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性征服-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杰,一世之雄。汝有聪明仁慈之母,多才多能之弟,有七十三勇士犹如七十三匹战马听汝驱驰,故得以君临天下,成此大业。呜呼,安答!相形之下,我只得甘拜下风矣。呜呼,我一向不幸!自幼丧父母,既无兄弟,更无心腹。天命有归于安答,安答得天而独厚,故处处占我先也。我现在只求速死,不想没有尊严地苟活于人世了。这样,安答以后就可以安心了,但是我最后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希望安答念在我们过去的情分上,赐我不流血而死。”
札木合为什么要求不出血而死呢?因为蒙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在他的血液中,死者不出血能保住灵魂。后来,蒙古人处死有罪的宗室贵族,常常使用这种不出血的“特典”。
札木合接着又为自己安排了后事,札木合道:“我死之后,希望将我的尸骨埋葬在高地,我将永远护佑您的子子孙孙。我与您是同族而异源的人,被安答旺族的威灵征服了。我死以后,我的族人将托庇于安答的威灵之下,希望安答朝夕予以照料。今天只求安答赐我速死!”
当有关的人把扎木合的这番话转达给铁木真时,铁木真伤感地道:“我安答扎木合虽异其行,然毋庸讳言,彼并无害我性命之心也。彼阅历甚广,老于处世。观彼之言,可供我等学者甚多。札木合安答实乃可学之人也……然彼今已厌于求生矣。”
铁木真又道:“方今之日,我不计前嫌,仍欲与彼为友,竟被拒之不取。我欲惜彼性命,彼又招之不取。今可如其愿!可不流血而死之,勿露弃其尸骨,宜厚葬之。”铁木真一声令下,部下立刻遵命而行。将札木合装入袋中闷死了。这曾一度使成吉思汗前途难卜,命途多蹇的人物,被厚葬到了一个高地。根据阿尔泰山地区萨满教徒的说法,扎木合的灵魂将从那里永远地保佑他的战胜者的后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统一蒙古
铁木真虽然除去了心腹大患札木合,但是蒙古还没有完全统一,还有一个降而复叛的汪古部没有收复。而且叛军还杀死了铁木真的安答和亲家阿剌兀思。铁木真发誓道:“我有了天下却不报答阿剌兀思的恩德,腾格里不会放过我的。”
于是,稍做休整铁木真便命大将速不台为先锋,自己亲为主帅带领蒙古大军出征汪古部平叛,蒙古大军一路浩浩荡荡风驰电掣般直逼汪古部首府云内州,云内州是汪古部世代居住的地方,位置在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一带。
叛军主帅阔克汗一听铁木真亲自来*,他不敢怠慢,急忙整顿军马准备迎敌,他刚做好准备,速不台的先锋部队便已经到了,阔克汗见速不台带的人马不多,便率军出城与他对阵,两军在云内州城前各自摆下阵势。
速不台催马来到阵前,点名要阔克汗上前搭话。阔克汗也不畏惧,催马而出直奔速不台,速不台用刀头点指阔克汗道:“叛贼,今日我蒙古部大军已到,你还不赶快下马投降。”阔克汗冷笑道:“这话应该轮不到你说,你赶快拿命来。”话音未落,大刀已经夹带风声朝速不台头顶劈来。速不台不敢怠慢,急忙用手中长矛向上一架,只听当啷一响,两件兵器相碰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天空中顿时火星四溅!
