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链条终结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剥削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经济统治阶级无论自己愿不愿意,在内部成员、两个国家之间的互相争斗中,都会花费掉一定数量的货币。失败者,为了进行反扑,胜利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都会收集更多的货币到手中——可是,要收集货币,问题就来了,社会最底层持有的货币少一点就会给整个阶层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多人破产,而且,分散在这些人手里的货币有多少?少得可怜!于是,各种投资回收期、利润率、扩大生产周期等等的买卖观念进入经济统治阶级的观念中,“对!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货币放在自己的手里发霉,我为什么不拿去做买卖,让钱生钱!花掉的还可以再赚回来!而且,这是一种从自己死敌那里夺取货币的极妙方法!”经济统治阶级存储的货币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但是作为经济统治阶级又该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呢?

  继续使用剥削法,经济统治阶级发行的货币肯定不够用,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多的资本,然后投入到更多的生产中去。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有了足够多的货币,这个人甚至会组建自己的私人军队,带着这支军队横扫整个世界,强制性地把自己的货币投入到每一个生产中去,然后从每个生产中获取利益。可以说,对于经济统治阶级来说,这种方法肯定是最最喜欢的。可是经济统治阶级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主要原因有:因为地球上存在的,可以作为货币的贵金属、珠宝之类的东西是有限的,想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很难。次要原因是:把所有的金银珠宝等变相货币都铸造成金币、银币之类的钱币,不但不能获利,还会把这些变相货币的货币功能之外,价值量比重极大的文化知识资本抹杀掉,得不偿失;直接把这些商品当成货币使用,可货币还是不能标记出里面含有的文化知识资本的价值量,而且很多人都不一定有能力找零。从这个时候起,经济统治阶级开始发现,自己的货币拥有量实在是太少了,剥削法想要继续下去都不行。

  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统治阶级的一些成员,因为想把自己的资本延伸到各个生产中去,发现自己的货币数量不够用,想用自己拥有的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权力,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经济统治阶级还同时使用着很多不同的获取利益的制度,所以,这部分成员拥有的这部分权力大小,不一定就能对付得了守旧派的权力,在经济统治阶级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只能采用折中的方法——此外,随着经济统治阶级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斗争的客观存在,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很难达到完全为自己服务的目标——也就是说,已经可以叫做资本家的经济统治阶级成员,可以说永远都不能完全掌控货币发行量。

  某些国家为了满足这些资本家的要求,开始推行纸币。但是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量,作为一种纸张的商品,不可能达到与其标记的价值量相等,更别说在物质资本中升值了,而且还相当容易毁损。所以推行纸币,就是用低价值量或者无价值量的纸币换取人们手中含有一定价值量的贵金属钱币,是一种强制措施。既然是强制措施,那么肯定就会有人反对,所以刚开始推行纸币的时候,必须保证纸币能跟实物商品兑换,最重要的是保证纸币能跟金币、银币这些贵金属钱币兑换,并且兑换比例还得比较稳定。就这么个条件,资本家就算把制造纸币的机器开到最大马力,生产出足够使用的纸币,可资本家却不能不顾忌推行纸币的必需条件,永远都不敢放开手脚使用存在手中的大量纸币……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控制不再是经济统治阶级自己说了算,必须照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照顾到各种客观因素,无能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又多小,只要它们存在,经济统治阶级就必须照顾到,否则,连经济统治阶级之间的买卖,每次买卖都只能变成抢劫。这个时候,我就可以说,受到限制的纸币成为一个国家的主要货币时,这个国家就已经正式确立公式法了,剥削法正式退出。

  纸币的发行,本来是为了满足资本家自身需要的货币数量,可是到最后却变成了根据各种因素(即公式法)确定发行量的一种新货币,那么在这种货币下面,资本家难道就不可以推行剥削法?或者说,公式法本身就是剥削法?

  纸币,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量——排开里面的文化知识资本,作为纸张而言,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肯定是大于纸张含有的价值量很多倍。在使用纸币中,我们会忽略掉这种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统治阶级控制纸币发行量的时候,如果采用剥削法,钱库里的纸币只能算是废纸,这个还存在着获利的可能,但是如果把生产纸币的权力算上,那么经济统治阶级就会走向崩溃,所有的剥削法不用对国内的人使用了,直接作用到生产机器上,想要代表多少价值量的纸币就可以生产多少,纸币的数量不行,就改变面值。也就是,经济统治阶级随便生产一张面额到达自己承受力的纸币就够了——没有任何暴力措施,没有任何剥削制度,只需要一台机器,这样的话,剥削法也就不再成为剥削法了。

  这是不是说,有纸币的时代,肯定就是公式法啦?不,因为一个国家发行并使用了纸币,但是货币可不只是纸币,各种贵金属、珠宝的东西还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经济统治阶级进行货币发行量控制的时候,至少可以选择控制那种货币。

  例如,作为经济统治阶级,甲看到整个国家的货币好像没有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全都在其他人之间不停地流动着,甲开始控制货币发行量,方法使用剥削法。

