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莫斯科-第9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却是张口就来:“我军虽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可并没有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城市随时存在着再次被德军围困的危险。而这次的战役胜利后,不光可以彻底解除列宁格勒所受到的威胁,同时也为我军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消灭卡累利阿地峡地区的芬兰匪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有道理,有道理。”别济科夫在听完我的这番陈述后,连连点头,接着迫不及待地问:“那您在说说右岸乌克兰战役的意义吧。”
“德军统帅部为了达到以战略防御拖延对我国战争的目的,扼守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里不仅是巨大的粮食和原料基地,而且掩护着克里木和巴尔干半岛的接近地,因此他们在这里部署了重兵集团。德国人认为能否坚守住这一地区,将决定他们在整个东线战场的命运。”我说到这里时,忍不住笑了笑,接着补充道:“乌克兰目前有我们的四个方面军,我相信德军的防线在我军的打击下,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土崩瓦解。到时我军不光可以将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境线,还能前出到敌人的领土,将他们的防御地段割裂开来,使他们无法互相呼应。”
“没错没错,您分析得真是太正确了。”奇斯佳科夫听完我的话,又盯着摆在面前的地图看了好一阵,然后不禁拍案叫绝:“只要我们的四个方面军解决了右岸乌克兰地区的敌人以后,就能前出到国境线,将战争转移到敌人的领土上进行。”
别济科夫等奇斯佳科夫一说完,立即激动地问我:“那您觉得我们的部队,将在什么时候,对德军展开全面的进攻呢?”
“参谋长同志,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主动发起对德军的进攻。”看到他张嘴想问什么,我连忙补充说:“根据方面军司令部掌握的情报,敌人在整个白俄罗斯境内,部署有六十多个师,上百万的兵力,另外还有上万门各式火炮,坦克和自行火炮上千,以及一千多架作战飞机。”
“啊,敌人的兵力和装备居然如此雄厚?”别济科夫被我的话吓了一跳,不过他可能以为我的这些情报,是来自方面军司令部,所以没有追问消息的来源,而是谨慎地问道:“司令员同志,这都是真的吗?”
“也许数字不够准确,”为了让两人都心里有数,我特意强调说:“不过敌人兵力肯定要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因此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坚固完善的防御,防止德军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
“我们目前在白俄罗斯境内,只有一个方面军,不管是在兵力还是装备上,和德军相比,我们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以这样的兵力,去向坚守在坚固工事后面的德军发起进攻,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奇斯佳科夫听完我的话以后,立即做出了一个清醒的判断:“所以我军要想在白俄罗斯占据优势的话,至少还需要补充一两个方面军。”
“副司令员同志,您分析得很正确。”我称赞了奇斯佳科夫以后,向他们透露了一点自己知道的内幕消息:“这次我到方面军司令部开会,从参谋长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说最高统帅部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在白俄罗斯境内,再组建一到两个方面军,用于对德军的作战。”
“再组建一到两个方面军?!”别济科夫听我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他盯着我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如果真的要组建新的方面军,那么最高统帅部会不会让您去指挥其中的一支部队啊?”
自打上次罗科索夫斯基含蓄地告诉我,说我有可能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一职后,我就一直心痒痒的,天天盼望着上级通知我到莫斯科去接受谈话,然后担任白俄罗斯新建方面军的司令员。不过都等了好几天,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此刻听到别济科夫提起此事,心中没底的我只好打着哈哈,假装谦虚地说:“参谋长同志,您太看得起我了。要知道在军队中,比我军龄长资历老级别高的指挥员比比皆是,最高统帅部要考虑方面军司令员人选的时候,肯定首先会考虑他们,哪里轮得上我这个后生晚辈。”
“司令员同志,您别谦虚了。”没想到我的话刚说完,奇斯佳科夫也附和地说道:“假如上级没有让您担任方面军司令员的打算,前段时间怎么可能会将第11、第61和第65三个集团军交给您统一指挥呢?要知道,您在接过了这三支部队的指挥权以后,仅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解放了莫济里和卡林科维奇,并消灭和击溃了德军的七个师。我想这样辉煌的战绩,最高统帅部不会看不到吧?”
