

虽说她生性不喜多言,但是长着一张惹人怜爱的小脸,就是喜彩她们也乐意与她亲近。

见她不解,喜彩笑着说道:“韩奶奶忒老实了,换了其他人,同亲王福晋是故交。怕早就要寻上门去。偏韩奶奶是这样地,连着我们府的福晋姑奶奶,也是轻易不得见。”

“贵人们都忙。”韩江氏道:“年头久了,许是都不记得,不好冒然相扰。”

喜彩摆手,道:“不过是凑上前说句话,多少人家,面儿也没见过,就连了宗成了近亲地。韩奶奶想太多了。多一分助力总是好的。”

韩江氏没有多言,跟着喜彩过去斋院。

韩江氏进来。众人视线已经落到她身上。初瑜并没有提到稻香村,只同永佳说是江宁故人。永佳晓得是谁,其他人却是听得并不真切。

但是这不俗地相貌与身段,仍是引得伊尔根觉罗氏与讷敏等人侧目。

韩江氏俯身见过众人,完颜永佳叫人扶了,道:“从江宁一别,已是十载,今日能见。心下甚喜。”

韩江氏低头回道:“民妇亦是。得蒙贵人相召。感激不已。”

看着韩江氏穿着一身青灰,想到她的寡妇身份。完颜永佳的声音轻柔许多,道:“听郡主说你早就进京了。不要外道,往后得空。也多往我这边转转。”

韩江氏俯身谢过,两人又说了几句家常。

曹家女眷这边出来的早,曹佳氏也不放心王府地事儿,所以在斋院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永佳将众人送到斋院门口,才带着王府女眷到观音殿参拜求签。

不管平素是不是信奉神佛,永佳还是不能免俗地掷了一根签子出来。她扫了一眼,却是个“下下”签。

上面的画像为“杜鹃泣血动客心”,四句签文是:杜鹃啼血泪悲声,声怨霜寒梦乍惊。惊动异乡为异客。客心更触故园情。

寻到解签的僧侣,说了不少,其中最引得完颜永佳关注的就是“骨肉有离散之象”这一句。想起家中的老父,她甚是虔诚地在佛前拜了,还吩咐跟着来的管事婆子,从她的私房里拿出两百来做法事,为老父祈福……

服侍着李氏与高氏上了马车,初瑜看了韩江氏一眼,道:“这路上也要个把时辰,一个人坐车怪闷的,你过来与我坐吧?”

韩江氏见她像是有话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