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易幻三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戏志才瞪了徐庶一眼,对着赵扬道:“我看你并非昏吏,这个并不是单福。前些日子,因为为友报仇杀人,所以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他的姓名,他也不回答。吏于是将他绑缚在车上,击鼓行于市,令世人辨之,虽有识者皆不敢言。后来被同伴解救,于是改名出走,折节向学,遍访名师。来我书院已经半载,他名字叫做徐庶,表字元直,单福只不过是一个托名罢了!”
原来,徐庶在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半年前,徐庶的一位朋友因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赵扬正心中窃喜,那边徐庶却慌慌张张道:“请君不要报官。”
这么好的人才,我能再送走?赵扬心中这般想,口上却倒:“为友报仇,这真是义士呀!无妨,我令我父亲书信一封给你赎罪便是。”
赵翼是外地的官员,可管不到别的地方的事情,其实就是用钱赎罪。徐庶家中也没什么钱物可以赎罪,虽然心中也明白,只得道谢。
随后这个学会也没有仔细听,只是和戏志才、徐庶说了一些奇闻异事,倒是让赵扬显摆一番。
~~~~~~~~~~~~~~~~
初回大汉 战乱前夕 第12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5 本章(。dushuhun。)字数:1544
因为赵福跟着过来了,颖川是学子聚居地,所以,干脆也在这里开了一个造纸作坊。至于赚多少,赵扬却不十分在乎了。毕竟,黄巾之乱后就是乱世了,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什么用,不过,既然这些钱也没有打算在这边买东西,所以,赵扬开始着手建立情报网。
在古代,情报网的重要性甚至比多少兵马还管用,所以在《孙子兵法》、《六韬》、《吴起兵法》之中都有一些说到,其中《孙子》更是用了一整章(。dushuhun。)来说明间谍的重要性。敌人来进攻你,你没有的到情报,就很容易来不及部署防御。你进攻敌人,没有情报,那就是摸瞎子,遇上有点能耐的,很有可能这辈子都栽在那里!!!
豫州本来就在大汉中部,向四周辐射也比较方便,所以在这里发展应该可以事半功倍。虽然河北(黄河北部统称)地区在汉朝还是经济人口重心,不过平原就在河北,在发展就比较方便。
至于徐庶,则是拜了主公。古人报恩的意识是十分重的,赵扬给徐庶赎了罪,对徐庶可是有大大的好处,所以不顾赵扬的脸色,坚决认赵扬为主公。
………………
在豫州又呆了两个月(注,现在是光和七年),赵扬却待不住了。——原因竟然是赵扬收到一封尺素(古时候的书信,由绢书写。赵扬的纸张固然好,不过纸张还是不易储存,所以书信还是多由尺素传递),上面的内容却更令赵扬大吃一惊:五月中旬,王芬曾经邀请赵翼和他共同举兵打算让灵帝到河北地区,然后行废立之事,另外立合肥侯。却被赵翼所拒绝了。
这下倒还好说,赵翼拒绝了就好,本来废立这种大事情,就不是外臣的事情,历史上行过废立的又几个好果子,那是大逆不道!而且,呢个合肥侯也更是没有什么名气,一看就可以知道王芬在这中间包有私心。再说赵扬从后世看三国演义中也知道这个灵帝的位置一直坐到死,那个王芬肯定是失败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扬忙找来自己的“智囊团”。
相比徐庶,戏志才更加稳重,所以是一个内政型人才。最近一阵子,在颖川的产业都是戏志才打理的。不过徐庶也都知道自己不是内政人才,所以也就不在意了。
