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靖远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山河决定先不管那么多,反正都是大明朝遗臭万年的人物,既然能够做到遗臭万年,肯定都不简单,至于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估计最差也是两败俱伤的情况吧。

    赵山河一想到这样的结果,就觉得浑身轻松,一个大明朝遗臭万年的太监对战一个大明朝遗臭万年的奸臣,这两个人之间的争斗,肯定会异常精彩。赵山河一想到这里,就觉得这种事情一定非常有趣,内心就忍不住的火热起来。

    赵山河走进中军大帐,王承裕正在与严嵩欢快地聊着天,两个人一个子曰,一个诗云彼此聊的非常投机。王承裕不时开怀大笑,严嵩则是一副尊师重道谨守教诲的模样,表现出十成十的谦谦君子风范,看样子非常讨王承裕欢心。

    看到赵山河进入大帐,王承裕与严嵩二人起身相迎,王承裕拉着严嵩的手积极主动地给赵山河介绍道:“靖远伯,我给你介绍一位大贤。这位就是首辅李大人的爱徒,严嵩,严惟中。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山河赶紧抱拳,开口说道:“久仰久仰,早就听过严兄的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还望严兄能够与王师一样,扎根寿山,帮衬愚弟一把。”

    严嵩依然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不过赵山河从他的眼神中能够感觉到严嵩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带着不屑与怜悯。果不其然,严嵩听完赵山河的话,连连摆手声称不敢当,口中谦逊有礼地说道:“靖远伯之名,晚生早有所闻,今日得见真人,才意识到晚生之前实在是鼠目寸光,靖远伯真人远比传闻更让人惊艳,绝对是我大明第一才俊,晚生不过七品官员,不敢与大人称兄道弟。大人还是叫小人惟中吧。”

    “我勒个去!这是要划清界限啊!”赵山河听着严嵩的话,感觉到他言语中表达出来羞与为伍的意思,在心中对严嵩这个二十九岁的中年滑头暗生警惕,感觉严嵩这一次来农场不是来帮忙的,反而是来辞行的。

    正在此时,严嵩继续说道:“靖远伯,严嵩就一个翰林院编修,自认当不起首辅李大人的厚爱,这一次前来寿山,其实是向大人请辞的。家乡老父病重,惟中做为儿子不得不回家守候。我尽管十分想驻足农场,陪伴大人一起建功立业,可是却有万般无奈,惟中不敢不孝。请靖远伯宽恕则个。”

    面对严嵩有理有利有节的理由,赵山河心中确定,严嵩这一次来根本就是准备宁愿得罪自己和李东阳也不愿意与刘瑾等人权宦决裂。人家根本就是火眼金睛,有超级的政治敏感,一眼就看透了刘瑾等权宦集团的强大,不相信自己的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斗倒对方,铁了心要采用“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策略,忠实地履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训,回老家修身养性不参合朝堂上的争斗。

第66章 忠臣**臣的处世之道() 
赵山河听到严嵩执意要离开北京,回到江西老家避祸,心中自然是一百万个不愿意,眼瞅着大明朝最杰出的两个奸臣将要就这么不蹭出一点火花的擦肩而过,不知道别人什么感受,反正他自己是觉得十万分的惋惜。

    所以,为了火花四溅,为了看大戏,赵山河准备无论如何都要留下严嵩,哪怕牛不喝水强按头也得留下来。

    赵山河看着严嵩,用沉重的语气说道:“严兄所说的话确实在理,但是现如今大明江山被一群阉党弄得乌烟瘴气,首辅大人有心屠龙却无力回天,作为李大人最喜爱的弟子,我认为你应该为李大人分忧,为国家分忧。古语有云,天地君亲师。你父亲这五个里面,只占了一个,其他天地君师这四个却都在北京城啊。你就这样回去,那就是对国不忠,违抗师命,恐怕所失去的会更加多。严兄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留在这里帮帮我。咱们一同振兴大明,铲除阉党。”

    严嵩听着赵山河的话,丝毫不为所动,开口说道:“赵大人错爱惟中了,惟中自幼在老父膝前长大,从小到大一直遵守圣人教诲,一不敢让朝廷失望,二不敢让父亲失望,三不敢让恩师失望。奈何,这一次老父病重想要在临终之前见惟中一面,惟中身为人子,承老父多年养育之恩,此时此刻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也必须放下,无论如何送老父亲最后一程。”

