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取地租的地主,按照旧的政治制度实施统治的下层官吏,则都不是这次斗争的重点目标。他们的问题要放到下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中,在我们这儿也就是分田地、实施地方苏维埃政府职能时来解决。其实按我看,在川北这块土地上,人民群众受到的剥削压迫太残酷,号召他们起来造反,起来斗争土豪劣绅这是容易做到的,不容易的是在斗争中掌握政策:该杀的要杀,不该杀的一定不能杀。这一点你们做得很好!比如刚才会上的那个保长,据我看群众控诉的罪行,大多是反动统治势力通过他来实施的。他自己直接做恶的成分不是太突出。当然,他依附反动统治政权,也干了坏事。但他一般不是主动地、变本加利地做坏事。你们根据百姓的反映,没有枪毙他,这是对的。这个保长也有他各阶层社会关系,有许多都是穷人。如果不负责任地将他杀了,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那个民团小队长则不同。虽然他也是个下级执行者,可是他利用这样的机会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手上有人命血债,这就一定要杀,民众会这样要求,他的亲属也没话说。因为杀人抵命是我们的社会公理。

  “我在其他的地方也参加了几次公审斗争大会,但都没有你们掌握得好!主要问题是杀人多了,特别是针对旧政府的低层人员,保、甲长和民团小队长、班长和团丁,他们很多人经济政治地位并不高,具有两重性。既压迫人民,又受统治者压迫。对这些人只要没有血债,就不应该杀,要用管制的方法,慢慢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当然,也要防备他们危害我们。”

  许为新讲的这些,在场的农民干部不能完全听懂,但大意也都还明白,他们都点头认可。但对于在场的红军干部,却反映不一,大家陷入了沉思。黄可明一听许为新这样表扬他,心里非常高兴。他嘿嘿地笑道:“许团长讲得好!我完全同意。”苏凤却上前悄悄将许为新的拉到一旁说:“你说的我也同意,可是你这种观点,上面可是有人批评的!说是右倾观点。你就不要在外面说这些了,万一被人反映上去了,给你扣上个帽子,你该怎么办?”许为新说:“共产党人要坚持真理,不能怕扣帽子!对的就是对的,你说我该怎么说?”苏凤叹了口气:“我后悔今天拉你来了!”说完转过身回到了人群中。她拉住李芳文:“手枪你也该还给我了!”李芳文一脸哀求:“苏凤大姐,你……你就让我再挂一会吧!”苏凤说:“已经便宜你了,枪是能乱拿的吗?万一出了问题,我得受处分!”李芳文无奈地将小手枪从身上解下来还给苏凤。苏凤看着他有些垂头丧气的样子,笑着安慰起他了:“等你再大一点,参加了红军,枪有得你背的!你别不高兴,我看你已经挺了不起了!”李芳文嘟嚷着说:“有什么了不起?连一支枪都没有”苏凤笑道:“你当了儿童团长,这就是了不起!你今年该是十三周岁了对吧?告诉你,我也当过儿童团长,也是十三岁时当的!”李芳文一下子有了兴趣:“苏凤大姐,你是怎么当上儿童团长的?”

  “早在一九二七年,就是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我老家共产党组织了“黄麻秋收暴动”,我的父亲、哥哥、姐姐都参加了革命,对我的影响很大。等到我十三岁的时候,能做些事情了,就也出来参加革命工作。第一个任务就是当儿童团长。你看:你是乡里的儿童团长,我当年是区里的儿童团长,管的人数也差不多,是不是很像呀?”

  李芳文很高兴,视为偶像的苏凤大姐竟也是儿童团长出身。他有些害羞地问道:“那你的家里人现在在哪呀?”

