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炮配置由双联装改成三联装,大大提升了火力强度,科罗拉多级和南达科他级则跳过15英寸,直接装备威力更大的16英寸炮,而美国海军迄今为止唯一一级战列巡洋舰,列克星顿级,大胆采用了18英寸巨炮。
英国因战败而损失了半数殖民地,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这个老牌帝国的底气终于不像过去那样足了。由于本国研制的16英寸舰炮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技术指标,战后设计建造的君权级战列舰依然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15英寸舰炮,只是将四座双联装炮塔改为三座三联装,而得知德国人计划在提尔皮茨级和德意志级上安装16英寸舰炮之后,英国海军干脆放弃了自行研发新式舰炮的计划,改为从美国盟友那里购置战舰主炮。
赢得上一场战争胜利的德国人尽管财大气粗了不少,可是在追求抗沉性能和均衡设计的保守思路下,他们依然按部就班地从14英寸逐渐升级至15、16英寸,直到被誉为“终极战舰”的日尔曼尼亚级战列舰,德国人才首度采用18英寸舰炮,而这无碍于他们带着充足的自信进入战争轨道——在决定是否对英国发动战争的高层会议上,三位德国海军元帅均投出了赞成票。
圣米格尔海战在隆隆炮声中持续升温,这时的“德意志”号不仅是同盟国舰队的重要战力,同时还发挥着大脑中枢的作用。在它的战斗舰桥上,舰队参谋长拉尔斯将军不断通过自己的观察向贝恩克上将提供重要的战斗讯息:“‘普鲁士’号打出跨射!‘汉诺威’号还差了一点……‘西里西亚’号也打出跨射!”
考虑到己方主力舰的数量劣势,贝恩克没有采取德国海军善用的“多位一体”战术,而是令各舰展开对位攻击。斯坦德利的舰队司令旗依然高高飘扬在“南达科他”号的桅杆上,但舰上升腾的黑烟显然影响到了作战指令的传达,美英舰队此时的战斗阵型略显混乱,位于舰队前列的并非实力最强的大不列颠级,而是科罗拉多级和伊丽莎白女王级。
“‘黑森’号命中敌舰……敌舰前甲板燃起大火!”拉尔斯略微发颤的声音引得周围的军官们纷纷注目。依照弗兰德斯海战和法罗群岛海战的经验,只要在战斗中尽早获得第一个战果,很快就会有第二、第三个,然后是敌方舰队的全面溃败。
舰长赫尔曼…登斯准将举着望远镜,以嘴角微翘的表情恶意揣测道:“敌舰被大量浓烟包围,看样子伤势不轻,若是它的主弹药库发生殉爆……”
可惜这个假设并未变成现实,不多会儿,“德意志”号再度发出声势浩大的主炮齐射,经过片刻的等待,登斯准将抢在拉尔斯之前兴奋地说道:“‘德意志’号命中敌舰,敌舰舯部发生爆炸,它的舰桥可能完蛋了!”
拉尔斯从旁提醒道:“科罗拉多级装备的是45倍径的14英寸主炮,其特点是防护力非常出色,司令塔和炮塔都受到了厚重装甲的良好保护。”
美国的舰船设计师们似乎天生就喜欢作出一些比较极端的举动,他们的战巡拥有高航速、强火力,防御却可以烂得不堪入目,他们的战列舰可以行动缓慢,但是火力和防御却十分了得。自新墨西哥级之后,美国各级战列舰的水线装甲最大厚度都达到13。5英寸即343毫米,炮塔正面装甲更是达到惊人的18英寸即458毫米,连司令塔的装甲也有16英寸。
登斯回敬道:“好吧!那就让我们看看究竟是它的防护强还是我们的攻击强。”
两人的交谈让人感觉战况乐观,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德意志”号周围,敌方舰队打来的大口径炮弹正不断激起一根根巨大的水柱,海面因此而变得波涛汹涌,水柱落下形成的浪涛不断扑向附近的战舰,瞬间又被坚实的钢铁击得粉碎。
无论圣米格尔海战的结果如何,敢于以7艘战列舰对抗敌人的12艘战列舰,贝恩克上将的胆识和魄力值得称道,而他之所以果敢出击,既是因为敌方旗舰连遭轰炸而暂时失去了指挥能力,亦是考虑到圣米格尔岛在亚速尔战役中意义重大,绝对不容有失……
通讯官送来一份电报,拉尔斯瞧了一眼,当即向舰队司令报告:“长官,‘齐柏林’号来电,第二波轰炸机群正在集结,预计5分钟后抵达战场。”
“舰队全体左转一个罗经点,航速增至22节!”贝恩克以冰冷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在目前的距离上,同盟国舰队的炮弹拥有不错的命中率,左转便意味着与对方拉近距离,一旦双方都处于彼此目视测距仪器的效用距离之内,德国战舰的命中率会上升,敌人的射击精度同样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见贝恩克如此果决,拉尔斯没有丝毫的迟疑。