赵扬本来还想商量一下,戏志才却说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言下之意就是需要上报朝廷或者公开宣布自己和王芬没有什么关系。要不然……哼哼,人家皇帝要是知道了,可不管你有没有参与,小命都不好说。
自古以来阉人乱国的例子数不胜数,虽然赵扬也很讨厌那些阉人,但若王芬仅仅是除掉的宦官,赵扬肯定不会阻拦,甚至可能会想方设法的帮助一下王芬,可是王芬偏偏还想行废立之事,然后立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合肥侯,明显就是有私心。
公开宣布和王芬没有关系更不可能,赵翼自己的位子都是王芬举荐的,要是这样岂不是给别人留下翻脸不认人的影响,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交代了一下大体事情,赵扬就带着人,急急奔往洛阳。
………………
这次赵扬快马加鞭,不过仅用了三日便到了洛阳。通过向袁隗说了这件事。袁隗也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当即上报。
原来前几天灵帝就被王芬要求到河北地区游览,结果被那些“星相家”们说北方又阴谋,不宜远行。所以一直压着,听见这件事情,立刻大怒,派皇甫嵩迅速带兵征缴王芬。
结果,王芬一听说阴谋破灭,竟然自杀了。
灵帝倒还好说,因为报告及时,封了一个余亭侯,也就是由关内侯升到了亭侯,有了五百户的食邑,不过这个食邑在平原,让赵扬哭笑不得,对灵帝的贪财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初回大汉 战乱前夕 第13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5 本章(。dushuhun。)字数:1571
在洛阳这一遭不过才二十日。
这已经是八月了,因为皇帝已经宣布第二年改元为中平,而中平元年正好是黄巾爆发。因为害怕黄巾爆发,所以,赵扬也就先回平原,然后派人通知戏志才等人。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所以,赵扬并没有让戏志才等人一起回平原,而是让他们去荆州避难,“顺便”发展产业。……咳咳,当然,只是顺便。
到了九月,赵扬才回到平原,不过路上黄巾要爆发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经过兖州的时候,几乎每户人家都信奉太平道。另外就是路途中的匪患越来越厉害,很多都是平民,纵使身旁有众多护卫的赵扬,还是吸引了不少人铤而走险,赵扬遇见的就不止一次。
到了平原郡城,赵扬不禁皱眉。
现在平原处处都是流民,虽然赵翼的书信中告诉了赵扬又有蝗灾发生。平原虽然涌进了十几万流民,不过这些流民相比路上其他的郡城,要好的多。
赵扬还觉得赵翼再不会治理,也不至于这样吧,一问才知道,别的郡县基本上都荒芜了,都是听说平原有人施粥,所以涌进了大量流民。
可是,十几万流民,一天光喝稀粥也要用掉几万石的粮食,而且这么多的流民,治安想必也不乐观吧。不过还好,赵翼还算聪明,稳定了局势,一番下来,平原倒是没有什么匪患。
明白了这些,赵扬还是直奔郡守府。
“扬儿,你总算回来了!”赵翼正在清点账务,看见赵扬来了道。
“父亲,外面这么多流民怎么回事。”赵扬行了一礼,便急切的问道。
“现在各地都有蝗灾,民众流离失所,所以这么多流民。放心吧,扬儿,为父已经派人开粥棚,施粥了,暂时没有什么问题,”赵翼指了指账目,又道:“现在平原存粮也不多,所以为父打算向徐州等地买一些粮食赈济灾民。”
靠~~,现在各地都是蝗灾,粮价这么贵,光指望购买粮食,那你就等着明年被人收拾吧。
“父亲,现在流民如此之多,仅靠救济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平原今年的收成如何?”
