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年经典间谍全记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常地成功,这使她的名气大增。
此时,丽达认为自己已经站稳脚跟了,就开始进行她的特工活动。作为加茨拿的最好学生、克格勃的一个高级特务,她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就组织起了一个秘密间谍网,用她那具小型的收发报机,以超速的电讯拍发密码,还使用微粒菲林,寄出了大量的情报,这些微粒菲林包括她设法偷到的绝密文件和她同克格勃总部的通讯联系。
在她很广泛的间谍活动当中,她集中主要力量用于刺探核子研究和最高绝密情报。她凭着自己的天赋作为本钱,很快就使男子心醉神迷,在经纪人和皮条客的帮助下,她很容易就同澳大利亚政府的官员和重要人物搭上关系,这些人都是对伍密拉基地和核子研究中心十分熟悉的人物,其中甚至有一些人掌握第一手资料。
但是,如果她使用普通的套取秘密情报的方法,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有任何收获的。因为从事机密研究的官员限于职责的约束和规定,都具备很高的警惕性,倘若一开口谈到伍密拉基地或核子研究中心,他们就会马上警觉起来,对这些一字不提、守口如瓶,所以丽达另外用了一种超乎常规的办法来套取有价值的情报。
丽达以她的天生丽质,很容易地就能把男人们吸引住,在经过一段时间熟悉情况之后,她就招呼男人们到俱乐部跟她喝酒,大多把他们灌得半醉之后勾引他们跟她一块儿回到她的寓所去,这样的要求一般男人们是很难拒绝的。因为他们难以抵制丽达所具有的巨大诱惑力。
到了寓所,她就请她的客人再尽情地喝一杯酒,在这酒中,她下了一种药物,很快就使他暂时失去了意志力,接着她就对那男子使用催眠术,暗示要他向上级汇报工作,她提的问题技艺性极高,那人便会很自然地当她是顶头上司,一五一十地报告自己的工作,而录音机在这个时候就派上极有价值的用途了。这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在被催眠者清醒过来之前,她要命令他,在醒来时忘记他曾经讲过的一切,只记得他们在一起饮酒作乐……另外,还有一种选择性的方法,那就是如果那个人所饮食的药物份量适宜,立刻就会生效,可以给他注射讲真话的药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
丽达除了使用催眠术来搜集情报外,还利用其他的方法来收集机密资料,可以说手段千变万化、五花八门。
丽达在澳大利亚一共活动了5年,给克格勃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但却没有引起任何怀疑,而那些达官贵人,依然如醉如狂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前苏联在发展人造卫星、洲际导弹等尖端科学方面,确实令人瞠目,但是对民用品的研制则漠不关心,要人无人要钱无钱,大大落后于西欧。为此前苏联政府作出了一个不花钱又不费力的选择,利用间谍把所需要的技术搞到手,这就是“俄国人经商”的诀窍。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克格勃利用女“性间谍”窃取工业情报的事。
秋天的莫斯科郊外。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正等着谁。一眼即可看出他是个东南亚人。一会儿,一个美貌的苏联女子来到他的跟前,笑容可掬地说:“我来晚了,对不起!”男子也微笑着站起来,手搭在她的肩膀上,两人并排地走着。
“哎,娜达莎,咱们今天到哪儿去!”
