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家族-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他,有人说那老头病了,没过多久就死了。我在心里想,卖香瓜的老头一箩筐瓜没卖到一分钱,倒是给两个黄毛小子给戏弄了,回去少不了心里落下疙瘩,人心里要是有了疙瘩,不生病才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家族 第七章(4)
2
  人民公社成立那年,我们家的那几亩地全部被收走了,只留了南坡那里半亩左右的地,叫做自留地。后来我壮着担子去问村长:“地收上去后还分吗?”村长看着我,目光是我琢磨不透的那种,他说:“梅仍,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担心没有地了吃什么,对不对?”我连忙点点头,说:“什么都逃不过村长的眼睛”
  村长就笑了,很和蔼地拍拍我的肩膀,说:“你个梅仍,这些需要你担心吗?要是都叫你担心了,我这个做村长的去担心什么?你放心回去吧,饿不着你。”村长对我说话的口气完全像个亲兄弟一样,说得我当下就没了主意,后来我想村长的话也对,全村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地被收了,大家的地都被收了,就是要挨饿,也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我完全用不着担心。
  被收上去的地现在属于新成立的人民公社,村长也不再是村长了,而是改成了队长。过了几天队长对我们说:“人民公社人民干,当家作主吃饱饭。”大家都觉得队长的话讲得好,“哗啦啦”地全部鼓掌。
  队长起床很早,每天凌晨天刚刚发亮,他就叼着一支烟站在村头的大槐树下了,手里操着半截钢棍狠命地敲挂在槐树上的破钟,大家听到破钟的“嗡嗡”叫声,慌忙穿衣洗脸,扛着农具到村口集合。队长往往要戏弄一番来得最晚的那几个人,他扬着手里的钢棍取笑一个新婚的小伙子:“昨晚干什么去了?”
  被问的人一脸尴尬,回答说:“啥也没干,睡觉。”
  队长说:“睡了几次?”
  被问的人脸都红到了脖子根,在大家的哄笑声中咧着嘴不说话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派工,他指着一伙人说:“你们去打花尖。”然后指着另一伙人说:“你们去锄地。”剩下的一群人都是些行动迟缓的老头老太太,队长就对他们说:“你们去玉米田里拔草。”
  人们各自分到了活干,嘻嘻哈哈又说又笑地排着队下地干活去了,那样子倒不像是去上地,而有些像赶集。干活的时候那更是热闹,你一句他一句的,家长里短的没完没了,要是遇到个能说会道的噎起嗓子吼两声秦腔,保准引得一帮人大声喝彩,就像在看大戏。这样下来,一晌很快就过去了,竟然丝毫不觉得累。惹得以前不下地的一帮妇女和媳妇,也嚷着要去田里干活,那些女人穿着红的绿的衣服,远远望去,田地里就好像有许多只彩色的蝴蝶在飞舞。
  于是人们都说:“还是人民公社好,干活不累。”
  队长说:“你们这些懒汉,现在是不是觉得干活也很美气?”
  人们笑着点头:“美气,比睡觉都美气,有不要钱的秦腔听还不美气?”
  队长又说:“美气的还在后头哩。”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队长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可是过了没多久,我们就知道了。
  有一天队长和几个人来我家门口,我当时正在喝玉米粥,喝得自己的嘴角沾满了黄色的玉米糁。队长说:“梅仍,吃完饭后把你家的锅拿出来。”
  我说:“要锅干什么?锅里还有粥呢。”
  队长说:“把粥倒出来嘛,实在不行就倒掉。”
  我还想说什么,队长却阻止了我,说:“要炼钢铁了,你那口锅炼出了钢铁来,最少能造个手榴弹出来,炸它国民党反动派狗日的。”我这才想起,队长前几天说过要炼钢铁的话,我当时还想着他是随便说说的,谁知道这下子真的要炼了。
  “你们以后就只管敝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队长对周围的人说。
  我不明白队长的意思,后来就有一个人告诉我,以后要吃大食堂了,你要那锅还有个屁用。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他们就进去把我的锅给提了出来,其中一个对我说:“你这口锅怎么这么轻?她娘的是口烂锅。”说着他们就把锅里的玉米粥泼进了羊圈,说:“食堂就要办起来了,不要舍不得你这点破粥,到时候让你一日三餐吃四菜一汤。”
  我心疼我的粥,却不敢多说,只得讪讪地说:“不用四菜一汤了,能吃饱就行。”
  队长就笑了:“你个梅仍,思想保守得很。”
  我嘿嘿地笑,说:“我得多跟村长学学。”
  村长说:“连你梅仍也学会溜须拍马了?”
