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动员肯定会引起他们的警惕,从而提前做好应对,这样一来,我们很难占据主动,而且一旦开战,我们还得提防某些国家在背后捅刀子。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嘴里呢喃着这些,小威廉突然转过身,以一种少见的求助目光望着夏树。这种眼神让夏树想起了多年以前,时任军团指挥官的小威廉也曾这样寄希望于自己帮他克服困境,而当同盟国海军在亚速尔海域陷入困境时,小威廉也曾亲至利默里克劝说自己领兵上阵。
夏树径直走到小威廉跟前,双手扶着他的臂膀:“恕我直言,如今的德国已是无比强大,它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它自己。还记得很久以前,我们曾经深入讨论过苏维埃思潮的影响,它本身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那种侵略性,只有在国家治理出现严重问题,造成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时,苏维埃思潮才会扎下根来并且迅速蔓延。十几年前的威尔士,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了上百个苏维埃组织,矿工罢工,交通瘫痪,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我们不得不动用大量军队维持秩序,而现在呢?人人安居乐业,就算苏维埃俄国派一千个政治委员到威尔士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小威廉满心失望地看着他:“难道说我们不仅不能严厉惩罚波兰人,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得无忧无虑,以此平息这里的革命浪潮?”
夏树意味深长地说:“或许,公正的对待就足够了!”
第93章 波兰泥沼
1946年10月27日夜,德国亲王、德属波兰总督埃特尔…弗雷德里希因伤势过重而离世,对于生活在德属波兰地区的近3000万波兰人而言,命运在这一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闻此消息,德皇小威廉连夜从下榻处赶到医院。看到自己的兄弟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而且死时面目全非,全身上下裹着厚厚的纱布,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当场向德属地区的保安部长官吕迪克将军下令,对所有已经逮捕的嫌疑人就地执行枪决。等夏树抵达医院时,吕迪克将军已经将枪决命令传达下去,一贯对当地波兰人心狠手辣的保安警察们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483条性命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烟消云散,而这仅仅是个血腥的开端!
次日,得闻弗雷德里希亲王辞世的消息,有心同德国修复关系的奥皇卡尔一世发来唁电,并向小威廉提出了共同清剿波兰革命组织的建议18世纪末期,俄、奥、普三次瓜分波兰,而在一战期间,俄国统治的波兰地区被德国和奥匈瓜分,至此之后,鼎盛版图达99万平方公里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被德奥两国占据,其中德国占据了71%的领土和68%的人口,奥匈帝国占据了29%的领土和32%的人口。
在奥皇卡尔一世的“怂恿”下,小威廉无视旁人劝说,指派曾在德属东非残酷镇压当地人的西蒙…埃塞勒将军出任德属波兰地区的代理总督,着手安排对波兰革命组织的全面清剿行动,并且向奥皇卡尔一世复电,表示同意其展开联合行动的建议,要求奥方委派全权代表前来会商具体事宜。
很快,弗雷德里希亲王的遗体被运回德国本土的皇家墓地安葬,小威廉也离开了华沙这个给他留下了糟糕印象的城市。在回到柏林之后,他没有放松对波兰清剿行动的关注,而且对于埃塞勒将军有求必应,不但授权其随意调动驻守德属波兰地区的任何一支军队,必要时甚至可以给他调派驻防在北方边界的装甲部队支援清剿行动……
弗雷德里希亲王的葬礼结束后,夏树留在柏林试图安抚情绪暴躁的小威廉,可是任他磨破嘴皮,百般宽慰,陈述利害,这位德国皇帝还是执意要将波兰人当中的“异教徒”清理干净,“否则他这一辈子都不愿再踏上波兰的土地”。
对于跟德国人联手呼应,绞杀波兰革命组织,奥匈帝国方面倒是表现得非常积极。事实上,由于北部地区经济长期低迷、种族矛盾不断激化,奥属波兰地区的状况比德国这边还要糟糕,致使奥匈帝国不得不将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部署于此,维持大量驻军和相对庞大的警察治安部门使得奥属波兰地区的财税收支变得入不敷出,也就是说,占领波兰南部地区不但没有预期的丰厚收益,反而要用奥匈帝国本土的资源补偿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奥匈帝国高层早就想要对波兰人当中的革命者进行镇压和清洗,但如果由他们单方面展开行动,那些波兰革命者很容易越境前往德属波兰地区暂避,等风头一过又溜回来,让奥方的行动徒劳无功。
这边劝说德皇小威廉未果,那边又眼看着德奥联手清洗波兰革命党的大规模行动拉开序幕,夏树心灰意冷地从柏林回到利默里克。
历史的舞台上从不缺少血流成河的惨剧,伴随着无情的枪声在罗兹、拉多姆、卢布林、克拉科夫、利沃夫、维尼察等地响起,数以千计的波兰人绝望地倒在了布满弹孔的墙壁前。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受难日之后,一再忍受****的波兰人开始为了生存而积极抗争。别看波兰军队近三个世纪以来屡战屡败,直至被强邻彻底瓜分,他们也曾有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辉煌历史,而在40年代中期,波兰地下抵抗组织的规模毫不逊色于菲律宾抵抗联盟,而且在苏俄志愿者的帮助和训练下,抵抗战士们已经具备了现代游击战的意识和技巧,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他们开始跟强大的敌人展开武装斗争!
