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生化超限战-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根廷农业部成立了一个由其管理的“技术补偿基金”。农民们不得不向粮食储运加工商或嘉吉公司等出口商支付几乎高达转基因大豆销售额1%的专利使用费。这种使用费在加工场所收取,农民们除了乖乖付钱之外毫无选择。然后,这笔使用费再由政府返还给孟山都公司和其他转基因种子供应商。
  尽管农民们提出强烈抗议,但“技术补偿基金”还是于2004年底开始运行。
  无敌的农达除草剂
  “农达”是Roundup的音译。这是美国最厉害的除草剂,价格最贵,是除草剂之王,所到之处一切植物全部杀光。英文round up的意思是“兜捕”、“围而歼之”,而roundup的意思简直可以说就是“格杀勿论”、“一扫而光”、“斩草除根”、“斩尽杀绝”、“寸草不留”。这玩意的祖宗就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的落叶剂——橙剂(Agent Orange),而孟山都公司当年就是美军使用的落叶剂的主要生产商。把当年的落叶剂技术进一步发展,就成了今天的农达——孟山都公司的“军转民”。
  农达除草剂都是密封的,但那股子怪味怎么密封都封不住,隔老远就能呛得人头昏眼花流眼泪。孟山都公司在农达的使用说明里告诫:对人体有害,对环境有害,不能沾到眼睛,不能沾到衣服,不能沾到水源。
  孟山都公司的发家产品,无论是用于战争的落叶剂,如“橙剂”,还是用于农业的除草剂,如“农达”,本质都是杀死植物、制造死亡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孟山都公司是靠贩卖死亡起家的,是个死亡贩子。
  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技术愣是把“生”与“死”结合到了一块:生中有死,死中带生,我生你死,先生后死——“农达”制造死亡,种子制造生命,抗“农达”的转基因种子呢?既制造生命又制造死亡:制造自己的生命,制造别人的死亡;把生命留给自己,把死亡带给别人;你们都死,唯我独生。把“生”与“死”和谐到了一起,实在了不起。就凭这种核心技术,孟山都就掌握了别人的生死簿: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要你生了,就给你安上个“生”的基因;要你死了,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生”的基因换成“死”的基因,给你来个“安乐死”,叫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使用孟山都公司的抗农达转基因种子,用农达除草,这实际等于在自己的国土上重复当年的越南战争:用新型的落叶剂消灭自己国土上的一切植物,为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产品腾地方。整个国家是生是死完全取决于美国人的一念之间。只要美国人不高兴,不再给你这独一无二的“生”的种子,那你全国就成了不毛之地,成了沙漠,就只剩下了“死”。这比当年的越南战争厉害多了。更可叹的是,当年越南战争是美国人自己掏腰包买了落叶剂当武器,明确地为了制造死亡而硬往别人的国土上洒;而如今则是“精英”掏老百姓腰包求着美国人从他们那里买落叶剂当宝贝,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名义下心甘情愿地往自己的国土上洒。
  

说说先玉335(1)
本章提到了先玉335玉米,关于这个品种是不是转基因品种,在国内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公众质疑先玉335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杜邦先锋中国公司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方舟子拍着胸脯担保先玉335不是转基因,杜邦先锋中国公司前总裁刘石先生则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在美国使用的玉米自交系和中国用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实际上也是,即美国的是转基因的,中国的是非转基因的。这本来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更不能因为美国的是转基因的就推断中国的也一定是转基因的……”
  刘石先生还用权威的口吻宣布:“先玉335是不是转基因的其实很容易检测,一个普通的农业大学和省一级的农科院的实验室都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
  一般而言,要对植物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需要有检测的主体和检测的对象,由检测主体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得到检测结果。
  检测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有效的检测,首先检测主体必须知道外源基因(或载体)的基本特征(部分或全部基因序列),才可能对转基因成分进行准确检测。而转基因成分的特征必须从育种者那里才能得到。检测有效的前提条件是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排除一切蓄意、疏忽、恶意、事故性质的信息缺失。
  如果检测主体和育种者同在一国政权管辖范围内,则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是该国主权范围内可控的操作流程。但是,如果育种者和检测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尤其是当育种者的技术能力领先于检测者的时候,检测者如何要求育种者提供该种子的充分完整的信息,其操作性变得十分复杂,甚至变成不可能的任务。
  具体到先玉335的案例,要消除公众的疑虑,只需要证明以下几点即可:
  第一,农业部委托的相关单位,在技术上领先或等同于先玉335玉米的育种公司。