  村里办起了食堂,这可是个新鲜事,连我们梅堡年龄最大的老人也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吃饭不要钱,而且尽饱吃。按照队长的吩咐,大人们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劳动完了后直接去公共食堂吃饭,随便吃,想吃多少吃多少;孩子们从学校放学回来,也直接进食堂。食堂就设在以前的鹿老爷的家里,他家的房子多,而且宽大。每逢吃饭时候总是热闹非凡,人们都拿着盆盆罐罐排队盛饭,有人还推了独轮车来,车上放着一个和面的缸。队长对推车的人说:“你们家是喂猪呀?用这么大个家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家族 第七章(5)
被批评的人仰着脸嘿嘿笑,说:“我家人多,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下不了炕。”
  队长说:“吃,没关系,下次弄个水瓮来都行,毛主席他老人家为什么叫我们弄人民食堂?还不就是让大家吃饭能吃个饱,人是铁来饭是钢,对不对?”
  一群人大声回答:“对。”
  队长又说:“你们等着瞧吧,共产主义这才沾点边儿,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那段日子想起来都很惬意,先前我还担心锅被收了后没饭吃,可过了几天后,我一点也不担心了,我觉得还是把自家的锅砸了好,要不我还得天天喝玉米粥。那玉米粥有什么喝头,喝完后一泡尿就尿完了,不像现在每天都有白面馒头,顿顿有菜有肉。队长还为此编了个顺口溜:
  公共食堂真是好,省劳力来节约粮;
  厨房饭厅宽又大,男女老少喜洋洋。
  老人吃饭桌上请,小孩有馍又有汤;
  老少照顾都周到,个个吃得饱又香。
  不过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经常要去学习。吃过晚饭后,队长总是一边剔着牙一边说:“今晚要学习了,谁也不准迟到。”
  其实那学习也不叫什么学习,就是队长坐在台子上念报纸,念的全是钢铁和粮食的事情,下面不少人都听瞌睡了。队长耳朵好,一听到打鼾声就停住了,目光扫过下面的人群,说:“谁家的猪没关好跑到会场来了?这年头连猪都这么有觉悟。”睡着了的人被旁边的人推醒,揉着眼睛不懂装懂:“猪肉好吃,就是好吃。”队长便说:“你这头猪,不好好学习,光想着吃,明天派你去出大粪。”这时大家就都轰然大笑起来,会场这么一闹,瞌睡也就跑了,于是继续学习。
  棉花采摘干净后,队长派了一部分人种小麦,他留下了另外一部分人,宣布将要干一件比种小麦更有意义的大事,去修炼钢的炉子。队长特意花钱从县里请了一个炼钢师傅,来指导我们。
  不几天小麦种完了,炼钢高炉也修好了。那真是一座高炉,威风凛凛地站在村口的晒场里,比村里最高的房屋还要高出许多,但是外面却一点也不好看,除了靠地的一小段是用石头砌的,一直到高炉顶端都用泥土筑的土砖,我们梅堡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土高炉。
  开始炼钢的那一天,队长特意为全村人放假一天,但是放假并不是叫你在家睡大觉,而是要去看“开炼”。队长给这一天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开炼。他在那口破钟下面对大家讲话:“炼钢是毛主席给咱们派的任务,我们要把它当成一项神圣的任务来完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另外队长还说,去看开炼时都把过年的衣服给我穿出来,县上要来领导。
  为了对县上来的领导表示欢迎,同时也让县里领导知道我们梅堡人的热情,队长和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写一副大大的标语,让县里的领导一下车就能看到。
  学校的张校长说:“那还不简单,我们多买些纸张,弄个大毛笔。”张校长解放前曾在城里读过高中,是我们梅堡最有文化的人,鼻梁上架着一副又宽又厚的眼镜。
  队长抚着腮帮想了会儿,没有说话。
  这时王机场说:“纸写的标语别的村都有,我看我们还是要更特殊些,用人来,大家穿上红颜色的衣服,给领导站出一排字来。”
  队长的眼睛转了转,说:“这个主意好。”但是过了一会他又摇摇头说:“哪里有那么多红衣服,你他娘的总是异想天开。”
  王机场的热情被现实无情地浇灭了,耷拉下脑袋抽烟去了。
  “队长,要写就在南坡上写,要多大有多大。”一个声音说。队长顺着声音转过身,才看到说话的是个孩子。
  队长问:“这是谁家的崽子?”