“奥丹塔拉,今天有人想和你约会。”
印度尼西亚人奥丹塔拉从万隆大学毕业后,于1958年到莫斯科的门捷列夫大学留学。对这个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来说,不但要常常忍受莫斯科冬天的严寒,还要经受孤独的袭击,他总是怀念遥远故乡的未婚妻。
奥丹塔拉就在这种阴郁的气氛中学习。一天,挨着他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美丽的苏联女学生,她就是娜达莎。她向奥丹塔拉询问印尼的各种情况。课后,他俩在校内的咖啡店喝咖啡,谈笑风生。奥丹塔拉感到这是他来莫斯科后最美好的时刻,而且,娜达莎还约定和他再次见面。
一次次的幽会使奥丹塔拉对故乡的未婚妻的印象越来越淡薄了。娜达莎的白嫩皮肤越来越萦绕在他的脑际。一天奥丹塔拉进入娜达莎的卧室,终于和她共枕同眠了。从此以后,奥丹塔拉身边没有娜达莎,总觉得缺点儿什么似的。那么,今天的约会……
娜达莎把奥丹塔拉领进一家酒馆,给奥丹塔拉介绍一个人:
“喂,奥丹塔拉,这是我的朋友尼古拉斯·郎佐夫,他在文化部工作,对印尼的文化很有兴趣,我谈到你的时候,他请我一定把你介绍给他。”
“我是尼古拉斯·朗佐夫。关于您的情况,娜达莎常常跟我谈起。莫斯科的冬天对您来说很不好过吧……”
当然,三人边吃饭边聊天。饭后,朗佐夫付了钱,就和他们告别了。此后,郎佐夫经常拜访奥丹塔拉,又是馈赠礼品,又是美餐招待。
一天,郎佐夫在大剧院后面的旅馆里给奥丹塔拉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单刀直入地说:“我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奥丹塔拉先生,听说你回国后还要去日本当化学工业的实习生。如果这样,希望你能为我们搜集日本化学工业方面的情报。当然,是有报酬的,数目很可观,给我们干吧。”奥丹塔拉大吃一惊,脸色铁青说:“我不想当特务,请不要把我拖到这种勾当中……”
克格勃的人立刻严肃起来,紧盯着奥丹塔拉的眼睛说:“奥丹塔拉先生,你和那个叫娜达莎的女学生打得火热吧,听说是个大美人呢,多么令人羡慕啊!前几天晚上,她还在你的宿舍里过夜。啊,还有,一星期前也过夜了吧,对不起!好啦,先别管这些。不过你在家乡可有未婚妻呀!怎么样?要是她知道了你和娜达莎的关系……那你可就回不去家乡啦,而且一旦激怒了她的爸爸,你可要失业的,你看……”
“可是,我对特务这种肮脏的勾当……”
“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奥丹塔拉先生,不必想得那么复杂嘛!你到日本照指示办就是了。你可以得到大笔酬金,在日本的生活也令你十分舒服……你懂吗?为了慎重起见,你给我们写个保证书吧。”
在克格勃特务的强拉硬劝之下,奥丹塔拉终于屈服了。他写了与苏联进行合作的保证书,事到如今,他脑子里产生了疑问:我和娜达莎的关系怎么会露馅,让克格勃特务知道了呢?他的并不笨拙的头脑马上闪出了娜达莎3个字。
想到这里,奥丹塔拉非常恼怒,他冲进娜达莎的卧室,可是房间里早已空无一物了。此后,在大学校园里再也没有见到娜达莎的影子出现过。原来,娜达莎是克格勃专门勾引男子的“性间谍”。
奥丹塔拉于1963年留学期满后回到祖国。接着,便开始准备第二年赴日本实习。苏联大使馆的人经常访问他。赴日本之前,他接到了克格勃的指示:“在日本,第一次接头的方法是星期二晚7点拿着《生活》杂志去池袋的丸井支店,对从迎面来的男子说‘我叫鲁利斯’。”
1964年1月,奥丹塔拉到达日本,他很快按照指示接了头,苏联驻日通商代表处的塞多夫和他联系,以后他就成了塞多夫手下的特工。8月前,他在新宿的日本学校就读,后来到越信化学聚合公司的东京工厂当实习生,1965年1月,当上了橡胶制品检查协会关系检查所的实习生。不久,在协同化学公司当职员,又在化学专业图书公司“友光”当职员,这期间,他窃取了越信化学聚合公司的塑料成型法的专利情报和协同化学公司的聚氯乙烯的合成表。
塞多夫回国后,奥丹塔拉的接头人改为苏联驻日通商代表处的索洛维约夫。每月在旅馆或酒馆接头一两次。奥丹塔拉装作读英文报纸的样子,把里面夹着情报资料的报纸一起递过去。酬金每月三四万日元,接头六十来次,共获酬195万日元。
