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岁约阿希姆-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占优的普鲁士军队凭借撞针式步枪击败了骄横的奥地利骑兵,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马锡纳上校一言罢了,满场沉寂。

    稍做思量,比昂凯利中将道:“战争本就是冒险。如果我们的科尔索干扰仪不能发挥作用,如果敌人的反舰火箭弹精度如传闻那般精确,你们就借机败退,引诱敌舰前来追击。”

    四位舰长相视颌首,觉得此计可行。

    见此情形,比昂凯利很是满意,他道:“如果大家没有异议,那么接下来就请罗马诺少校将我们新作战方案的各处细节一一阐述。”

    接下来,比昂凯利的副手,那位出生在西西里岛的参谋官,用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向四位舰长介绍新制定的作战方案,其侧重点是讲解各种不同形势下的应对策略。末了,比昂凯利宣布由马锡纳上校担任这个临时战斗编队的代理指挥官,并向舰长们强调,此次作战四艘巡洋舰必须紧密协同,务必做到步调一致,决不能瞻前顾后,各自为战。

    会议结束后,比昂凯利亲自将舰长们送到舷梯口,跟他们一一握手道别,然后目送他们搭乘交通艇离开。接着,还没等比昂凯利返回舰桥,北方的沉寂夜空突然被阵阵红光映亮。

    片刻过后,比昂凯利接到报告:设在撒丁岛西北部的卡恰角雷达站遭到炮击。

    感觉肩负重担的意大利海军中将深吸了一口气:“给四艘巡洋舰发灯语信号:舰长们一旦归位,立即出击!”

    数分钟过后,四艘战舰相继回复灯光信号,表示舰长就位,可以出战。“埃马努埃莱二世”号遂向它们发出了“执行b计划,祝好运”的灯码讯息。

    四艘轻巡洋舰遂从隐蔽位置驶出,它们排成一列纵队,朝着夜幕泛红的方向高速驶去。这个时候,意大利海军的轻巡编队与新联合王国轻重巡洋舰编队相隔数十海里,双方的舰载雷达都还不能探测到对方行踪,意大利人自以为依靠陆上部队的反馈推测敌方舰艇的位置,能够在敌我动向的掌控方面占得先机,殊不知对手的ia…40型舰载雷达预警机正严密监视着撒丁岛以西海域。比昂凯利中将麾下的四艘轻巡洋舰刚刚驶离圣彼得岛和圣安蒂奥科岛之间的隐蔽水域,新联合王国海军的雷达预警机飞行员便发现了它们,并在第一时间向旗舰“芬尼亚”号报告了情况,进而使莫洛伊上校指挥的“法尔”号和“梅尔顿”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提前应对……

    全速突进的状态下,意大利轻巡编队从隐蔽出发位置到卡恰角雷达站附近海域需要两个半小时航程,如果敌舰保持不动,那么两个小时之后,双方就将进入彼此的战斗射程,但战术一贯灵活多变的新联合王国海军舰艇可不会呆呆地在意大利人的地盘等上两个小时。于是乎,奉命指挥这支轻巡编队的“阿布鲁奇公爵”号舰长马锡纳上校时刻关注着有关敌舰行踪的消息,脸上的表情也随着各种讯息发生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变化。

    “上校,收到卡利亚里发来的密电,卡恰角雷达站在敌方炮击中近乎损毁,雷达设施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使用。我方夜间侦察机已出动侦察,目前暂未发现敌舰行踪。”

    “是么?”年逾五旬的马锡纳上校不放心地从副官那里接过电报纸,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唯恐年轻的副手错漏了某些关键字眼。

    见上校看完电报后并无任何表示,副官小心翼翼地说道:“大概是两年以前,我有幸前往卡恰角雷达站参观,那时候雷达站尚在建设当中,感觉它的布局非常巧妙,防御也很稳固,据说主体建筑正面的钢筋混凝土墙有三米厚,能抵御战列舰主炮的轰击,没想到巡洋舰炮火的轰击就能把它打垮。”

    马锡纳上校冷哼道:“建筑承包商的话也能信么?”

    副官应承着笑了笑:“敌舰既然已经完成了破坏卡恰角雷达站的任务,会不会已经全速向西撤离了?那样的话,我们根本是追不上它们的。”

    马锡纳上校又一个冷哼:“追不上也得追,不然怎么办?夜战,我们虽然占不到什么便宜,但也不至于吃大亏。昼战,我们要应付的不仅仅是敌人的战舰,还有那些高精度的舰载轰炸机,情况可能更加不妙啊!”