  旁边的人立马回答:“梅仍家的,不过看不出是东还是西。”
  “这小子说的对呀。”队长抚在腮帮上的手忽然放了下来,拍着大腿又说了声:“对,就这么办。”
  我立即被人喊了过去,我钻进人群一看,看到满头大汗的东山站在队长旁边,我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东山又闯祸了,正准备收拾这小子,队长却乐呵呵地对我说:“梅仍,你这个兔崽子不得了,是个人才。”我这才知道,我儿子是给我长脸了。
  为了表扬东山的这个好主意,队长派东山跟着学校的张校长去完成标语的任务。队长说了,标语写几天,东山的工分就算几天,都按照全劳力来算。

大家族 第七章(6)
东山跟着张校长,还有两个社员抬着石灰浆,来到南坡上。那时候刚种上小麦,整个坡地显得光秃秃的。张校长问东山:“你说字要多大就有多大,那你说能写多大?”
  东山嘿嘿笑着没说话,他的伙伴们那几天也很神气,处处跟在他身后,像一群跟班的狗腿子。看东山笑,他们也跟着笑。
  最开始,张校长用扫把蘸了石灰浆写,可是地面太松软,根本就不沾石灰,这可把张老师难住了,他虎着脸又想批评东山,东山却说:“张老师,用锄头,你用锄头画个道道,他们再把石灰填进道道就能写了。”
  张校长想了想,脸上有了笑容,说:“你小子就是人精。”
  东山的这个办法不错,可就是浪费石灰,一个字竟然要用一桶灰浆才算像个样子。可是队长高兴地说:“石灰尽管用,不怕用石灰。”就这样,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和四五担石灰浆,才完成了八个醒目大字:
  ?“以粮为纲,以钢为纲!”
  这八个白色大字,从梅堡的村口上看得清清楚楚,“开炼”那天,县里领导一下车就注意到了那行字,夸得队长的脸色红得就像个新郎倌。队长大为高兴,回头又给东山奖励了十个工分。东山得意地在我面前炫耀:“爹,现如今我和你挣的工分一样多了。”与此同时他扬着手招呼西山:“去,给我倒杯水来,我渴了。”
  我笑着说东山:“说你小子头大,你还说正长呢。”
  西山见我这么说,腰杆也直了:“要喝你自己去倒,你又不是爹。”
  那段日子是东山最风光的时候,几乎全梅镇人都知道了梅堡有对姓梅的双胞胎,只是不知道谁是东山谁是西山。他们走过街道时,经常有人在他们身后指指点点。这时候东山就会转过身,对正在交头接耳的人说:“我是东山。”然后指着旁边的西山说:“他是我弟弟,叫西山。”西山跟着东山说:“我叫西山。”
  不过东山也有被人取笑的时候。
  有一次他们班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目,点名叫东山上去做,东山这小子毫不客气走上去,刷刷几笔就把答案给写出来了,写完了后还对着下面的伙伴们骄傲地挥挥手,像只得胜的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回了座位。谁知老师却冷笑着把他叫住了,然后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在东山的答案上画了个大大的叉。也许是因为那个叉画得过于大了,老师的衣袖上沾满了粉笔灰。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数学老师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说:“梅东山是我们全公社的名人,做错一个数学题也没什么嘛。”
  老师的话显然伤了东山的自尊,这小子年纪不大火气却不小,当下就提着书包离开了教室,把教室门关得“咣”的一声巨响,气得数学老师差点流鼻血,脸色都青了,嘴巴哆嗦着说:“名人就是脾气大。”
  数学老师一下课就把东山目无纪律的事报告给了张校长,同时建议校长严厉处分东山。张校长听了数学老师的话后,摆摆手点了根烟,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只说:“我再研究研究。”