两人刀来枪往战在一处,两个人都是当世的虎将,武功也是在伯仲之间。二人拆了百余招,还是难分胜负,阔克汗觉得久战对自己不利,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阔克汗虚晃一刀,佯装败走,速不台不知是计随后紧追。由于速不台的马快,眼看速不台的马头已经快贴到了阔克汗马尾,正在此时,阔克汗突然挂起大刀,迅速抽出肋下的宝剑,猛一转身向速不台的头顶劈去,速不台忽觉眼前白光一闪,他急忙一甩脸准备避开这一剑,但是,他躲闪的稍慢了一些,剑尖在速不台的左面半张脸上划过,速不台觉得眼前顿时便成了红色,他知道自己已身受重伤,急忙拨马而逃。阔克汗随后率军追杀,打得蒙古军落花流水。
铁木真得到禀报先锋部队大败而归,而且爱将速不台还身受重伤。他急忙探望速不台的伤势如何,蒙古大夫告知,速不台的左眼已盲。铁木真一听暴跳如雷,顿足捶胸。发誓要将阔克汗千刀万剐,然后,立刻点齐所有人马,蒙古大军倾巢出动,浩浩荡荡杀奔云内州。
阔克汗知道他先杀了铁木真的安答,后伤了他的心腹爱将,铁木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听蒙古数万大军倾巢而来,感到他和铁木真的兵力相比众寡悬殊,自己无力与蒙古大军抗衡。于是连夜带着家人和几名亲信偷偷地弃城而逃,远遁到异国他乡,但是,没想到后来蒙古军队在欧洲还是找到了他,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蒙古大军很快破城而入,没有捉拿到阔克汗,便将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士兵全部成了速不台左眼的陪葬,将他们全部活埋在云内州郊外。就是速不台当初受伤的地方。
平定了阔克汗之后,铁木真立刻追封阿剌兀思为高唐王,阿里黑为高唐王妃。因为阿剌兀思的小儿子孛要合尚未成年,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就先封阿剌兀思的侄儿镇国为“北平王”,并将汪古部交给了他管辖,而且还把掠夺来的财物奴隶赠送给了这位新任王爷一大批。
与此同时,铁木真再次为三女儿阿剌海别主持了婚礼,将她嫁给了前夫的堂弟、新王镇国。婚礼所用的,是蒙古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铁木真发兵征服云内州,平定汪古部的内乱,汪古部从此归入蒙古,成为四部之一。
叁 成吉思汗
。 想看书来
成吉思汗(1)
1206年春,铁木真从前线回到了蒙古部的驻地斡难河(鄂嫩河)源头。自1200年铁木真与汪罕联兵*东方各部以来,铁木真连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先后平定了泰赤乌部、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蔑里吉部、札答兰部等几个强大的部族,与蒙古部落并驾齐驱的其他几大部落相继土崩瓦解了,另外几个比较弱小的部族如弘吉剌、山只昆、合答斤、朵儿边以及汪古部等,则慑于铁木真的威力,自愿或被迫充当了蒙古部的附庸国。东起大兴安岭,西迄阿尔泰山,南达阴山界壕,北至深山老林荒无人烟的边缘地区,已经没有人再与铁木真抗衡了,辽阔的蒙古草原实际上已经成为铁木真的一统天下。从十三岁丧父成为孤儿开始,到征服汪古部为终点,铁木真穷三十年之功,凭借其勇敢与智慧,踏着无数人以鲜血和白骨铺就的通天大道,终于走上了全蒙古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跻身于历代游牧民族伟大首领的行列,结束了自十世纪回纥帝国崩溃以来长达三百年的草原乱世,将北亚草原失控的历史野马重新纳入时代的轨道。为了纪念那过去的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岁月,更是为了将自己从此君临草原的消息昭告于天地万灵,昭告蒙古历代祖先,昭告于散居在整个草原上的诸部,为此,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春在斡难河之源召集“忽里台”。“忽里台”就是“盛大聚会”的意思。
铁木真建起了象征着毡帐民族至高无上权力的九足白旗于斡难河边,作为新诞生的蒙古帝国的国旗,之后,铁木真发表了重要的演讲,他以“奉天承运”的人间圣主而自居,以“汗权天授”而自豪,铁木真道:“今天,我依赖着长生天的力量,获得了天地的赞助,救助普天下的百姓,使之归于我的统一之制。今后,我们要依靠天地的保佑,承蒙皇天提名,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百战不殆,无往不胜!”
他在一片欢呼声中又道:“今日之尔等即是我蒙古之狼群,我将带领尔等越过兴安岭、越过阿勒台山、越过天山,越过燕山,越过祁连山,直达那四面以大海所围绕的世界尽头,从那些曾经藐视过我们的定居人手中夺取他们的财宝。用蒙古的刀剑为蒙古的羊群夺得更多的牧场,以蒙古之箭镞为蒙古的百姓谋求更富庶的生活!”