  第二,无论与先锋公司的合作程度如何(因为这不在中国政府掌控范围内),农业部委托的相关检测单位,均具有掌握关于先玉335育种过程的全部完整信息的能力并且实际上也运用这种能力获取了完整信息。
  第三,先玉335的育种公司,即先锋公司,没有蓄意或无意向农业部委托的相关检测单位隐瞒任何关于先玉335的育种信息。
  第四,先玉335的育种单位,在育种过程中,绝对排除了技术认识上的风险而引入的未知基因污染,也绝对排除了由于事故或者偶然因素而导致的未知基因污染。
  第五,农业部委托的相关单位掌握了与玉米相关的基因的全部信息,并且把先玉335的基因与所有这些信息进行了比对。
  公众所质疑的是,农业部通过什么工作排除了如下可能:首先,先玉335的育种者有意采用了转基因技术,但出于某种原因对中国政府进行了隐瞒,所以中国政府并不掌握先玉335所转基因的信息,从而无法检测;其次,先玉335的育种过程由于某种原因(事故或疏忽)被转基因污染,但先锋公司并不知道,从而未向中国政府报告,中国政府当然也无从检测。
  至于先锋公司信誓旦旦的声明,更是需要多个心眼,不加分析地轻信,很可能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这不,2010年6月22日,爱尔兰政府环境保护部(EPA)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新闻指出(详见http://,30182,。),2010年6月3日,爱尔兰农业、渔业与食品部(DAFF)向EPA通报,DAFF的例行检验发现,先锋公司宣称的传统玉米受到了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玉米NK603的污染。

说说先玉335(2)
而此前先锋公司提供的分析“证书”,声称玉米为非转基因的(GM…Free)。但是DAFF却在其中发现了转基因成分。DAFF声明,他们在受污染的玉米植株进入开花期前进行了销毁,以防止花粉漂移进一步污染邻近的传统农作物与农民的有机农作物,那会导致他们的农作物也必须销毁。
  自从1998年示威者对孟山都公司专利转基因甜菜田间试验实施破坏以来,这是首次在爱尔兰种植转基因作物,而且是“意外”种植。
  另据“无转基因爱尔兰”发言人迈克尔·奥·卡拉汉说:“先锋公司已经在至少两次事件中提供了造假的非转基因种子证书。第一次在2007年,被发现时,我们发现了数千吨先锋公司的Herculex转基因玉米(当时为非法)通过都柏林港口进入欧盟。第二次丑闻为2010年3月,当先锋公司和其他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出售了23种受到孟山都公司非法转基因NK603污染的玉米种子给德国的农民种植于德国7个州3000公顷农田,造成受到了污染的农民不得不销毁他们的庄稼。”
  转基因的检测,在技术上十分复杂,分为多种方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面临的是层出不穷的转基因生物,因而检测方法将永远处在滞后与被动的境地。这有些像计算机病毒检测,检测能力的形成总是晚于病毒出现。任何人用任何杀毒软件对某台计算机进行杀毒操作,亦只能发现杀毒软件开发者已认识到的病毒,而绝对不敢保证这台计算机不含病毒!否则,杀毒软件何必频繁升级呢?
  农业部委托的相关检测机构是否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基因数据库不得而知,该数据库是否覆盖了美国转基因育种公司的全部基因数据信息亦不得而知,美国方面是否期望并允许中国农业部具备这样的检测能力亦不得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拍着胸脯去为美国公司打保票,需要极大的勇气,完全值得在人类历史记录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很凑巧,2010年10月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就60多年前美国政府出于研究目的故意让数百名危地马拉人感染性病表示道歉。
  希拉里和西贝利厄斯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当时在危地马拉进行的这些性病试验“显然是不道德的”,她们对“这种不负责任的研究能够在公共卫生的掩护下得以进行感到愤怒”。
  声明说:“我们对于发生这种事深表遗憾,我们向所有受这种令人厌恶的研究行为影响的个人道歉。”
  这个道歉的背景是,美国政府于1946年到1948年之间在危地马拉进行的这项医学试验中,美国医疗人员在受害者不知情或者未经受害者允许的情况下故意让数百名当地人感染上淋病和梅毒。据披露的相关文件显示,受害者中甚至包括医院里的精神病患者。此外,作为该项研究的一部分,许多感染者还被鼓励将性病传染给其他人。感染性病的受害者中大约有1/3的人一直未得到足够的治疗。
  我们无法预测,美国政府会不会在若干年或几十年后发表一个声明,该声明就“利用先玉335在中国进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表示遗憾!当然,最大的遗憾是,中国人当时不认识这种转基因成分!而中国的某些专家以及某些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的媒体明星,曾经拍着胸脯竭力向中国公众证明先玉335绝对不是转基因!
  本章小结
  我们必须知道,转基因作物对人类或动物的食用安全尚未得到证明,国际上更无一致意见。
  美国政府长期支持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被孟山都等大公司高度垄断。
  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巨头信誓旦旦地要用转基因种子造福全人类,但是遭到许多国家的高度怀疑。
  转基因种子改变了粮食安全的内涵,有可能成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手段。
  对转基因种子带来的生态和安全威胁,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完全掌握对转基因粮食的基因检测技术,确保所有基因成分都为已知且被我国掌握之前,任何外来的转基因粮食都属于危险品。
  转基因粮食涉及亿万人口的健康与国家安全,一旦出事,谁来承担责任?谁能承担责任?