    听了这话,副官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须臾,马锡纳上校兀自嘀咕道:“但愿爱尔兰人自信心膨胀,在发现我们尾随追击之后,调头回来跟我们斗上一斗。这样的话,我们也好跟他们来一场公正的对决。”

    副官同样自言自语式的口吻说道:“以4对2,我们总不至于完全落于下风吧?”

    马锡纳上校稍稍舒展眉宇,似乎对夜战的前景抱有憧憬。跟随两艘埃马努埃莱二世级战列舰杀到撒丁岛海域的这四艘轻巡,乃是意大利海军现役轻巡中舰龄最新、武备最强的:“奥斯塔公爵曼努埃尔…菲利贝尔托”号和“尤金尼奥”号同属奥斯塔公爵级,标准排水量8500吨,以4座双联装53倍径152毫米舰炮为主要武器,辅以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双联装47倍径100毫米高炮、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双联装13。2毫米机枪,使用两台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主机最大功率11万马力,作战状态下的最高航速可达36。5节;“阿布鲁奇公爵路易吉…迪…萨伏伊”号和“朱塞佩…加里波第”号归为阿布鲁奇公爵级,标准排水量9600吨,装备10门53倍径152毫米主炮,同样以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双联装47倍径100毫米高炮、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双联装13。2毫米机枪为辅,并试验性地装备了127毫米防空火箭弹,以舰体内部设置装甲的方法增强垂直防御,其防护水平是意大利所建造的轻巡洋舰当中最好的,动力配置有所降低,其主机最大功率10万马力,作战状态下的最高航速为34节。

    就基本的性能参数而言,意大利海军的这四艘轻巡洋舰相较于爱尔兰人设计建造的第三代标准型轻巡洋舰——利斯塔级,并没有很明显的差距,对单舰战斗力影响较大的因素在于雷达和制导武器这两件“软设施”,但它们在实战中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的战例可供人们精确测算。

第158章 怕啥来啥

    沉沉夜幕下,悬挂着新联合王国海军战旗的“法尔”号重巡洋舰和“梅尔顿”号轻巡洋舰正结伴航行在撒丁岛以西的开阔水域。就在这个夜晚,它们联手炮击了位于撒丁岛西北部的意军陆基雷达站,以持续半个小时的猛烈轰击摧毁了这座雷达站的主要设施,此举不但可以打击意大利军队的士气,更能够迫使意军高层在西部战线投入更多的兵力,从而减轻奥匈帝**队在东部战线的压力。

    目标任务既已达成,两艘巡洋舰毫不迟疑地踏上了返航的旅程,官兵们并没有如释重负地放松警惕,而是通过己方舰载雷达预警机提供的侦察报告密切关注着身后的敌情动向。

    “呃,它们奔着卡恰角去了?”

    “法尔”号重巡洋舰的战斗舰桥里,舰长莫洛伊上校反复摸着自己刚长出胡渣的下巴。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思考问题的习惯性动作。

    “我看,意大利人不至于笨到认为我们将卡恰角雷达站摧毁之后,还会继续呆在那附近转悠吧?”以特别观察员身份登舰随行的多赫蒂少校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果不是判断错误,那就是在故意避战——以四艘轻巡洋舰对抗一艘重巡洋舰和一艘轻巡洋舰,没人会觉得这时一场好应付的战斗,对吧?”莫洛伊上校同样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味。他们之所以知悉敌方四艘舰艇均为轻巡洋舰,并不完全是舰载雷达预警机的功劳,而是很大程度上源于谍报和基于谍报信息的专业分析——尽管比昂凯利舰队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隐匿行踪,极少对外联络,但在意大利海军司令部,有关这支舰队的信息并没有锁进保险箱,奥匈帝国的谍报人员巧妙地获得了情报,奥军参谋部则在第一时间将情报分享给了同盟者。

    “那真是有些可惜呢!”多赫蒂少校用一支小勺不紧不慢地搅动着钢制水杯里的热咖啡,“我本以为今晚会有一场精彩的海战,看来现在可以直接去睡觉了。”

    “或许,我们可以稍稍放慢航速,那样的话,它们还有可能循着我们的踪迹追上来,不过……我很怀疑敌人有没有这个胆量前来。”莫洛伊上校调侃道。

    “据我所知,大多数意大利人是热爱和平的。他们安于现状,享受生活,不愿意以任何形式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多赫蒂继续搅着咖啡,却迟迟没有喝上一口。

    莫洛伊上校双手叉腰道:“这么说来,意大利人征服世界的野心已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用尽了?”