    严嵩说的悲痛欲绝,两眼垂泪,好像他爹早夭了一般。按照古代人的寿命来说,做为儿子的严嵩今年都已经二十九岁,他老爹至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早已经属于高寿之人了,就算死了,那也是喜丧,是可以放鞭炮向街坊四邻炫耀的。

    赵山河看着严嵩,心中一阵彷徨,难道做为明朝臭名昭著的奸臣不热衷于权力角逐吗?想到了这个问题,赵山河非常快的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做为封建王朝的每一个人,骨子里面都有着“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想法。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是根本不可能改变的。眼前的严嵩如此意志坚定地要回乡丁忧,这其中地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孝顺这个因素。

    场面有些冷点,严嵩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微微低着头不言不语。赵山河在心中判断着严嵩一定要离开京城的动机。王承裕则是在心中愧疚着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老爹王恕今年刚刚过世,他的行为举动竟然远远不如一个后生晚辈。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过去,赵山河苦苦思索没有结果;王承裕陷入不孝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倒是严嵩站在那里一直盯着赵山河的表情观察着。

    严嵩已经早已经听说过赵山河的大名,在京城之中甚至流传着“虎不虎想想寿山赵老虎,愣不愣想想寿山农场主”。不论是赵老虎还是农场主,指的都是赵山河。

    所有大明朝官场的人都知道,权宦集团那是沐浴着皇帝朱厚照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朱厚照的皇权是通过他们的种种行为举措来体现的。在数次朝廷官员与权宦之间较量中,权宦集团虽然偶有失利,但是最后无一例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哪怕是弘治中兴的三贤臣这样已经青史留名的人也没有能够幸免,依旧该贬官的贬官,该罢黜的罢黜。

    赵山河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竟然敢动东厂马永成,所有的人都不看好赵山河的未来,毕竟权宦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见朱厚照,根本不用请示,直接就去了,跟进自己家一样一样的。就这一点,赵山河就拍马难及,同样是这一点,就足以导致赵山河最后必死的结局。所以,整个北京城的人都在流传赵山河是一个闹腾挺欢实做事不计后果的短视之人,被戏称为京城第一大虎货。

    至于愣不愣这句话,更好解释了,东厂都已经让赵山河揍得暂时服软了,那就应该赶紧抢个好位置,要个大官,这样才有自保的本钱。赵山河可好,躲在只有下等人才停留的农场之中,优哉游哉地混日子,这绝对是天底下最愣的人。

    严嵩不傻,不但不傻而且很聪明。他仔细衡量过其中的利弊。可以说从首辅李东阳私下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就在权衡利弊。他意识到农场之中必定有大机缘,但是在他的意识中这个机缘能够给他带来的荣誉和成就与威胁相比过分悬殊。不论任何功劳,第一的肯定是首辅李东阳,第二靖远伯赵山河,第三王承裕,第四才轮到他严嵩;而危险则是顺序完全颠倒,第一必定是他这个小喽啰,第二王承裕,第三赵山河,第四李东阳。甚至可以说危险到了赵山河那里就会被刘瑾等人强行叫停,根本危及不到李东阳。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是圣人孟子说的。既然圣人都这么说,那么肯定是没有错误的,是非常正确的。严嵩一想到自己堂堂翰林院编修的身份,是翰林院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学者,此时此刻又有着回家照顾将要去世父亲可以避祸的借口,只要在家待几年,将来必然会有人搬倒权宦刘瑾,到时候有人会在朝廷的花名册中找到自己这个以丁忧借口不愿意为阉党效力的忠贞之士,那时候自己再千呼万唤始出来,面子里子都有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平平安安,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严嵩看着赵山河脸上不断变化的表情,在心里揣摩不准赵山河的想法,他担心赵山河那股虎劲一上来,赶鸭子上架,把自己强行留在农场,到时候可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一咬牙干脆对赵山河说道:“赵大人,惟中在京城之中所历三年,从进士到庶吉士,一直到翰林院,对朝廷之中阉党之患知之甚详,对阉党的势力同样也知晓的非常清楚。惟中心里已然绝了做官的心思,准备借此次为老人送终的机会,回乡过隐居的生活。惟中在这里恳请赵大人不要为难于我,惟中余生志向仅为游山玩水以涤情操,舞文弄墨以醉己心,与世无争尔。”

