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主三国-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只相信,最后的结果。至于中间的过程,则可以一笔勾销!

    与曹孟德相同,许攸也是一个赌徒。只不过,他更赌霸主对自己的信任与对自己的肯定,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对许攸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从这目的上来说,许攸已经比袁绍差了一截,比曹孟德更是无法望其项背。

    袁绍是个保守者,因为他所顾忌的多,所以他就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去做某些其他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赌博也需要勇气的,袁绍实在是害怕。

    所以,他没有赞同许攸的提议。若是赞同了,最后又会是怎样一番结果呢?谁都说不准。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决定了,那断然没有反悔的余地。袁绍不可能反悔,许攸也不可能。曹孟德更不会!

    这三个人之间,早在袁绍决定进攻许昌的那一刻,或许就该决定了这个结局。

    “曹兄,你说的是真的吗?”许攸明显不信。

    “既然老许你过来了,那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多谢老许给我的建议,若是此举大成,我可不会忘了这第一大功臣。”曹孟德舒朗的笑道。

    许攸心中腹诽,怎么会没有意义?跟你说话也知道费劲,万一哪一句说错了那可就掉进了你的陷阱了。

    对于许攸来说,他并不关心自己问题的答案,他只在乎曹孟德的回答是不是正确的。如果姓曹的骗他,那么,许攸也不会因此而矫情的离开,只是,他得给自己留个后手了。

    “有曹兄这句话,我可就放心了。”许攸也笑了。

    两人相视,然后端起那案桌上早已摆放的两只碗,倒进美酒,干了!

    这一次,两人都很有默契,不是因为他们达成共识,更不是因为他们在缅怀旧时情谊,不过是逢场作戏,大家各取所需罢了,那么紧张严肃做什么?

    这之间的道理,两人心中明白。明白,而心照不宣。

    两人各有心事,但还是睡了一个好觉。

    翌日,曹孟德吩咐着大军去做好劫粮准备,而那目的地呢,正是许攸所说的乌巢。

    “丞相大人,那乌巢既然是用来屯粮的,想必袁绍早有安排,咱们不能贸然前进,否则恐怕不好。还有那许攸,他在袁绍处待的好好的,突然就来投降了,我觉得此事有诈,我信不过他。”张辽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有什么就说什么,大大咧咧的。

    若是换了别的明公,以张辽这性格,早不知道被丢到什么土旮旯子侯着去了,但是曹孟德不同,听惯了恭维的话,与聪明人说话久了,偶尔听听简单直白的语言,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不过,他可没有把张辽许褚这些粗人当成玩弄一般的意思,与张辽聊天,他可以放松放松。

    猛然的,曹孟德想起了关羽,那个人很聪明,但是说话也直白,性格更耿直,和这种人对话,曹孟德倒是可以收获不少道理,获益匪浅。

    哎!可惜了一个人才,怎么就去了刘备这边呢?

    “文远,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你不信那许攸,那你信我吧?”曹孟德亲切的说道。

    这下,张辽点点头。但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道,“丞相大人,我知道你接纳许攸自然有你的道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要小心此人,这些个谋士,花花肠子最多了。”张辽不屑道。

    听见张辽这有趣的话,曹孟德忍不住大笑,“听你这语气,你似乎对谋士很不屑啊!”这是正常的,武将瞧不起文官,文官瞧不上武将,自古以来,就有这种说法。“那么,你觉得奉孝怎么样?”

    听见曹孟德问关于奉孝的看法,张辽不假思索的答道,“这怎么能一样?奉孝才不是那些整天玩阴谋的谋士。”

    “那他是谁啊?”

