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生化超限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编辑手记
拿到稿子的第一时间,我不由得想起三部电影。
《人类之子》:如果转基因食物泛滥,人类真的会因为不育和基因突变带来的疾病而走向灭亡吗?
《我是传奇》:如果继续滥用疫苗,人类会像影片里那样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吗?
《生化危机》:如果不对危险的生化试验加以控制,地球上是否会遍布恐怖的僵尸之城?
转基因和疫苗,这两种技术总是以高科技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听中,而在我们的印象里,高科技总是先进的代表,是人类发展方向的代表。但是请注意:人类对世界了解得越多,未知的领域就越广阔。当人们认为牛顿的经典物理体系已经登峰造极,足以解释世间万物时,量子力学的诞生以摧枯拉朽之势打破了这一神话;当古典经济学纵横天下,建立起举世瞩目的经济学大厦时,一瓶小小的葡萄酒便令其轰然倒塌……更何况目前技术体系还远未完善的转基因和疫苗了。人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之心,因为“上帝”总是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即使“上帝”是偏爱人类的,人类对自己的同类似乎也不是那么在意——至少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点。
于是,在柴老师笔下,转基因和疫苗背后,一个个狰狞的灵魂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以国家安全和“精英”利益为名,肆意践踏着无辜同类的健康与生命,而他们那道貌岸然的模样又欺骗了多少善良的人。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陷入思考:多年以后,食用转基因食物的人们会有怎样的遭遇?那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疫苗都注射在了哪些人身上?如果没有柴老师这样的人在呐喊,谁会告诉我们真相?
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早已忘却了硝烟的味道,但隐形的战争从未离我们而去。如果没有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道歉,我们谁知道这样一个标榜“民主与自由”的国度竟有着同法西斯一样的罪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当代史终将成为历史。当我们百年之后,不知道转基因和疫苗将如何被历史审判。
好了,我们即将开始这次揭开真相的探索之旅。不过,请您做好准备,沿途的丑恶、血腥、杀戮可能会令您感到不适,而对于转基因食物和疫苗的颠覆性介绍,可能会令您不知所措——看多了毒奶粉、地沟油、医疗事故的人们本来就缺乏安全感,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与我们更加息息相关的转基因和疫苗呢?但是,要通往自由,唯有如此。
推荐序
柴卫东先生和我一样,都不是专门研究转基因问题和疫苗问题的专家。我们的知识积累也不曾以生物知识为主要方向。但是,在中国的水稻开始转基因的当口,我们不约而同地都开始关心转基因问题,以及建立在基因基础之上的现代生物技术问题。我确实很难说这种“外行”的身份对于理解和阐述基因等生物技术话题,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因此,当柴卫东先生把他最初的打印稿给我看的时候,我大致只能从图书的规范上提一点要求。将近一年时间,柴先生数易其稿,他的精神令我敬佩。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部分。继IT技术之后,生物技术被誉为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转基因技术是其中重要一环,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很多经费投入到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原因。因此,我特别想借这个机会表明一点:反对滥用转基因技术并不意味着反对此项研究。尤其当我们把转基因技术当成生物技术的一部分时,我们应该更加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的批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安全性上并不令人放心,因此,有必要谨慎从事,而不应该对其安全性轻易地做出承诺。西方近代科学史中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一项技术发明最初被誉为伟大的发明,甚至被授予诺贝尔奖,但多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这项技术的滥用带来很多危害。以至于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技术最终也被禁用,或者被严格限制使用。对于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来说,不管现在的人们如何将其称为“伟大”,我们依然要极为认真地观察它可能造成的各种潜在危害。任何事物都不应该只是因为戴上了“科学”的帽子,就让我们彻底放心。
第二,现代社会以经济为主,新技术常常成为商业竞争、商业垄断的手段。这在IT领域已经有明显的先例。因此,转基因等生物技术被用于商业竞争、实现商业垄断,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初现端倪。反对IT领域商业垄断的声音和行动在世界各国都有出现,但反垄断的效果有限。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便IT领域的垄断难以消除,但是,远离信息技术,人们依然能够生活。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这一领域基于新技术、新发明专利而实现的商业垄断,将严重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安全,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全。我们不得不对此抱有必要的警惕。
第三,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完全可能被用来作为特殊的战争手段。在人类历史上,生物技术被用于战争的案例很早就出现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生物技术在战争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日本为典型。日本的生物技术部队,不光研制了杀人的生物武器,还研制了消灭庄稼、牲畜,破坏饮水的生物武器,以作为消灭对方实力的战争辅助手段。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生物技术此类用途的担心是完全有必要的:生物技术有没有可能继核技术之后,成为下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某些特殊的生物技术是否应该像核技术一样,被列为严格监管的对象?