虽然奇斯佳科夫所说的话让我心花怒放,但我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副司令员同志,上级当时之所以将三支部队交给我指挥,无非是因为我集团军的实力,在几支部队里是最强的,决定最后战斗胜负的只能是我们。上级可能是为了防止另外两位司令员指挥不动我的部队,所以才勉为其难地让我担任临时的总指挥。”
让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我们三人在这里先聊的时候,在莫斯科的总参谋部里,正在讨论即将组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的人选。由于斯大林也列席了会议,所以主持会议的华西列夫斯基显得有些拘束,他望着斯大林说道:“斯大林同志,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在白俄罗斯地区的德国人,我们准备再增加两个方面军的建制。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将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就是由谁来担任新组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司令员。”
斯大林听后,抬起攥着烟头的手摆了摆,说道:“华西列夫斯基,我今天是来列席会议,只带了耳朵没有带嘴。具体由谁来担任这个新建方面军司令员一职,还是你们说了算。”
自打上次罗科索夫斯基含蓄地告诉我,说我有可能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一职后,我就一直心痒痒的,天天盼望着上级通知我到莫斯科去接受谈话,然后担任白俄罗斯新建方面军的司令员。不过都等了好几天,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此刻听到别济科夫提起此事,心中没底的我只好打着哈哈,假装谦虚地说:“参谋长同志,您太看得起我了。要知道在军队中,比我军龄长资历老级别高的指挥员比比皆是,最高统帅部要考虑方面军司令员人选的时候,肯定首先会考虑他们,哪里轮得上我这个后生晚辈。”
“司令员同志,您别谦虚了。”没想到我的话刚说完,奇斯佳科夫也附和地说道:“假如上级没有让您担任方面军司令员的打算,前段时间怎么可能会将第11、第61和第65三个集团军交给您统一指挥呢?要知道,您在接过了这三支部队的指挥权以后,仅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解放了莫济里和卡林科维奇,并消灭和击溃了德军的七个师。我想这样辉煌的战绩,最高统帅部不会看不到吧?”
虽然奇斯佳科夫所说的话让我心花怒放,但我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副司令员同志,上级当时之所以将三支部队交给我指挥,无非是因为我集团军的实力,在几支部队里是最强的,决定最后战斗胜负的只能是我们。上级可能是为了防止另外两位司令员指挥不动我的部队,所以才勉为其难地让我担任临时的总指挥。”
让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我们三人在这里先聊的时候,在莫斯科的总参谋部里,正在讨论即将组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的人选。由于斯大林也列席了会议,所以主持会议的华西列夫斯基显得有些拘束,他望着斯大林说道:“斯大林同志,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在白俄罗斯地区的德国人,我们准备再增加两个方面军的建制。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将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就是由谁来担任新组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司令员。”
斯大林听后,抬起攥着烟头的手摆了摆,说道:“华西列夫斯基,我今天是来列席会议,只带了耳朵没有带嘴。具体由谁来担任这个新建方面军司令员一职,还是你们说了算。”(~^~)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主攻方向(三)()
既然是推选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这样重要的职务,人选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因此,伊万诺夫在听完华西列夫斯基的提问后,立即点着头回答说:“是的,总参谋长同志,另外还有两位人选。”
“都说来听听吧。”一直保持着沉默的斯大林忽然开口说道。
骤然听到斯大林的声音,伊万诺夫不禁哆嗦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一位是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想到自己提到的这位指挥员,在战前还是一位普通的师长,是在华西列夫斯基的关注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快地瞥了一眼华西列夫斯基以后,他连忙说出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履历,“……1941年2月任第12机械化军第28坦克师师长。6月23日起在西北方面军第8集团军序列内参战,全师的坦克在战斗中丧失殆尽,12月所部改为第241步兵师。
1942年5月3日授少将,6月任第18坦克军军长,坚守沃罗涅日。7月任第6o集团军司令,先后在沃罗涅日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序列内作战。
1943年2月14日授中将,为表彰其率部强渡第聂伯河的果敢和英勇,1943年1o月17日切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4年3月5日升上将……”
“不错,是一位很优秀的指挥员。”最开始表示自己只旁听不言的斯大林,再次插嘴打断了伊万诺夫,他望着华西列夫斯基问道:“总参谋长同志,您同意我的看法吗?”
华西列夫斯基连忙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是的,斯大林同志,我的意见和您一样,认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况且他曾担任集团军司令员长达两年之久,有着丰富的指挥经验,我觉得由他来出任这个司令员的职务,是非常合适的。”
华西列夫斯基本以为斯大林会顺水推舟地答应自己的这个提议,没想到后者在听到他的这个提议后却摆了摆手,出人意料地说道:“不行,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我觉得由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来担任这个方面军司令员,是不合适的。”
斯大林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特别是华西列夫斯基,他是在听到斯大林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称赞以后,才投其所好地提出这个人选,没想到却遭到了否决。就在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应答时,只听斯大林又接着说:“第二方面军的规模太小,只有第47、第61和第7o集团军,以及一个空军第6集团军,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这样优秀的指挥员去担任司令员,有点太屈才了。而我们计划在四月组建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除了有三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一个空降军外,还有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这样的队伍就需要像他这样的指挥员。”
听说斯大林是打算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担任第三方面军司令员,华西列夫斯基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扭头冲着伊万诺夫说道:“副总参谋长同志,请继续说下一位候选人吧。”
“另外一位候选人,是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库罗奇金上将。”相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而已,库罗奇金的履历就要好看多了,因此伊万诺夫在介绍他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底气也足了几分:“……他是曾经攻打过冬宫的老赤卫队远,1935年就是骑兵师长,苏芬战争期间,曾经出色地指挥过一个军。伟大的卫国战争爆以来,他曾经先后担任过第2o、第43、第11和第34集团军司令员,以及西北方面军副司令员和司令员、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员职务。他在带兵治军、指挥作战方面,懂得掌握分寸,具有清晰明确的工作方法……”
但伊万诺夫介绍库罗奇金的简历时,斯大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攥着烟斗在旁边慢吞吞地走来走去,偶尔扭头看一眼正在言的伊万诺夫。等伊万诺夫说完以后,华西列夫斯基连忙将目光投向了斯大林,想知道他是否会表什么看法。谁知看到斯大林的烟斗没有叼在嘴里,而是继续握在手里,依旧面无表情地在室内来回走动着。
看到斯大林不打算言,华西列夫斯基只好开口问伊万诺夫:“副参谋长同志,您觉得由谁来担任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司令员,更合适一些呢?”