在将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他回过头,贝恩克依旧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落在附近海面的炮弹越来越有威胁。“德意志”号舰桥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拉尔斯和登斯不再斗嘴,而是以格外严肃的表情关注战局的变化。
在轰然一声巨响中,“汉诺威”号成为第一艘被敌方炮火德国战列舰。一枚16英寸口径的穿甲弹以接近15度的水平夹角击中了这艘服役时间尚不满两年的战舰,这样的炮弹不论速度、质量还是威力都是巨大的,“汉诺威”号舰尾一沉,一座副炮炮塔飞上了天。
紧接着,又一枚炮弹击中了“黑森”号,这艘战舰2号炮塔的正面装甲虽然没有被1万5千码之外飞来的406毫米穿甲弹直接贯穿,但猛烈的爆炸让2门主炮顿时哑了火。
看到己方舰队的损失在逐渐增加,“德意志”号上的贝恩克却依然面不改色的望着远处的美英舰队。敌人的舰炮数量占优,自己这边战列舰亦毫不示弱地展现出高射速和高精度的优势,美英舰队那边不时升起的火团和阵阵黑烟意味着对方也在承受相同的压力。
“‘德意志’号再次命中敌舰,敌舰3号炮塔中弹,发生猛烈爆炸,黑烟直冲云霄,它肯定完蛋了,完蛋了!”
登斯如释重负的声音让军官们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他们的世界仿佛突然崩塌一般,所有的感官都被扭曲,双腿几乎无法支撑身体,脑袋嗡的一下混沌了——有经验的军官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战舰被击中了!
登斯准将靠着舱壁避免摔倒,他转过身看看舷窗外,爆炸的硝烟来自战舰中后部,大口径穿甲弹的威力虽然很足,但只要不击中弹药库,对“德意志”号这样一艘满载排水量达到5。6万吨的超级战列舰来说算不了什么,而如果真的击中弹药库,那也只有自认倒霉了。
事实上,一枚406毫米的穿甲弹从“德意志”号副指挥塔和2号烟囱之间的非主装甲带区域贯穿而入,在猛烈的爆炸中,这个位置上的烟道、餐具室、军官卧室、厕所、水兵舱室、浴室、器材仓库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4号锅炉舱上部也被炸出了一个大口子,整艘战舰安危无忧,只是露天防空炮和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位上遍地鲜血……
不等自己的指挥团队完全从刚刚的惊骇中回过神来,贝恩克上将大声下令道:“舰队全体右转一个罗经点,航速提高到24节!”
对于舰队司令的决定,拉尔斯依旧有些摸不着头脑,在传达完命令之后,他试探着问道:“长官,请恕卑职愚钝,小范围的机动在这样的大规模炮战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贝恩克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嘴唇动了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拉尔斯脑瓜子何其聪明,一下子就悟到了要领,他的目光随即投向北方海面。
圣米格尔岛以北海域,在悍将马克斯…巴斯蒂安的指挥下,“马肯森”号、“兴登堡”号、“黑林根”号及随行的巡洋舰正以30节航速杀向美英舰队侧后,而对面的美英舰队没有一艘主力舰能够在机动性方面跟这些德国战巡匹敌。
跟其他国家的战巡相比,德国战巡最大的优点就是出色的防护能力。早期设计建造的毛奇级、塞德利茨级、得弗林格级,重点部位的装甲厚度跟其他国家的无畏舰相当,它们的防护性能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是德国海军在1914年至1915年赢得一系列海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战后建造的马肯森级和提尔皮茨伯爵级继续发扬这一特点,在5月23日的海上战斗尘埃落定之前,人们坚信德国战巡依然可以在公平对等的交战中完胜对手,包括拥有最大口径舰炮的美国列克星敦级,也许只有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有机会打破这一“神话”——“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沉没虽令德国海军及其战列巡洋舰部队蒙受了不小的打击,但人们并不认为是战舰的设计出了问题或者指挥官决策不当,而是将这一损失归咎于运气不佳。
提尔皮茨伯爵级是马肯森级的改进型号,如果巴斯蒂安中将所指挥的三艘马肯森级能够在这场舰队大战中拿出不凡的表现来,无疑是对提尔皮茨伯爵级最好的正名。
第142章 男人的决斗 下
“看那,我们的战列巡洋舰!”