  苏凤的脸色一下子黯然了:“我随红军离开老家,一直听不到他们的消息。最近有人从那边带信来,听说我父亲、姐姐都在斗争中牺牲了,母亲也被敌人折磨死了。”李芳文听到这种情况,从心里感到为苏凤难过,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苏凤的眼睛又变出了神采,她甚至没有流眼泪:“芳文,你是男子汉,不要轻易流眼泪。我们都是苦海里长大的,如果不是没活路,我们不会参加革命。今后我们也会有牺牲,可能我们都看不到革命在全国胜利。但我参加红军后学到了许多道理,我懂得了参加革命不是为了自己活,而是为了解放天下的穷人。无论有多大牺牲,我们都必须战斗下去!你懂了吗?”李芳文点点头,他狠狠地将眼泪擦去:“大姐,我也参加了革命,我也不怕牺牲。我不会再流泪了!”苏凤欣慰地笑了。李芳文的心情立即也好了,他的心里是看不得苏凤大姐难过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  儿童团长(5)
正在这时,从外面传来了马蹄声。在川北,只有有钱人家才养得有马,平时在路上并不常见,大家都被马蹄声吸引了住了。很快一位红军战士从门外跑进来,他跑到了苏凤面前敬礼,将一封信交给了苏凤。苏凤一面请副乡长李芳福安排送信的战士去吃饭,一面打开了信。看完信后,竟然陷入了沉思,半天没有说话。许为新问:“什么事?要保密吗?”苏凤赶紧说:“不!信上只说让我赶紧赶回四方面军总部,准备接受重要任务!”许为新问:“那你为什么不高兴?”苏凤说:“我没有不高兴!但比起在妇宣队做宣传,我还是更愿意参加地方政权建设。这更有挑战性!不过,我最想的还是与敌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可这些都被你们做了,根本轮不到我。这几个月,跟着你们做侦察,打前站,我觉得心里很高兴。可是我还是得回去了,命令总要执行!”许为新的眼睛高深莫测地凝视着苏凤:“也许你的心愿真的就实现了呢!”

  苏凤的眼睛立即瞪大了。她热切的目光盯住了许为新:“你知道给我的新任务吗?”许为新将她带到门外,悄悄对她说:“我不能肯定!但前些日子我去总部汇报工作,听到总部领导在研究扩大红军的问题。其中说到计划成立一个妇女独立营,领导问我让谁当营长合适,我随口推荐了你!”

  苏凤哇的一声欢呼起来,竟然一下子抱住许为新的脖子悬在了他的身上。这种动作她很久都不做了。前几年在鄂豫皖行军的时候,苏凤是宣传员。有一次苏凤得病了,无法行军,领导要将她安排到老乡家养病,但周围又没有可靠的群众关系。许为新当时也在总部工作,他不同意将一个小女孩交给陌生人,自己背着苏凤走了十几天,直到苏凤病好。那时候,苏凤只是一个十二、三岁身材瘦小的孩子,还没发育起来,而许为新已经是体形魁梧的年轻人,将苏凤当作孩子背背抱抱,也没觉得什么不妥。苏凤在那时一高兴了就要这样吊在许为新脖子上闹一闹。可是自从得了那场病,苏凤的个子竟一下子窜了起来,身体也变得丰满起来,像一个大姑娘了。有的大姐悄悄警告她行为上要注意,苏凤虽然嘟嚷着不高兴,但逐渐也不敢这样了,至少是不公开这样了。等到许为新下部队当领导,苏凤很少有机会见到他,彼此竟生疏起来。由于属于不同的部队,又都做领导工作,偶然见了面,许为新对苏凤也很客气,苏凤却总为此不太高兴。今天算是真情流露。

  许为新却吃了一惊:“苏凤,干什么?快下来!你这个疯丫头,多大了?”苏凤倒是很快放开了,但让许为新紧张了一下子。他向周围看了看,好在没人盯着他们看。他气恼地说:“我真是后悔告诉你了,也后悔推荐你了!你这明明是还没长大吗?”苏凤恨恨地对着他的耳朵说:“我就是不高兴长大!”说完赌气地转过身。但她立即又春风满面地转回来,对许为新的说:“我还是要感谢你许大哥,要不是你的美言,领导不一定会选到我!”许为新说:“那也不是,总部很多领导都知道你,这样我提了才有效果。其实我就是不提你,别人也会想到你的!不过,现在这事还没有落实,还不是你高兴的时候。你还是快去报到吧!”苏凤响亮地回答:“是!”说完就要回屋,但又想起了一件事,又转回身问许为新:“有什么信要带给张欣同志吗?”许为新摇了摇头。苏凤笑问道:“你在躲着她?”许为新说:“我只是不敢招惹她!以前在武汉军校时,所有的文化课她都是最好的。军事课我们男学员除了体力方面比她好,像打枪这些的也都比不上她!不光如此,她竟然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历史文学无一不晓。反正当时在她面前,我和我的兄弟们都自愧不如。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这种感觉我们都无法摆脱。”苏凤认真地说:“可我敢保证张欣大姐喜欢你!”许为新微笑着摆摆手:“你别掺和了!我认识她的时候,你还没长大呢!你难道会比我了解她?”苏凤有些急:“我看她只是要面子,希望你主动去追她!可你却像个傻瓜,一点都不明白!”许为新哈哈大笑:“张欣会等着别人主动就不是张欣了!你不知道,她不象你这种本质上的土丫头,有事爱藏着掖着。她要做的事,是没人挡得住的。你要跟她学着点!”苏凤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两人一起回到屋里,大家都在等他们。苏凤走到邓小梅和田冬花面前说:“有新任务,你们和我一起去总部!”邓小梅和田冬花跟了苏凤些日子,基本的军事动作也开始养成了,她俩同时立正:“是!”苏凤又说:“我骑通信员的马立即回县里,你们和其他同志一起回去。我先将相关工作给县领导汇报一下,再做些准备,等你们回来,我们立即出发。”苏凤又跟李芳文和其他人道别,李芳文有些伤感。苏凤说:“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她拉着马出了院子,矫健的身影轻盈地飞上马背,在大家的目光中飞奔而去。