“我平原还算好,我早已叫人捉捕蝗虫,所以收成也保留了三成。”
MD,看赵翼还窃喜的样子,赵扬心里面直骂他SB。蝗虫本来就是四处流窜的,你捉有什么用,除非联合周边郡县一起,可能还有点效果。不过现在赵扬再说什么也晚了,这已经是秋末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就算再捉捕也没有什么用了。
关键是今年蝗灾这么厉害,明年就该是黄巾之乱了。而且蝗虫卵也已经产下了,明年蝗灾肯定也不小。
“父亲,蝗虫食木,则为火属,那么就是水来克制,应该召集能工巧匠,开挖河道,灌溉荒地,蝗虫卵都是产在荒地上的,只要有水灌一两天,那么明年蝗虫就应该少很多。”
虽然赵扬知道这样的原理,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基本上都学经学,也就特别喜欢道教,所以赵扬也用上了这个推理。
赵翼想了一下,觉得挺有道理,夸奖道:“扬儿主意好,可速行。”
“除此之外,现在流民如此之多,如果只让他们吃,没有事情可以干,也不利于治安,不如召集流民兴修水利,另外,还可以趁着秋天雨水少修路、筑城,以工代赈。”
“哈哈,扬儿长大了,为父还是将事情交给你了,也好磨砺一下,咱们家可是单传呀!”赵翼嘿嘿一笑道。
赵翼本身就是老来子,所以对赵扬寄予很大的希望,再加上赵翼确实……“懒”!这下把活都推给赵扬了。
不过赵扬好歹有了自己的权利,也就不做声了。
~~~~~~~~~~~~~~
初回大汉 战乱前夕 第14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5 本章(。dushuhun。)字数:2138
本来赵扬没有好意思提到扩大城郭兵力,现在自己有了权利,也更好应对黄巾之乱了。
一番下来,最先做的肯定是征兵。将郡兵中的老弱替换掉,因为当兵好歹有饭吃,而且赵扬认为黄巾之乱临近对部队不能马虎,所以除了像普通兵之外,赵扬还允许每月多发一些口粮。
不管怎么样,现在许多人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竟然“踊跃”报名,赵扬随便向朝廷找了一个理由,硬是将郡城中的兵力扩大到了5000,现在还不太允许有可以支配的兵力,要不然都会被怀疑要谋反了,这些仅仅是守卫城池的兵,不过在现在用守城门的兵更合适。
另外,就是组织一些民兵演练了,说是民兵演练,实际上还是搞搞思想工作,万一自己让这些民兵都习武了,那张角登高一呼,自己脚下的黄巾还挺有组织有纪律,那赵扬还不晕死啊。找点口才好的,把农民叫在一块,告诉那些民众,朝廷还是朝廷,不要去相信张角他们。算是先将内部稳定下来。
忙完这些,也进入了金秋十月了,秋天本来就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季节,十分适合疏通河道、修补城池、填平路面,赵扬当然是贯彻以工代赈的思想,所以开始修河道,修城池等等,这样赵扬的以工代赈的功效更显著。反正流民经过迁移,差的基本上都被淘汰了。现在一人干一天给谷半斛(音hu壶),也不过就是一人一天半的分量,在平时这简直比奴隶还要省钱。不过人要是饿极了,给一点东西也愿意拼命,简直是赚翻了。
结果还没有到十二月,基本上该干的如修河道等等基本上都干完了,让赵扬瞠目结舌。也开始下雪了,所以只好在城外加盖了许多棚户。
在冷兵器时代,远程武器很少,所以城墙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墙也直接的限定城市范围,一旦脱离了城墙的守护,就很容易受到匪患和战乱的波及。所以并不像后世城墙外面也是房子,反正敌人要想攻击,从天上扔下几个炸弹就可以,但是在冷兵器时代,就很容易看出城墙的重要性。
虽然流民很多,城中容纳人口有限。不过马上就要黄巾爆发了,所以赵扬也取消了再建一座新城接纳流民的打算。
本来赵扬前世的时候也看过不少三国小说,小说中基本上都是依靠提高工匠商人地位,然后取得民众支持,挥挥手就有多少豪杰才能之士为主角打天下。
可是现在赵扬也只有苦笑的份儿了。
