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詹天佑-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天佑说:“那我们就抓紧工作吧。”

  詹天佑与徐士远一起带着当地的一些工程学员重新测勘,经过认真细致的重测,终于重新确定了一条新线路,不仅工程比原来少,预算费用也确实省了不少,洛潼公司非常满意,很快按照詹天佑勘定的方案开工。

  虽然这条铁路由于时局的变化,修筑过程经历了很多困难,即使在二十多年后才完工,詹天佑没有亲眼看到这条铁路建成,但此路之修筑基本上是按照他设计的方案进行的。

  勘测完洛潼铁路后,詹天佑回到北京安排好的张绥铁路的首段开工事宜,应川汉铁路官绅的强烈要求,立即动身前往宜昌,亲自督导川汉铁路修筑事宜。

智治路霸
1910年5月,詹天佑处理了洛潼铁路、京张铁路、张绥铁路相关事宜,对京张、张绥铁路的人员安排妥当后,再一次前往宜昌,他先是深入工地现场,亲自调查各方面员工的工作情况,然后把副总工程师颜德庆叫来,对颜德庆说:“颜工程师,我发现这条铁路的人际关系太复杂,在我最近去工地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工程确实不太令人满意,做为总工程师,我必须指出,并要求按照我认为必须做的进行改进!”

  颜德庆深知,詹天佑平时与下属说话一般都比较干脆,没有套话,但语气这么坚定而强硬的情况确实不多,但作为副总工程师,他也有他的困难,他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人际关系,这里的情况很复杂,因为川路公司有三个总理,一位驻北京,在京有很好的人脉,与朝廷各方面特别是邮传部联系都很密切,一位总理在成都,协调四川省内各方面的关系,一位总理驻宜昌,现场督导工作,但这三位总理对铁路修筑业务并不了解,却都往铁路方面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人。”

  詹天佑说:“这个我知道,但铁路修筑之事必须按我们的意见办。”

  颜德庆说:“比如有一个叫王大富的人,既是机务处的负责人,又是材料处的负责人,一个人同时兼这两个重要职务,很容易造成职责上的混乱,而且容易形成*。”

  詹天佑说:“你把这个人叫来,我要当面问他一些问题。”

  颜德庆立即安排人去把王大富叫来,这个人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穿一身长衫,很傲慢地向颜德庆行了一个礼。颜德庆对他说:“这位是詹道詹总工程师。”

  王大富向詹天佑拱手施礼:“久仰久仰,詹总工程师。”

  詹天佑还礼道:“你好,王先生。”

  颜德庆说:“詹总工程师有话要问你,故特地把你请来。”

  王大富说:“詹道,有何吩咐,您尽管说。”

  詹天佑说:“吩咐不敢,但你作为机务处和村料处的负责人,我想问你一些情况。这几天,我一直在工地现场察访,发现有不少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涣散,二是可能有些工程材料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大富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地说:“噢,原来詹道已经私访了我的工作,那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好是坏你都心中早有数了,问我其实就是要我认错吗?”

  颜德庆说:“詹道身为总工程师,对川汉透铁路上的任何一位员工都有权实地察访,不要说你,就是我的工作他也有权过问。王先生,难道你觉得詹道这样做有何不妥吗?”

  王大富说:“既是这样,我也就无话可说了,你告诉我,现在要我怎么做?”

  詹天佑说:“其实,不管是谁,在管理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要诚实面对。我刚来工地几天,可能看到的还是一些表面情况,很浅。现在我想请你做两件事,一是把机务处的员工情况做一个表给我,把各员工的学历、专业、年龄、籍贯、享受的工薪级别都列明,二是把最近定购的机器、材料的数量、进价等造一个表给我。”

  王大富说:“这两件事我都做不到,因为李稷勋总理那儿都有这些材料。你如有需要,可以问他要去。”

  颜德庆说:“詹道是这里的总工程师,材料向谁要他自己心中有数,你作为机务处与材料处的负责人,是总工程师领导下的管理人员。”

  王大富说:“这个我不管,我既是李总理请来的,我当然得按他的意思办!”

