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可汗 西风紧-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中答道:“幸止血及时并无性命之忧,调养一些时日血气便可康复,但右手是定然废掉了,卑职毫无办法。”这时候的医术显然不能把砍断的手给接上,要是在现代这种创口应该可以通过手术把断手连接起来的,那乌衣少女也不用残废了。
那白衣少女忽然跪倒在地拜了几拜,口音生涩地说道:“奴儿谢恩。”
薛崇训没搭理她,站起身来离开王位,吩咐道:“把她抬进府中调养,让宇文神医给瞧瞧。”
下面的人执礼应了一声是,薛崇训便离开了风满楼。
……
南诏人送美女毋庸置疑是有目的的,薛崇训认为他们多半是想用女人影响政治,这样的事也不只南诏人干,唐朝也常常这么考虑的。不管怎样,收女人比送出去女人要让人心情畅快,所以薛崇训私人对张建成并没有太大的成见。
过得几日,他便去看望那两个少女,已经得知了她们的名字大蛮小蛮,穿乌衣的是大蛮,白衣的是小蛮。她们果然是双胞胎,本身是属于河蛮部落的,在部落战争中被掠夺到了南诏。俩小娘一个穿乌蛮的衣服一个穿白蛮的衣服,大概是为了展现南诏主要部落的两种服饰。这样倒是便于一眼区别俩人,因为她们在薛崇训看来长得完全一模一样,单从脸根本没法分辩……现在除了衣服也有区别了,断了右手的是大蛮。
她们被安顿在薛崇训的内宅,听雨湖南边的一处小院里,位于内宅那道长廊的北头。薛崇训过去的时候,在院子里没见着人,他便径直走了进去,在一扇窗户旁边往里一看,只见两个少女正一起坐在桌子旁边。白衣小蛮拿着勺子喂大蛮喝东西,俩人说着什么薛崇训听不懂,然后就见大蛮哭了起来,小蛮一面给她擦眼泪一面安慰着什么。
就在这时,小蛮发现了站在窗户外的薛崇训,忙站了起来往门口走。薛崇训也离开屋檐下走到门口去了,只见小蛮扶着姐姐来行礼。
薛崇训看了一眼大蛮右手腕包扎的白布,问道:“好些了么?”
大蛮忙答道:“女神医每天都要来两次,比前两天好多了。”
她们请薛崇训进去坐了上位的一把软木椅子,小蛮又忙活着倒茶。薛崇训不认识她们,又是刚来长安的小娘,自然除了嘘寒问暖一番便不知说什么……她们长得美貌又年轻,小蛮没受伤倒是可以先让她侍寝,等她姐姐好了再一起糟蹋。
薛崇训心里这么想了一下,不过见她们的脸上有泪痕,显然处境悲惨让人可怜,他也就打消了刚刚的念头。
小蛮见薛崇训打量了好几眼自己裸|露在外的双腿,便主动说道:“小蛮来服侍王爷罢,让姐姐养好了伤……”
薛崇训怔了怔,但见这小娘子生得大眼小鼻小嘴的又很稚嫩,果然十分可爱。蛮女的五官和汉女也差不多,但是面部整体却很有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大概是五官比例搭配的原因。而小蛮那条短裙子也很漂亮,不过更好的是短裙没遮到的双腿,它们并不是特别修长,可十几岁的女孩儿的腿线条美好天然,皮肤娇嫩,让人联想到青山绿水般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是很久没女人陪过的饥|渴时候,薛崇训承认自己应该就顾不上同情她们了,对送上门的货定然要没心没肺地发|泄|兽|欲的。不过现在他倒觉得没有必要,便好言道:“别,你先照顾好大蛮养好身子,长安对你们来说是远离故乡陌生之地,静养一些日子才能适应。”
小蛮的目光有些异样:“王爷……对我们真好,原本我们就是一件别人送的礼物东西罢了。”
薛崇训笑了笑,觉得和俩小娘也没什么好说的,便从椅子上站起来道:“我顺路就是过来看看,大蛮没有了性命之忧便稍让人放心了。等养好了伤你们可以找裴娘她们玩,年纪差不多大概能玩得到一块儿。”
“王爷请留步!”小蛮怯生生地喊了一声道,“您会让张家的完成使命么?”