    赵山河听了严嵩的话,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严嵩死活不在农场的原因——怕死。

    赵山河看看腰板笔直的王承裕,瞅一瞅微微弯腰的严嵩,对严嵩哈哈大笑着说道:“既然惟中想要过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那么本官自然不会勉强。不过,希望惟中你记住今日你所说的话,日后再入官场为官,本将势必不会与你善罢甘休。刘栓,送客。”

    严嵩脸色惨白,被刘栓推着赶出了中军大帐,赵山河看着依然陷于自责无法自拔的王承裕说道:“王师,不要过于自责。你与严嵩不同。正如同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大义凌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真理和正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严嵩,一小人尔,逢大义而惜命,遇小利则忘身。小子虽然不才,也看出来严嵩此次回家不过就是避祸去了。”

    王承裕听到赵山河的话,也醒悟过来,看着严嵩有些踉踉跄跄的背影,知道严嵩是因为赵山河不许他以后再出仕而失魂落魄,心中对这个李东阳的爱徒的态度顿时变得鄙视起来。

第67章 坏人刘瑾() 
严嵩走了,赵山河对严嵩的走仅仅感觉有点惋惜,毕竟严嵩与刘瑾这两个人没有碰撞出火花,让他多少有点小失望。

    不过通过严嵩这个人,赵山河对人性的了解又多了几分,那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经历,在很多时候都意气用事,总把自己往忠臣圈子里面放,殊不知这样一来看起来威风凛凛,其实却是危机四伏,如果不是皇恩浩荡,自己恐怕早就被阉党剁成肉酱了。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脑袋一热,觉得自己有所依仗就变身为大师兄,准备大闹天宫。

    接下来的几日,赵山河偶尔去县城找纨绔大哥刘猛体会一下纨绔的生活,其他的时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面了解民情。自从上一次给刘老汉一家做主,赵山河这个庄主的名气立刻声名鹊起,赵大人庄与赵大人后庄这两个赵山河庄子的村民,出去走路脑袋都抬得高高的,以前看其他庄子的村民都是用眼睛看,现在改用鼻孔了。对于对方的问候,基本上就是用鼻子哼一声了事。尤其是柴寡妇,现在简直就是母老虎,其他村之前垂涎她姿色的混混被她挥舞着镰刀追杀了整整两天,最后下跪求饶,才算了事。当然,柴寡妇身后一直跟着一个骑着马的刘栓。

    赵山河将这些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既然都是生活在自己庄子上的村民,必须要有优越感,身份上要觉得高人一等,家庭条件也得高人一等。目前为止,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第二个目标正在酝酿之中。

    赵山河坐在田间地垄上,看着眼前的农作物,放眼望去,整整齐齐都是谷子,齐刷刷的确实好看。可是好看又不能用来填饱肚子,塞满荷包。一想到这个问题,赵山河就一阵头疼。他曾经与刘老汉说过种植其他农作物的事情,结果在刘老汉一阵摇头和叹息声中,他得到了答案——别的东西不能填饱肚子。

    看着老人快要变红的眼圈,赵山河落荒而逃。多么淳朴的农民啊,辛苦一年只盼着能在明年青黄不接之前的这段时间填饱肚子。

    为啥就不能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高一点呢?赵山河询问过十几个村民,答案非常统一,咱们庄子是周围十里八村生活水平最高的村子了,再高就不是农民了。在所有庄户的白眼中,赵山河再一次落荒而逃。

    没办法,只能便宜自己人了,赵山河找到了刘栓,用柴寡妇相威胁,最后刘栓终于答应并且保证完成让柴寡妇家来年不种谷子改种蔬菜的野蛮要求。

    赵山河看着刘栓离开时用手狠狠地攥着钱包的举动,恨不得用椅子直接敲死这个榆木疙瘩。

    还是喜乐好,知道大哥心情不好,凑上前来咬着赵山河的衣襟溜溜达达来到外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躲在秋老虎晒不到的地方欣赏着训练场上将士们挥汗如雨的场面。