但是,日本治安当局早就注意到他。1967年12月,苏联通商代表处的轿车在U字型转弯的高速公路口上,违章驾驶进入高速公路。当时,轿车已被警视厅的车子紧紧盯梢。当这部轿车开进九段的“光明馆店”一层的酒馆时,一个东南亚人乘出租汽车来到大门口。苏联通商代表处轿车里的人是索洛维约夫。索洛维约夫和那个东南亚人在酒馆的桌子前就坐,随后从桌子底下把钱交给了那个东南亚人。这一切都没有逃过警视厅外事课工作人员的眼睛。那个东南亚人匆匆和索洛维约夫分手后,立即被跟踪了,终于查明,他就是奥丹塔拉。此后,他继续被跟踪。1969年5月13日,日本警视厅以非法窃取企业机密的嫌疑罪逮捕了他。
在被捕的瞬间,奥丹塔拉的脑海里浮现出娜达莎非常性感的身躯。“莫斯科之恋”毁了奥丹塔拉的一生。
克格勃却利用“性间谍”廉价地窃取了他人的技术成果。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乌鸦”——克格勃的男间谍
克格勃对男学员的训练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他们除了要精通心理学以及掌握激起女性性欲的本领之外,他们的心理障碍关也不好过。因为他们勾引的对象是那些丑陋、心灰意冷和乏味的中年妇女,所以他们的实习要跟许多难看的、粗俗和肮脏的乡下女人、脾气刁钻古怪的老处女发生性关系。“乌鸦”们必须充分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性技术和心理学,使得这些女人不但性欲大发,而且言听计从,甚至不惜替他们犯罪。“乌鸦”们经过克格勃的训练,即从纯洁的少男堕落为无耻之徒。
克格勃的“美男计”并不局限于对异性目标使用,有时也会针对一些有同性恋倾向的目标。北爱尔兰前安全情报部长就因受到同性恋引诱而被克格勃要挟,最终于1980年被迫辞职。
但是,“美男计”行动并非每次都能成功,意外情况也经常发生,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属克格勃用“美男计”讹诈印尼前总统苏加诺未果事件。
同样,对同性恋目标进行讹诈的效果也往往会取决于目标所属国家及社会对非传统性取向问题的态度。克格勃间谍曾得到一份情报,称一名驻苏法国外交官喜欢上了保护使馆安全的一名苏联军官,于是就顺势抛出诱饵,偷拍了他与这名军官交往的情景。随后克格勃拿出这些照片,企图讹诈这名外交官,没想到他竟毫不在乎地大笑起来。原来,使馆和法国国内早已知道了他的同性恋倾向,且并不在意。
“乌鸦”的活动和作用不亚于“燕子”。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批男人在战争中充当希特勒的炮灰而死去,联邦德国人口中男女比例变得极不平衡,不少单身妇女因得不到爱情和家庭幸福而感到郁闷和孤独。在此情况下,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间谍情报机关就训练派遣一些“乌鸦”去联邦德国,专门对从事某些职业的单身妇女进行色诱。
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号称“红色大情人”的“乌鸦”卡尔·赫克曼,他在5年的时间里,走遍了联邦德国,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从一张床到另一张床。他以男性的魅力向女秘书调情、迅速地求婚、老练地和女人私通,他采用色情的计谋,施展异性的魔力,在一星期内,可以同时和8个身居要职的联邦德国女职员发生关系。通过她们窃取情报,当联邦德国的安全机关以间谍罪逮捕他时,他诙谐地说:“感谢上帝,现在我总算可以躲开那些女人了。”
“乌鸦”的卓越成效可以通过克里斯托夫案件反映出来:有一位名叫佳莉·霍恩斯卡娅的德国妇女,通过考试和例行的安全审查,被联邦政府军需供应部录用,当了机要秘书。她住在波恩南区格林腾斯街的一个公寓里,过着单身的生活。
霍恩斯卡娅工作努力、勤勉,这使她赢得了上司的器重。但是她相貌平平、性情孤僻,始终未能获得异性的友谊和爱慕。一晃人已到中年,她依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白天在办公室拼命地工作,晚上守着寂如灵堂的公寓默默地打发着日子。1973年春天,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得到了姗姗来迟的爱情。
