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刀笔吏-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芸霞嫣然一笑:“所谓关心则乱,姐姐是一心为萧大哥好,着急了。我没有在场,是后来听到的,所以稍稍静心一些。”

痴梅想明白这件事情,顿时一扫愁眉,道:“萧郎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

萧家鼎坐着雅娘的马车,跟着她来到了州府衙门。

因为唐临是贬官,在益州并没有自己的房产住处,所以就住在了衙门里。一般州府衙门都是这样的专门院落安置贬官。院落算得上豪华,还有自己的后花园,非常的精制,而且有执勤护卫的皂隶,相当于现在的武警站岗,以表示对这样贬官的重视。

雅娘的马车是一路畅通的,一直到了院落门口才下车。执勤的皂隶认识萧家鼎,赶紧躬身施礼。

进了院落,到了正堂,唐临并没有等在那里,正堂空荡荡的。问了廊下的仆从这才知道,唐临独自一个人去后花园去了。于是雅娘便让萧家鼎在正堂坐着等,自己则去后花园找唐临。

萧家鼎知道,这是当官的拿架子的一种办法,对于那些需要重用但是又出现了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的下属,那是必须敲打的,办法之一便是把下属凉在一边。所以,他凝神静气等着,也趁机醒醒酒。他其实并没有喝多少,走了这一路,到了这里,酒意早就散得差不多了。

等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唐临才阴着脸走了进来。在当中坐榻上坐下。

萧家鼎见他不说话,自己也不说。一时间有些冷场。

雅娘赶紧朝萧家鼎使颜色。萧家鼎这才清了清喉咙,哂笑道:“老大怎么没有看完就走了?”

雅娘本意是让萧家鼎赶紧的请罪道歉,想不到萧家鼎竟然这么说,似乎还有一点责备唐临的意思,不由得又是焦急又是气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萧家鼎却仿佛没有看见一般,瞧着唐临。

唐临本来已经稍稍聘平静的火气又被萧家鼎这不着边际的话挑了起来,他盯着萧家鼎,沉声道:“你不觉得,你应该对今天的事情做一个解释吗?”

“我以为老大听懂了呢。”萧家鼎装着很意外的样子,耸耸肩,“老大既然让我解释,那我就解释一下,——我知道老大贬官到益州,心情一直很郁闷,但是,我相信老大迟早会一跃冲天,重新回到朝廷的中心的,对此我坚信不疑。只是老大公务繁忙,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您,也没有机会说这样的话。正好今天赛诗会出的题目又是益州宝塔。于是我就想借机劝慰一下,所以写了这首诗。老大现在是贬官益州,就像宝塔一样,座落在下层。不过,相信老大会逆转乾坤,那时候,座落就在云端,回到朝廷的中心!”

唐临愣了,细细一想,可不是这样的嘛,只不过,用这样的方法表达劝慰,真是让唐临哭笑不得。

听了萧家鼎的解释,唐临倒是也基本上相信了萧家鼎的说法。脸色稍稍平和一些,道:“你要宽慰我,怎么能在这样的场合?我上次在画舫跟你说过的话你忘了吗?”

“老大的教诲我怎么会忘记呢。老大要我尽可能的找机会提升我的知名度,这次卢照邻来参加诗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是京城第一才子,只要我斗诗打败他,我就能扬名京城。”

“既然知道,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偏偏要在这样紧要的比赛中写出这样粗俗的顺口溜来?你知道我对你寄予何等的厚望吗?你要想用这首顺口溜宽慰我,完全可以下来之后写了给我,为什么要在这样重要的场合这么做?让人耻笑?”

萧家鼎摇头:“说实话,老大,我不觉得这首诗丢人。而且,我这个人生性懒散,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我当时见老大你脸上虽然有微笑,可是眉宇间却有淡淡的哀愁。我就知道贬官是老大挥之不去的心结,如果我下来之后把这首俗诗写给老大,我相信,绝对没有象现在这样深入老大的心里,给老大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一辈子,老大都不会忘记我这首诗。我也希望老大不管在怎么的逆境中,都要相信你自己,咸鱼能翻身,宝塔也能倒转,一切皆有可能!”

