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庆,你不是有办法吗?”

    “我的确是有办法,但问题是,任何办法,都需要一大笔钱来支持。您有多少钱?大锤子爷爷又有多少钱?”

    郑世安愣住了!

    他给郑家当了几十年的管家,吃住一向不愁,也没有在意自己有多少积蓄。不过仔细算下来,自己给郑家干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多少钱。加起来也不过几十贯。

    这还是自从收养了言庆之后,他可以积蓄下来。

    如果没有言庆的话,恐怕连一贯钱都没有。至于雄大锤子,上上下下加起来快二十口人,也就是勉强吃个饱饭而已。让他们出钱,显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东西再好,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用处?

    爷爷,就拿穑敱昀此蛋伞N姨怂担背跛蚱薷湛甲龅氖焙颍桓鲈旅夥咽猿浴D阌忻挥兴愎庖桓鲈吕铮腔崤愣嗌偾兀咳绻挥姓庑┣耐度耄只嶂鲤{饠饼店的名气?所以说,没有钱的话,什么都办不成。”

    郑世安沉默了。

    言庆说的没有错,没有钱的话,还真就是个大麻烦。

    “再者说了,爷爷您就不想把这个雄记,变成百年字号?你光出了个主意,人家就要分钱给你。大锤子爷爷在的时候,一切都好说。可大锤子爷爷万一不在了,人家还会给你吗?人总是会变的,当初咱们爷俩被送回荥阳的时候,爷爷只是想着能有个自由身。可是现在,爷爷你已经开始想着,如何去做一个富家翁。

    你能保证,雄威不会变,雄大海不会变,那雄大海的儿子,孙子也不会变化吗?”

    郑世安,哑口无言。

    “那你说怎么办?”

    “房子,田地,咱都不要,换成真金白银。”

    郑世安有点不乐意了,“这么好的房子,不要岂不是可惜了?”

    “呵呵,没有田地,要这房子做什么用处?再者说了,这里正好处于官道一侧,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嘈杂的很。爷爷,我还要读书,这种地方,又如何能静下心来?”

    “那你的意思是”

    郑言庆想了想,“我记得龙门山脚下,有一块竹林,也是咱们郑家名下。

    那块地也没有人关注,想来也不会太贵了。孙儿欲效仿先贤,读书于竹林茅舍,岂不雅致乎?再者说了,这样咱就可以向大公子说明白,把土地和房舍换成真金白银。我听说,一亩良田官价二十贯,一百亩田地,差不多能换回来一千贯。”

    不是郑言庆不会算数,而是要考虑到,郑家会不会按照二十贯来折算。

    别忘了,这一百亩田地中,还有二三十亩露田。按道理说,这些田地是要交还给官府。不过里面做做手脚,变成永业田也不会太困难。一千贯,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数字。

    既不会太多,让郑家人产生不快;也不会太少,足以让郑世安创业。

    郑世安有点肉痛,忍不住挠挠头,沉思不语。

    “爷爷,咱们再用这间房舍,把龙门山竹林换过来,大公子也不会感觉吃亏吧。”

    “言庆,你先和爷爷说说,这事儿真的能成吗?”

    郑言庆点头说:“爷爷,这件事我有八成把握做成。”

    “那咱们怎么做?”

    郑言庆笑嘻嘻,在书案上铺开了纸张,然后在纸上用颜体写下一首七言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锤子爷爷不是做了一百把剪刀吗?

    爷爷您就拿出五百贯来做装饰。盒子要用最好的金丝楠木,里面要用最贵的丝绒当沉淀。盒子上要做的典雅端庄,然后把这首诗拓上去您说,这一把剪刀,得多少钱?”

    郑世安张了张嘴巴,“怎么着也得十贯吧。”

    “十贯,那是成本,怎么着也得二十贯起价。”

    “慢着慢着,什么叫成本?”