  

免疫学简史
早在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就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即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预防天花。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人痘苗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至17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免疫学时期。
  18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为经典免疫学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了科学实验时期。在此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
  牛痘苗的发明
  牛痘苗的发明是继人痘苗之后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由英国医生Jenner通过长期研究得到的科学成果。该疫苗给人体接种后,只引起局部反应,并不造成严重损害,但能有效地预防天花。该疫苗可在实验室大量生产,很快代替了人痘苗,被医学界所接受。
  减毒活疫苗的发明
  19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和德国细菌学家郭霍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巴斯德以高温培养法制造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造了狂犬病疫苗。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抗体的发现
  1890年德国学者贝苓和日本学者北里用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时发现,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同年,贝苓又与北里将白喉抗毒素正式用于白喉的治疗,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为此,贝苓于190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后来,人们相继发现了凝集素、沉淀素等能与细菌或细胞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体,而将能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从而确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其他成果
  其他成果还包括补体的发现、血清学方法的建立、免疫化学的研究、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等。
  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期间,为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时期,为现代免疫学时期。而疫苗是免疫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你不知道的疫苗制造过程与风险(1)
疫苗人人都打过,但是其制造过程却少有人知,这里略作介绍,举一反三。
  甲流疫苗的生产过程(详见http://。)
  1。获取病毒培养基
  大批量地生产疫苗需要大量的病毒,首先需要对病毒(一般称为毒株)进行扩增。目前,国际通用的做法是利用鸡胚对病毒进行繁殖。鸡胚就是经过受精的鸡蛋。但这些鸡蛋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由那些身体健康、没有被注射过疫苗、没有使用过抗生素且年龄在28周至35周之间的母鸡生出来。
  这些母鸡吃的是纯天然饲料,在给疫苗厂供蛋期间还有保密配方的饲料伺候,喝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干净水。由于不能注射任何疫苗,这些“鸡妈妈”的抵抗力极低,它们必须睡特别干净全封闭的鸡舍。2009年,这些按要求必须是瓷白色的“金蛋”价格接近2元人民币1个,而市场上1斤鸡蛋不过元左右。
  这种原产于美国的海兰白鸡蛋正是甲流疫苗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这些母鸡每天的任务就是和公鸡在一起制造“受过精”的鸡蛋。这些鸡蛋会被放进一个温度适宜的恒温恒湿箱里。到了第5天,会有养鸡场的专业人员在灯光下透视——这是第一关,专业的术语叫“照检”,只有通过照检的鸡蛋才会被特殊的运输车从养鸡场送到疫苗生产工厂,不过不能超过10天。按照规定,制作甲流疫苗的蛋必须在第9到11天里接受由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甲流毒株。
  2。培养并繁殖病毒
  这些蛋到了疫苗工厂后还要经历第二关:又一次严格的照检。通过检验的鸡蛋按照个头大小被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36个一组被分别放置在6×6的特制托盘上,在几个小时后用针孔一样粗细的探头刺入并植入毒株,此后两三天内,病毒就会在鸡蛋里快速繁殖。
  一般来讲,用针孔注入毒株的蛋将在第3天成为一个可以提取病毒液的蛋——生成鸡胚,事实上受精的鸡蛋其实就是要给病毒提供一个营养丰富的生长环境,小鸡生长的羊水就是甲流病毒繁殖的地方。
  接着,工作人员要准时将蛋壳中的羊水提取出来,里面就是病毒收获液。如果火候过了,到了第16天,那就再也生不成鸡胚了,而是成了人们平时吃的毛鸡蛋。
  在提取病毒收获液的时候,同样是机器动手“削壳”——用一种刀片削去鸡蛋的顶部,根据鸡蛋的大小来调整手指粗的针管的高低,让这些机器针管尽量探到鸡蛋底部将小鸡的“羊水”(更专业的名字叫“尿囊液”)全部抽取出来,就是甲流病毒和带有病毒抗体的病毒液。
  3。高温杀死病毒
  之后蛋中的小鸡和蛋壳就完成了全部使命。它们将被装入一种特制的3立方米的“大锅”中,在121度高温高压中“烹饪”15分钟。等到它们再出来时,已经变成了没有任何病毒的“鸡蛋羹”,甲流病毒在120多度的高温下被全部杀死。由于怕这些“鸡蛋羹”被非法之徒当做食品流入市场,因此会由相关的签约合作企业将其运走,制成饲料。
  而那些病毒液被提取出来之后,再加入灭活剂,将病原杀死,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仍保留病毒的抗原性。再经过纯化、裂解等一系列过程,疫苗就基本形成了。从将病毒注射入鸡胚,到生产出疫苗,大约需要45天时间。
  在很大程度上,制造甲流疫苗的瓶颈来自鸡蛋。能否提供合格鸡胚的蛋比较刚性,有供蛋周期的限制。 。。

你不知道的疫苗制造过程与风险(2)
收获的病毒需要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