说完,铁木真带领大家向太阳行九跪之礼,来表示对上天的忠诚。礼毕,铁木真又回到宝座之上,接受大家的进见与庆贺。此时,蒙力克的儿子阔阔出,又被称为“通天巫”,上前说道:“你现在是普天下万民之汗了,应该有一个王中之王的尊号,根据上天的旨意,你的尊号就叫做……”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逡巡一周,这才震气吐声,发出长长的四个字:“成——吉——思——汗!”会场静了一刻,倏然间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欢呼:“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阔阔出为铁木真献上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尊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是传说中苍狼和白鹿经过的一个湖的名字,后来意思延伸为“大海”与西藏语“*”有同等含义,“*喇嘛”即海洋喇嘛之意。“汗”即匈奴语的“单于”,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语的“可汗”,汉语的“皇帝”或“天子”之意。当时,铁木真的事业如日中天,他的文臣武将自然也会雄心勃发。他们知道汉族人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或天子,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就称为秦始皇,表示他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铁木真君臣认为,他们的事业也可以与秦始皇、冒顿单于、登里可汗、耶律阿保机,以及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媲美,因此也有资格称为“天可汗”或“皇帝”。“成吉思汗”即大海皇帝之意。从此以后铁木真便正式更名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2)
1206年的忽里台不仅确定了“成吉思汗”的至高无上地位,而且确定了这个新政权的国号:“也客一忙豁勒一兀鲁思”,汉语意为“大蒙古国”。这里沿用的也是北方民族以族名为国名的传统,它标志着蒙古族已经实现了对草原各族的政治统治。在此之前,分布在漠北草原的有十几个部落,各部名称各不相同,蒙古部只是其中的一部。从此以后,“蒙古”就成为草原各部的总名称了,一个统一的中国蒙古族出现在了世界的东方。这无论对于蒙古族,还是对于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划时代的大事。
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政权,这对于长期分裂、落后的蒙古部来说确实是“千载百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蒙古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正是从成吉思汗时开始的。这也是当时的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成吉思汗只不过是应时而出。
草原部落时代的结束
忽里台宴会的最后一天,成吉思汗开始对历年来随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们进行隆重的论功行赏仪式。对于怎样酬谢这些功臣,他在宴会进行中经过反复的权衡思考,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腹案。当这些充满荣耀感而又略带惴惴不安之心的人们来到他的面前后,成吉思汗用热情的眼光扫视着他们,然后朗声说道:“你们这些为新国家的诞生而竭尽全力的人们啊,你们这些在困苦中亦不背弃我的老朋友啊,今天委任你们为千户之职。”这个千户分封表面上似乎是成吉思汗在恩赏他的功臣,实际上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他以新帝国的新的行政制度——千户制度,来取代原始的部落族长制度。千户制使氏族部落制度走到了尽头。
成吉思汗建立的千户制,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九十四个千户,由大汗分别授予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这样,就使原来的部落界限泯灭,大大有利于瓦解落后的、容易导致分裂的氏族部落结构,有利于加速各氏族的融合,有利于蒙古民族统一体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有力地防止旧贵族势力的复辟。
千户的规模大小不一,因地制宜,有的千户长管辖多至四千户,有的还不足一千户。千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为十户。千户作为基本军事和地方行政单位,取代旧时的部落或氏族结构。通过分编千户,全国人民都在指定牧地居住,不许变动。国家按千户征派赋役和调遣军队,所有民户都在本千户内登记户口,负担兵役和差发。蒙古汗国的最高统治集团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庭”,全国人民都是他们的臣民。那颜对大汗和诸王处于绝对从属的地位,高级那颜还参与选举大汗、商议国策和掌管国政。通过赏赐和战争中的掳掠,那颜拥有大量的牲畜、财物和奴隶。建立特殊功勋的那颜,还被授予种种特权。那颜阶级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人民的支柱。
成吉思汗大赏了文武百官却故意忘记了博尔术一人。那天日落时分,成吉思汗退回到王后孛儿帖的帐内。孛儿帖王后责备他不该忘记博尔术的功劳。她对成吉思汗道:“博尔术非陛下之始终相随之忠仆么?彼非陛下年轻时之朋友么?彼非陛下困苦时最可信赖之人焉?奈何忘之焉?”