听到萧家鼎这么解释,原来是想让自己记忆深刻,说到底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唐临怒气渐消,哼了一声,道:“你可知道,能跟卢照邻在这样的场合比试,机会是何等难得?你却输了,而且以这样的方式输了,我真的非常的失望!”

“卢照邻还年轻,跟我差不多,以后跟他斗诗的机会我相信很多,也不用着急。再说了,名利对我如浮云,我这人生性洒脱,对这些名利根本不在乎的。输了又如何?——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唐临愣了一下,萧家鼎最后两句,出自元末明初的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他这个唐朝人自然不可能知道,觉得这两句应对名利的话语是如此豁达,心境平和,淡泊自然。这是自己有时候非常希望有的一种心境,只是,他还看不破名利场,更想的是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所以萧家鼎这两句对联虽然也打动了他的心,却没有让他改变他早已坚定的仕途信念。

可是,这也让唐临真正体会到了萧家鼎这种超然的处世态度,而这正好是与他希望萧家鼎帮他做的事情是背道而驰的!他非常赞赏萧家鼎的诗才,坚信萧家鼎不可能写出诗会上那样粗俗的诗句来,可是萧家鼎偏偏就写出来了,唐临回来之后细细思索之下,便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萧家鼎这个人根本不在意名利,做事太率性!依着自己的性格。当时他还不十分的肯定,可是现在,听到萧家鼎吟诵出这样恬淡超然的对联,他便知道,自己猜想是对的!

不行!如果放任萧家鼎这样下去,那自己的全盘计划便有可能落空!

唐临头脑里飞速盘算着,终于,他想通了一点,那就是,如果不把事情跟他说清楚,那就不可能让他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那就很可能功亏一篑!

于是,唐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旁边的雅娘道:“你累了一天,早点回去歇息吧,等会我派人送他回去就是。”

雅娘知道他们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谈,重要到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让知道,她虽然非常想听听,并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因为事情关系到萧家鼎,这是她准备托付终身的男人。但是现在,她不能留下。于是起身福礼,没有多说,默默转身离开了。出门的时候,将房门带上,屋里便只有唐临和萧家鼎两个人了。

萧家鼎心中暗自得意,这正是他的计划。他其实又哪里是什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要是这样,他也就不会厚着脸皮去青楼门口挑幡子跟人家斗诗赚钱打点门路,削尖脑袋进入衙门了。所有这一切,包括后面的装腔作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唐临说出来他准备让萧家鼎做什么。只有知道了真相,才能权衡利弊作出抉择。他相信,唐临一定会把事情真相说出来。

唐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被贬官吗?”

萧家鼎摇摇头,没有说话,他知道他不问,对方也会说。

唐临苦涩一笑,道:“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天皇宫朝会,中午在殿外朝食,我正在啃食一块鸡腿,圣上突然宣我进去,我也没有多想,就拿着鸡腿进去了,结果圣上见到,勃然大怒,说我有失官仪,便当即下旨,将我贬任益州司马,而且让我即日离京。就这样,我被贬官了!”

第122章 真正的用意

萧家鼎当真是瞠目结舌,他知道,唐朝官员的中午饭是公家免费提供的,京官上朝,中午就在金銮殿外的廊下一排排的坐着吃皇帝免费提供的“朝食”,正在吃的时候叫去说话,这唐临想必也是觉得自己跟皇帝关系不错,所以也没有太注意礼仪,拿着鸡腿就进去了,结果,就是因为这个鸡腿,他被贬官。这理由也太匪夷所思了!

唐临叹息了一声,接着道:“我曾多次上书请罪,托人说情,都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我非常的郁闷。我一直想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根本不算理由的理由贬我,因为这之前,我失礼的地方也很多,有的比这个更过分的,但是圣上都从来没有表示任何不。电子书下载悦,想不到这次却……”

萧家鼎道:“也许你以前的失礼圣上没有说,并不是他不在意,而是忍着,这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所以集中爆发了。”

“或许是吧,唉!我也是太自以为是了,以为圣上很宠信我,不会介意,所以……唉!”唐临叹息了几声,瞧了萧家鼎一眼,缓缓道:“我不会甘心就这样在益州终老一辈子,我要想办法让圣上原谅我的过失,让我重新为朝廷效力。你,就是帮我实现我的目标的人!”

