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刀笔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仆从悻悻地在对面桃树下草地上铺开垫子,放好瓜果吃食,酒杯酒盏,一个个仿佛忘记了刚才的难堪,眼望着头上的桃红李白,举杯相邀,吃喝了起来。

看见他们吃喝,萧家鼎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便勒了勒裤腰带,准备把那几颗巧克力奶糖拿出来吃掉。便在这时,远远的来了一顶步辇,几个男仆抬着,步辇上端坐着一位中年美妇,雍容华贵,眉目含笑。

第3章 蓬莱清浅水仙家

一见到她,那几个公子小姐都欢呼起来,道:“好了,正主来了!这下可以开诗社了!”

看样子,那中年美妇却是他们这帮子才子佳人诗社的领头的。

步辇停下,公子小姐上前,簇拥着来到了桃树下,坐在了蒲团上。

那先前帮过萧家鼎说话的胖妞坐在了美妇的身边,撒娇道:“干娘!你怎么才来!害得我们眼睛都望穿了!”

这美妇是那姓杜的胖妞的干娘?萧家鼎心想,看这样子,这美妇应该不是一般人家的,却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美妇道:“家里有一点事情要办,我不是说了吗?让你们自己先开始,不必等我的。”

“那可不行!”黄姓美女娇滴滴道,“你不来,谁帮咱们作评判?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说不出到底谁好!”

姓汤的英俊公子摇着折扇,微笑道:“是啊,咱们也等久了,这就开社吧!请纪夫人出题!”

“好!”美妇微笑,看了看四周,道:“我也不出什么太难的,免得太伤神,扰了大家的踏春雅兴。就以眼前春色为题,各赋诗绝句一首,以一柱香为限,最后一人,罚酒两海,倒数第二,罚酒一海。香尽不能成诗者,罚三海!”

众人齐声叫好。

她身边的一个灵巧的小丫鬟,拿出了一个大大的酒樽。那几个才子佳人顿时间目瞪口呆,杜二妞咂舌道:“这么大?三海?我的老天爷,喝完可就什么都不用干了。直接躺倒了。”

众人大笑。

那小丫鬟已经拿出一个小香炉,搁在面前,取出一根精制的线香,点燃了插在香炉里。微笑道:“各位爷!各位姑娘!开始计时了,赶紧想吧,想不到,可就要罚酒了!”

那些才子佳人赶紧的一个凝神苦思起来。

几个小丫鬟又在一个几案上,铺好纸笔,一手捋着宽大的袖袍,一手拿着松烟墨,开始慢悠悠研起墨来。

仅仅半注香,黄姓美女便拊掌微笑,道:“我有了!”走过去,提笔写道:

绿杨阴转画桥斜,

舟有笙歌岸有花。

尽日会稽山色里,

蓬莱清浅水仙家。

众人听说她有了,便都过来围着观瞧,一边看一边念,待她写完,不由得都拊掌赞叹。

萧家鼎也听见了,心中暗忖,这美女虽然跋扈,肚子里却也还有些才学,这首诗倒也不错,虽还算不得绝品,却也有些意境。只可惜自己装了一肚子的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名篇,倒也不把这首诗看在眼里。

那几个才子佳人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那长相颇为儒雅的汤公子,摇着折扇,晃着脑袋,仿佛在吟诵圣贤的锦绣文章一般,把这首七绝又读了一遍,道:“贤妹这首七绝,读罢之后,让人耳目一新,我等都已经成了仙家似的。贤妹果然不愧为益州第一才女!”

那俊俏女子淡淡一笑,道:“汤公子过奖。”便不再说话,似乎对这汤公子的马屁并不是很在意。

这汤公子称呼她为贤妹,可她却淡漠地叫他汤公子,显然对她的套近乎并不认同。汤公子却似乎已经习惯了那俊俏女子的淡漠,也不在意,道:“依着贤妹的这首诗,愚兄也想到了一首,便算作狗尾续貂吧。”当下,走到几案前,正襟危坐,提笔写了一首七绝,边写边自己吟诵道:

二月江边花满枝,

风轻帘幕燕争飞。

游人休惜夜秉烛,

杨柳阴浓春欲归。

他这首诗写罢,那几个公子小姐都连声叫好,只有那俊俏女子,只是神情淡淡的。汤公子便微笑问道:“贤妹,请你点评一下愚兄这首诗如何?”