成吉思汗回答孛儿帖皇后的责备道:“朕佯为忘之耳!岂可真忘此等功臣么?朕所以佯为忘之者,乃为使嫉妒博尔术之人大惊而心服口服也。盖朕深知博尔术之为人:当此之时,即使博尔术以为朕已忘之功劳,亦断不致因此而生怨朕之意与恨朕之心,且必言朕之善也。”成吉思汗言毕,立即派人到博尔术处打探,窃听博尔术此时在说些什么。那么,博尔术回到家里说了什么呢?当时,他一回到家,他的妻子就向他埋怨成吉思汗忘恩负义。博尔术听了妻子的话即反驳道:“我为汗效力而来,并非为求封赏而来。即使我汗令我饥饿而死,我也要尽我平生之力为我汗效劳。我此生此世别无他愿,只愿我汗之金帐永固,仅此足矣!”
成吉思汗(3)
密探听了博尔术夫妻的对话,立即返回据实禀报成吉思汗。第二天,成吉思汗再度召集大会,当众赞扬和感谢博尔术对他的一片忠诚之心。成吉思汗道:“爱卿博尔术!当朕处于困苦潦倒之际,手乏弓落之时,汝为朕忠实之友伴矣。汝英勇顽强,从不知畏惧为何物。争战之时,死神当面之际,抗拒死神,为朕密友良伴,乃汝博尔术也。自伴朕以来,身经百战,置生死存亡于度外者,乃汝博尔术也。今之在场之人,无人敢与汝论高低,无人可与汝争功劳。诸位亲王,各位大臣,万民百姓,汝等切记朕言:彼博尔术当居众人之上!”成吉思汗加封博尔术为第二千户,居众人之上,赦九罪而不罚。并封他为右手万户,管辖西面直至阿尔泰山一带的百姓。
成吉思汗接着又一一列举了众臣的功绩,也速该临终时,蒙力克父子实际上是也速该的托孤之臣,正是蒙力克将铁木真从弘吉剌部接回家中。泰赤乌部叛离时,蒙力克的父亲察剌合老人被伤而死。尤其是汪罕、桑昆骗铁木真饮许亲酒时,又是蒙力克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使铁木真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因此铁木真表示“深感乃德,直至子子孙孙,宁能忘之乎?”于是封蒙力克为第一千户,并于大汗的帐隅特设一座,或一年,或一月,请蒙力克坐在那里共议军国大事,“赐汝廪给,直至子子孙孙侍奉之乎!”
木华黎父子自从投靠铁木真后,曾屡立战功。其父甚至为救铁木真脱险,牺牲了性命。木华黎“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同侍成吉思汗,并称四杰(四驹)。成吉思汗对木华黎道:“自你做了我的伴当,从未离开过我的门户。当我设营于豁儿豁纳黑川时,你即以天神的吉兆鼓励我,使我下决心夺取天下。以后又多次出生入死,威震敌胆。今日封你为第三千户,居于上位,直至子子孙孙。并为左手万户,管辖东面直至合剌温只敦(大兴安岭)的百姓。”
幼时被从战场上拣来,后被诃额仑夫人收为义子的失乞忽都忽担心自己不如木华黎或博尔术那样受宠于主人,便性急地向成吉思汗表白自己的忠诚之心,他对成吉思汗道:“我之功难道比别人少么?我之效力难道比他人少么?我自于摇车中时,即已在汝之高阈矣。除一心为汝效力以外,我未尝心怀异志也。我自幼即卧于汝之身旁,汝亦待我如同汝之幼弟。方今之日,汝将降何恩于我,以示汝仍爱幼弟我耶?”成吉思汗闻言对失乞忽都忽道:“失乞忽都忽,你怎么了?难道你不是我的六弟吗?忘记过去了吗?我怎样赏赐那些弟弟,也同样不会忘记给你留下同样的一份。如今我又怎会亏待你呢?你的功劳我自然不会忘记,因此我赐予你只有在犯下九条不可饶恕之罪后,才会遭到处罚。同时,我还要任命你做我们蒙古全国的大断事官。在我睡觉的时候,你是我的眼睛;在我酒醉的时候,你做我的耳朵。将全国的户籍认真清点,方便我将人民分配给功勋之臣。”
成吉思汗于是重新任命了九十五个千户的长官,共计八十八人。他们分别是:“一、蒙力克;二、博尔术;三、木华黎;四、豁儿赤;五、亦鲁该;六、主儿扯歹;七、忽难;八、忽必来;九、者勒蔑;一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