  王大富的蛮横态度让詹天佑非常气愤,詹天佑说:“如果你不在六月十五前将这两份材料报送给我,我将认为你是有意违抗总工程师的命令!”

  王大富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詹总工程师会说出如此斩钉截铁的话来,先是一怔,很快又回过神来说:“到时能不能送,我现在还没有想好,请问还有没有别的事?没有的话,我告辞了。”说完,便头也不回走出去了。

  颜德庆说:“因为这条铁路有许多利益关系,象他这样的人还不少呢。”

  詹天佑对他说:“这也真难为你了。但是,象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如果连总工程的命令都敢公然对抗,这说明这些人太有持无恐了,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情况泛滥下去。川汉铁路是一项艰难的工程,从宜昌到万县这一段是最关键的,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能做什么?一定要加以整肃!”

  很快到了六月十五日,可是王大富并没有按詹天佑的要求报送相关材料,颜德庆说:“这个王大富向来都是这样,仗着他是李稷勋介绍来的人,根本不把工程技术人员放在眼里。詹大人,干脆,你履行你作为总工程师的权力,把他免了算了,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比他优秀的人才呢。”

  詹天佑说:“作为总工程师,我确实有权免除他的职务,但是川汉铁路是由四川商民集股筹建的,他们派往驻北京、宜昌、成都的三位总理在当地士绅中都有一定名望,这个王大富之所以敢这样连总工程师安排的工作都敢顶,他是吃透了这一层关系,知道我们不敢得罪这几位总理。我虽然一开始就被聘为总工程师,但到实地来毕竟还是这几天的事,我们一定不能因为对一个人的安排而破坏了与几位总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先探探李稷勋的意见再说。”

  詹天佑与颜德庆一同骑马来到李稷勋的办公室,其时,王大富早把情况告诉了李稷勋,李稷勋对詹天佑与颜德庆说:“王大富这个人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他怎么能连总工程师的命令都不执行呢?他来过我这里,把事情都向我说了,我也劝他按总工程师的意见做,但他个性太强,坚持已见,所以我也没有办法。”

  詹天佑一听,觉得顶别扭,既是你介绍来的人,怎么连你的话都不听呢?但没有点破,而是说:“我在工地考察了几天,发现这种不把工程师放在眼里的人不止王大富一个人,这样大大制约了工程项目的进展,我想就从王大富身上入手,对全路进行整顿!”

  李稷勋说:“怎么整顿?”

  詹天佑说:“辞退王大富!”

  李稷勋一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詹天佑说:“辞退王大富?不行,人家说打狗要看主人,这个王大富不能辞退!”

  詹天佑说:“为什么?”

  李稷勋说:“这个王大富虽是我介绍的,他也担任了重任,但他是朝中李侍郎的小舅子,有些朝中的事我们还要靠他去沟通呢。”

  詹天佑说:“李侍郎的舅子?李侍郎的舅子就可以这样肆无忌惮?不行,是李侍郎的舅子也要辞退,因为他这样做,连总工程师的命令都敢顶,川籍在朝中的尚书、侍郎不少呢,每一个都介绍一个小舅子来,那我们这条铁路成了什么机构了?那到底是为了安排人还是修铁路?李总理,看来我们得先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李稷勋一听詹天佑说话中火气不小,放低声意说:“詹总工程师,您在铁路方面的造诣中外称道,这也正是四川官商热忱盼您为这条铁路总工程师的原因,但是,一条铁路的修建,工程技术方面当然很重要,但其它相关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啊。就说这个王大富,李侍郎是他的亲姐夫,而且李侍郎在推动川路很多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那你说把王大富辞了,将来李侍郎一生气,不要说不再为川路提供方便,甚至通过他在朝中的关系从中作梗怎么办?而且安排王大富在这个位置还是北京的乔总理的意思。”

  颜德庆在旁边干着急,因为碰到这种情况,根本临不到他说话,他看了看詹天佑,还是忍不住地说道:“詹道,李总理可能有他的道理,这件事先缓一缓再说吧。”