    “那倒未必要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多赫蒂不紧不慢地阐述道,“意大利人之所以缺乏尚武精神,大概跟他们在艺术和商业领域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吧!再者,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城邦国家体系,使得意大利人作为一个民族不再像从前那样有凝聚力——大多数意大利人都有很强的地域观念,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南方人厌恶北方人,这种观念导致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莫洛伊上校摸摸下巴:“人民和军队不愿征战,统治者却乐此不彼的四处扩张。”

    “所以,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它们非得占有很大的优势,才可能赢得一场艰难的胜利。”说罢,多赫蒂将咖啡杯递给身旁的同僚。

    莫洛伊撸起袖子看了看手表,然后对多赫蒂说:“祝您睡个好觉!少校!”

    多赫蒂微笑着敬礼道:“早晨见!尊敬的指挥官!”

    莫洛伊还以军礼:“早晨见!尊敬的特别观察员!”

    多赫蒂离开了战斗舰桥,而与之同行的另一名特别观察员,一位年轻的海军中尉,则在那里不急不慢地喝着多赫蒂留下的咖啡。

    这时候,莫洛伊也吩咐副官给自己续上一杯咖啡来。

    “上校,您不去休息一会儿?”

    莫洛伊摇了摇头:“十年难得的际遇,可不能因为一个瞌睡给错失掉了。”

    年轻的海军中尉不明所以,但对于他的探问,莫洛伊却不愿多说。

    兴许莫洛伊已有预感,过了不多久,随行的“梅尔顿”号轻巡洋舰突然降低航速,而后发来灯光信号:我舰漏损情况加重,需减速进行抢修,预计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望着舷窗外漆黑一片的海面,莫洛伊嘀咕道:“天意如此。”

    一个小时后,“梅尔顿”号的抢修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从己方舰载预警机反馈的消息来看,意大利人似乎发现这两艘舰艇没有全速脱离,而是在这距离撒丁岛三个多小时航程的海域逗留,所以,原本开赴卡恰角海域的四艘意大利战舰调整航向高速驶来。

    “既然那两艘高级配置的意大利战列舰依然在岛屿间的隐蔽位置按兵不动。”莫洛伊自顾自地冷笑道,“那我们今晚就只好拿他们的轻巡洋舰练练手了。”

    就吨位而言,“法尔”号足以碾压早期的无畏舰,但它的主炮、动力以及防护系统的绝对重量只有那些老式无畏舰的1/2到2/3,余下来的重量被用在了通讯、探测、火控、损管以及补给上,所以像“法尔”号这样一艘设计精良、装备完善的现代化重巡洋舰,综合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了无畏时代的老舰,如若正面相遇,“法尔”号高射程、高精度、高穿深的主炮完全能够在对手射程之外将其暴打,而4座四联装管式无线电制导火箭弹发射器,可在半分钟内发射16枚“凯伊之箭”——作为新联合王国研制的第一代反舰导弹,“凯伊之箭”采用无线制导为主、雷达自导为辅的战斗模式,其弹头位置装有摄像头,通过无线电将图像传回母舰,使操控人员能够应付各种天气和海况下的战斗。如全程无线制导,对20公里、15公里、10公里的海上目标,攻击的误差范围为81米、65米、48米,这意味着对于驱逐舰以上级别的舰船,在距敌20公里位置开火即可保证75%左右的命中率,距敌10公里就基本可以确保命中。若发射后因敌方干扰而致无线电讯号不畅,或是在夜间、极恶劣天气下使用,则自动转为雷达自导模式,对20公里、15公里、10公里的海上目标,攻击误差范围为米,对巡洋舰以上级别的舰船,在距敌20公里位置开火依然可以保证30%左右的命中率。

    威力方面,“凯伊之箭”标准型的装药量约为西方同盟国制式毫米鱼雷的三分之二,因采用高抛式飞行轨迹,对海面目标实施大角度俯冲攻击,而且攻击末端的速度接近音速,在使用穿甲型战斗部的情况下,别说是对付老式无畏舰,就算是新式战列舰挨上一发也未知生死!

