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达到了政府在和平时期所能承受的极限,两艘日耳曼尼亚级的建造导致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四号舰取消建造,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预定建造的三号、四号、五号舰全部无限期推迟——从亚速尔战役的进程来看,如果同盟国舰队的作战阵容中增加这四艘威力强劲的战巡,初期的战斗不会打的那么艰难,也许不必夏树出手,贝恩克就能成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作为德国海军之外最了解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技术数据的人,夏树亲至基尔鲁斯海军基地并登舰参观。正式服役的日耳曼尼亚级因大幅度增强了电子和防空配置,其标准排水量从原计划的54108吨增加至55354吨,满载排水量相应增加至62479吨,超越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成为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
沿循自上一场大战结束以来惯有的双联装主炮配置,采用8门45倍径的18英寸主炮——这是克虏伯军火公司历经十年研发成功的杰作。考虑到交战距离的增大,该型火炮自设计之初就确定为中速标准弹方案,炮口动能较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装备的同口径主炮高出4%,单发威力完虐现役的各种16英寸舰炮,而新式液压式系统的运用保证了日耳曼尼亚级双联装主炮每分钟2发的最高射和主炮塔每秒4度的最大旋转速度,使得德国海军的新式主力舰在火力和火控方面足以匹敌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
在外行人眼里,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在火力方面最大的亮点是用上了德国海军翘首以盼的18英寸主炮,而在内行人眼里,洛伦兹…iid型火控雷达才是真正带来质变的利器,它运用了欧洲最顶尖的电子探测和机械计算技术,不但理论数据极为耀眼,测试情况亦令人信服,在遇到浓雾天气或夜间交战时尤其能够体现出它们的非凡价值。此外,雷达火控还首度运用在了防空武器上,日耳曼尼亚级取消了以往德国战列舰辅助武备150毫米副炮、88毫米高平两用炮、37毫米高炮、20毫米机炮、12。7毫米机枪的五级配置,简化为127毫米高平两用炮、37毫米高炮、20毫米机关炮三级配置,利用四套雷达火控系统对分为四组的12座127毫米双联装副炮进行射击指引,大幅度提高了防空系统的运作效率。
防护方面,55000吨级的日耳曼尼亚级较45000吨级的北卡罗来纳强了不止一星半点。考虑到这一时期美德两国最好的装甲钢材处于同一水平,装甲厚度和防护设计是决定防护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日耳曼尼亚级的整体防护采用跟德意志级一样的“保险箱”构造,将主弹药库、锅炉舱、轮机舱等重要部位置于复合式水平装甲和倾斜式舷侧装甲的完整保护之下,舷侧装甲带抵御攻击的标准从16英寸舰炮提升至18英寸,水下防护系统为五层隔舱、三层舰底,水平防护以抵御1500公斤穿甲炸弹的高空俯冲轰炸和18英寸舰炮的大角度轰击为设计标准,抗沉性能在德意志级战列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双联装主炮配置虽牺牲了火力密度和单位输出,却有利于提升主炮塔的防护能力和生存性能。至于早前饱受诟病的座圈防护问题,经历大战的洗礼,在巴伐利亚级和德意志级身上已得到妥善的解决,到了日耳曼尼亚级更是趋近完美。
相较于德意志级战列舰,日耳曼尼亚级唯一下降的性能便是战术机动性。为了达到强大的防护标准,并保证18英寸主炮的射击稳定性,在不削减续航力和适航性、不增舰体大长宽比的前提下,德国设计师只好从战舰的动力方面“开刀”——日耳曼尼亚级采用跟德意志级相同的动力构造,最大功率输出为16万马力,但因为吨位的大幅提升,战舰的设计航速降至27节。尽管“日耳曼尼亚”号在海试中曾以主机过载状态跑出过27。8节的航速,但实战载荷下肯定发挥不出这样的水平。
