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披露论战全过程: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国际共运带来的(2)
“秘密报告”译为中文有四万多字,赫鲁晓夫在这长篇报告中集中揭露和谴责斯大林搞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斯大林在执政后期“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或者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正确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报告说,“党在反对托洛茨基分子、反对右派分子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斗争,从思想上粉碎了列宁主义的一切敌人。这场思想斗争进行得很成功,在斗争中党更加巩固了,受到更大的锻炼。斯大林在这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过了几年以后,当剥削阶级基本上被消灭,党的思想敌人在政治上早已被粉碎的情况下,斯大林“反而对他们开始采取*的措施”。“正是在1936—1938年这个时期,开始在国家机关中大肆*,首先是*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和布哈林分子,然后也*了许多正直的共产党人,*了党的干部”。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借以破坏革命法制的一切准则,对他们实施最残酷的*。“定罪的主要依据,实质上惟一的证据就是被告本人的自供,然而这种自供后来查明,乃是对被告施行肉刑逼出来的”。
报告以很大篇幅叙述对同列宁一起工作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政治局候补委员埃赫和卢祖塔克、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和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等领导干部进行残酷*的细节。报告说,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选出的139名正式和后补中央委员,有70%被宣布为党和人民的敌人,97人被逮捕和遭枪杀。在代表大会有表决权和发言权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因反革命罪而被逮捕。“秘密报告”讲到斯大林在卫国战争前夕和战争期间所犯的严重错误:1937年到1941年间,斯大林根据捏造的指控,清洗了大批军事指挥官和政治工作干部;1941年,斯大林漠视丘吉尔关于德军准备进攻苏联的警告、苏驻外使馆发回的重要情报和敌军明显的动向,对战争的爆发完全丧失警惕,致使最初几天边境地区苏军大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被摧毁,部队指挥系统被瓦解,无法阻止敌军深入国境;1942年,在哈尔科夫战役中,由于斯大林指挥失误,使苏军损失数十万士兵。报告讲到在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把车臣人、印古什人从他们的居住地全部迁走,使一些少数民族蒙受大规模的*和痛苦。报告以南斯拉夫事件为例,指出“斯大林的专横不仅表现在国内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苏联对外关系上”,他“不仅对国内的个别人员,而且对所有其他党和国家也是这样的猜疑和傲慢”。报告说:“应该直截了当地讲,斯大林在世最后几年形成的领导实践,成了苏维埃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这句话,可以看作全篇报告的总结性论断。[笔者按:“秘密报告”中有几处笼统地讲了“斯大林对党、对工人阶级和国际工人运动是有巨大功绩的”这类的话,但整篇报告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把斯大林从政治上全盘否定。一位西方评论家说:“它更多地是一份控诉的文件,而不是评价的文件,它是一种感情激动的抨击,而不是一篇冷静的分析。”(转引自徐隆彬《赫鲁晓夫执政史》,第135页)]
苏共二十大后,西方世界掀起反苏*浪潮,国际共运内部陷于思想混乱
1956年3月5日,《纽约时报》披露了“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6月2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秘密报告”的全文。西方媒体和政界人士利用这个报告大做文章,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反苏*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陷于思想混乱。东欧一些党谴责其领导人搞个人崇拜,有些国家撤换领导,政局动荡。西欧一些党批判个人崇拜现象和苏维埃制度。法国阿拉贡、毕加索等知名人士在谴责苏联的声明上签字。巴黎由三百名议员领队,两万人举行反苏*,法共中央办公室和《人道报》社被捣毁。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共产党中有大批党员退党。意共总书记陶里亚蒂接连发表讲话,说意共战后走议会道路是正确的,指责希腊共产党搞武装斗争导致失败,并认为印度等民族主义国家也在建设社会主义。他不同意苏共对个人崇拜原因的解释,批评苏联“*机构蜕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观点不是不可讨论的,新形势已对这个问题作了修改。陶里亚蒂提出国际共运“多中心论”,指出“苏联的模型已经不能并且也不应该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其他地区,由于制度的复杂性产生了不止一个中心”。苏共二十大后,南共联盟总书记铁托提出反对“斯大林主义”与“斯大林分子”的口号,说苏共二十大为南斯拉夫开始的“新趋势”造成了相当多的因素,“现在的问题:是(南斯拉夫)这条路线取得胜利呢,还是斯大林主义路线再度胜利”?[笔者按:西方世界对苏共二十大的反应,无非表明他们抓住了进行反苏*宣传的大好机会,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而国际共运内部发生意见纷纭、思想混乱的现象,则在一个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严重错误的揭露,客观上起着破除对苏共和苏联经验迷信的“解放”作用。各国党特别是欧洲党领导人纷纷公开批评和谴责苏共和苏联的错误,阐明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固然他们的这些意见和见解绝不能说都是正确的,但其中也包含着对苏共和国际共运历史的某些反思,并提出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958年下半年,中苏之间在国家(1)