薛崇训只有同情的心绪顿时闪过一丝不快,回头说道:“南诏统治者把你们当阿猫阿狗,还把大蛮弄残废了,还管他的事干甚?安心在我府上,任何人也不敢动你们。”
小蛮伤心地说道:“我们本就不是南诏人,与那张家的更无恩情可言,自然不愿帮他办事……可是我们的父母兄妹还有家族几十口人都是他的奴隶,他说了如果办不成头人交待的事,就把我们家所有人都活|埋了。那人心狠手辣如同虎兽,肯定会说到做到的……”
“原来如此。”薛崇训点点头,“我现在知道了他为什么想方设法都要我接受你们这份礼物。”
小蛮哭道:“他想办的究竟是什么事,王爷能帮帮我们吗?家乡的父母做牛做马哭了一辈子,操劳到头发花白的时候还要被活|埋于黄土,我们……张家的说了事儿成不成就是王爷一句话,我恳求您只要救我们父母兄弟,我们愿意为王爷做任何事。”
她说罢和大蛮一起跪倒在地,已是泣不成声。
薛崇训愣愣地看着她们磕头,大蛮有伤也用一只手臂撑着磕得叮咚之响。显然她们不像是在撒谎。
其实坐视南诏扩张也难成唐朝的心腹之患,本就是无关根本的事,只是有悖于薛崇训的政策原则而已……要为这俩个本来素不相识的女孩动摇国家大策?他在想:如果面前不是两个楚楚可怜的美少女,而是俩恐龙,自己会不会这么富有同情心?人类动机最纯净的善良本性,薛崇训自己却感觉不到,难道生来就是恶的……
他的目光渐渐变冷,口中的语气倒是依然温和:“你们想知道张建成要办的是什么事?他上书天子河蛮各部勾结吐蕃人,是唐廷之敌,欲兴兵讨伐。南诏派使臣来就是想让侵略合法化……如果答应了他们,那么河蛮诸部的土地财产将全部被夺走,你们的族人将全部变成南诏的奴隶,所有人都会面临任人鱼肉的处境。可听懂了么?”
小蛮悲伤道:“可是不答应他们,父母就会被活|埋。”
薛崇训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道:“如果你来选择,愿意看见哪种情况发生?”
小蛮迷茫地跪在那里满脸的泪水,一时答不上来。
这时薛崇训淡淡地说道:“何况张建成说的并不是实话,大唐朝廷那么多人,光宰相就有六七个,事关国家大政岂是我一个人一句话的?在国家社稷面前,天子都不敢说什么都是他一句话的事,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正文 第四十八章 白狐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1:15:51 本章字数:3167


正如《滕王阁序》所言“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唐朝官僚大约每十天就有一天法定假日,每逢初十、二十、月底便不用去衙门办公,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多个节日休假近五十天。
今日正逢四月二十日所以满朝文武都轻松了,薛崇训也打算跟着清闲一天。他虽然挂着侍郎、节度使、大将军等奇怪搭配的官衔,但最实质的身份就是个皇亲国戚,受官场典章制度约束得少,如果愿意他可以天天旷工完全没人管……只是手中有实权便可以做很多事,所以平常仍然要处理很多正事。相比之下武家两兄弟才是真正的轻松快活,潇洒的武大郎成日风花雪月,爱好就是收罗各种诗赋字画和美女;武二郎则常常在玄武门或家中打马球,空了就去大哥武大郎那里免费玩女人。俩兄弟除了王位也有十六卫大将军的职务,但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个头衔根本用不上。
休假日大家都不上班,薛崇训也就准备在家里歇一天,早上起来练了一大早的武技出了一身汗。然后洗完澡坐在听雨湖畔的草堂里喝茶时,管家薛六来说事,说水云间青楼的歌妓蒙小雨昨日就进府来了,安排在前院的教习坊指导府上的女|奴弹唱跳舞。
薛崇训一拍脑门想起这事儿来:上次和张说一起水云间寻欢作乐时遇到了蒙小雨,就问她愿不愿意到府上教习歌舞,回来也对薛六说了这事,现在总算是办妥了。
他也不问买蒙小雨花了多少钱,反正薛六在办,财务上又有孙氏管理,用不着他亲自过问。
听薛六提起蒙小雨,薛崇训就想起她那个唐代版的才子名妓的事来了,可惜过程和结局没有戏曲故事里那么浪漫,充满了利欲熏心和虚情假意。
他沉吟片刻便起身道:“左右无事,我过去瞧瞧。”
于是薛崇训便和管家一道出了内宅,去教习家奴的地方。刚到地儿便听见了一阵丝竹之声,蒙小雨昨日才到府上第二天就开始了份内工作确是尽职尽责。寻着声音薛崇训走进一间东西面向的厢房,只见里面果然有十几个小娘正坐在屋子里,蒙小雨在中间弹琵琶示范。薛崇训心道:等教会了这些人,以后府上有宴会来了客人也可以就近叫出来歌舞助兴不是。
她们都认识薛崇训,他每天出门回家在府上过上过下,家奴们自然看熟了的。见着薛崇训进来小娘们忙站起身来屈膝作礼,蒙小雨也停下指尖,见面时礼数周到,但笑吟吟的表情让人感觉亲切。掐指一算薛崇训认识这个歌妓竟已数载,见面的亲切感觉正应了那句古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哪怕只是个歌妓。
薛崇训随口问道:“她们进府之后从未有人教习过歌舞,教着吃力么?”