伊万诺夫本来想提议库罗奇金的,但看到原本一直漫不经心的朱可夫忽然坐正了身体,面无表情地盯着他,心里不禁有些毛,他很清楚我和朱可夫的交情,见朱可夫的表现,心里便明白朱可夫希望担任司令员的人选是我,便连忙改口说:“虽然说库罗奇金的资历老,但他对于白俄罗斯地区不太熟悉,我建议还是由奥夏宁娜同志来担任司令员职务吧。”
伊万诺夫的话说完后,朱可夫转身冲着华西列夫斯基问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我想知道您是什么意见?”
见朱可夫把选择的难题交给了自己,华西列夫斯基快地瞥了一眼正在踱步的斯大林,随后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正准备表自己的意见时,忽然所有人都听到了斯大林的声音:“我不同意让奥夏宁娜同志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职务。”
听到斯大林的这个决定,朱可夫不禁愣住了,他转过身吃惊地望着还站在伊万诺夫身后的斯大林,脑子里思考着对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斯大林没有理睬大家惊诧的目光,而是慢吞吞地走到自己的桌位前坐下,随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承认奥夏宁娜是一位很不错的指挥员,她所指挥的部队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果,是很多男指挥员都无法企及的……”
朱可夫在听到斯大林对我的点评时,双眉紧锁,心里不禁暗自嘀咕:“斯大林同志,既然您这么赏识她,可为什么又不让她来担任方面军司令员呢?”虽然他是这么想的,但他同时很明白有些话只能窝在心里,却不能随便说出来,因此只能耐着性子,等斯大林将最后的谜底揭开。
“……我之所以不同意她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职务,一是她年轻,就算战功赫赫,也难以服众;二是她的军衔是三名候选人中最低的……”
朱可夫听到斯大林所说的理由,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华西列夫斯基,心说暗暗吐槽说:“如果您嫌丽达的军衔低,您可以晋升啊?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爆时,只是一名少将。而您觉得他能力出众,还不是将他晋升为了元帅。由于担心将他晋升太快,会让我对您有意见,所以先将他晋升为大将,在一周后,再晋升为元帅的。”
就在朱可夫腹诽不已的时候,只听斯大林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我看这个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司令员一职,还是由库罗奇金上将来担任吧。立即将这个任命,以命令的形式下达到库罗奇金同志的手里,让他立即赶往白俄罗斯,去组建他的部队。”
既然斯大林都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么谁也不能再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华西列夫斯基连忙站起身,在答应一声后,吩咐伊万诺夫:“副总参谋长同志,您立即去准备命令吧?”
伊万诺夫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房间。
等伊万诺夫的背影从门口消失后,斯大林的面部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望着华西列夫斯基问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不知道您什么时候能更换您的副手?”
“斯大林同志,”华西列夫斯基显然没有想到斯大林会再次提起这事,有些尴尬地回答说:“目前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伊万诺夫同志的职务。”
朱可夫一听斯大林提起更换副总参谋长一职,心里立即明白他为什么要反对由我出任方面军司令员,原来是受到了伊万诺夫的牵连。斯大林对伊万诺夫没有好感这件事,朱可夫是心知肚明的,早在哈勒哈河战役的时候,由于要新建一个属于远东方面军司令施特恩的集群,斯大林督促总参谋部报告施特恩的详细行踪,在总参谋部工作的伊万诺夫,在接到施恩特到赤塔的电报后,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小时后就能到达战场,结果以这个推断进行了上报。结果斯大林在第二天接到施恩特因气象恶劣而滞留赤塔机场的报告后,大雷霆,不光将伊万诺夫送上了军事法庭,并将他赶出总参谋部。
直到1942年,因参谋人员的缺乏,他才有机会重新回到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结果斯大林现他以后,准备将他赶走,因为最高统帅本人不能容忍说谎的人呆在他在跟前,华西列夫斯基以人才难得的理由多次说情后,斯大林才收回了命令,同意让伊万诺夫继续留在总参谋部,条件是永远也不能在他面前出现。
正是因为他曾经犯下的一点小小的过错,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