  詹天佑看了一眼颜德庆,对李稷勋说:“李总理,有些职务的人员我们可以考虑照顾一些关系人员,但诸如机务处、材料处这样核心的部门,将来事关工程质量的大问题,一定要用能执行总工程师意图的人,否则的话,机械和材料质量出了问题谁负责?既然你认为王大富这样公然违命还不能解聘,那请你马上给在北京的乔总理说,不解聘王大富,那就解聘我这个总工程师吧。”

  李稷勋一听,詹天佑说出如此话来,立即转寰道:“詹总工程师,你这话就严重了,你要知道,对于川路的艰难,川省上下都是知道的,正因为能聘您为总工程师,各方面才有信心集股,希望仿京张模式,用中国人的钱,用中国人的人才,办中国人的事。一个王大富算什么,如果您实在觉得他耽误您的事情,那就解聘就解聘吧。既是你这样态度坚决,李总理那边我去交待,李侍郎那边我也去沟通,你这个总工程师可要坚持做下去啊。”

  这种出乎意料的转变令颜德庆一头雾水,很是不解,从李稷勋处出来,詹天佑的心情当然是好多了。颜德庆问:“詹大人,李总理开始不是说王大富那么硬的背景吗?怎么一下就转那么个大弯?”

  詹天佑说:“德庆啊,你从美国回来才几年时间?到时候你经历的事情一多,很多事情你就可以看到内中乾坤了。其实,这个王大富根本不是什么李侍郎的小舅子,也不是乔总理安排的人,是李稷勋自己的人,因为他深知这两个职位很重要,是个肥缺,故坚持用他自己的人。在大清国官场,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有些人知道社会上有畏官心理,觉得自己官不够吓阻别人,就打着更高级别官员的旗号,来谋自己的利益。”

  颜德庆说:“万一这王大富真是李侍郎的小舅子或乔总理要安排的怎么办?”

  詹天佑说:“那也没有办法,这件事根本摆不到台面上来,任何人都知道,在铁路修筑工程中,总工程师负全责,对用人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果真是李侍郎的舅子,李侍郎自己也应知道他的舅子是否适合这个位置,如果是乔总理的安排,他会与我沟通的嘛。”

  颜德庆说:“没有想到这修铁路还有官场上许多因素。”

  詹天佑说:“是啊,我们大清国很多事都是官本位,这正说明,国家要富强,官员素质至关重要啊。不过,我始终相信,科技人员是干实事的,在工程技术领域,任何讲人情的做法都是遗患无穷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技术生命赔到人际关系中去,更不能对国家动辙以数百万银两的工程有任何半点虚以应付。”。 最好的txt下载网

学部主考
颜德庆说:“这样说来,对王大富的安排你完全可以自行决定,何必要找李总理呢?”

  詹天佑说:“这是另一层意思,李总理作为股东方派驻宜昌的总理,他有总的协调权和监督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作为总工程师,是为他干活的,这一层关系一定要明白,不管我做什么决定,都要经得他同意,如果他是一个负责任的总理的话,他应该对我作出的一切合理决定都支持。”

  颜德庆说:“看来在官场上混饭比搞工程技术还要难啊。”

  詹天佑说:“那是啊,当官的人除了当官,什么都做不了,有一天不做官了,受老百姓冷落事小,搞得不好,被人恨,被人骂,便成了家常便饭。有些人不做官了,被人冷落了,就说人情冷淡,其实他根本不反思自己为官时的所作所为!”