关系方面的分歧逐步发展和加深关于长波电台问题
1958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写信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要求在中国南方建设一座大功率长波电台,以便于苏潜艇在太平洋活动时通过这个电台同莫斯科联系。苏方具体提出,建设这座电台的资金由苏方出七成,中方出三成,使用时间双方各占50%。6月12日彭德怀复函马林诺夫斯基,表示同意建立电台,但全部费用应由中方承担,建成后共同使用。中国方面坚持由中方承担全部费用,是因为这涉及电台的产权也就是中国的主权问题。后来,马林诺夫斯基又来电报,还是坚持苏方也出钱,他说费用大概需要一亿美元,苏承担一半,但他仍避开归谁所有的问题。7月22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尤金谈共同舰队问题时,彭德怀也在座。谈到长波电台时,彭插话说:“我们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既然苏联认为有必要建设,我们同意,费用全部由我们负担,共同使用,所有权归我们。否则政治上不好,不好讲话。”赫鲁晓夫于7月底8月初访华时,同意了中国的意见。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并未帮助中国建设这座拟议中的长波电台。(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第224-225页)
关于共同舰队问题
1958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致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请求苏联政府在中国海军建设方面给予新的技术援助。赫鲁晓夫接信后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7月21日,尤金大使奉苏共中央的指示向毛泽东主席口头转达了苏共中央主席团对周总理信件的答复。答复说:苏方建议,为解决信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建立一支“共同舰队”。苏共中央希望中国了解苏联舰队到大西洋、太平洋活动很不方便,海上通道都控制在西方国家手里,中国海岸线长,条件很好,苏共中央希望同中国商量建立一支“共同舰队”。毛泽东听了非常诧异地问:啊!是不是要搞“合作社”?(指像斯大林时期在中国搞的合营公司)毛泽东对尤金说,我们原想叫你们帮助我们建设海军,没有想过要跟你们一起搞“合作社”,搞什么共同舰队。是不是搞“合作社”你们才干,不搞“合作社”你们就不干呢?毛主席一再质问,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究竟是不是办“合作社”,是不是你们要强迫我们搞共同舰队?是不是苏联指挥这个舰队?尤金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7月22日,毛泽东又约尤金谈话,对他说:中苏之间没有什么紧张局势,我们九个指头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指头不一致。昨天你提的问题,我可能有误会,也可能是正确的。看来,要你们帮助我们搞核潜艇的请求,可以撤销。今天早上我们政治局讨论了这个问题,决定撤销这个请求,不要求你们帮助我们建设核潜艇。我们过去写信请求你们的帮助,只要加强海军建设,加强海岸防卫,也提出过建设核潜艇,但是没有提出过建设核潜艇舰队,更没有提出过建设中苏两国的核潜艇舰队。你们苏联人大概觉得中国人没有经验,不可信,毛手毛脚,所以要搞合营,要搞共同舰队。看来你们是想控制我们。过去斯大林看不起中国人,把中国看作落后民族,去年莫斯科会议我们感到赫鲁晓夫能够跟我们平等相待。但是现在你们又来了,又搞斯大林那一套了。所以我们决定撤回请求,我们只好自己搞舰队了。如果你们说这是民族主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你们把俄罗斯民族主义扩大到中国来了。我们是要搞潜艇的,如果苏联要提条件,一个条件也不行,半个条件也不行。(另一种说法是:“如果涉及政治问题,中国连半个指头也不让。”)(参阅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第五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58年下半年,中苏之间在国家(2)
赫鲁晓夫赶来北京,同毛泽东举行会谈
1958年7月31日,赫鲁晓夫秘密来到北京。当天下午,毛泽东同赫鲁晓夫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专谈“共同舰队”问题。赫鲁晓夫一上来就否认他们有过建立中苏共同舰队的想法,说是尤金转达错了。毛泽东说,你们大使同我们谈话,谈了五次讲的都是共同舰队的问题,尤金还说你们建议搞共同舰队还可吸收越南参加,这个对不对?赫鲁晓夫说那是讲战争打起来的时候。毛泽东说,战争时期那是另外一回事,尤金说的不是战争时期,而是说要搞共同舰队,就是要搞斯大林过去搞的那种“合作社”。赫鲁晓夫再三解释说:尤金是个好同志,但是他听错了我的话,误解了我的意见,我也有责任,因为我谈的时候,可能没有交待清楚。赫鲁晓夫接着说,中国同志说我们要把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搞到中国来,我听了很伤心,觉得中国同志不相信我们,对我们的政策了解不对,这触犯了我们的自尊心。毛泽东很生气地说,是谁触犯了谁的自尊心?你们提出搞共同舰队,正是触犯了我们的自尊心。赫鲁晓夫激动地说,我没有料想到你们会这样粗暴地理解我们。毛泽东说,谁粗暴?是你派的代表尤金在北京向我们五次提出要搞共同舰队,否则就不给援助。赫鲁晓夫重申,苏联没有提过这个问题,并且永远不会提这个问题。毛泽东说,永远不提了,那好,把你的话记下来,双方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到此为止。(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二节和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8月1日至3日,毛泽东同赫鲁晓夫又举行了三次会谈,主要是就国际形势问题交换意见。