“我?”萧家鼎讪讪道,“我只是一个淡薄名利的小书吏而已,我想得只是逍遥自在,能帮老大什么呢?”

“你能!只要你肯帮忙。”

“老大对我有知遇之恩,如果需要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

萧家鼎把话说得很灵活,前提是我能做到的,要是有甚么生命危险,那还是不行的,这是前提,总不能为了帮助别人,把自己的小命都弄丢了。

唐临道:“这之前我一直没有把实话告诉你,是因为我还需要观察你能否生胜任,在我确定你能够胜任这件事情之后,我会告诉你实情的,现在,我只能先把情况跟你说了,不过我也相信,你能够胜任我期待你帮忙的任务。”

萧家鼎没有说话,等着他往下说。

唐临道:“我如果重新回到朝廷,官复原职,那必须有人在圣上面前替我说话,而这个人,说话必须有足够的份量。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得到圣上的宠信。我在朝廷为官多年,朋友不少,但是,愿意帮忙的人却能力不够,说的话不能起作用。而有能力起到作用的朋友却又不愿意真正出力帮忙,甚至还有一些人其实是希望我倒霉的。我在御史台、吏部都做过官,因为自诩人还算正直,所以得罪了不少人。这次我倒霉被贬官,这些人肯定在暗地里高兴,怎么会帮我回去呢?”

萧家鼎道:“老大认为我可以成为一个让皇帝宠信的能帮你说话的人?”萧家鼎心里怦怦乱跳起来,皇帝!那可是童话故事里才有的人物,难道自己有一天也能走进这样的故事,遇到这样的至高无上的帝王?

唐临缓缓点头,道:“当今皇帝的喜好我非常的了解。他非常的重视刑律,多次跟我提到要注意选拔重用那些精通法律而又清廉正直的官员,通过跟你初步的交谈,我发觉你对刑律非常精通。你非常的年轻,正是圣上最希望获得的人才。但是,你也知道,所谓精通刑律,光靠嘴巴说是很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你要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在刑律或者狱讼方面有让人赞叹的成绩,也难以服众,这是我之所以一直强调要你好生查办审理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原因。”

萧家鼎点点头:“其实你不交代,我也会样作的,既然老大已经把话说明了,以后我会更加注意,把重大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

“嗯!”唐临接着道:“不过,你要想通过办案来引起圣上的注意,那没有若干年是不可能的,必须想一个更快捷的办法,能到皇帝身边去,办一两件钦案,那他的印象就非常的深刻了。等到圣上重用你,并把你当做左膀右臂的时候,你的话就管用了,那时候,我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是向皇帝进言,让老大你官复原职了。”萧家鼎道:“可是,我又有什么本事能到皇帝的身边去呢?”

“你有!那就是你七步成诗的诗才!——世上成名的诗人不少,但是据我所知,能七步成诗,而且又都是精品佳品的,除了你,再没有别人!这就是你的优势!”

“这个……嘿嘿,到也可以这么说。”萧家鼎脸皮厚,也不推让,的确,自己肚子里流传千古的诗词太多了,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是自己这个无数大诗人名篇汇合体的对手,“那圣上也喜欢诗词了?”

“圣上喜欢诗词,但是,却还没有到钟情的地步,可是有一个人,——皇帝身边的至关重要的人,她非常的喜欢诗词,而皇帝又非的喜欢她,所以,只要你在诗词上能够得到她的欣赏,而刑律上又被皇帝器重,你不想得到皇帝的宠信都难啊!嘿嘿嘿嘿!”

萧家鼎笑了笑,道:“皇帝身边的人?谁啊?”

“武才人!”