    这种在后世人尽皆知的词汇,对于郑世安来说,无疑是过于深奥。言庆也不好把后世的经济学解说一边,于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说:“这个成本包涵的可就太多了。比如大锤子爷爷做一把剪刀,所需要花费的各种材料、时间、人手等各种东西的总和。

    爷爷,您还别觉得贵重,能买的起十贯的剪刀,根本就不会在意多出十贯来。”

    听上去,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可这样一来,会有多少人买的起啊。”

    “爷爷,咱们以前没有这个本钱,当然要从最低层做起。现在我们有这个本钱了,就要从最高层的人做起。到时候,把剪刀分三六九等。最贵的就卖给皇家呵呵,所谓上行下效。等那些上等人都开始使用的时候,下等人自然闻风而动。

    还是那句话,谁家不用剪刀啊!可若是连皇上都用,爷爷您可就要发达了”

    郑世安,被言庆忽悠晕了。

    “没错没错,连皇上都用了我的剪刀,谁还敢不用?”

    言庆长长出了一口气,轻轻揉动太阳穴。这

    也许,自己目前最顾忌的,就是这个爷爷了。得要想办法,让他渐渐淡化对郑家的感情。

    当然,这不是朝夕可以做到。

    但得要先挑起他的自信心。为了这个,言庆把皇帝的旗号都拉出来了,但不能不承认,这个旗号的确是有用。至少现在,郑世安看上去满脑子都是皇帝老儿了。

    只是不知道,那郑家的人,会如何反应呢?

    ————————————————————————————————

    马上就要十二点了,新的一周开始了!老新也成功的从新书榜上下来了,不过接下来也许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了下周推荐不甚理想,请兄弟们多支持吧,老新别的话也不说了,总之会努力把这本书写好,写完整。喜欢篡唐的朋友,请把你们的推荐收藏点击,都拿出来吧!!!!!!!!!

第71章 第卌一章 一千贯(下)第一更() 
杜如晦在亥时前,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了郑言庆的住所。

    “杜大哥,你这是打算长住?”

    言庆正准备写那个裴世矩送来的祭文,看见杜如晦这模样,一下子有点发懵了。

    “嘿嘿,我准备在你这里待上些时候。

    家父给我说了一门亲事,不过被我借口未得功名,这才作罢。家祖说,要我留在洛阳,好好读书。等下一次开科,就可以考取功名。我就和家祖说,准备在大名鼎鼎的鹅公子府上读书,还可以学一学那咏鹅体哈,家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郑言庆差点被呛死。

    “杜大哥,你爷爷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那没办法,谁让你现在名气那么大家祖说,要我见贤思齐。还说鹅公子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才华。跟在贤人身边,对我有好处,所以就同意下来。”

    原来,名人还有拒婚的功效?

    杜如晦说着话,脸色突然一肃,“不过家祖让我偷偷告诉你爷爷,最好别在这里定居。”

    “啊?”

    “他还说,趁现在把这房舍卖了,哪怕住在城里,都好过此地。”

    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特别。

    不过杜如晦的爷爷是什么人?那是朝廷的工部尚书。

    如果郑言庆不知道修治洛阳的事情,说不定还会以为,杜工部是担心他住的荒僻,让他去城里住。但言庆已经得到了修治洛阳的消息,自然对这话是另一番理解。

    朝廷,要征郑家的田地。

    而现在的洛阳老城,不会有太大的改动。

    杜如晦说:“我也不明白家祖为什么要说这些。不过你倒是真的可以考虑一下。”

    “这个杜大哥,我刚才还和家祖说这件事。

    我也觉得这里太过于嘈杂,所以准备搬走。不过我不打算搬去城里,准备往龙门山走。”

    杜如晦说:“龙门山色,倒是一大景致,不错啊。”

    “杜大哥,我只是说在龙门山脚下定居,可没有说龙门山色那边有我郑家一块田地,满是翠竹。我呢,准备在那里起几间竹楼精舍,想必读书会更有滋味。”

    “言庆,你这是想要效仿竹林七贤啊。”

    杜如晦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名气不够大?呵呵,不过这想法倒是不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果然好去处。”

    这是东晋名士陶渊明的饮酒,杜如晦忍不住低声吟唱。

    听他这么一说,言庆也觉得自己搬去龙门山,似乎是一着妙棋。

    是沽名钓誉也好,是闲情雅致也罢。反正这样一来,定能得清流名士们的口彩。

    而他现在,不正需要这些口彩吗?