7月15日,美国出兵黎巴嫩,到这时已半个多月,登陆的美军有一万五千人。毛泽东认为,美国的力量有限,困难甚多,登陆黎巴嫩引起全世界反对,这场斗争美国肯定要输。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赫鲁晓夫没有表示异议,但他说:现在西方主要是用原子武器进行威胁。他详细地谈了核武器在战争中的威力作用,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认为赫鲁晓夫对他的看法作了很好的补充,他本人谈的主要是西方的弱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第226…227页)赫鲁晓夫谈到苏共决定不用参加战争的办法来支援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但采取举行军事演习的办法来警告美国,准备在伊朗、土耳其边境上演习,还和保加利亚搞联合演习。毛泽东赞成不采取军事干预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毛泽东还谈到,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相距20年的时间来计算,我们应当争取推迟第三次世界大战,从现在起,至少推迟七八年,有可能的话,要争取推迟10年、20年或者更长时间。我们一定要推迟它,努力推迟它,但同时要准备万一帝国主义发动世界战争怎么办。因为我们不是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他们怎样打算,我们说了不算。他们有没有战争狂人呢?肯定是有的,万一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怎么办?我们得有准备。(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册,第169…171页)
会谈结束,双方商量决定,秘密来访的赫鲁晓夫公开回去,同时发表一个联合公报。公报说,中苏双方对国际问题和中苏双边关系的问题充分地、全面地交换了意见,谴责美国和英国出兵侵略黎巴嫩和约旦,要求他们把军队撤走,支持*联合国、伊拉克共和国和其他*人民的正义斗争。同时两党对当前国际形势下所面临的亚洲、欧洲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并且就反对侵略和维护和平所要采取的措施达到了完全一致的协议。这个联合公报表明,双方对当前国际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在世界面前表现了中苏两国的团结合作。但实际上这次中苏会谈中,贯穿着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在这四天里,暴露了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会议以后,看到中国威信上升,认为对他是一个“威胁”,于是采取步骤,试图控制中国(首先在军事上)。
1958年下半年,中苏之间在国家(3)
赫鲁晓夫在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两个问题上遭到挫折后,仍然窥测机会,试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防御体系。1958年8月台海局势紧张,赫鲁晓夫于9月间特意邀请中国驻苏大使刘晓赴黑海海岸与他共度假期。赫鲁晓夫对刘晓说:苏联考虑采取具体步骤帮助中国制止美、台侵犯大陆的阴谋。他说:美、台的优势是在海上和空中,苏共中央经过研究,认为应加强台湾海峡地区的空军力量,使之对美、台海军起威慑作用,希望刘晓将这个建议转告中国政府。赫鲁晓夫这个建议,后被中国政府婉言谢绝。(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第227页)
我军炮轰金门和赫鲁晓夫给艾森豪威尔的信
8月23日,我人民解放军福建部队开始炮轰金门。台湾国民党当局马上向美国求援,美国赶忙调兵遣将,把原驻太平洋的第七舰队大部分军舰集中在台湾海峡。9月4日我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我国的领海为12海里,宣布金门、马祖是我国内海岛屿。同一天,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威胁说如果发生情况,美国总统要做出判断,可能把金门、马祖的形势和台湾联系起来考虑。9月6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驳斥杜勒斯,说美国无权干涉中国的内政。美国舰队如果进入我国领海,那就是侵略。
台海局势的急剧发展,使赫鲁晓夫紧张起来,他匆忙派苏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于9月5日动身来北京了解情况。9月5日晚周总理接见苏驻华大使馆参赞苏达利科夫时向他说明:第一,我们不是要解放台湾,而是惩罚国民党在我们沿海骚扰;第二,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美国搞*;第三,如果美国要发动战争,中国全部承担起来,不会拖苏联下水。周总理要求苏达利科夫把这三点马上报告莫斯科。9月6日葛罗柯抵京后,周总理、毛主席先后接见了他,向他详细地说明了台海局势和我们的方针。
赫鲁晓夫摸到我们的底以后,于9月17日和19日两次写信给艾森豪威尔,向美国提出严厉的警告。信中宣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就是对苏联的侵略,苏联一定要援助中国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信中指出由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政策,特别是由于美国政府目前在中国的台湾海峡地区所采取的行动,使远东形成危险的局面。他还用异乎寻常的措词写了一段话:“总统先生,您不觉得这样把军舰调来调去,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是对拥有现代武器的国家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吗?我不知道你们的军事顾问对您说些什么,但是我认为,他们也不可能不知道,水上舰队全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威力空前强大、作用空前迅速的核武器和火箭武器时代,这些过去曾经是可怕的海军军舰实际上只能用作礼节上的访问和鸣礼炮而已,它们还可以作为适当类型的火箭武器的打靶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