在问出那话之前,萧家鼎便多少有些怀疑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了,现在听唐临说了出来,还是吃了一惊,不过,他生性沉稳,虽然心里非常的震惊,但是脸上并没有露出半点,反而是一付茫然的样子:“武才人?哪个武才人?”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还远远没有成名,仅仅只是先皇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小小的才人而已,天下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她,萧家鼎自然不能一下子知道是说的谁,所以他的表情非常迷茫。

唐临解释道:“她是先帝身边的一个才人,先帝驾崩之后,依照宫规,她跟其他先帝的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去年五月,孝服满了之后,圣上便把她招回了皇宫。她已经身怀有孕,五月便会临盆!”

萧家鼎对武则天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问:“刚才回宫就生子?这个……?”

“既然我要依仗你帮忙,有些话就要跟你说透!——这位武才人跟圣上其实在先帝还没有驾崩之前就相好了,这是圣上告诉我的。武才人进感业寺之后,圣上曾经多次偷偷摸摸地到感业寺跟她相会,孩子便是那时候怀下的。得知武才人怀了龙子之后,圣上便下了决心,把她招回皇宫。预计今年五月孩子将降生。圣上非常高兴,私下里曾跟我透露过,说一旦孩子降生,他就有理由册封武才人了,圣上准备册封她为昭仪,下一步还要提升。可惜,说了这事不久,我就被贬官了,唉……!”

说到这里,唐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一声叹息,自然不是因为武则天将被册封昭仪,而是想着,皇帝连这么私密的事情都告诉了自己,却因为自己吃着鸡腿去见他而将自己贬官,这算什么事嘛!想得憋屈,这才禁不住长叹一声。

萧家鼎明知故问:“这位武才人,很得皇帝的宠信吗?”

“是啊!”唐临神秘兮兮压低了声音,“圣上曾经跟我说,他有意在适当的时候册封她为皇后!你想,要是不对她宠爱之极,能有这样的想法吗?所以,我能肯定,只要你得到了她的赏识,也就相当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而她非常的喜欢诗词,每次朝会宴请群臣,她都要吟诗作赋,还跟一些擅长诗词的大臣斗诗赌胜负,常常都能获胜!京城一些有名气的擅长诗词的才子,都得到了提拔,据我所知,不少都是这位武才人的意思。”

武则天喜爱诗词,萧家鼎熟读唐诗,对此是知道的。《全唐诗》收录的武则天的诗作便有四十六首之多,当时她还有诗词专集《垂拱集》一百卷!有《金轮集》六卷,可惜没有能流传下来。她的诗作虽然传世的不多,而且没有特别著名的,但是在唐诗的发展史上,她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她对五代宫体诗是不太喜欢的,她自己的诗作非常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正是她的大力推动诗词的革新,特别是促成了律诗的定型,才使得唐诗走出了五代宫体诗的浮华糜丽,促使唐诗的蓬勃发展和繁荣。同时,武则天爱惜人才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这些人才中就不乏一些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

萧家鼎相信如果自己的名气真的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或许真的能引起她的兴趣。只不过,他的诗词都是抄袭的,真正要他自己作一首而不准抄袭,他基本上就傻眼了。因此,真的要在武则天那里用诗词作为吃饭的家伙的话,他心里还是多少发怵的。而且,这武则天肯定是美貌绝伦的,自己要是色迷迷的样子被皇帝看见了,只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看着萧家鼎脸上阴晴不定,唐临知道他心里打鼓,便鼓励道:“你放心,这件事情有我替你规划,你只需要按照我给你的安排做好就行了。别的你不用操心。——你意下如何?”

第123章 表忠心是必须的

萧家鼎心中飞快地盘算着,——用刑律获取皇帝的赞赏,用诗词获得武则天的好感,从而成为皇帝的宠臣,到时候替唐临说好话,让他官复原职,这就是唐临让自己作的事情。这个事情要说有危险,现在还看不见到底有什么危险,要说没有任何危险,却也不能这么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可这种危险很多人都愿意冒。

除了这个理论上的危险之外,到还看不出有甚么其他的危险。以唐临能当上刑部尚书的本事,要把自己推到皇帝面前,也是完全可能的。问题是,自己是不是要走上这样一条路,成为唐朝的高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选择走上了仕途,谁都希望能走得更远,官当得更大。现在这是一个机遇,萧家鼎盘算之后,决定还是抓住这个机遇,干出一番事业来。

萧家鼎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