    “他是鬼才!奉孝也说过,他是鬼才!只是,这鬼才终归不属于人间的,也不知道,奉孝以后……”

    “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曹孟德觉得让张辽再说下去,是不是就该出点诅咒奉孝的话了?曹孟德可不想听见那些。

    “文远,既然你相信我,那你就按我说的做吧!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曹孟德还有别的人要安排,他就要和张辽作别,让他下去准备,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然后低声和张辽说道,“偷偷的告诉你,那个许攸啊,我从头到尾就没有相信过他。”

    张辽虽然是个武夫,不过他脑子转的还算快的,听见这话后,立刻反应了过来曹相大人是什么意思。张辽点头,走的时候那心情还不错。

    看着张辽离开,曹孟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都说那“傻人有傻福”,现在,他突然羡慕起张辽许褚这种人了。

    不过,身为主将,他也有他的责任。只是希望,他来世可以活的像张辽那般吧!也希望,张辽那个乌鸦嘴不要一语成谶。

    这“一语成谶”,指的当然是张辽对奉孝的评价。鬼才,不属于人间的鬼才。

    人间万事,终成蹉跎,奉孝,你不会那么快离开的吧!“鬼才”这称呼还挺不错的。

    行装从简,这是领兵打仗时的要领。曹孟德只安排了五千精兵,然后分成了五路,那打头阵的,自然还是张辽许褚这哥俩。

    武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有什么仇是不能用打一架来解决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打两架。

    总之,武将之间没有什么勾心斗角,没有什么隔夜仇,相反的,他们还会齐心协力,会互帮互助,将上面的吩咐做到最好。

    “奉孝,你暂且和贾诩留守大营,对了,把那许攸给看好了。”最后那句话,曹孟德和奉孝说的声音很低,至少,其他人没有听见。

    在曹相大人率领五千精兵离开之后,奉孝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方才,孟德兄除了和他说要看好许攸小心许攸之外,还叫了他一声,鬼才。

    他可从来没有自大的在孟德兄面前自称过啊!想到知道自己这个外号的,难不成是张辽说的?张辽,你也太不够兄弟了吧!

    要是孟德兄因为这个称呼觉得我是什么居功自傲的人,你要我怎么解释?

    你……等你回来再和你算账!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去和许攸熟络熟络关系,然后再防范着他。哼!听说那人仗着自己和孟德兄是乡亲,还挺横呢!在我鬼才面前,你算个什么东西?

    要是真说起来,比起那许攸,鬼才郭嘉才更横更自傲一些。

    到了傍晚时分,趁着这夜色,大家才更好行动。

    这夜,出奇的晦暗,仿佛要把所有的肮脏都给笼罩进去。趁着夜色行进,以夜色做掩埋,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这也是普遍行军都在使用的办法。

    那边袁绍还在美梦中与周公相会,可是梦见了什么美人乎?可是痛饮了什么美酒乎?

    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

    只不过,这位袁将军又梦到了儿时的那些故事。对袁绍来说,这是他心底中最柔软的一个回忆,谁都不能碰触的回忆。

    不过,袁将军的美梦没有持续多久,被人从美梦中叫醒的感觉很不好,袁绍皱眉。

    但是,那个将他叫醒的人可不管什么主公的感觉,他有重大的事情要禀报。

    那是之前因为言语相撞得罪了袁绍的沮授。

    夜色沉寂,星象有异,这可是大凶的兆象啊!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个什么特长的都不好意思来当谋士,所以,这沮授当然还兼职面相这么个职业。

    袁绍本来不想接见的,要是开了这么个先例,大家有点什么事,有个什么猜测都往他这儿跑,那他以后还要不要睡了?

    不过,沮授在外面那鬼哭狼嚎的,袁绍听了都有些不忍心,只好让他进来,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袁将军,将军,适才我夜观天象,有太白逆行,流光射入之大凶。今夜恐怕不平,还望将军早些准备,我怕会有什么不测!”