一天傍晚,霍恩斯卡娅办完公务,走出军需部大楼,缓步回家。路上遇见一位衣着整齐的男人。那个男人手拿征婚启事向霍恩斯卡娅问路。霍恩斯卡娅看了他手中的启事后告诉他:这个启事上的地址根本就不存在。“天哪,我又上当了!我是按着这个地址特意从汉诺威赶到波恩来的。”那个男人眉宇间的烦恼和痛苦,唤起了寂寞的女秘书的同情,她不禁安慰他说:“先生,您不必太介意,世界上本来就充满了假、恶、丑。”男人一面彬彬有礼地向霍恩斯卡娅表示谢意,一面自我介绍说:他叫冯·克里斯托夫,在汉诺威第一储备银行工作。霍恩斯卡娅也向他作了自我介绍。霍恩斯卡娅从他简短的自我介绍中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而又知情达理的男人,于是对他产生了好感。他俩互相伸出了手表示为他们的无意相识而高兴。握手之后,他俩就同步于夜幕之中了。这以后,克里斯托夫就经常邀请霍恩斯卡娅相会,他一会儿热情洋溢、一会儿大献殷勤,使霍恩斯卡娅很快就坠入情网。半个月后,他俩便名正言顺地结婚了。婚后,霍恩斯卡娅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中,享受着她苦苦等了多年的来之不易的爱情。她感到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天,克里斯托夫突然要她把办公室的文件带回家来。她在无限惊诧之后拒绝了丈夫的要求。但是丈夫向她摊牌说,他是东柏林的人,因奉有特殊使命才和她结婚的。摆在她面前有两条路供她选择:或者和丈夫分道扬镳,或者和丈夫合作。霍恩斯卡娅陷入了矛盾的漩涡。经过感情和理智的较量和搏斗之后,感情终于冲破理智的防线:她选择了和丈夫合作的道路。一个星期后的周末,她就从办公室里带出一份有关联邦政府国防军后勤供应系统的秘密文件的复印件,交给了她的丈夫。
原来,这位冯·克里斯托夫是东柏林派来的一只“乌鸦”,他早就盯上了霍恩斯卡娅。那场格林腾斯街上的“偶然相遇”是事先策划好的。这位女秘书在“乌鸦”的诱惑之下,服服贴贴地入笼了。这以后,联邦军需部里的秘密情报便源源不断地向东流去。
在她没有被揭露的10余年中,究竟有多少有价值的情报通过她的手传递到前苏联,除了她本人和她为之服务的机关之外,无人知晓。
1985年,苏联克格勃高级官员彼留金逃往伦敦,揭发出了霍恩斯卡娅的秘密。可是,当联邦德国反间谍机构去逮捕她时,她和她丈夫已经神秘失踪了。几天之后,她在东柏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要求政治避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刺杀”——心狠手辣的克格勃
克格勃设有专门从事绑架、破坏和暗杀的部门,并设有专门研究机构,试验各种暗杀武器,提供给克格勃特务使用。这个部门叫行动执行部,克格勃在国外的重要破坏活动,搞军事政变或重要的政治暗杀,都由这个部门直接指挥和执行。
单就在1978年来说,克格勃特务所干的谋杀事件就举不胜举。3月16日,意大利“红色旅”在罗马郊区绑架了总理莫罗,后来又对其加以杀害。6月24日,南也门总统的一位使者带了一个提包,到达北也门后当即去拜见加什米总统,当使者打开提包时,突然发生爆炸,加什米总统和南也门总统使者当场被炸死,由此而导致南北也门关系破裂。10月3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战略调查局副局长佩兹里不白而死的消息刚刚发表,西班牙海军副司令里埃拉又被人枪杀;就任仅1个月的罗马教皇约翰一世被谋害的风潮尚未平息,又传来了3位投奔西方的保加利亚人被毒伞枪和毒气弹杀死杀伤的消息。所有这些都与克格勃特务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克格勃训练出的一个冷面杀手史塔辛斯基,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克格勃的心狠手辣。
保格尔·史塔辛斯基出生于1931年11月4日,他的家乡是在乌克兰西部利伏夫市附近的布尔斯楚夫捷尔村。他的父亲是个农民。18岁,他考上了大学,每逢周末他就回家去探亲,当时很多学生都喜欢搭霸王车,史塔辛斯基也常常不买车票搭火车回家。
1950年,他19岁,在初夏的一个周末又搭霸王车回家,不过这次他被抓住,被带去见一个警官,这个警官是一个克格勃成员,叫西特尼柯夫斯基,长着一副猫头鹰一样的面孔。那个警官跟他谈了一次话,这次谈话却改变了史塔辛斯基的一生。
西特尼柯夫斯基开门见山地说:“小伙子,你搭火车不买票,就是犯了斯骗国家的大罪,如果把你交给法院,那不只你的学业完蛋,而且对你的父亲和姐姐也会不利。”
保格尔·史塔辛斯基听了这话,吓得脸色苍白,在他惊慌得魂飞魄散时,那警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