  甲开始思考:“控制货币发行量的首要条件是让我获利!金银珠宝等变相货币基本上都在自己人手中,以自己拥有的权力,强制措施对付不了这些人,只好放弃。纸币的发行量已经完全控制在我的手中,只要我宣布所有纸币报废,那么整个国家就只剩下0克黄金的纸币了!而且不用使用任何强制措施,不用派人到国民的手中去抢,也就没有任何的投入,那么我获得什么好处没有?太多啦!为了推行纸币,很多国民手中的金银珠宝等货币,全都换成了纸币,这不是就说,我已经把所有的货币储藏到我这里啦!”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统治阶级,突然宣布大家手中的货币作废,新发行的纸币必须用金银珠宝等货币去换,那个时候,想要继续生存的人,在各种暴力机构的威胁下,只能把自己的财产卖给经济统治阶级,才能得到进行再生产的资本流动载体,纸币——如果每隔十年,甚至一年,一个月,宣布一次,整个国家的财富肯定就会流入到经济统治阶级手中。这是多么完美的剥削法啊!

  我承认,我前面的分析出错了,在纸币的发行量控制上,可以通过直接宣布作废来全部回收纸币代表的价值量,而不是在纸币的数量上进行控制。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吧?难道,有什么东西阻止经济统治阶级这样做吗?

  甲当然不能这样做,原因可不是因为有其他的阶级在跟甲斗争,因为这么做之后,甲拥有的所有财产很可能再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除去部分农业生产者之外,所有的最底层生产者,因为资金链条彻底断裂,全部破产,再也无法进行再生产,导致各个作坊或者工厂的工人全部饿死,无法进行再生产,或者全部变成甲的奴隶,由甲供养着……这个时候,生产力会有多低,商品种类会少多少种?甲可能再获得的利润会少多少?这些损失都迫使甲完全否决掉这个剥削方法——当然,如果是经济统治阶级在垂死挣扎的时候,就可能会使用这种方法,大量聚集国家的财富,然后逃跑。

  说到这里,那么公式法与剥削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难道就是不敢大规模地竭泽而渔吗?在经济上,只有利益,利益包括短期与长期,所以,当经济统治阶级放弃短期利益而追求长期利益的时候,我们不能说这些人不再追求利益了。那么经济统治阶级如何利用纸币获得利益?垄断,就是首选了,当经济统治阶级垄断某一个生产之后,利用垄断后获得的权力随意定价,可以从任何需要自己商品的人,甚至是自己人那里获得利益。这好像跟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啊?恰恰相反,垄断,刚好是经济统治阶级用来回收过剩货币的一种强制措施,一种向社会最底层以及其他阶层进行了一定妥协的,经济统治阶级内部成员都能维护各自利益的强制措施。就算不是垄断,由于经济统治阶级的资本进入到了整个国家的所有生产领域,有商品生产出来就有买卖,就有剩余价值,有剩余价值,结果还是经济统治阶级在回收过剩货币。所以,综合起来,剥削剩余价值就是经济统治阶级回收过剩货币的强制措施——公式法的本质还是剥削法。

  这里的过剩货币(包括纸币以及各种变相货币)的定义也应该改一下:在货币完成交易之后,没有进入到经济统治阶级的所有货币。这当然也只是表象,其实,还是流入到非经济统治阶级,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的货币——这段时间,可以定义为社会每两次交易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 txt小说上传分享

1。2。2。3。2  公式法的虚伪面纱
公式法,只是在发行货币的时候,进行的非常科学的控制,可是在货币回收的手段上,使用的方法是剥削剩余价值,其实也是一种强制措施。也就是说,经济统治阶级依然见不得社会最底层存放有任何货币。还出现了许多新式的剥削方法:现金存到银行,各种物质财产,用来抵押贷款……把社会底层的所有人,弄到都成负资产了,还不会罢手。

  如果说帝国主义把垄断发挥到了极致,那么现今的非垄断经济就把“非垄断手段”的变相垄断,发挥到了极致。回收过剩货币的手段,也就是剥削剩余价值的手段,由开始的*裸的血腥场面,变成了温柔的刀,不停地收割着所有国民身上的血肉。

  我们就从发行纸币上说起,根据各种统计数据,利用公式法进行处理,得出一个国家最近时期需要的货币——只是纸币,变相货币暂时不考虑,因为这些货币的总数量很难出现变动。在推行纸币的时候,纸币的发行组织,会怎么办?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到社会最底层去兑换所有的金币、银币等钱币,还是直接抛给某些需要大量钱币的经济统治阶级?