蒙小雨笑道:“我刚看到她们时,见都这么大了最小的也有十几岁,心下也是担心现在才教习恐怕是来不及了;可是上午试了一下,发现大家的底子都不错……果然是王侯之家,连奴儿都读书习字?”
薛崇训道:“她们以前可不是奴婢,是前宰相的亲戚,小时成长环境好自然比普通人家的小娘底子好。”
“哦?”蒙小雨不由得回头看了小娘子们一眼,她们都羞愧地低下头去了。
“做过宰相的人参与谋逆,家里的人就落了个如此处境,贵贱贫富无常啊。”
蒙小雨面有些许同情之色,随即便岔开话题问道:“薛郎过来想听什么曲儿?现在我随时都可以给你唱哦。”
她面带春风一般的笑容,被她看着真是说不出的舒服,身上的素白襦衫襦裙清新淡雅,就像一只春天里跑出来的小白兔一般。她又像一剂皂角,每每都能涤净薛崇训心里的尘土,让他感觉到阳光。
他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到椅子上坐下,偏着头想了想,说道:“我教你一首歌,你唱给我听。”
“好呀。”蒙小雨一乐,片刻之后又微皱眉头道,“以前薛郎也教过我一首歌,可许久不唱已经忘记了……因为那样的曲子实在听得人少,在水云间唱的时候没人愿意听,后来妈妈就叫我别唱了。”
薛崇训笑道:“曲高和寡。”
蒙小雨掩嘴笑起来,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不过薛崇训既然对那样奇怪的曲子有兴趣,蒙小雨也乐得试试新鲜的玩意……以前在水云间要唱让大多数人的曲子,现在只需要让薛崇训一个人喜欢就行了,如此看来却是轻松了不少。
于是薛崇训又教了首现代歌,他有些恶趣味地想:在八世纪的唐朝宅院里听千年后的歌曲,真是一件神奇有趣的事儿呢。好在蒙小雨颇有音乐天分,只要是人的嗓子可以发音的调子,她大抵都是可以学会悟透的。
她学了两遍又记下歌词,然后调试琵琶伴奏,用十分好的嗓子唱将起来:“……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离开你时你正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只为你临别时的那一次回顾……”
……
蒙小雨抱着琵琶低下头,看得出来她的神色黯然。薛崇训一琢磨,大概歌词里的“寒窗苦读”的主角是个书生的缘故,而萧衡也是个书生。她没有当着薛崇训的面问萧衡的下落,但薛崇训能感觉她想了起来……他把萧衡关进地牢然后残忍地让其饿死了。
沉默了一会,薛崇训若无其事地叹道:“咱们的事儿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城隍庙。”
“嗯。”蒙小雨软软地应了一声。
薛崇训道:“我想起来户部钱行印发的第一批纸币送了一些到府上,现在可以把它们花出去了,不如咱们去城隍庙把钱送给无家可归的人如何?”
“纸币是什么?”蒙小雨的注意力被转移,好奇地问道。
薛崇训叫随从把一叠纸币取了来,等拿到之后递了几张给蒙小雨犹自说道:“就是这东西,我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办成此事,可以当钱使……户部尚书刘安数年前就在构想‘两税法’改革,乍一想此法是针对土地兼并现状的税收良策,但我知道它一定会造成‘钱重物轻’的局面,进而形成古典金融危机‘钱荒’。而印发纸币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隐患,唐朝的经济会越来越好的。”
蒙小雨显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是她听明白了薛崇训预见到了很多年后的国家大事,她直觉眼前的郎君是治世能人应该可以让更多的人衣食无忧,于是她便一脸崇拜地看着薛崇训。被这样一个清纯的小娘用这样的眼光看着,薛崇训感觉自然非常良好。
蒙小雨把青色的几张纸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瞧了一阵,瞪着美丽的大眼睛道:“如果有人拿着这几张纸给我卖东西,我可不愿意呢。”
“要是你拿着它们可以在各大钱庄兑换银子铜钱,一张可以兑换一缗钱呢?还可以用来交税和购买官府经办的盐、粮、帛等物呢?”