提高工匠地位,以前看的那些三国小说,***纯属于瞎放屁,第一,现在太守的权利很小,什么事情都要上报,根本没有自主权,第二,自古以来的阶层地位习惯,在现在,如果你敢声称去提高工匠地位,只怕那些士族立刻与你翻脸,想想蜀国怎么灭亡的,三国之中,基本上都是没有处理好和士族的关系导致灭亡的,而且现在朝中官员,士族弟子占据了大部分席位,恐怕提出之后,自己连一个太守的职位都保不住了吧……
以前那些三国小说中的套路,根本在古代行不通,只有赵扬在亲身经历后才体会的到,你以为古代人都是SB呀,哪里有那么好糊弄,智商也没见得有多高。要是一个民主,人民都为你冲锋,哪用得着后世的思想,后世民众地位增强,那个不是用血肉争取出来的?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在这个时代,平民阶层还没有什么力量与士族阶层抗争!士族阶层能够垄断一个国家的朝政,靠的就是阶级思想,只怕你的民主还没有说完,恐怕你的头也就不再身上了,现在可没有什么“以人为本”的思想,想杀你,不过就是皇上一句话!赵扬知道,随后的黄巾之乱,汉朝就是通过拉拢士族阶层为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汉朝起死回生的。由此可见,平民阶层想要和士族阶层抗争是不太好办的。
至于特种部队、重骑等等,赵扬本来也考虑想要训练过,但是根本不现实,你想想,古代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一个重骑兵的成本(包括盔甲、马匹、武器、训练成本等等)相当于3、4个普通骑兵,一个普通骑兵成本相当于几十个普通步兵,而且这样根本不算训练成本,步兵多好训练,只需要大概学习阵法等等,骑兵仅仅学习骑术就要3、4年。而且打仗的时候,马仅靠吃草根本不能补充体力消耗,所以马在战时每天相当于7、8个人的饭量,更别说像重骑兵的良种马。而且,一个好的骑兵部队,每个人最起码要配备2匹马,10匹马就需要一个马夫!天哪,这简直是一个无底洞!!!
至于特种部队,根本没有办法成型,现在这个时代连一个弹簧都没办法造出来,因为什么?铁根本达不到那么好的柔韧性!!!那么沉的飞爪,怎么可能扔上5、6米乃至10几米高的城墙??
有点题外话了,不过历史的车轮还在转动!
第二年,正好改元为中平元年,本来是象征天下太平,没想到天下又有大规模的疫疾爆发,同时张角被弟子唐周出卖,马元义身亡,被迫提前起义,青、徐、幽、冀、兖、豫八州黄巾起义,天下拉开序幕。请看第二章(。dushuhun。)——《黄巾之乱》
本卷完
ps:如果喜欢本书的同志可以放入书架,书架有书签功能,可以使用,比用收藏夹方便多了,看小说的时候右上角有“加入书签”功能,点一下就OK了,多谢多谢了~~
初回大汉 第1章(。dushuhun。) 黄巾反了!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35 本章(。dushuhun。)字数:1835
中军大帐中一片灯火通明。
“报告将军,我军今天伤者约一百多人,无人战死。箭矢损耗共……”听着探子的报告,坐在下首的赵扬一皱眉。
今天不过是和面前的这部黄巾的第一战,虽然是赵扬故意失败而撤退的,但这已经出现伤亡了。自己只有不到五千人的部队,而敌人却拥有接近四万人的。纵使我军凭借着地利、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那也是十分危险的。若非赵扬早有计策,凭着五千人打四万人,就算赵扬想打,手下也未必肯干……
之前,张角便已经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作为内应。张角本来可能还没有打算要反,结果事情越闹越大,跟随自己的信徒越来越多,手下不断送用自己谋反,张角就算自己不愿意反恐怕也不行。
张角一方面也是起了野心,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于是就和他两个弟弟商量:“嘿嘿,你们看,天底下最难得到的莫过于民心,现在民心都已经向着我们了,你看我们……”他两个弟弟本来跟着大哥寻思混个小康就行了,没想到还能成为暴发户,兴许还能顶替汉帝成为大地主,贫农思想就开始作恶,还没有谋反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