    郑家人的炒作,是为了让他撑起门面。那好,我就给你撑起门面,并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现出我没有争名夺利之心。那郑家的人,就会少了许多顾忌,而更加卖力炒作。等到我的名气,已经足以让郑家人感到不安时,他们也奈何不得我了。

    究竟是谁利用谁?

    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言庆,你这是要写什么?”

    “哦,是河东闻喜县公裴大人给亡妻的一篇祭文,想请我抄录一下,明日来取。”

    “内史侍郎,裴世矩吗?”

    “你知道这个人?”

    “哈,我怎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很厉害,是个极有本事的人。家祖曾私下里说,论名气和权柄,裴大人比不得越国公。但若是比手段和本事,越国公却不如他。”

    言庆不由得轻呼一声。

    这个裴世矩,有这么厉害吗?

    越国公,那是大名鼎鼎的杨素。可裴世矩这个人,却似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啊。

    裴世矩,裴世矩

    慢着,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徐世绩曾因为要避讳,而改名为李绩。连李绩这样的人,都不得不更改名字,更何况裴世矩,去掉那个‘世’字,不就是裴矩?

    这还真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呢。

    此人在隋炀帝时期,是个大奸臣;但在李世民执政时期,却又是一个刚直忠臣。

    一忠一奸,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猜想。

    连大唐双龙传里面,还把裴矩说成是邪王石之轩呢。

    啧啧啧,没想到自己居然会给这么一个人,抄录祭文?

    言庆不由得调整了心思,认认真真的又看了一遍裴世矩写好的祭文。不可否认,河东四大姓之一裴氏家族的族长,文采果然不差。有着非常明显的江左文风,词藻华丽而优美,缠mian而叠荡。看得出,裴世矩甚爱他的老妻,甚至刻骨铭心。

    郑言庆眉头一蹙,心道:郑家要我抄录此文,却是让裴世矩得了郑家的情,却与我无关。

    我如今虽有老师可以借用窦家来撑腰,但终究不是自家的本事。

    若是让裴世矩念我的好处,岂不是让郑家日后更投鼠忌器?唔,这倒是一个思路。

    “言庆,你在想什么?”

    “啊,我在看裴侍郎这篇祭文,真真个情深意切。”

    “哈哈,果然是个多情种。”

    杜如晦曾亲眼见过当日言庆赋诗给朵朵,忍不住打趣了一句。然后他轻声道:“不过裴侍郎和裴夫人,确是一段佳话。当年裴侍郎平定岭南时,崔夫人因自己年迈,无法随行照料,于是就找了两个千娇百媚的婢女,派人送过去,服侍裴侍郎。

    后来崔夫人故去了,裴侍郎悲痛万分,将家中的妾室美婢全都赶走,情深意重,莫过于此啊。

    恩,忘记说了,崔夫人工卫夫人书法,当年也是一位大家呢”

    这个崔夫人,不是郑仁基的老婆崔夫人,而是裴世矩的妻子。

    言庆很认真的看罢了祭文,沉吟片刻后,提笔开始抄录。

    杜如晦在一旁观看,也不出声打搅,甚至还为言庆挑亮了烛火,更挽袖子研墨。

    五百字的祭文,抄录起来并不困难。

    言庆已读过许多次,所以一气呵成,写的极为顺畅。

    抄录完祭文,言庆却没有停笔。

    他蘸饱了墨汁,然后在祭文后面,有写下了离思两字:余受命抄录悼亡妻,为侍郎与夫人之情所感。

    故附诗一阙,以赠侍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郑言庆于仁寿四年春末之夜,于洛阳城郊。

    言庆写完,恍若心满意足般,对着纸上未干的墨迹,轻轻吹了一口气。

    杜如晦目瞪口呆,看看纸上的诗词,又看了看一脸满足笑容的郑言庆,久久说不出话来。

    妖孽,这厮那里是神童,分明就是个妖孽!