  许为新对黄可明说:“四川军阀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我听说已经有消息说他们要组织进攻了!可能用不了几天,就会让我们回归原部队统一行动开始打仗。你们要早做准备!”黄可明答道:“是!我会尽快做一些安排。”

第六章  儿童团长(6)
许为新带领着邓小梅、田冬花和其他红军战士准备回去了。邓小梅和母亲李桂兰依依不舍地话别,李桂兰忍不住抹起了眼泪,李芳福劝她说:“小梅在红军队伍里不会受欺负,你应该放心才是!”大家相拥着送到了村口,一起望着许为新他们慢慢走远了。

  后来一段日子,李芳文忙得几乎停不下来。开始是每个村庄都开始了公审斗争反动地主和坏分子,李芳文要带领儿童团去助阵。后来开始清理没收地主的财产,李芳文分不了身,就让李思贵带一路人,自己带一路人分头行动。

  李思贵这些天除了拿着梭标外,还在腰上别着那把杀死来福用的小尖刀。他杀死来福的“事迹”已经在四乡广为流传,使他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就是一般的莽汉也对他畏惧三分了。他虽然个子矮小,但做过屠夫,打过猎。因此,他行动慎密,下手大胆,在清理没收地主的财产,他的这一队孩子成绩显著。有的地主不舍得让他将清理的财物拿走,就将财物藏起来,李思贵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将地主捆住吊了起来,一顿拷打,地主们就老老实实将财物交了出来。有一个村庄有个叫吴得财的恶霸,是吴老太爷的本身兄弟,堂哥在田颂尧手下当团长。他态度特别凶,竟扬言谁敢分他的财物,等他堂哥带兵回来就会将谁家的人杀光。结果他本村的人没有人敢去清理他的财物。

  李思贵听说后,带着一群十三、四、五岁的儿童团员去了。他二话不说,一摆手就让孩子们将吴得财捆了起来。李思贵问道:“你交不交财物?”吴得财恶狠狠地说:“我知道你小子?有胆量你就用你的杀猪刀杀了我!不过我告诉你,田军长的队伍就要打回来了,吴团总也很快就会回来,他的辣椒水可不是好受的,你爹没告诉你要长点记性吗?你敢动我,我要让你全家不得好死!”

  这一说不要紧,李思贵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父亲当初被捆在板凳上灌辣椒水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他命令他手下的儿童团员,用最辣的辣椒熬出辣椒水,让别人抓住绳子,他亲自用茶壶往吴得财的嘴里灌。他努力回忆起通过在吴耀祖家通过个小洞看到的团丁给他父亲灌辣椒水的方法,如法炮制,很快就将吴得财的肚子灌得鼓了起来。他又按记忆中的方法,将吴得财放在地上用一支脚踩他的肚子,辣椒水就从吴得财的嘴和鼻子流了出来。吴得财被折磨的连连求饶:“我服你了,小爷爷,你要什么我全交出来!”吴得财再也不敢嘴硬,将家里藏起的财物都交了出来。最重要的是,在藏财物的暗洞里还挖出许多枪支,竟让上级领导后来专门通报表扬了他们。