蒙小雨的神情惊讶,但并不怀疑薛崇训说的话,他说能换肯定就能换啦。
薛崇训自信地笑了笑,指着一张青纸道:“上面的编号是一,第一张纸币颇有收藏价值,以后某个时候肯定要成百上千倍地涨。要不小雨收藏这一张,比存几锭金子压箱底划算多了。”
“以后能值千缗么?”蒙小雨乐道。
“相信我的话没错,过些年月它就可以放到字画古董店里高价售卖。”
“那我就笑纳啦……”蒙小雨调皮地笑道。
两人说笑了一阵,便携带着一叠青纸钱乘车出门去了……这样的小善对薛崇训来说没什么用,但是和蒙小雨一起做这种“干净”的事就不同了,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因为她完全不知道薛崇训干过多少坏事,和她在一起行善薛崇训就能产生一种自我麻痹的快|感。
不过现在的城隍庙后面的破落院子已经和以前不同了,去年薛崇训联合“仁义的富人”在这里修了一座积善堂,但经费有限只能接收上了年纪的无家可归者。后来长安城中一些富人也常常在积善堂外面设粥棚,给乞丐免费提供一些食物,于是这地方倒是热闹起来了,饥寒者最喜到城隍庙后面聚集。
而此时又有好事,竟然有人发钱。按照米价,一缗钱可以买十几斗粟米,对平民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笔可观的钱财。
这样的纸币是第一回在公众面世,自然有人不信以为发张纸逗他们玩呢,薛崇训少不得让家奴讲解宣传了一番,让人们拿到钱庄去换。
反正是白给的,又不要他们什么东西,那些人自然不会拒绝,而且纸币颜色黑乎乎的但做工印刷比较精美。就在这时,只见年约三十余岁的文人拉住了一个乞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十串铜钱来给他换手上的纸币。那乞丐高兴地大呼道:“嘿!真能换钱使啊!”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感遇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1:15:51 本章字数:3206


有个乞丐拿着青纸币在文士手里兑换到了铜钱,当下就嚷嚷起来,其他人想继续找着换时,却见刚才那文士消失在了人群中。大伙一阵失望,又听到檐下有豪奴喊拿去钱庄也能换着铜钱,人们才又高兴起来,此时他们对这青纸的价值已是多信了几分。
一番闹腾让薛崇训也注意到了,他四下瞧了一阵照样也没找着人,暗忖道现在钱法才刚刚准备完毕国库纸币还没有正式发行,换钱的人定然是在关注此事的。他想罢便对那人产生了一些好奇心。
就在这时,听得不远处有人喃喃地吟起诗来,薛崇训回头一看,只看见那吟诗之人的背影,很像是刚才换钱的那文士。
那人正站在城隍庙檐下的转角处,翘首吟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一股子怀才不遇而且孤芳自赏的味儿,对于文人的这种情绪,薛崇训倒是能理解八分……可觉得怀才不遇的人多,真正怀才的人又有多少呢?
薛崇训细品之下记忆里没有这首诗,毕竟唐诗太多他大部分是记不得的,不过听起来朗朗上口诗才倒是不错,便想上去搭讪闲扯几句。不料这时他看见了文人的侧脸,顿觉十分眼熟,想了很久灵光一闪:这不是张九龄么!
两年前薛崇训东去洛阳管漕运的时候,在黄河上的一条运粮船上和张九龄有过接触,除此之外在长安也见过两次,因为张九龄是当年的进士第二名,曾任过短时间的京官。难怪薛崇训看着面熟,总算是想起来是他了。
如果张九龄不是在史书上名气很大,而仅仅因为是科举考得好、作为一个在文人届有点名气的京官,薛崇训也许是记不住他的。可他是张九龄,自然在每次见面时就额外让薛崇训关注了。
此时的张九龄看上去有些落寞,他这样的人现在这般处境也难怪会这样,此人从小就有神童的名声,其骄傲之心不能用常人心态度之,就如一个关于他的故事:相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