    ——————————————————————————————

    奉上离思,结交裴世矩呵呵,貌似大家都猜错了咯!感谢兄弟们上星期的捧场,让俺登上了周推。希望本周再接再厉,俺也继续努力之。咱们一起努力,让篡唐再创佳绩。老新顿首作揖,拜托了!!!

第72章 第卌二章 竹园深深(第二更)() 
郑言庆何尝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显得妖孽?

    但不疯魔,不成活啊他需要名声,他需要更多的名声,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这与他的秉性,并不相合,却不得不为之。

    一入郑家深似海,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多少人在暗中算计他。郑大士要用他来稳定安远堂的地位,可郑家有七个族房,又岂能心甘情愿的让郑大士称心如意?

    这一点,从郑大士为他祖孙归宗的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

    族内尚且如此,那族外又会如何?

    不受暗算,最安全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置于大庭广众之下,令那些心怀鬼胎者,不得不有所顾忌。当然了,如此郑言庆也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置疑和争议。

    但争议越多,他的目标就越大。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安全。

    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高调,郑言庆深深理解到,生活与世家大族之中的种种艰辛。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杀机啊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郑言庆别无选择。

    天一亮,郑世安就找到了郑为善,把他用田地换取钱帛的想法,告诉了郑为善。

    同时,他还以住所过于吵闹,希望用房舍换取龙门山下竹林的想法一并告知。

    郑为善已受命准备给郑世安办理手续,闻听郑世安不要田地,郑为善可是吃惊不小。

    “老管家,你可要想清楚啊。”

    郑为善劝说道:“此次老太爷分给你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如若不要的话,日后可别后悔。”

    要说,郑世安的土地情结还是很深重的。

    如果没有昨天言庆一番劝说,他定然会接受这些田地。即便如此,郑为善说完以后,他还是忍不住犹豫了许久。最终,他咬了咬牙,还是摇头拒绝了郑为善的好意。

    “非是我不愿意,实在是

    昨日我去天津桥街市探望老伙计,实在是想帮他们一下。虽说老太爷要恢复月俸,可你也知道,那帮子老东西是什么脾气和秉性。夫人的作为,让他们很伤心,到现在也不肯接受月俸。有好几家老兄弟,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我这心里真不舒服。

    现在就算是老太爷出面,怕也没有用处。

    好在当年我和这帮老兄弟出生入死,我若是出面,他们倒是可以接受。我准备换取些钱帛,与老兄弟们一起做点生意。哪怕是帮不上什么忙,心里也能舒服点。”

    “老管家果然是重情义的人啊!”

    天津桥街市的老军们,在经过了之前的事情之后,很是伤心。

    郑为善清楚那些老军火爆的性子,当初他们敢拦阻郑仁基的车仗询问是非,也是一群有血性的人。不受嗟来之食,即便是郑大士让人恢复月俸,至今也无人领取。

    郑世安这么一说,倒是让郑为善颇感动。

    于是点头答应,并保证尽量处理好这件事情。

    当天,郑为善就把郑世安的请求告诉了郑仁基。对于这件事,郑仁基也不敢做主,连夜派人赶赴荥阳,请郑大士定夺。

    到第三天时,信使从荥阳返回。

    郑大士只写信说:洛阳一应事宜,由尔决断,莫事事求问。

    “贤弟,你说这郑世安,究竟是什么意思?”

    郑仁基无奈之下,找来颜师古商议。最近一段时间,颜师古非常忙碌。晌午要教授徐世绩郑宏毅课业,午后就在房间里苦读三国,并加以注释。其实,魏晋时,已有人注释过三国志。河东裴氏族人裴松之所著三国,理论上已经非常完美。

    颜师古发现,自己注释三国,想要超越裴松之,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裴松之以十余年光阴注释一部三国志,而颜师古想要超越他,需要更费心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