  这一次让李思贵更出了名气,再有哪个地主敢不交割清楚地契财物,只要说让李思贵带人来,地主就会吓得立刻服从。偏偏这段时间黄可明去县里开会了,李芳文觉得思贵挺能干,解决了许多大人都没办法的事儿。而思贵爹尽管是副乡长,却不懂政策这回事儿,只是说思贵不该拷打地主。思贵却并不服他爹,反而说:“你在吴团总家被坏人灌了辣椒水,我现在灌他们有什么不对?这样坏人就老实了!”李芳福也只能叹气。所以全乡范围内,一有敢抗拒的地主恶霸,李芳文就让李思贵带人过去,问题就会立即解决。在几天内,地主的地契、财物和存粮、武器都收了上来。

第六章  儿童团长(7)
黄可明回来后,一看他们的收缴地主财物的成绩还不错,立即就表扬了他们。但后来听说李思贵竟然对地主用刑,立即感到做得不妥。他专门将所有儿童团员集中起来上课,讲红军的纪律,讲优待俘虏。讲到最后,李思贵说:“我恨他们灌我爹辣椒水,我才给他们灌。要说这事有错,那怎样让他们交待呢?”黄可明看到李思贵眼睛里面冒着仇恨的火焰,心里知道这孩子苦大仇深,一下子也劝不住。他将李芳文叫到一旁说:

  “以后别让思贵再去清理财物了。你带着他和芳武去执行另一项任务!”李芳文问:“是什么任务?”

  原来黄可明这次去县里,上级传达了关于反击敌人三路围攻的指示。

  一九三三年一月下旬,在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的争斗中双方达成了暂时妥协。由于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的地盘就在通南巴一带,红军进军川北,让他丢失了老窝。因此,他红了眼睛要进行“剿赤”,收回他的地盘。一月底,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二十万元军费,一百万发子弹,令其迅速进剿红军。二月中旬,田颂尧已经完成了对川北红军进行三路围攻的布置。

  形势立即就变得很严峻,四方面军总部进行了反围攻的布置,同时要求地方上也要配合做工作:已经没收的地主财物粮食,除了分配给当地百姓和群众的以外,要统一集中到川北根据地的后方,还没有收上来的暂时停止没收工作。分田地的工作暂停,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农民干部和家属要安排转移等。黄可明交给李芳文的任务,就是帮助押运三辆牛车,将要收缴的地主财物粮食运到通江县,那里有四方面军经理处的人接收。李芳文等三人只是帮助联络跑腿,带队的人是副乡长李芳福,另外还带着两个民兵,三个人还负责赶牛车。

  黄可明给李芳福和李芳文带好了路条。这一路现在都是红区,沿路可以凭路条有地方政府提供食宿。但黄可明也向他们做了交待:虽然通江目前还算后方,但四川军阀杨森、刘存厚也很有可能从川*然奔袭通江。如果路上遇到险情,要尽量保住车上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交给附近的红军,但要对方开收条。李芳福和李芳文一一答应。

  第二天,李芳福带着一行人赶着三辆牛车出发了。

  两个赶车的民兵一个叫邓小欢,一个叫何洪亮。为了防身,李芳福带着一支猎枪,邓小欢带了一支汉阳造步枪。猎枪是黄可明从收缴地主的财物中找出让李芳福带上的,步枪是红军送给民兵的武器。因为民兵的枪太少,因此何洪亮只有一支做样子的老式毛瑟枪,虽然据说还是德国造的,但已经拉不开枪栓,只能是在斗争地主时拿出做样子。李芳文等三人都拿着儿童团的梭标。为了安全,黄可明还帮助他们做了安排:李芳福和李芳文赶第一辆牛车,何洪亮和李芳武赶第二辆牛车,邓小欢和李思贵赶第三辆牛车。黄可明将他们送到村口,叮嘱他们一路小心。

  李芳文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儿。他想起昨晚跟父母说:上级派他去押送物资财物,他要出远门儿。父亲没有多说话,只是让他多加小心,沿着大道走,任务完成了就快回来;母亲却像预感到什么不幸要发生,竟然抹起了眼泪。当他睡下后,母亲还来到他的床头,伸手抚摸他的头发久久地坐在床边不愿离去。此刻他坐在牛车上,随着牛车的摇摆,看到自己从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