如果是在正面战场上跟数万波兰人组成的正规军堂堂正正地干仗,拥有十倍兵力的德奥军队有把握用几天时间全歼之,然而在游击战的泥沼里,德奥军队逐渐陷入到了处处被动、举步维艰的境地,尤其是军事组织性较差、装备程度相对较弱的军事化警察部队,动辄被波兰游击队狠狠偷袭一把,乃至多次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而战斗力欠佳的奥匈正规军也没好到哪里去。及至11月下旬,奥属波兰地区由于频繁交火而乱成了一锅粥,奥方不但损失了相当数量的枪械辎重,居然还被干掉了两个将军和十六个校级军官只有不到半数是在战斗中阵亡,其余要么是在睡梦中被炸死,要么是在战线后方遭到狙杀。
被寄予厚望的奥匈军队居然让波兰游击队揍得鼻青脸肿,奥皇卡尔一世自觉颜面无光,可又不甘于再次被德国人看低,遂向北部地区大举增兵,并委派皇储奥托…冯…哈布斯堡担任前去督察军务,然而有斐迪南大公的前车之鉴,奥匈皇储只是蜻蜓点水般巡视了几处兵营,这对于奥匈军队愈发低迷的士气来说“然并卵”,不断损失的辎重运输部队一面使前方部队的境况持续恶化,一面让波兰革命武装越打越活跃。万般无奈之下,卡尔一世授意帝国总参谋长伦杜里克上将向德方提出新的联合行动方案,由奥匈帝国和德国各派三个师组成联合兵团,专门对付那些利用边境复杂地形进行游击作战的波兰革命者,借此引德军部队入奥境作战。
1946年的德**队,跟暮气沉沉的奥匈帝**队相比已有代差优势,然而正规作战的素质素养用在反游击战中并不那么有效,尤其是在两国交界的喀尔巴阡山区,飞机大炮以及机械化部队很难派上用场,携带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德奥士兵反而被使用手动步枪的波兰游击队员扰得不胜其烦,而频繁的轰炸和炮击除了徒增平民伤亡往往一无所用……
进入12月之后,寒冷的东欧渐渐成为了德国和奥匈帝**队、警察的噩梦之地,每至深夜,他们无论是在封锁线的掩体堡垒里,还是在村镇据点的营房哨所里,基本上都是和衣而睡,因为神出鬼没的波兰游击队随时可能用迫击炮或手榴弹发动袭击。不仅如此,为了向德奥高层施加压力,波兰抵抗组织想方设法向两国本土渗透,利用小规模的爆炸袭击制造混乱,闹得得德国和奥匈帝国各地人心惶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舆论也向着对德奥不利的方向发展,一开始对波兰事态视若无睹的国联理事会也开始敦促德国和奥匈帝国在遵守国际公约的原则下妥善解决地区冲突,德奥两国高层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个关口,退缩无疑会让本国的国际声望扫地,乃至动摇皇权的威望,小威廉在跟卡尔一世进行会晤之后,也做出了向波兰地区大举增兵的决策。圣诞节到来之前,有超过20万军队从本土和东部边境防区开赴波兰,使得参与清剿行动的德国武装力量达到70万,其中现役军人接近50万,而奥匈帝国也将投入清剿作战的兵力增加到了45万几乎已是倾尽全力!