    沮授哭天喊地道。那喊的让袁绍有些受不了。

    (本章完)

第165章 初战官渡() 
    做忠臣要比做奸臣难的多,而且这意外也不确定。但是古往今来,还是忠臣更多一些。

    当然,那边史官们为了史册的一个良好影响,只突出写了几个坏到极致的奸臣,稍微有点功绩的好官都要大加表扬一番,着重描写。

    这是一个原因,却不是最主要的。

    在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各种经典影响之下,还是有很多年轻人立志要当一个名士的。不说那远的,至少眼前这个沮授,就是如假包换的真名士。

    在各种从小灌输的经典之下,尽管袁绍对沮授的态度不怎么好,不过沮授还算是有良心,拼死了也要告诉袁绍自己的重大发现,哦,不对,是重大猜测。

    星象这种问题说白了还是推测,谁都没有个具体的意见要如何如何。那沮授的推测能力再怎么高明,也免不了这个俗套,而袁绍此人,对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是很不感冒的。

    与许攸不同,沮授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在这儿哭的昏天黑地的,他是为了道义,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良知。

    良知这种东西,也是说不准的,至少,沮授还是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他不爱那什么繁华虚妄的,他所坚持的,只是自己的初心。

    喜欢听真话的人少,认为你说的是真话并且能够采纳的人更少。

    袁绍有起床气,当他知道沮授在门外说什么也要进来时,袁绍暂且忍了那等骚扰,然后他想着看看沮授到底是有什么大事来回禀,靠!老子大半夜的被你叫起来,就是为了听你说这些?

    袁绍怒了。

    之前那做梦的时候还梦见童年和阿瞒一起玩闹的情景,结果这么剧情一换,接着就变成了阿瞒要来杀他……哼!你一个看天象的在这儿妖言惑众的说些什么?

    沮授是本着一番好心好意前来与袁绍回说,结果他怎么着都没有想到袁绍现在是连杀了他的心思都有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此一来,这沮授是成了忠义的名声了,但是那前途也……危险哪!

    沮授见袁绍没有反应,难道主公还没有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沮授决定说的要再清楚一些。

    “主公,今夜恐怕曹贼会来偷袭,来请主公做好准备,以防不测。”沮授言辞诚恳的说道。

    这句话无意间在之前的那态度上加了一把火,使这个火势更大了几分,大到了火势燎原的地步。

    袁绍想直接把这个讨人厌的自作聪明的腐儒给斩了,不过他考虑到名声影响问题,这次变得聪明了一些。

    “来人啊!这个看门的居然敢把沮授给我放进来,把他重责一百军棍,打死不论。”

    袁绍这话,应该算是很委婉的在拒绝了沮授的提议,那沮授也算个明白人,听见袁绍这等吩咐,既没有去给那看门的求情,也没有再拿天象来说什么。不切,都是他的不是。

    沮授摇摇头,本来是为着道义而来,没想到却害了这么平白无辜的人。沮授叹了口气。

    然后沮授走出了袁绍的寝室,他一边走着,一边摇头感叹,“哎!今日不听我一言,他日冀州必成一片炼狱,我的尸骨,又该葬于何处呢?葬于何处?”

    这番不详的话很惹袁绍生气,你小子是诚心在这儿霍乱军心是不是?最后,袁绍忍住了,他翻了个身,继续做他的美梦去了。没有让沮授达成愿望,他会有点小脾气也是自然的,管他干什么?

    如果他袁绍事事都要计较,那岂非不是太小气了吗?光这计较,他恐怕就有够头疼的了。

    这边袁绍安然入睡,就在不远处,他梦见的幼时玩伴正在夜色中朝他的方向而来。那速度很快,目的也很明确,所向的,正是乌巢。

    事实也证明,虽然天象这种东西子虚乌有,不过这沮授还是有点本事的,在预测能力方面,确实准确率很高。只不过,那方袁绍睡得正香,还有谁会管他的预测呢?

    曹孟德为了隐瞒自己这方的行踪,将那马上的旗换了冀州旗。就算远远的有人见了,这么一阵搪塞,总不会有人在乎的。

    黑灯瞎火的,大家都在忙着与周公约会,谁会那么事事周全,细加盘问?

    看着冀州军营这边的情况,曹孟德暗暗心惊,他决定等他回去之后一定要加强防范,无论怎样,绝对不能出现这么松散的治军情况!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曹孟德从袁绍身上长了一智,这可是让袁绍意想不到的。

    不过,谁闲着没事会去访查自己的下属呢?