    咬一口苹果,嘎嘣脆,舒坦!喝一口茶水,香气宜人,还是舒坦!看着训练场上玩命的士兵,心情极佳,所有的不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赵山河一边给喜乐挠着痒痒,一边打量着训练场上表现出众的士兵。现代化的训练方式并不是赵山河练兵的终点,特种兵的训练方式才是赵山河练兵的目标。赵山河要求不高,在这五百人的队伍里面,只要能从这五百个士兵之中选出十个人就行。毕竟特种兵在后世那都是万里挑一的,就算在大明朝第一强军之中,能够五十个里面选出一个也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将就将就勉强凑数。

    赵山河在天寿山训练军队的时候,朱厚照也在宣府大肆练兵。自从赵山河与马永成在天寿山下一场大战之后,朱厚照仿佛被赵山河部队的胜利狠狠地刺激了一下,在宣府揭开了练兵大幕,这一次训练的不仅仅是宣府城内的军士,还包括宣府整个军镇所有的部队。

    朱厚照坐在镇朔楼上,看着北方,问着身边的神机营统领钱万钧:“爱卿,你说今年蒙古鞑子会不会南下扣边?”

    钱万钧是一个好军人,不是一个好政客,他对朱厚照说道:“万岁,今年风调雨顺,蒙古高原上水草丰富,据探子回报,牛马羊这类牲畜今年也是大丰收。微臣认为这些蒙古鞑子必然也知道万岁在宣府整兵备战,宣府军士战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事情,今年应该不会南下扣关。”

    朱厚照听着钱万钧的话,斜着头撇了钱万钧一眼,兴致缺缺地说道:“朕明白爱卿的意思了,爱卿退下吧。让朕在这城楼看看蒙古草原的风光。”

    钱万钧退下,朱厚照身边的刘瑾立刻上前一步说道:“万岁,别听那些杀才的胡话。万岁龙拒宣府,那些鞑子宵小怎么有胆量前来扣边,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子。不说万岁英明神武,就是老奴也能杀的那些蒙古鞑子魂飞魄散,四散奔逃。”

    朱厚照看着刘瑾,颇有感慨地说道:“还是你懂朕的心思,朕不过就是想要考验一下军队的战斗力,这蒙古鞑子不来,这可让朕如何是好,总不能因为朕想要检验军队战力就在这个时期兴兵北伐打一场必败的战争吧?”

    刘瑾赶紧献计献策,一边搀扶着朱厚照的手轻轻随着朱厚照在城楼溜达,一边说道:“万岁,微臣得知靖远伯带兵与马永成的东厂一场大战,大胜!靖远伯手下军士出自万岁的神机营,前往京城之前水平相当,如果让他们两只军队进行比武,万岁这些日子花在军事训练上的心血自然就能够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万岁眼前。”

    朱厚照听到刘瑾的话,龙颜大悦,夸赞着:“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在朕的眼皮底下还有一只能够与宣府神机营抗衡的军队。传旨靖远伯,一月之后,朕返回京师,要以神机营之军力检验他组建新军的训练效果。”

    刘瑾恭敬的问道:“万岁,您看这双方战力如何配给?”

    朱厚照眼中露着兴奋的神色说道:“军队战力关系到朕北伐的结果,真想要超越先祖,那么就必须要拥有远超先祖的军力,就让神机营全营军士对战靖远伯的新军。希望靖远伯不要败的太快,告诉他,如果败了,朕可是要当着天下人踢他屁股的,不仅踢屁股还会抽鞭子。”朱厚照这段时间才发现,踢屁股与抽鞭子在军队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他也乐此不疲,每天要是不踢上百八十个屁股,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没有成就感。

    刘瑾听着朱厚照的话,眼神中闪过浓浓的失落。看来赵山河圣眷不减,还不到一雪前耻的时候。刘瑾转身下去,履行他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责。时间不久,一道圣旨离开宣府直奔昌平天寿山农场大营。

第68章 聂叔,有人欺负我() 
次日清晨,圣旨就到了赵山河的手中。

    赵山河率领农场大营所有军士和王承裕接了圣旨,送传旨官离去之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韩凌云、万彪、南勇、刘虎、白树生和王承裕等人将赵山河围在核心,一个个愁容满面。王承裕说道:“靖远伯,这道圣旨一看就是万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