距血火燃烧之地1500多公里的利默里克,夏树一直在低调关注着波兰战事,那里所发生的一切跟旧时空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何其相似。陷入麻烦境地的德国人一而再地要求爱尔兰出兵,夏树一而再地表示,派驻东欧的爱尔兰军队担负着东线战略预备队的重要使命,只有在与苏俄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才能够调动,而当前的形势并非没有忧患,自德奥联手清剿波兰革命组织以来,苏俄军队加快了军工生产的速度,并且无惧严寒频繁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操演,其真实意图尚不明朗,所以爱尔兰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派兵参加德奥两国镇压波兰地下抵抗组织的“国内行动”。
官面上,爱尔兰不愿卷入一场针对非正规军事人员的血腥镇压,但是顾及家族血缘以及两国紧密的同盟关系,夏树还是调派了精锐的王室卫队和伞兵部队前往冰天雪地的东欧。这些特战人员数量虽然不多,若是投入几十万人相互冲杀的正规战场未必发挥得了什么作用,拿来对付游击队可说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配备单兵红外线夜视器材的王室卫队分成多组,如幽灵般出没于波兰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轻而易举地猎杀了多股波兰抵抗武装,并在一次极为艰难的遭遇战中俘获了两名不同寻常的武装人员。经拷问,发现他们名义上是来自俄国的雇佣兵,实则为苏俄的空降突击队员,再次证明了德奥两国陷入波兰泥沼并不完全是波兰人的“功劳”。
第94章 核阴影下
1947年的新年刚过,苏俄都莫斯科突然全城戒备,城区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军人,简直达到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程度。天籁小说ww饶是如此,莫斯科人并未陷入压抑慌乱的气氛当中,他们或在街头驻足,或从临街窗户探身,身穿军大衣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放绿白黄三色小旗,主要街区的醒目位置则早已挂满了苏俄的红色国旗和爱尔兰的绿白黄三色旗。
明媚的阳光下,一溜儿黑色轿车在多辆军用三轮摩托车的护送下经特维尔大街驶入红场,然后穿过红场进入克里姆林宫。其中一辆爱尔兰产的“自由”防弹轿车里,夏树通过单面透光的车窗玻璃静静看着外面的街景。视线中的红场依然是记忆里的模样,克里姆林宫尖顶上的红星犹在,然而“苏俄”与“苏联”绝不只是称谓上的差别,如今的苏俄仅仅继承了旧沙皇俄国的部分领土,物产丰饶的乌克兰和植被茂盛的白俄罗斯都在一战结束时割裂出去,并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存续了二十多年,再想收回已经不太现实。
尽管版图缩水了,但这个战斗民族的强健与彪悍一点没有打折。如今苏俄的实际领导者是深受各界民众爱戴、拥有良好国际声望的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斯维尔德洛夫,在他掌权的15年间,苏俄成功实施了第4、第5以及第6个五年计划,农业现代化和工业流水化程度持续提升,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国防军事工业的规模和质量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通过1942…1944年的日苏战争向全世界展示了苏俄军队适应现代战争的能力和实力。
在沙皇俄国时代,夏树曾数次造访圣彼得堡,对那里留有深刻印象,而自苏维埃政权成立以来,这还是他次踏上俄国,他也因此成为继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拉脱维亚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一世以及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八世之后第四位访问苏俄的欧洲君主。此番来访,名义上是对苏俄总理布勃诺夫三次造访爱尔兰的礼貌回应,实则是为骤然紧张的苏德关系充当中间调停人——数月以来,德国和奥匈帝国联手对波兰地区的革命组织展开大清洗,苏俄方面基于种种原因对波兰的地下抵抗者提供了军事援助,在清洗行动进展不利的情况下,德**方将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苏俄援助给波兰人的志愿者和武器装备,并籍此向苏俄施加外交压力,苏俄政府明面上解释援助波兰并非官方行为,而是某些民间组织的私自行动,他们将彻查此事,严惩相关人员,杜绝类似时间继续生,但这种官方表态既不能让德奥两国满意,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乎,在某个非官方场合,某位德军高级将领言之凿凿地宣称,如果苏俄政府拒不停止对波兰事务的干涉,并且赔偿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损失,他们将遭到百枚核弹的毁灭性打击,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娜堡在内的城市都将被夷为平地,俄罗斯的历史将被就此抹去。