    见莫洛伊上校吩咐手下军官做好发射无线制导型反舰火箭弹的准备工作,跟多赫蒂一样来自海军参谋部的中尉军官不禁发问:“上校,您打算用‘凯伊之箭’教训那些冒失的意大利巡洋舰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当然可以毫发无伤地将它们击败,可敌人的主力舰必定会对我们进行防范,而我们也就此失去了一次出敌不意打击对手的机会,这样值得吗?”

    莫洛伊没有因为对方的一连串问题而失去耐心,他知道,这些特别观察员在战术策略方面有很好的理论素养,但欠缺基层指挥经验和实战经历,所以海军参谋部会把他们派到战斗一线来,且不给予他们任何的管辖权和决策权。

    “即便我们主动避战,又或是以舰炮跟敌舰交火,难道意大利人就对我们装备制导式反舰火箭弹不加提防了?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就如同无畏舰和航空母舰一样,促使既有的海战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德国、美国、日本都在极力跟进,意大利人不会视若无睹的。”

    中尉军官想了想:“您分析的确实很有道理,刚刚是我唐突了,非常抱歉!”

    莫洛伊摆了摆手:“无论是主炮搭配雷达火控系统也好,还是单纯使用‘凯伊之箭’也罢,对付区区几艘意大利轻巡洋舰并没有什么难度,我真正担心的是意大利人的的潜艇。”

    在“梅尔顿”号减速抢修期间,“法尔”号始终以巡航速度在附近海域盘桓,此时上有预警机值守,下有舰载雷达警戒,他们不必担心敌人的水面舰艇或是航空部队突然来袭——夜间轰炸的特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意军轰炸机速度慢、防御弱的缺点,但完备的火控雷达体系和成熟的无线电近炸引信能够保证舰艇防空火力“昼夜无恙”。正如莫洛伊上校说说,这支双巡洋舰编队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它们的反潜能力非常薄弱,一旦遭遇意大利潜艇,情况就很是不妙了。

    战场局势不但瞬息万变,而且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梅尔顿”号抢修工作接近完成之时,舰上的声呐系统便探测到几公里之外有疑似潜艇的不明物体靠近,舰员们刚刚拉响反潜警报声,值守在被动式声纳设备前的操作员便急忙大叫道:“左舷前方发现鱼雷来袭!”

第159章 细节处见真章

    发现海面上疾驰而来的鱼雷,“梅尔顿”号指挥官一面指挥舰艇紧急转向,一面下令左舷的八管火箭式深弹/烟雾弹发射器应急发射。只待操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参数设定,八枚零延时设定的火箭式深弹便在五秒之内发射出去,转瞬过后,它们在舷侧数百米海面构筑起一道特殊的防御屏障。

    这一阵猛烈爆炸,顷刻打破了夜的沉寂,令两艘新联合王国海军巡洋舰上的三千多名官兵意识到他们的处境远比预想的艰险;爆炸掀起的水浪在空中化为飞沫,纷纷扬扬,在“梅尔顿”号的探照灯下泛着五颜六色的光泽,舰上的瞭望人员瞪大了眼睛,苦苦搜寻鱼雷的踪迹,而在这艘轻巡洋舰的声呐室里,佩戴资深士官长臂章的声呐操作人员在短暂的间隔后重新投入工作,借助精密仪器追踪水中的危险目标。

    “方位060,鱼雷两枚,距离我们还剩500米!”

    在这个竭力保持镇定的声音从声呐室传出后,舰桥上的氛围出现了刹那的僵滞,紧接着,一个嘹亮有力的声音向战斗岗位上的官兵们发出射击指令。片刻过后,战舰左舷的5座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和3座双联装40毫米机关炮争先恐后地发出震耳的咆哮声,近防火力在舷侧海面形成了一道道阻拦弹幕。

    深弹阻拦、近防炮火、机动规避,“梅尔顿”号官兵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鱼雷作为跟水雷齐名的两大舰船杀手,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海战利器,人们迄今没有找出有效的破解之法。所幸的是,那两条鱼雷最终从舰尾后方水域穿过,其中一条距离螺旋桨仅有十几米!不过,来自水下的危险并未就此解除,一转眼的功夫,又有两条鱼雷被声呐员发现,而且从声呐系统接收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