俊俏女子淡淡道:“等一会自然有纪夫人点评。我等洗耳恭听就是。”

这时,其他的几个也陆续开始提笔写了起来。只有那胖乎乎的傻妞似乎满脑袋的浆糊,怎么都凑不出一首,急得满脑袋的毛汗,没头苍蝇似的在那里乱转。

唐诗宋词萧家鼎脑袋里有的是,小时候望子成龙的父母便逼着他背诵唐诗宋词,也正是那时候被逼得太厉害,反倒助长了逆反,以至于后来稍稍长大了之后便不听父母的了,成了打架斗殴的坏学生,不过父母小时候逼迫他背诵诗词,现在到有了用武之地,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刚才他们说的赋诗胜败罚酒的办法萧家鼎已经听到了,也听到了那俩位的诗,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心中暗想,这一次老子不整得你们两个才子佳人趴地上狂吐老子就不是穿越过来的人。

他瞧着那胖妞,等她转向自己这边,便朝她微笑招手,示意她过来。

胖妞不知道萧家鼎叫她做什么,看了一眼那些才子佳人们,正在围着点评那些写好的诗词,没有人注意她,便快步走到了萧家鼎面前:“做什么?”

“看在你刚才帮我说话的份上,我教你一首诗,你记住了……”

“你教我?拉倒吧!别捣乱了!”胖妞噘着小嘴转身要走。

萧家鼎低声吟诵杜甫的著名咏春诗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

那傻妞立即站住了,转身看着他,一脸的不信。赶紧回头看了一眼,见那几个同伴正在摇头晃脑评析这两首诗,没有人注意他们,赶紧快步走回来,低声道:“后面两句呢?”

萧家鼎微微一笑,道:“你先告诉我,你们都是些什么人?父母都是做什么的?你先告诉我。我再告诉你。”

胖妞忙道:“我叫杜二妞,我爹经商,常年在外跑买卖,我爷爷原来是县衙刑房的一个书吏,名叫杜达隐,因为年纪大了去年已经告老隐退了。”

县衙刑房主管刑事民事审判工作,唐朝衙门普通的胥吏都叫“史”,通称书吏,相当于现代社会县法院一个普通的审判员。

萧家鼎忙拱手道:“久仰久仰。”

杜二妞奇道:“你认识我爷爷?”

萧家鼎愣了一下,心想这胖妞还真实诚,听不出自己这是客套话,又不能当面否认,便含糊道:“听说过你爷爷的名气。嘿嘿。你接着说,那摇着折扇长得人模狗样的公子是谁?”

杜二妞忍俊不禁,扑哧笑了出来:“你说话可真刻薄。不过也挺形象的,我也不喜欢他。他叫汤荣轩,他爹是县衙户房的司佐,名叫汤贤。”

萧家鼎是法制史研究生,对古代官职还是非常了解的。这户房管户籍、记账、驿站、田地之类,职权包括现在的农业局和民政局包括土管局,而司佐,只是司户的副职,可以理解为副局长,但是级别上跟现在社会的县机关副局长可不是一个概念。司佐是流外官,俗称不入流,没有官品,属于官吏中的“吏”级,套现在的行政级别,顶多算个科员级。牛逼什么?老子现代社会没少跟地厅级干部打交道,就算省部级,也有过交往的,你这小小科员在我面前算个球!

杜二妞又道:“先前让仆从撵你走的那个女的,名叫黄诗筠,她爹爹是县衙的录事。”

县衙录事,从职能上看,相当于今天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可是级别跟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差远了,县衙的录事也是不入流的,也是属于“吏”的级别,只不过,工作上经常能跟县领导在一起,可以吹吹风啥的,狐假虎威,难怪这么嚣张,动不动就打人。

萧家鼎又问那中年美妇,杜二妞道:“她是我们诗社的掌社,是告老还乡的弘文馆纪学士的妻子,只是那纪学士已经在几年前亡故了。”

这弘文馆学士那才是真正的大官,唐朝至少要从五品以上的才能叫做学士。五品官可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干部了。只不过,是个搞学问的大学副教授之类的,而且已经去世。看看人家,地级干部的夫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哪像你们这两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这才叫风度!

杜二妞接着介绍剩下的两男两女,也都是衙门胥吏的子女。杜二妞滔滔不觉把这些人都介绍了,都是县衙官吏的子女。看来,这个什么诗社,使他们县衙大院里的官吏子女们组建的。

等她说完了,萧家鼎点点头,道:“明白了,——我教你的那首绝句后面两句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太好了!谢谢你!”杜二妞眉飞色舞转身正要走,萧家鼎忙道:“等等!”