“日耳曼尼亚”号服役不满3个月,“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号的服役典礼还是上个月的事情,两艘新战列舰这时远离德国海域并非训练而是参战,它们被暂时编入了同盟国第10特混舰队,该舰队计划在爱尔兰完成计划,然后开赴亚速尔群岛进行临战准备,届时所有舰艇都将归入贝恩克麾下,投入对百慕大岛的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
坐镇“日耳曼尼亚”号指挥第10特混舰队之人与夏树同出德国皇室家族,而且是当前德国海军最炙手可热的将领,但他的声望却不是胜利所造就,而是得益于战场上的勇猛表现和官方舆论的积极造势,在贝恩克两次攻伐百慕大无果的情况下,让他取而代之的声音已是不绝于耳——这个幸运的家伙便是奥尔登堡大公国的奥古斯特…冯…奥尔登堡殿下。
在夏树的五星将谱当中,两星尚且勉强的奥尔登堡王子跟四星有余的贝恩克还是差了许多,而当德国皇储和海军首脑征询自己意见时,夏树每每以保护奥尔登堡大公国继承人的口吻委婉提出异议,并一再表示贝恩克是当前最具资历的海军指挥官,他的稳定或是引领同盟国海军走向彼岸的关键因素。这些言论观点不免传入奥尔登堡大公国的贵族们耳中,有人觉得在理也有人感到不满,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年逾八旬的奥尔登堡大公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身体每况愈下,身为大公国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奥古斯特确实不宜在战场上以身犯险。其实早在战争爆发前,莱因哈特…舍尔就有意调他去文职岗位,但拗不过他领军征战的强烈意愿,只好允许他继续指挥战巡编队,结果第一次弗洛里斯海战就险些丧命,把德国海军部和海军参谋部的将领们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后便想尽办法不让他再在战场一线冒险,而在夏树担任同盟国舰队指挥官期间,给他安排的就只是护航警戒或登岛支援这些相对安全的角色,冒险深入敌后的任务更多交由威廉…马沙尔和冈瑟…吕特晏斯这些没有特殊出身的将领完成。
当奥古斯特…冯…奥尔登堡率两艘日耳曼尼亚级抵达之时,四艘建造于爱尔兰船厂的同盟者级航空母舰已在此候命,它们均为战前开工,两艘系德国海军订造,一艘为爱尔兰海军订购,还有一艘原本是为奥斯曼帝国海军建造,后经德国和土耳其政府商定,以有偿租借的形式转交德国海军,待战后归还土耳其,一旦在战争中损失,则由德国海军在战后以同型或级别更高的舰艇补偿。
在大西洋战场上,亚速尔战役俨然成了舰队炮战的终极绝唱,海军航空兵以无可争议的表现奠定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现如今美英舰队在大西洋坐拥7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多于同盟国海军的5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却因航母数量和舰载机飞行员质量的双重劣势落于下风——包括标准货轮改装的辅助航母在内,投入作战的同盟国航母达到41艘,全方位覆盖了战场前沿、岛屿基地以及后方补给线,只等第10特混舰队的增援部队到位,越挫越勇的贝恩克就将对百慕大岛发起第三次进攻。
第221章 征战百慕大 中
百慕大位于北大西洋,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海外领地。早在16世纪的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船舰便在这里建立了鲜肉和淡水补给站,但幽灵和魔鬼的传说令人们不敢在这座“魔鬼岛”上长期定居。到了17世纪,这里发展起了烟草业、造船业以及盐贸易,来自欧洲的移民不断增加,往后百慕大成为了英国海军的战略基地,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期。
从空中俯瞰,百慕大像是一座鱼钩状的海岛,但它实际上由7个主岛、150多个小岛和礁群组成,有的岛屿和礁群都集中在一个东西长不到3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狭小范围内,陆地总面积仅有71。7平方公里,相当于弗洛里斯岛的一半,但比科尔武岛大了三倍多。1933年战争爆发时,居住在百慕大的居民超过两万人,而到了1934年秋天,这里的居民所剩不足两百,来自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军人则增加至两万两千人,这些人因为随时可能被同盟国海军的炸弹和炮弹轰成渣,所以被同僚戏称为“百慕大炮灰”。此前同盟国舰队两度进攻百慕大皆无果而终,使得美英高层对百慕大的防御体系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但客观而论,阻止德国海军上将贝恩克的并不是岛上的海防工事或者周边的水雷阵,而是得益于欧内斯特…约瑟夫…金的出色指挥。当然了,重新执掌同盟国主力舰队指挥权的贝恩克顶着重重压力,不急不躁,不冒进、不冒失,虽然两次进攻都没能拿下百慕大,但期间并未折损任何一艘主力舰,以较小的代价试探了对手的底细,消耗了对手的有生力量。