俄国人历来不惧怕威胁,面对“百枚核弹夷平苏俄”的传言,领袖们通过报刊广播坚定表态,苏俄军队有能力将运载核弹的敌方飞机阻挡在国境线上,藉此安抚惴惴不安的俄国民众。事实上,按照德国的核原料生产度,至1946年底,武器库里最多存放了4…5枚原子弹,如有必要,他们可以将生产度提高数倍,达到每月制造1…2枚的程度,即便如此,凑足一百枚核弹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百枚核弹夷平苏俄”绝对是种夸大其词的恐吓,纵然如此,无核国与有核国在心理上已经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德国人的核弹技术犹如悬在俄国人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来个瞬间斩。要知道莫斯科离德国在拉脱维亚的空军基地不足1ooo公里,德国空军性能最好的轰炸机就部署在那里,其飞行性能之优,防护能力之强,绝非苏俄战机可以“确保击落”的,而就在半年之前,德国人成功使用这种轰炸机进行了核弹空投试验,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核武器的战略威慑性!
在这一形势特殊而微妙的时期,新联合王国君主亲临苏俄进行国事访问,无疑使苏俄高层看到了另辟蹊径的希望。除却号称掌握核武器技术但一直遮遮掩掩,从未拿出可靠证明的日本,全世界拥有核弹的国家就那么三个,德国,美国,爱尔兰。尽管这些国家在4o年代初期为联手压制日本而向苏俄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但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性,他们绝不会轻易拿出核武器技术跟苏俄分享——德国政府的立场无疑是最决绝的,美国政府看起来好像好说话一些,可是随着他们的战略版图重新回到西太平洋,美苏的战略竞争关系正悄然显现,何况如今的美利坚已不是二战之前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利坚,它的经济命脉为欧洲资本所掌控,政治、外交、军事都跟西方同盟国沆瀣一气,要想让他们分享核机密,除非能够拿出令大资本家们心动的东西进行交换,但如今的苏俄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视线回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一身质朴戎装的夏树走下汽车,与迎面而来的斯维尔德洛夫、布勃诺夫、布哈林、斯大林、加米涅夫等苏俄领导人逐一握手。眼前这些人当然不会知道,若没有夏树这只搅动历史的蝴蝶,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活不过194o年,站在众人当中不甚起眼的斯大林同志不会长时间在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位置上充当“绿叶”,而苏俄也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待夏树与众人握过了手,时年61岁的斯维尔德洛夫笑呵呵地对他说道:“此前有人狂言要用原子弹把莫斯科从地球上抹去,尊敬的联合王国国王亲临,既是对俄国人民的诚挚支持,也是对挑衅分子的有力回击。所以,尊敬的国王,我谨代表一亿四千万俄国人民向您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斯维尔德洛夫不但笑容坦荡,话中透出的乐观、自信、睿智以、豁达,都让夏树不由得高看几分。不过,苏俄的革命输出威力巨大,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欧洲国家的君主脑们闻之色变,当年为了平息威尔士的动乱,夏树也很是费了一番心力,对此他仍有些耿耿于怀,因而别有意味地说:“我与俄国人民已是多年朋友,朋友有难,出手相助义不容辞,岂能落井下石?”
斯维尔德洛夫一听,仰起头就爽朗地笑了起来。
“的确,近三十年来,俄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爱尔兰的武器技术为我们的军队在东方战场上打败日本挥了重要作用,而我们早已把爱尔兰视为我们在欧洲最亲密的伙伴。再者,国王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国训,把爱尔兰和威尔士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心所向,是为文明国家之楷模,有许多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