“它们看起来可真漂亮!”
“是去抄敌人的后路么?”
“海战也有抄后路的战术?我就听过抢‘t’字头和撞角决斗。”
“我看应该是两面夹击。”
“快看,它们又开火了,射击很整齐呢,真壮观啊!”
“啊哈,打中了,你们看,打中一艘敌舰了,从左往右第三艘,它起火冒烟了,我们的舰队打得真准!棒极了!”
“嗬……敌人的炮弹离我们的战舰也很近,火力看起来要比我们的猛啊!”
“没办法,敌人的战舰比我们多多了,要想打赢这场海战可不容易……加油啊,德国海军!”
“德国海军必胜!”
“德意志必胜!”
……
圣米格尔岛东北角的一处阵地上,隶属于德国陆军第449步兵团的年轻士兵们一边观望海上的战局,一边叽叽喳喳地着话。视线中,三艘体形修长、桅杆高耸的德国战巡以标准的一字纵队高速向北行驶,它们将主炮火力集中于右舷,猛烈轰击两万米之外的美英舰只,并且很快取得了命中,然而处于美英舰队后列的主力舰是英国海军的大不列颠级和君权级战列舰,它们皮糙肉厚、火力凶猛,挨上几发大口径穿甲弹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它们看起来有些笨拙,但主炮射击一点也不呆板,几轮齐射下来,已经让对手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威力。
此时此刻,在德国战列巡洋舰“马肯森”号的战斗舰桥里,被同僚们称为“希佩尔二世”的马克斯…巴斯蒂安中将正以峻拔的姿态屹立于指挥位置。以三艘马肯森级为主力的德国巡洋舰队从圣米格尔岛北侧杀出,场面和气势帅得一塌糊涂,实际上却是剑走偏锋、险中求胜之举,因为眼前的敌人远比1914年征战日德兰海域的英国本土舰队凶残——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主力舰装备的12英寸和13。5英寸主炮并不具备对德国战巡一击致命的可怕威力,“德弗林格”号的战斗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到了1933年,美英主力战舰所使用的50倍径16英寸炮已在技术上达到了如火纯青的水平,它们能够将1吨重的穿甲弹以853米每秒的速度投送到二三十公里外,其炮口动能是德制15英寸舰炮的142%。既然马肯森级的防护装甲只能够勉强抵挡50倍径15英寸炮的攻击,那么一发16英寸口径的穿甲弹是极有可能直接贯穿其水线装甲,而当炮弹是大角度射入时,马肯森级的水平装甲更是无力抵御。
战列巡洋舰与战列舰之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火力与防护的直接pk。每隔三四分钟,巴斯蒂安便会向他的战巡编队下达新的转向指令,而在远距离的炮战中,战舰的频繁机动无疑是让射击指挥官们非常头疼的事情。敌人需要一次次观瞄测距然后调整射击参数,己方射击指挥人员同样需要重复这些程序,没有捷径可走。
“三发偏近,五发跨越,弹着点最近的一发距离目标约30米,这样的准度已经很不错了。”
听到参谋军官如是评价“马肯森”号刚刚一轮齐射,舰长戈蒂埃上校却没有一丝悦色,反而是巴斯蒂安的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这可不是实弹训练,准度高的成绩好,命中才能得分,击沉才是胜利。明白吗,少校先生?”
参谋军官顿时面露愧色:“是,长官,我明白了!”
接着,巴斯蒂安又抛给他一句颇有深意的话:“与其期待,不如祈祷。”
六十秒的短暂间隔,“马肯森”号的8门15英寸主炮再度联袂齐射,8发穿甲弹跨越两万两千多米的距离,两发偏近,四发跨越,还有两发不偏不倚地击中了目标。那是一艘标准排水量45000吨,足足比马肯森级多出9000吨的庞然大物——英国海军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撒克逊”号!