  根据公式法的推算,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这个国家流通的贵金属钱币的数量已经不够了,必须投入纸币,才能补充这个数量。而需要这些大量货币的个人或者组织会会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吗?肯定不是,当然是经济统治阶级的成员。因为大量的生产需要资金的投入,金银钱币的流通性能又完全根本上需求——也就是说,金银钱币的流通速度无法满足再生产的速度——光是搬运就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再加上辨别真伪、清点、储藏等,无论如何都很难通过加快流动速度来缓解货币的不足。想把自己资本渗入到所有生产中的经济统治阶级,肯定不愿意浪费时间、金钱、机遇,所以,经济统治阶级更加喜欢轻便很多的,更容易辨别真伪的,流动速度更快的纸币。再看看社会最底层,当地主向资本家转变的时候,本来就没有多少货币的农奴,进入到工厂、作坊、矿井等地方进行生产,每天获得的劳务费,也就是工人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货币,一般只能满足工人的日常生活所需,也就是说,一天的工资跟一天的必须花费很相近,工人手中一般都很难存储下来多少货币——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一天能拿到多少个铜币?银币?金币?家庭的资产又能有多少?算来算去,绝大部分工人们都不可能主动向国家呼吁:“我们需要纸币!”

  所以,一个国家把金属钱币换成纸币,不是在为受剥削的社会最底层服务,而是在为经济统治阶级服务。

  根据公式法的推算,一个国家每天发生了多少次交易就明明白白地放在国民的面前,每次交易的利润是多少,一天的利润总额是多少,都明明白白地摆放在国民的面前。那么,用于标记利润的货币从哪里来?不可能是从一直都在被剥削的社会最底层来,因为从一开始,社会最底层就没有什么货币,那是从哪里来的?当挖掘金银铜等贵金属制造货币的进度跟不上货币的数量变化时,国家只能采用无中生有的办法,发行纸币。

  经济统治阶级需要这些标记利润的货币,实质上并不是把它们看成财富,而是看成一种工具,一种打通,自己资本通往世界所有生产过程的通道的工具,只要资本成功地进入到这些通道,那么一个掌控全世界生产的国王权力就被经济统治阶级抓在了手中。自己拥有的工具比例越高,那么那么剥削到的货币数量比例就越高,进而,出现一个只靠资本就能完全控制全世界的“世界之王”。

  这个世界之王不需要军队,不需要大臣,只要调动一下自己的资本,建立的经济秩序就会替这个“世界之王”完成所有的统治、剥削。

  我还要说明一点,这里的纸币数量肯定都是在不断增加,可是这里不一定会在国内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统治阶级其实并不希望,看到自己手中的货币发生通货膨胀,要是能一直稳固在一个水平上那才是最好的——整个国家的国民,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物价、工资都不变的情况下,肯定只有发展生产力——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就会飞速发展,每天增加的用来兑换利润的纸币,就可以有实际的商品作为后台——这些商品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经济统治阶级把这些商品丢到另一个国家,获得新的资本就可以开始在这个国家打洞,拓展自己资本进入这个国家生产领域的通道。也就说,把利润(增加的纸币)投入到其他国家去了,而本国的纸币数量却因此能相对稳定……随着纸币的不断增加,而币值又非常稳定,那么,其他国家的生产领域,被经济统治阶级控制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出现一个“世界之王”——不过,这里有个条件,经济统治阶级不能发生任何形式的内斗,否则,一切都没用。

  对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来说,每天增加的利润以及代表这些利润的纸币,有何用处?当币值(我这里所说的币值并不是外汇,而是货币标记的价值量与实际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稳定的时候,应该没有,因为“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卖方一直都处于被经济统治阶级剥削的状况,剥削者不可能返还剩余价值。当币值不稳定的时候,就会出现状况了。如果,币值升值,那么整个国家的商品肯定都在降价,因为社会最底层所持有的纸币数量变化一般都很小,也就是说导致币值升值的,是经济统治阶级的资本运作——经济统治阶级进行这样的资本运作肯定有目的,应该就是促使国家增加发行更多的纸币。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可能会在短暂的时期内受益,但是当此次资本运作结束之后,因为资本运作而被掩盖的货币很可能就会出现,加上多增加的货币量,很可能导致币值的降值,那么社会最底层受到的剥削应该就会变大了,至少不可能小到哪里去——也许这个国家还会在利润之外,制定一个长期的通货膨胀速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的损失就更多了。当然,在此期间,肯定会有部分经济统治阶级成员,根据币值情况改变了工人的工资,目的和结果应该还是让工人们不能得到一点好处。如果币值下降,很明显,经济统治阶级在通过增大剥削程度而积累更多的资金,对社会最底层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说,纸币按照公式法来增加发行量,是用来掩盖生产相对过剩商品的,是用来稳定币值的,最重要的却是用来侵略其他国生产的。通过资本的流动,凝集整个国家国民的力量(剩余价值),以商品、资本等形式进攻他国的生产,进而增加经济统治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国王权力。

  新增加的纸币,又是怎样发行出来的呢?当然是通过中央银行等专业的货币发行机构发行,把新增加的纸币贷款给各大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这些纸币贷款给需要的,并满足银行要求的国民。

  货币的发行,在这里就涉及了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前面已经有所叙述,这两个利率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就是整个国家纸币的数量增加速度。例如,货币发行组织,经过公式法计算,新增发行纸币1亿克黄金,假设:每天的贷款利率是1%(需要回收的纸币比例),每天存款的利率是(需要增加的纸币比例),而当天就全部放贷,流动完毕又全部流回来——大额款项全部都是转账、汇款等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