我认为,柴卫东先生对于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投入高度的关注,大致也是基于上述几个理由。这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感。这本书所提到的涉及方方面面,虽说切入点是关于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有众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其中,因此,阅读起来并不枯燥。相反,让人有大开眼界的感觉。书中所提到的都是世界各地真实发生的事情。它们究竟是零散的、毫无关系地的,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的?读者可以自己判断。对于所谓“阴谋论”,人们可以不信。但是,不信不代表阴谋不存在。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也可以把它当成严肃思考的起点。这本书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世界某个领域的窗口。透过窗户看到的一切,每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刘 仰
2010年11月18日于北京
自序(1)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写这样一本书,一本绝对“不务正业”的书。是责任感驱使我完成了这本书稿。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人认为科学技术就等于进步,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福音,其实现实世界的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对工具本身的研究开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但是,政府和企业以及资本会影响科学家与工程师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则更多地取决于政府和企业以及资本的意志,或者说,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纵观人类历史,就其应用而言,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它一方面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伤害人类。
炸药,既可以用于开山炸石、修路筑坝,也可以制造地雷炸弹,杀人毁物。
毒药,既可以杀灭害虫,也可以伤人、杀人。
细菌,既可以用来酿酒,也可以作为武器残害人类。
核技术,既可以为我们提供廉价的电能,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文明的武器。
疫苗和转基因种子技术,看起来似乎不太相干,但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
两者都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两者都是生物技术的前沿阵地;
两者都是问世不久的新技术,并被为数不多的跨国公司所垄断;
两者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但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
两者对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巨大的技术和社会风险。
疫苗关系到人们的健康,转基因种子关系到粮食从而影响人们的生存安全。两者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转基因种子和疫苗的推广者都声称这两种高科技是“造福全人类”的福音,并且不遗余力地以慈善、援助等面目出现。对此,我们需要“听其言,观其行”,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判断。
生物技术如果用做武器,其对人类的杀伤威力不亚于核爆炸。生物技术是造福我们的工具,抑或是杀人武器,其间的界限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基因武器则更加可怕,它完全可能成为种族灭绝的首选手段。
对于转基因种子与疫苗技术,我们不仅需要关心技术本身的特点,更需要关心这种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需要知道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他们会如何利用这种技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超市的副食品柜台上出现了“本品由非转基因原料榨制”的食用油。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们发现标注“非转基因”的食用油明显昂贵很多。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虎年伊始,《瞭望》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2010年第8期《中国人主粮的转基因悬疑》)引起了我的关注。搜罗了一下资料,一些现象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其中隐藏的奥秘令我大吃一惊——我想到了“超限战”。若干年前那本名为《超限战》的书,给两位作者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据说美国人反应很强烈——对照美国人在粮食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超限战》所提出的东西实在是敦厚有余,残忍不足,为什么美国人却如此在意呢?
《朱子家训》告诉我们:“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超限战》只是揭了点皮毛,美国人已经高度重视、强烈反应,这证明美国人被戳到了痛处,也证明美国人需要通过隐蔽自己和转移世人注意力来麻痹世界人民的警惕。
而当今中国,有一些学者高唱“和平与发展”一类的“普世价值”,对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嗤之以鼻,嘲笑其为“阴谋论”,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将可以投入美国的怀抱,尽管条件是与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和情感划清界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2)
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高唱“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国家。
所以,突然间,中国的主粮要转基因了!
所以,突然间,中国要突击给亿万人注射神秘的疫苗了!
专家们西装革履、光彩照人地宣传着:转基因是高科技,高科技就是进步,转基因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质疑的声音几乎听不到。
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转基因技术的好处,却惊讶地发现:有一种转基因玉米可以把男人的精子杀灭;有一种转基因的种子可以“自杀”;有一种转基因种子可以欺骗播种者;有一种转基因大豆可以让小白鼠中毒;转基因作物会产生基因污染让传统农作物种子灭绝;转基因棉花逼迫成千上万的印度棉农破产自杀……所有这一切,都与孟山都等转基因巨头公司有关,都与一个叫做《美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的文件有关,都与一些以慈善家面目出现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有关。
2009年秋天,关于甲流的恐慌突然蔓延开来,一时间气氛紧张,许多中小学竟然关闭校门,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上课了。据说,这是非常严重的威胁!据说,将有亿万人口注射甲流疫苗!如此重大的事件,实在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
恶补疫苗知识的结果,我发现了更多的疑问,产生了更大的忧虑。原来,疫苗可以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原来,欧洲国家订购的天量疫苗竟然不是给自己用的;原来,疫苗可以成为杀人的武器;原来,疫苗可以秘密地让人们绝育!而这一切,善良的人们甚至从来都没有过丝毫怀疑!