杜二妞赶紧转身过来:“怎么了?”

萧家鼎道:“看你这人实诚,我很喜欢,也乐意帮你的忙。我再告诉你那黄诗筠和汤荣轩的两首诗词的破绽,你想不想听?”

“想啊想啊!”杜二妞急声道,她虽然参加了诗社,可是没有诗词的天资,要么做诗作不出来,要么便是打油诗,徒惹人笑话,她也知道,这些真正的才子佳人要不是看在她父亲是县衙的老书吏给面子说,早就把她撵出了诗社了。便是这样,她心里也总是不是滋味,现在有萧家鼎教她这首诗,听着非常的好,又听他说还能指出那两人诗中的破绽,更是惊喜交加,这下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忙不迭的点头,胖乎乎的脸蛋上满是企盼地望着他。

第4章 沙暖睡鸳鸯

萧家鼎低声把二人诗中破绽说了,杜二妞用心记住,正要转身走回去,却又被萧家鼎叫住了,道:“后面还要作诗的话,还要不要我帮忙?”

“当然要!当然要!谢谢你!”

萧家鼎朝江水边一努嘴,道:“这里太显眼,等会我躲在那里,你装着思考,一个人到河边来。我教你!”

“行!谢谢你!对了,这位大哥,你叫什么名字?”

“现在才想起问我的大名啊?”萧家鼎撇撇嘴,“我姓萧,叫萧家鼎。”

“记住了,谢谢你,萧大哥!”说罢,胖妞转身要走。

“等等!”萧家鼎又把她叫住了,“我肚子饿了,可没心思想诗词啊……”

“等会我来的时候,给你带好吃的!”

“这还差不多。去吧!”

等那杜二妞走了之后,萧家鼎看了看那些才子佳人还在议论诗句,没有注意这边,便悄悄起身离开,等走出了他们的视线,这才绕道沿着江边回到了先前那里。在江边一低洼处仰面躺下,这样,桃树那边的那些人就看不见自己了。自己却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萧家鼎已经想好了,自己穿越前搞律师的,古代讼师地位很低,帮人打官司要先挨板子,所以这活是别指望再接着干了,自己学的是法制史,对唐代律法很有研究,古文基础也不错。混到衙门里去吃公家饭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既然这胖妞跟县衙有关系,自己要想混进县衙,这个机会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了,要想人家帮忙,得先帮人家的忙。这叫做一举两得,既找回场子,又摸到路子。

只听不远处桃树下掌社的纪夫人道:“香马上就要燃尽了,只有二妞你还没有写出来,再要想不出来,可是要罚酒三海了哦?”

一众人等都笑了。

杜二妞红着脸,心里又把萧家鼎刚才教的那首诗默想了一遍,道:“我也想出来了,写出来,你们可别笑话!”

那长相英俊的汤荣轩摇着折扇道:“二妞是慢工出细活!最后才想出来,一定是绝妙好诗!我等准备好好欣赏二妞的千古绝句啊。”

以往这杜二妞能想出来的,差不离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打油诗,所以汤荣轩这么说,听在大家的耳朵里,便是摆明了调侃的,便都笑了起来。

杜二妞狠狠瞪了他一眼,走上前,提笔开始写。

汤荣轩在一旁摇头晃脑大声念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他刚刚念完这两句,原本带着嘲讽讥笑的脸却变成了惊愕,也不晃脑袋了,瞧着其他人。这些人也瞧着他,一时间都有些傻了。

一旁的纪夫人却是满脸喜色,点评道:“迟日便是春日,《诗经·豳风·七月》有云:‘春日迟迟’,这第一句便写出了初春的精致,让人眼前一亮,眼前便浮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色。第二句,虽然平白,但是连着第一句看,却又成了一番精致,读罢两句,那春风和畅、百花盛开、风送花香,便在了眼前一般。”

纪夫人这一点评,让那几个才子佳人脸色更是难看,嘴角也露出了讪笑。

后面两句汤荣轩看了,却更是尴尬,讪讪的不念了。倒是黄诗筠款步上前,瞧着杜二妞写的后两句慢慢吟诵道: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黄诗筠念罢立即抚掌叫好,话语中充满了惊喜:“泥融二字用得最妙,春燕衔泥做巢,可不得是软软的泥吗?偏偏这个融字,又恰好把春暖大地,冰雪消融的初春景致写了出来,这飞燕子的飞,神态也是绝妙,把在屋檐下衔泥做巢的紫燕那轻灵矫捷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偏偏又用的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飞字,可见作诗的工夫,不在辞藻,而在精妙啊!”