等到两艘新服役的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抵达亚速尔群岛,贝恩克聪明地跟对手打起了心理战,他故意在特塞尔岛的英雄港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广邀意大利、奥匈、爱尔兰、奥斯曼等国家派驻亚速尔群岛的官兵和战地记者前来观礼,不出数日,有关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开赴前线的新闻纷纷见诸报端,令美英阵营很是紧张。
与此同时,贝恩克并不着急向百慕大进发,他将麾下航母分为两组,轮番进行对抗演习,让相对缺乏实战经验的新手们提前感受战斗的节奏和氛围,特别是让新服役航母的指挥官掌握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方法。等到了10月的第一个星期,他不慌不忙地编组战斗舰队,令所有舰船补齐物资,配足人手,以侦察舰队、战斗舰队、支援舰队、登陆舰队逐次驶离亚速尔群岛,意气风发地奔赴战场。
从亚速尔群岛北段的弗洛里斯岛到百慕大,直线距离约1000海里。当初美英联军奔袭亚速尔群岛,登陆舰队航行1500多海里,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星期,以同盟国舰队如今的作战保障能力,完全具备在百慕大发起登陆作战的能力,眼下最大的阻碍便是被置于金指挥下的美英主力舰队虽然没能扭转亚速尔战局,但凭借战役末期成功组织联军舰船和部队撤回北美的佳绩,他被擢升为战时海军上将,接替查特菲尔德执掌舰队指挥权,而后因两次阻击同盟国舰队强夺百慕大成为美英阵营最耀眼的将星。
金与贝恩克,一个喜欢走险棋、出险招,一个稳字当先,有韧劲、有魄力。双方阵营皆有意造势,使得两者第三次在百慕大交手成了这一时期最引人入胜的战场看点,欧洲媒体普遍预测贝恩克会赢得一场艰难的胜利,就此将战线推进到美国人的家门口,北美舆论自是力挺谋略出众的金,认为他能够让强敌再次铩羽而归。
随着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参战,西方同盟国纳入战时轨道的工业规模与北美持平,若加上奥斯曼帝国和日本,同盟国阵营的战争实力已领先对手一个身位。在1934年的前三个季度,美国本土和英属加拿大一共建造完成了1255艘作战舰艇,较上年同期增加140%,庞大的数量规模背后,是占据半数还多的防御型近程鱼雷艇、驱潜艇以及小型潜艇,建造吨位的增加比例仅为42%,而且没有一艘四万吨以上的新主力舰服役。依靠修复后重返前线的主力战舰,金指挥着一支由7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33艘航空母舰为主要战力的联军舰队,他的对手现在同样拥有7艘战列舰,而且两艘日耳曼尼亚级的综合战力强于以往任何一艘主力舰,这在战场上很可能发挥质变作用。至于新一代的海战主力,海军航空兵,美英联军尽管获得了4艘正规航母和25艘辅助航母,并补充了3000多架舰载机和5000多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从纸面实力来看,不但从亚速尔战役的沉重损失中恢复过来,还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然而他们与对手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拉大包括投入大西洋战线的意大利航母,西方同盟国已补充了9艘正规航母和28艘辅助航母,而且飞行员的整体素质明显胜出一筹。
就战略而言,美英海军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百慕大之战中全面处于下风,但是在战术层面,金依然占据着灵活机动的优势,而不必像他的对手那样兼顾登陆舰队的安危。
10月9日,同盟国侦察舰队赫然出现在了百慕大以东海域,只不过跟美英方面预料的不同,同盟国海军在侦察舰队编入了三艘同盟者级航空母舰,因而火力侦察不再由战斗舰艇冒险靠近百慕大实施。就在这天黎明,两个波次共计59架舰载机以超低空飞行的方式突袭百慕大,毁伤了停放在机场上的美英陆基战机12架,炸死炸伤美英官兵数十人,并对百慕大级周边海域进行了近距离的航拍侦察。突袭结束后,同盟国侦察舰队高速南行,随后利用舰载战斗机阻挡了美英航空部队的反击。