  颜德庆说:“詹大人,看来国家要振兴,首先官员的素质要先行啊。”

  詹天佑说:“你这个意见很好,可惜只是我听得到,那些朝中的大人先生们根本听不到,他们也做不到,那些人自己的素质才那么高,你让他去叫别人提高素质,有可能吗?我们啊,尽自己的力,用自己的技术,扎扎实实为国家做点实事。”

  詹天佑对王大富的辞退在全路引起了不少反响,有些依持地方势力的无良人员有的主动离去,有的也收敛不少。当时正是酷暑季节,詹天佑白天巡行在铁路工地,经常在工地一线与路工们一起挥汗劳动,晚上回办公房处理一些文书方面的事情,还要与驻路工程师讨论具体的技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了解到这样一些现象,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路工有酗酒、吵架之类的事情,一些铁路学校毕业的学生思想很不稳定,于是根据京张铁路的经验,他特别针对川汉铁路,亲自拟订了《总工程师关于毕业生提升之规定》等文件,对全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品格、操守、学力、才干、能力、业绩等方面,都提出了考核要求和奖惩规定,使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要求都能清楚了解而且能身体力行。

  有一天,在汉口的公事房,詹天佑的随身秘书王秘书报告,有一位铁路工程师求见。当时正是川路公司需要用人的时候,詹天佑让王秘书把那人叫进来。只见那人虽然也拖着一条长辫子,穿着马褂长衫,但是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体格上明显与中原人有别,那人一进门就跪下自报道:“在下葛绍基拜见詹大人!”

  詹天佑说:“免礼平身。”

  那人说:“久闻詹大人大名,学生敬仰之至。”

  詹天佑看着他说:“葛先生有何见教?请说。”

  葛绍基说:“学生学的也是铁路工程技术,听说詹大人现为川汉铁路公司的总工程师,经朋友介绍,特来自荐。希望有机会能在您的手下,为川路修筑做点事情。”

  詹天佑再一次看了看他的面相说:“川路公司用的是四川商股,股东们要求用的全是中国工程师,不能使用外国工程师,真是抱歉,我们不能用您。”

  葛绍基说:“在下正是大清国人。这是我的自荐信和学历证明,您可以过目。”边说,边从自己的衣袋里拿出一叠证明材料逞给詹天佑。

  詹天佑看了良久之后说:“葛先生的学历证明都没有问题,只是你的简历中虽然说明你是大清国的臣民,但没有提供有谁能为您作证。”

  葛绍基说:“我可以向您写一份保证书,证明我是中国籍的工程师,如果将来证明我不是中国籍,您可以解聘我。”

  詹天佑说:“从事科技工作,信誉是很重要的,对于这一点你应该清楚,如果在个人诚信上有问题,很难保证这样的工程能在实际工作上能尽职尽责。你说的没有错,现在川路公司正缺工程师。既然你愿意写保证书,我可以暂时安排你在这里任工程师,但希望你能尽早地提供你的国籍证明。即使是你的家乡原籍的官员出面作证都可以。”

  葛绍基现场写了一份保证书,詹天佑看了一遍,让王秘书收下,然后让王秘书带他去颜德庆那里报到,颜德庆安排葛绍基做了一名副工程师。

  王秘书回到詹天佑身边说:“詹大人,这人肤色那么白,有些象北方的俄罗斯人。”

  詹天佑说:“其实他一进来我就看出来了,但是大清国领土这么广,在新疆和东北都有象葛绍基长得一样的大清国人,在我们朝中为官者中也有类似长相的人,只要他能证明他是大清国人,我们就要用他。如果他证明不了,那就解聘他。”

  王秘书说:“葛绍基的长相太明显了,把他安排去做工程师,会不会给川路公司的人授予口舌呢?”

  詹天佑说:“这个我考虑过了,如果见过世面的人都知道大清国的人有很多民族,长相各异,也不是完全没有葛绍基这样长相的人,现在我们非常缺工程师,只要他真是大清国国籍的人,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我就会说服川路公司的人,让他为川路公司效力。”

  王秘书说:“要不,我让人根据他提供的材料去了解一下他的真实情况?”

  詹天佑说:“我也正有如此考虑,你去安排一下吧。”

  数天后,王秘书来到詹天佑的办公室,对詹天佑说:“詹大人,那个葛绍基的情况我派人核实过,他根本不是大清国的人,他也不叫葛绍基,他实际的名字叫格罗夫(GROVE),只是他家人长期在华做事,所以学得一口流利汉语。”

  詹天佑一听,非常生气,说:“这个人真的在欺骗我,搞工程技术的人,最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