免费的疫苗和转基因种子都披着造福全人类的美丽面纱,但面纱后面隐藏着的东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但目前,大多数人对此尚不知情。孟加拉超过一半人口的饮用水被砒霜所污染,而事情的源头竟然是国际机构的“慈善”援助!类似的悲剧会在中国重演吗?
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和粮食。对于现代人来说,还可以加上药物。目前阳光尚无人提出私有化、商品化的提议,但是呼吸税已经有人提出,所谓低碳经济也和空气的使用权有关,而这种权利是需要购买的。至于水和粮食,仅法国人就已经插手了我国数千万人口的自来水供水,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已经控制了我国超过50%的蔬菜种子,而我国行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也是唯一允许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国家。据商务部网站2010年10月披露,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近日在《制药企业质量体系调研项目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美国药企所占份额达到64%,而国内位列前10名的药企加起来,占整个市场的份额不足5%。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目前,进入我国的进口药品约有8000余种,主要来自辉瑞、阿斯利康、诺华、默克、强生、礼来等诸多国际一流药企。
如果我国的水、粮食、药物的全部或大部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面,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靠什么来保护呢?
于是,2010年春节前后,我度过了多个不眠之夜,坐在电脑前敲打着一行行的文字。
数易其稿,终于把书稿交到出版社手里了。长出一口气之余,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我深知,本书所讨论的内容十分复杂,相对于这样的话题,本人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以及认识水平还十分有限,所掌握的资料更是为数不多。书中的论据力求准确,但限于能力、水平与时间限制仍恐有所疏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至于书中论点,则是见仁见智,作者力求反映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求读者一致赞同,唯愿引发大家认真思考——毕竟这个话题可能涉及数十亿人口的生存前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自身及后代的安危。
作者不敢说书中内容尽善尽美,更不敢以真理代言人自居。其实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已经有朋友给本书内容贴上了“阴谋论”的标签。
关于阴谋论,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2010年10月,《环球时报》分别刊登了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其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剑涛教授的《中国人心态要远离“阴谋论”干扰》,其二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博士的《无视阴谋论是弱智者见识》。任剑涛教授的文章认为,“阴谋论”的盛行是人们对现代经济、社会、政治生活持有偏执狭隘态度的结果,这种不健康心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江涌博士则指出:近几十年来,西方用“自由”来清洗中国人的大脑,用“和平”来抽掉中国人的脊梁,用“民主”来搅乱中国人的脚步。如此,阶前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主流经济、社会“精英”可谓集体沦陷了,这些“智者”、“贵者”自己不识马,便曰天下无马;自己愚昧,就推理天下无知;自己脑残,就断言天下无谋。天真地认为经济在自由运行,社会在自我发展,国际在自在交往。一切任由“看不见的手”调节,然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的世界经济领域就是垄断资本,在“无政府”的国际关系领域就是美国强权。环球网10月19日就此展开了一场“你是否认为西方有针对中国的阴谋”的调查。截至10月20日13时,11536名受访网友参与投票讨论,其中有11179名网友表示,西方的确存在针对中国的“阴谋”,这一数字占投票总数的97%,只有3%的网友投票表示有不同意见。
从心底里,作者更希望书中的内容确实是杞人忧天——诚如是,甘愿为天下人笑柄而后快。
本书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书中观点仅反映本人的思想认识,不代表我所在单位以及任何机构和他人的观点。
柴卫东
2010年11月于北京
引言 慈善家比尔·盖茨带给我们的三大谜题
在中国,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比尔·盖茨的大名。不过,本书不准备讨论作为电脑操作系统天才的比尔·盖茨,也不准备讨论作为创业家和企业家的比尔·盖茨,本书要讨论的是作为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比尔·盖茨。
联合国人口基金2010年3月9日宣布,本年度的联合国人口奖(联合国人口奖是1981年12月第36届联大通过决议设立的,以表彰那些为解决人口问题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机构。19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