10月11日,在百慕大东南海域进行警戒巡逻的美国潜艇“小丑鱼”号发现了规模浩大的同盟国战斗舰队,并向其中一艘大型战舰发射了鱼雷。潜艇指挥官判断有两艘鱼雷命中目标,在躲过敌方护航舰艇的报复性攻击后,它于当天下午向己方指挥部发去报告。
同一天,从百慕大机场起飞的英军侦察机也观察到了同盟国舰队的行踪,但受阻于敌方战斗机的拦截,只在较远距离拍摄了照片,技术人员无法通过照片图像分析判断这支舰队的具体构成,而据侦察机飞行员报告,他看到了体型异乎寻常庞大的灰色战舰,其侧面轮廓完全符合有关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的谍报描述。
一次防守反击,一次围魏救赵,前两次挫败对手,金用上了两种不同的战术策略,第三次跟相同的对手过招,他果断用上了第三种策略:声东击西。10月12日一大清早,美英海军的舰载轰炸机和水上飞机即以扇形队列对同盟国舰队的可能位置进行大范围搜索,途中遇到敌方战斗机一律向西撤退,造成美英舰队位于百慕大西南方的假象。果不其然,同盟国舰载机反向展开侦察,并在中午前找到了一支拥有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海上编队,这个时候,金率领舰队主力悄然前出至百慕大东北,只待同盟国舰队大规模出动舰载机,便遣上海航主力从敌人侧翼发起突袭。
金布置在百慕大西南方的“鱼饵”,贝恩克既没有放过也没有扑上去猛咬,他的战斗舰队拥有7艘正规航母和500余架舰载机,第一波次攻击只投入了90架战机,且在待空袭机群起飞后,贝恩克立即命令3个战斗机中队升空防御、4个战斗机中队在飞行甲板待命,所以当金舰队的近200架舰载机群从北面袭来时,同盟国战斗舰队迅速组织了强有力的空中防御,不但如此,贝恩克还提前做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部署在战斗舰队身后两百多公里的位置,拥有2艘正规航母和26艘辅助航母的支援舰队做好了随时策应的准备,敌方主力舰队刚一现身,支援舰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组织了一波近300架战机的庞大机群,它们既是反向侦察搜索的探哨,又是对敌反击的先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对手根本猝不及防。
10月12日上午的海空大战,金的主攻机群展现出了旺盛斗志,在己方战斗机奋不顾身的掩护下,舰载轰炸机多次突破了敌机的拦截和舰炮的阻击,成功击沉了意大利航母“加里波第”号、重创爱尔兰航母“自由者”号,并对两艘崭新的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实施了轰炸,而且击伤了其中一艘。美英舰队的第一波空袭尚算成功,但面对汹涌来袭的敌方舰载机群,金已经没有机会发动第二波空袭了,他一边竭力抵御对手的强力反击,一边率领主力舰队向百慕大后撤,试图借助陆基航空兵来平衡双方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差距。此一战,同盟国舰载机群毫不客气地重创了金麾下的两艘正规航母,顺手捎带地将两艘货船改装的辅助航母送入了海底。
第222章 征战百慕大 下
逐退美英舰队之后,贝恩克没有任何的迟疑,就在10月12日当晚,他亲率战斗舰队绕至百慕大西南,从这个防御相对薄弱的方向展开攻势。是夜,德国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的18英寸舰炮肆虐百慕大的防御工事,一如当初美英联军以列克星敦级战巡扫荡特塞尔岛的德军海防要塞。此时部署在百慕大周边海域的美英潜艇多达79艘,以百慕大为母港的中小型鱼雷艇亦有88艘,这两股战力试图趁夜袭击同盟国主力舰艇,却遭装备新式火控雷达和主动声呐系统的同盟国舰艇对手迎头痛击。
此前的两次百慕大海战,同盟国舰队曾动用主力舰队百慕大群岛的守军设施进行夜间炮击,虽然炮击持续时间不长,投射的弹药总量有限,但让守军官兵蒙受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打击。得知对手再度夜袭百慕大,指挥美英舰队的金表现得格外冷静,他没有拿自己的主力舰去跟贝恩克硬碰硬,而是抽调航速较快的4艘主力舰和19艘轻舰艇前去袭击白天露过面的同盟国支援舰队,意图扬长避短,利用海军航空兵夜间活动范围缩小、攻击效率锐减的机会重创同盟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