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合掌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境界。
  崇年先生:
  我认为读书有三种境界:
  一是“消闲”,这是最低的层次。人太忙,怎么办?要消闲,诸如对饮当歌,或串门闲聊,或居家独处,翻开书本求教。不管什么书,只要能读下去,凝滞的时光,如同涧底的暗流,渐次打发过去……
  二是“求知”。抱着这种念头去读书似有功利目的在。人要生活、立身、升迁,并求得在社会上立足,必持一技之长,此技或从社会得来,或从书本中得来,而从书本中得来,便是“求知”。其实,“求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自我完善,二是启迪别人。世上只有自己明白的事,才能清楚地告知别人,这种人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不足。
  三是“无欲”。就是无欲无为的读书。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凡事皆有欲,无欲则无为也。”读书只有除却功利之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将读书当“敲门砖”者,永远跨不进神圣的读书殿堂。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身心
健康食品
  星云大师:
  目前,国际间最重视、最关心的,就是环保、建筑、经济、卫生、保育等问题。而这些国际间所关切的潮流,都离不开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其中,“食品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所关心的重点。
  崇年先生:
  “民以食为天”。吃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以至于中国人把吃当作“天”来看待。食品的健康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星云大师:
  从中国的秦始皇,到十六世纪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都是一心慕求长生不老药的君主。除此之外,中国历代文人也都有这样的诉求,比如宋代,苏东坡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诗句;苏辙有“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的诗句;黄庭坚则留下“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身”的诗句。由此可见,食用健康食品,是不论身份、地位、地域的,是人们有志一同的希望。
  崇年先生:
  中国历代的君主,秦始皇、汉武帝、明嘉靖帝、清雍正帝等,都想长生不老,可是至今没有一位长生不老的皇帝。说到饮食,皇帝的饮食是天下最好的,偏偏皇帝不高寿。明朝十六位皇帝,平均寿龄四十二岁;清朝十二位皇帝,平均寿龄五十三岁。这说明皇帝的饮食同皇帝期望的寿命是不一样的。
  星云大师: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现在流行的健康食品,却要合乎自然,且不能太咸、太油、太精致,虽不是长生不老药,但要益于五脏六腑的消化,要增加皮肤的滋润,还要能够抗拒百病。如水耕植物、海藻片、糙米饭、小麦草、胚芽米、水果醋,低糖、低胆固醇的食品,一些清淡、天然、无人工色素的食品,都被列入健康食品的行列。
  崇年先生:
  现在,窝窝头和糙米饭成了人们饭桌上的新宠。过去农村一般家庭平日不吃白面,逢年过节才可能吃上一顿白面。北方的面条,穷人吃的杂面,现在成为绿色营养食品。粗精颠倒,蛮有意思。不过,现代人为了口腹之欲,往往也不吝品尝鱼翅、燕窝、鱼须等。2003年SARS从南粤等地开始流行,据说与人们爱吃一些动物野味有关。
  星云大师:
  现在一般的社会人士,只贪图饮食享受,面对不断的天灾人祸、生灵不安,似乎真的都没有一点觉省。在加拿大,人们即使钓到了鱼,如果没有一尺长以上,他们是不会忍心烹杀煮食的,一定要放回河里,以保护生命的成长。现在世界上不少护鲸协会都用种种方法去影响临海国家,呼吁大家共同抵制、处罚滥捕鲸鱼的人,为的是要维持生态的平衡,不要让稀有动物在我们这一代绝种。不然的话,真是天大的罪过啊。
  崇年先生:
  我到过一个地方,早上到海边散步,见渔民用密眼网捕鱼,捕上的鱼非常可怜,约有一寸多长。这真是竭泽而渔。我看到史料记载,在清康熙年间,清朝代表到尼布楚去谈判,临行带上渔网,到关外一个湖里捕鱼,一网下去,全都是鱼,网拉不上来。五十年前,东北还有民谣:“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里。”由于人口激增,渔猎没有节制,上面那种状况,已成历史故事。
  星云大师:
  什么才是健康食品呢?老子云:“五味令人口爽”,每天所食,只要能维持生命能量之需,而不过取,就是健康食品。《菜根谭》云:“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身心健全、生活自在,才是真正的食品健康。
  崇年先生:
  古代有春天不狩猎的礼制,因为春天是动物怀胎繁孳的季节,要关爱生命,并泽及子孙。
  星云大师:
  保护生态,实质上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把自己一时的口腹之乐,建筑在其他众生的痛苦身上,如此有损自己的阴德、寿命,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没有这样的因果,何必以“食”比“天”呢?