纪夫人也欣喜点头道:“是啊,最后这一句,沙暖睡鸳鸯,这个暖是来源于前面的春日,春日冲融,沙洲自然是暖和的了,鸳鸯躺在那里,享受着初春暖暖的阳光,这景致,真的是妙绝!”

黄诗筠跟着赞道:“这最后一句跟第三句,一个鸳鸯睡,一个春燕飞,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再配上第一、二句粗笔勾画的阔远明丽的景物,当真是好一幅初春景物图。全诗明丽悠远,对仗工整,清丽工致,浑然无迹。当真是一首堪称神品的好诗!——二妞,但凭这一首诗,这益州第一才女的名号,该当属于你才是,姐姐我自愧不如啊!”

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点头赞叹。

汤荣轩涨红着脸疑惑地瞧着杜二妞,道:“这首诗真的是你写的?”

“是啊!怎么了?我就不能写一首好诗出来吗?”杜二妞仰着一张胖乎乎的俏脸望着他,半点也不心虚。

“不不,嘿嘿,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以前……这个……”

黄诗筠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二妞这首诗就是最棒的!我觉得应该标为魁首!——对吧?纪夫人。”

纪夫人微笑点头:“你跟汤公子的两首诗也是很好的了,其他几个人的也不错。只不过,公平地说,二妞的要比你们的更胜一筹。的确算得上此次最好。诸位觉得如何?”

其他几人都由衷赞叹点头。

那汤荣轩神色讪讪的,道:“再来一首,如何?”

纪夫人道:“不着急,我们先赏了魁首,罚了最末,然后再接着来。——拿彩头来!”

她身边的小丫鬟忙取出一个描金锦盒,打开了,里面满满的都是铜钱,用细绳串着。这是他们诗社成员凑的份子钱,赏给每次做诗夺冠之人的,每次一贯一千文。相当于人民币五千元。

(本书设定唐朝货币跟现代的比价为一文铜钱等于人民币五元。)

诗社纪夫人取出一贯,递给杜二妞:“喏,你的彩头!再接再励!”

“谢谢!”杜二妞脸上乐开了花,这还是她加入诗社以来,做诗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赞赏,当然也是第一次夺冠。心里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纪夫人又道:“香燃尽之前,大家都做出来了,不过,须得评出最后两人罚酒。照我看……”她的目光落在了另外两男两女身上。

杜二妞抢着道:“我觉得,最后两名,应该是黄姐姐和汤公子!黄姐姐倒数第二,汤公子倒数第一!”

此言一出,场中众人都傻眼了。特别是黄诗筠,俏脸一红,此前做诗,她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从来没有垫底过。可是现在这二妞却说她是最后两名,不由得脸上过不去,不过,杜二妞刚才作出了那样的神品好诗,已经让她刮目相看,也很想听听她这么说的道理。

那汤荣轩却受不了了,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郁闷之下,折扇一摇,哗啦哗啦使劲扇了两下,不料这初春本来就冷,他又一直为了显得潇洒,不时的摇着折扇,不知不觉便受凉了,现在又摇,鼻孔凉气进去,痒痒的忍不住啊嚏打了一个喷嚏,这一下震动,连手里的折扇都掉了。

杜二妞噗嗤一声笑了,道:“刚才萧……嗯,那个农家大哥就提醒你了,这天气还凉,不要摇折扇,当心受寒,你不听,怎么样?伤寒了吧?嘻嘻!”

汤荣轩的书童赶紧的递上手绢给他擦鼻子。

汤荣轩拱手道:“二妞姑娘,你说我的诗排在最末,把想请教一下,我这首诗什么地方不好,要落在最后?”

“我这么说当然有我的道理。——我们这次的赋诗,纪夫人说了,以眼前春色为题,对吧?”

“是啊……”说到这里,汤荣轩便觉得隐隐有些不妙。

杜二妞得意洋洋拿起汤荣轩的那首诗稿,念道:“‘风轻帘幕燕争飞’——既然限于眼前春色,请问我们这眼前,帘幕在哪里?”

“这个……这是一种想像嘛……”

“那是文不对题!要是没有限题,随便你怎么想都可以,既然限题了,当然要按照题目来,大家说对吧?”

他们诗社里水平也比较差的要数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