  数学老师看校长这个样子,讨了个没趣,咬着牙从校长办公室出来,他在心里说校长真是个缺乏原则的人,不就是前几天东山出了个馊主意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简直是败家子玩意,不光浪费了那么多石灰,还毁坏了半亩小麦地。
  数学老师不高兴地回到自己房里,刚洗完脸就听到食堂开饭的钟声,他去抽屉里找自己的洋瓷碗,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回头才看到它倒扣在靠近窗台的桌子上。他一边纳闷这碗怎么跑桌子上去了,一边伸手准备拿了碗去打饭。
  这时,一股恶臭迎面扑来,与此同时,数学老师看到一坨大便匍匐在洋瓷碗下,很像个老师批改作业时用的勾。数学老师一阵恶心,当下就把碗砸了。
  洋瓷碗跳出数学老师的门槛,骨碌碌滚过门前的石子路,停在了也准备去打饭的张校长脚边。张校长捡起洋瓷碗,在眼前瞅了瞅,说:“洋瓷碗有个缺点,就是滑,拿在手里不稳当。”
  3
  土高炉吞噬了全村人的锅和盆,起先烧的是炭,可是几天后炭烧完了,队长派人去城里买炭。可是派去的人回来说,现在全同州都在炼钢,炭紧得很,县长正在和省里联系呢。
  没有炭就不能炼钢,高炉是不能熄火的,一旦熄了火,高炉结了炉,就很难办了,不但铁水流不出来,整个高炉也要报废,就像人得了肠梗阻拉不出屎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家族 第七章(7)
队长问大家:“屁眼被屎堵住了难不难受?当然难受了,那能把人憋死。”
  不过队长有办法,他拍着脑袋说:“没有炭我们这钢照样炼,这点困难还难不倒我们,烧木头。”队长当天就派人去伐木,村子南面有个桐树林,有的是木头。
  成片的桐树被伐倒了,堆在那个土高炉前面,晚上下晌后,大家都围到高炉前来,想看看队长说的铁水奔流是什么样子。刚砍伐下来的木头因为水分重,在炉膛里燃烧时黑烟滚滚,很有气势。队长指着那些浓烟对我们说:“知道什么是狼烟吗?”
  大伙说:“不知道。”
  队长说:“这就是狼烟,古代打仗的时候,一放狼烟就知道鬼子来了。”
  大伙就热闹了:“队长,解放军不会看到我们的狼烟吧?”
  队长给了说话的人一拳头,说:“你这头猪,真会活学活用。”
  在土高炉前,几个小伙子轮流用一根又长又粗的铁钎在捅高炉,而且还隔一会掏一次炉碴,他们掏出的炉碴火红火红的,每掏一次,我们就以为那是炼出的钢铁,都欢呼一声。
  队长却说:“叫个屁,那不是钢。”
  大家便闭上嘴巴不说话了,摒着呼吸等待钢水往外奔,可看了半天,捅出来的总是红红的炉碴,不见有新的动静,许多人就散了。
  这样炼了有大半个月,预期中的钢水还是没有出来,于是有人就问队长:“钢水怎么还不出来?”
  队长也有些纳闷,不知道为什么钢铁还没出来,这时梅镇医疗站的那个年轻医生说:“我看应该加些槐角。”看大家不解,他又说:“钢水流不出来,就好比人拉不出大便一样,是消化不良,是有痔疮了,槐角治痔疮。”
  队长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于是叫人去收槐角。我们梅堡槐角树多,每家都多少有些储存,一时间全村的槐角都聚集到了晒场,然后被投进了土高炉。槐角燃烧时有股香味,随风飘散,有个卧病多年的老太太说:“这该不是要炼丹了。”被队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可是过了有半个月,钢水还是没流出来。队长着急了,叫人去请张校长,队长觉得张校长是有知识的人,应该比我们这些农民知道得多一些。
  过了一会张校长来了,他围着高炉看了一会儿,说:“队长,可能是烟太多了。”
  “烟是有些多。” 队长半信半疑,看了看烟雾弥漫的天空说。
  队长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从今往后不烧那些湿桐树了,要烧干柴。队长要大家都奉献柴火,起先大家还到野外去找干柴,寻找那些枯死了的树杆,过了几天后野外的干柴被拾掇完了,队长就号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