  崇年先生:
  人与生物、人与自然,共存共享,彼此和谐。人若无限制地破坏与与自然界的平衡,到头来,必然受到生物与自然的惩罚。
  星云大师:
  其实,人除了嘴巴吃之外,眼、耳、鼻、身、心都需要健康食品。眼睛的健康食品,是看有益身心的书籍、影视;耳朵的健康食品是听好话、听悦耳的音声;身体的健康食品,是舒适、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度的运动;心的健康食品,是满足、感恩、信仰、沉静、安忍、自在,以及包容、宽心、温和与体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和合(1)
说“分合”
  崇年先生:
  我原来分不清,你们穿的普通衣服叫“海青”,外面罩的叫“缦衣”,相当于工作服或职业装;另一种叫“袈裟”,才是僧人的标志,是这样的吗?
  星云大师:
  是的。
  崇年先生:
  我不知道这事。我看见有的穿“海青”或“缦衣”的却留着长发;有的却剃发,不明白。今天才明白。
  星云大师:
  我觉得西服也好,汉服也好,服装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身份,好比军人,海军有海军的服装,陆军有陆军的服装,空军有空军的服装;此外,警察有警察的服装,法院有法官的服装等等。这有什么关系啊!为什么要排斥僧服呢——我是说大陆有些地方不准穿僧服上讲台。
  崇年先生:
  可能有人有一个概念,以为这是传教,不是做一项学术文化交流。这种现象,慢慢会好转的。我举一个例子,一九九二年我到台湾,那年两岸刚开放,台湾送了很多书给我,当时我带了两个大箱子,里头全装满了书。结果到了广州海关说要检查,我说:“请看吧。”箱子里的书都是学术的书、清史的书,过关没有问题,但其中有一本书是台湾“国史馆”编的,是他们所有出版物的目录,一个小薄本。海关检查人员见上面印着“*某年某月印”的字样,他说:“你这本书不行。”我说:“怎么不行?”他说:“这个印有‘*’字样。”我说:“它是在说明哪一年出版的,不是说‘*’。”他还是说:“那不行!”我说:“要不你没收?但你没收必须要写个没收条子,我到北京以后去告你没道理。”他说:“我不没收,你给我书。”我说:“我也不能给你。你要这干什么?”他说:“我要拿回去请示。”要知道,那天我早上四点就起床,从淡江大学坐车到桃园机场,行李检查后上了飞机,在香港又换乘飞机,之后到了广州,都已经累得够呛了。因为头天晚上,他们请我吃饭,到了夜里三点钟才把我送回,四点钟我又急着起床赶路。这时候他拿书去请示,我又等了三十分钟,等得不耐烦了。他回来以后,不客气地说:“给你!”我说:“不可以这样说!什么叫给我?这本来就是我的书,怎么换成是你给我?你应该说还我,怎么是给我?”当时我态度很硬,就说:“你叫什么名字,给我把姓名留下,我到了北京,找了相关人员之后,再找你!”这时他软了,就说:“对不起。”到了现在,您送我您写的书,我可以带回去了!若在一九九二年,那可能有点麻烦。
  星云大师:
  我在*年到北京去。当时大陆友人也跟我要书,我说我不能给你,他们就问:“为什么?”我说我这个书里头“*”字样很多!”他听了哈哈大笑说:“中国好几亿人口,哪里有那么多*?”有一次,台湾有一个老太太到北京去观光,来到天安门,她看到卫兵站在那里,就上前去说:“*先生,请问厕所在哪里?”她在台湾称“*”称惯了,以为这就是一个称呼,以为这个名词指的就是大陆人。这许多事你也不能跟她计较,因为这个是历史造成的呀,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罪过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和合(2)
崇年先生:
  过去中国社会缺乏和谐,几千年间的战争就是斗、就是杀。特别是近百年来,战争连绵不断,人民生活蒙受苦难。人民希望和平、和谐。
  星云大师:
  历朝的分合,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分裂的,三国是分裂的,东晋五胡十六国是分裂的,五代十国是分裂的,后来中国衰弱,甚至到了民国军阀割据,都是分裂的。
  崇年先生:
  宋、辽、金、西夏,都是分裂的。清初与南明也是分裂的。
  星云大师:
  以佛法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一切都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之下,才能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没了,那么事物的本身也就无法存在,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道理。纵观世间上哪一个人、哪一件事物,不是彼此相依相待的呢?例如:汽车没有油怎么开?树木花草没有阳光、空气、水的滋润、灌溉,怎么能生长?人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又怎么生活?所以,一切的存在都要仰赖因缘关系。台湾有一首歌叫做《你侬我侬》,歌词里写的“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就能表现这个意思。
  从“缘起”法则来看,宇宙中一切事物既然都是相因相成,众生之间也都具有同体共生的关系,那么人类就应该摒弃“弱肉强食”的概念,大家彼此互助,不分裂、不排挤,让共生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和平安乐地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崇年先生:
  《红楼梦》中也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星云大师:
  世界上,国与国分、地与地分,尤其是人与人分,最为危险。世界上,最难处理的问题,不是贫富、不是愚智,而是种族、人际的问题。以中国来说,汉、满、蒙、回、藏是过去千百年来的情结,始终扰乱着中国的政局,难以安宁。一直到孙中山先生倡导“五族共和”,这些种族情结才慢慢获得和解。
  崇年先生:
  虽然政治处于不断的分合之中,各种类型的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和森林文化——也在不断地汇合,多元的经济形态更是混合而生。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各个民族还是处于持续融合的进程之中的。
  星云大师:
  我看当今中国,有两位了不起的人物,第一个是*,第二个是*。在思想上,邓小主张改革开放,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让中国开放、进步成长、发展快速,所谓“中国崛起”,*先生功不可没。第二个就是*倡导的“和谐社会”,不但承继过去,还开拓中华文化的未来。中国十三亿人口,到处讲和谐社会,不要杀戮,不要斗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海峡两岸都很高兴,这会影响到世界和平。在这个大前提下,有无限的未来,无限的希望。
  另外,关于世纪的分野,也有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是欧洲世纪,十九世纪是英国世纪,二十世纪是美日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 想看书来

和合(3)
崇年先生: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只要和合,没有战争,没有内乱,万众一心,和谐发展,就一定会立于世界富强文明国家之林。
  说“和合”
  崇年先生:
  我看到佛光山大雄宝殿前的大钟上有您的一首诗:
  两岸尘缘如梦幻,
  骨肉至亲不往还。
  苏州古刹寒山寺,
  和平钟声到台湾。
  星云大师:
  是的。这首诗是2007年9月在苏州寒山寺作的。当时是为了应和宗教局叶小文局长所作的。叶局长的诗是这样的:
  一弯浅水月同天,
  两岸乡愁夜难眠。
  莫道佛光千里远,
  兄弟和合钟相连。
  表达对这段善因好缘的感想。当时我和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等共同签订《缔结手足盟约 永为兄弟之好》协定。
  崇年先生:
  大钟上也有秋爽法师的诗:
  法脉同根虔诚心,
  两岸同源一家亲。
  佛光寒山兄弟情,
  和合钟声和谐音。
  叶小文局长的诗句“兄弟和合钟声连”,秋爽法师的诗句“和合钟声和谐音”,都提到“和合”,我记得您在著作和演讲中,多次提到并阐述“和合”的理念。
  星云大师:
  我对现实、对历史持“和合”的态度。我们佛家把人称为“众生”,意思是“众缘和合而生”。世间上没有个人单独存在的时空,一定要靠大众相互依存,个人才能存活,才能发展。历史上残暴的战争、厮杀、掠夺、焚烧,破坏“和合”;我们主张国家、民族、宗教、贫富间的矛盾,要用“和合”的精神加以调解、处置。
  崇年先生:
  历史在和合时期,就发展、就繁荣,在争战时期,就破坏、就残杀,所以我赞成“和合”的理念。
  星云大师:
  人类的文化,重在融和,不在分别。历史上,虽有残酷的战争,有无意义的死亡,但历史上,万里长城的构建,京杭运河的开凿,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等石窟里千年的雕刻、绘画等艺术,都是人类的文化瑰宝,也是伟大的文明史诗,令人一见,油然生敬。这些都是“和合”的文化菁华。
  崇年先生:
  万里长城与京杭运河的因果不同:前者是兴筑后而和合,后者是和合后而开通;其结果又相同,都是为了和合。
  星云大师:
  中华民族要和合,要光大,中华民族彼此团结统一,合而不分,这样才是有希望的。
  崇年先生:
  其实,人民愿意和合,愿意和谐,愿意和平;很多战争、厮杀是当权者挑起来的。
  星云大师: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能成事,也能败事。在*时代,讲究众议的重要,讲究集体的创作,能够和合众缘,才能成事;如果你不合众,所谓“众怒难犯”、“众口铄金”,也会把你从高位上拉下来。所以,众是非常重要的,和合众缘,才能成事,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崇年先生:
  我这个人是乐观主义者,我总是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光明中看到灿烂。回忆个人以往的经历,同前次与您交谈的一样,遇到几个大坎,之所以能挺过来,就是心理乐观,能从黑暗中窥视光明。我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说明,中华民族能团结统一,能合而不分。
  星云大师:
  大家应当携手推广“同体与共生”的理念,将慈悲、平等、融和、包容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必定能共同拥有一个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
  崇年先生: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就是先贤向往的“大同世界”。
  星云大师:
  民谚说:“兄弟同心,力可断金。”和谐才有力量、才有幸福。世界要能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关键,和谐是双方的事情,不是单一个人的事,对于“和谐”,我有四点意见:第一,亲友要和谐;第二,同事要和谐;第三,区域要和谐;第四,族群要和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