无论吨位、体形、武备、动力还是造价,大不列颠级都是当之无愧的划时代之作,但让英国人羞于启齿的是,他们的本土船厂并不具备建造这种超级战列舰的条件,所以四艘大不列颠级有三艘是在美国、一艘是在加拿大建造,而且战舰上的“美国基因”占到了40%以上,可是美英造船业的混血儿。这对战舰本身来倒不是坏事,要知道美国的大口径火炮以及装甲钢技术从20世纪初期开始就已领先于欧洲国家,而英国的机械火控和轮机技术一直在引领潮流。正因为集两家之所长,大不列颠级在建成服役时被冠以“最强战列舰”的头衔,直接促使德国人在技术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开建五万四千吨级的日耳曼尼亚级。
“最强战列舰”的纸面性能确实空前强大,但大不列颠级绝非不沉之舰或者无敌战舰。前一日,美英舰队遭到同盟国机群的狂轰滥炸,大不列颠级的四号舰“朱特”号便被敌方的航空炸弹炸成重伤,两座主炮塔无法正常工作,为保住弹药库和保持舰体平衡先后灌了四千多吨海水,伤亡的舰员人数接近编员的四分之一,撤退时的状况狼狈非常。现如今,“马肯森”号的两发穿甲弹险些让三号舰“撒克逊”步了友舰“胡德”的后尘——其中一发15英寸穿甲弹竟穿透了其后部主炮塔的顶部装甲,爆炸瞬间杀死了在炮塔里工作的94名舰员,若不是通往弹药库的防火门均按标准操程处于关闭状态,迸射的烈焰很可能蔓延至底部的主弹药库,储存在那里的两百多发16英寸炮弹以及上百吨发射药会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将“撒克逊”号变成巨型火药桶。
命中“撒克逊”号的另一发15英寸穿甲弹打在了司令塔外部,但未能贯穿装甲,爆炸杀伤了露防空炮位上的三十多名英国舰员。望见英舰后部的冲烈焰和滚滚浓烟,海面上的同盟国参战人员以及圣米格尔岛上的观战者皆欢呼雀跃起来,虽然没太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艘英国战列舰就此完蛋了,但这一场面还是大大鼓舞了每一艘德国战列巡洋舰上的将士们,让他们看到强大的敌人也是可以打败的。
在一群欢欣鼓舞的军官之中,巴斯蒂安依旧保持着他那优雅的冷酷。“马肯森”号摧毁“撒克逊”号后部主炮塔的一击有不的运气成分,这艘英国战舰的动力和指挥系统看起来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在“撒克逊”号之外,还有两艘大不列颠级和一艘君权级战列舰将火力锁定在了德国战巡编队身上,而余下的八艘美英战列舰则全力以赴地对阵七艘德国战列舰——美英舰队在两条战线上均保持着一艘主力舰的数量优势,海面上的对战形势仍然对他们有利。
自己方战巡编队杀入战场以来,贝恩克直接指挥的主力舰队压力减轻了不少,但在半个时的炮战过后,他的战列舰群还是出现了不的损失,旗舰“德意志”号以及“汉诺威”号、“黑森”号、“萨克森”号都在冒着黑烟,而“萨克森”号的伤势尤为严重。这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在建成之时有着无与伦比的防护体系,是足以力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和美国新墨西哥级的一流主力舰。时间的沉淀没有没有让巴伐利亚级变成不朽的经典,而是使之逐渐成为衡量新式主力舰战斗力的参照物,德意志级便是按照巴伐利亚级两倍战力的标准建造的,船台上的日耳曼尼亚级将达到这一标准的三倍!
接连挨了三发大口径炮弹,“萨克森”号损失主炮塔一座,水线装甲被击穿一处,右舷副炮半数毁坏,这样的伤势还不至于让它退出战斗,而在炮战的前半程,这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贡献了两发命中和数发近失,成功击伤了对面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照着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两支主力舰队之间的战斗很可能得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但这22艘主力舰并非战场的全部,双方的轻舰艇都在跃跃欲试,随时准备抓住机会给敌人来一次漂亮的鱼雷打击。不过,真正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