    也就是这支正在暗夜中疾行的军队了。

    可以说,曹孟德这一路算是畅通无阻,安全的就让他自己都有些无法置信。靠!安排了一天的,还部署了精密的计划呢,结果,啥都没用上,这让打先锋的许褚张辽也因为觉得太简单而认为其中有诈。

    要不是曹孟德相信许攸不会骗自己,他几乎也要以为这其中有诈了,看来,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接下了这个赌局,也是正确的。

    等到达乌巢时,已经是四更天。

    尽管这夜色沉寂,不过,丝毫不影响那些寻欢作乐,大鱼大肉的将士生活,醉酒笙歌的军旅生涯。曹孟德率领着军队小心翼翼的前行时,那方在乌巢守粮的将领,也在军营里和下属们痛饮欢歌,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正有人在悄悄的接近,更没有察觉到今夜终究不平。

    许攸说的不错,这守粮的将领是个酒徒,是一刻都少不得酒的。

    这种人,要不是为了此次计划的周全,不能打草惊蛇,曹孟德真的很想顺手给解决了,真是浪费农民们的粮食。

    现在他也知道粮食重要了,不过,当曹孟德命下属将火把扔向乌巢中屯备的粮食时,可是一丝一毫都没有犹豫。当那漫天的火光将整个暗夜映衬的如同白昼一般,即使这正在喝酒喝的起兴的守粮的将领也被惊醒了。

    这火势如此之大,如果这是发生于别人身上的,那么这几个人说不定还能当成酒后谈资一般笑笑,如果做点评论,不过,当他们会涉身其中,会成为那被害者的时候,他们才会着急起来。这是从来的道理。

    那将领正喝的起兴,只见一小兵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将军,将军,粮仓着火啦!”

    只这一声,便扰乱了那将领所有的兴致,然后,待得那将领将这句话来回念叨了两遍时,已经吓的酒醒了大半,脸色也变得惨白惨白。

    粮仓失守,有什么后果,他心中还是有数的。即便那袁将军再怎么好说话,即便他人脉再广,人缘再好,也逃不掉这即将到来的死路啊!这可不是小事,在面对生死问题上,没有什么是小事。

    那将领反应过来,事到如今,只有抓到那些纵火烧粮的人,才能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至于其他的路子,还是想都不要想了。

    混蛋!到底是谁这么胆大包天,竟然敢来乌巢纵火!

    谁和袁绍有仇?谁巴不得冀州输掉这场战争?那将领不笨,对时势也是比较上心的一个人。只是这么一琢磨,他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一定是那曹贼前来放火烧粮,这还用得着想吗?

    本来以为在乌巢是在轻松活,干着后勤工作,拿着不菲的俸禄,而且生命安全也有了保证,更关键的是,不去前线上阵,那么他就可以多喝两杯,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最诱惑的一个特点。

    但是现在,当乌巢出了问题,将领淳于琼才知道自己的职责有多么重大,自己的生命也多么重要,他从来没有这么担心过。

    现在再自责也什么用了,淳于琼一怒拍桌,“给我把兵力集中起来,出兵,拦住那些曹贼!”

    早在那小兵来回禀的时候,虽然声音不大,不过对在座的诸位可都是当头一棒,大家的酒都醒了,现在,正是等着淳于琼的吩咐。

    在得到命令之后,他们也都很积极,一个个虽然还有些摇摇晃晃,不过也算是身形稳健的出去吩咐了。

    现在,他们只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关于生死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可以纠结的,大家都很理智,动作也很敏捷。

    淳于琼看着这帮子裨将的速度,心中感叹,要是这些人平时也有这么认真,也有这么麻利,那现在别说是曹贼,就算是统一中原那也不在话下了。

    不过,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在被逼迫下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的。如果没有曹贼来放火烧粮,估计那些人还会醉生梦死,估计淳于将军也不会发现,原来自己手底下这军队还是蛮有潜质的嘛!

    但是现在,他发现的有些晚,他也宁愿自己没有发现这些。

    “丞相大人,贼兵在后紧追。是否需要安排一支队伍回击。”有裨将禀报。

    曹孟德连头都没有回,“继续走,等那些人追到后方,斩尽杀绝!”

    (本章完)

第166章 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