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莫斯科-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我听完翻译转译的这句话以后,没有立即回答该怎么火力压制滩头守军,该怎么抢滩登陆。因为我从后世的传记中了解过马歇尔这个人,知道他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他认为这种不假思索就给予答案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成分,这种人是不值得他信任的。
虽然我不是他的部下,但如果表现出这样的性格,也会引起他的反感。就算他嘴上不说,但在心里对我也会产生防范之心,这样对于我提出的建议,他在采纳的时候,可能也会鸡蛋里挑骨头。
我假装思索了片刻,然后慢吞吞地说道:“马歇尔将军,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请允许我先回去考虑一下,等有了通盘的考虑,再回答您的问题,可以吗?”
对于我的答复,马歇尔笑着说:“好!”也许是以为我不懂英语的缘故吧,他掏出一个笔记本,在里面写下了我的名字,后面还特地标注道:“此人完全值得信任!”
但他合上本子后,又客气地对我说道:“奥夏宁娜将军,待会儿我会把您的分析,向罗斯福总统汇报……。”
他正在说话时,屋里的一部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帕格上校走过去拿了电话,听了片刻,便转身对马歇尔说:“参谋长先生,是您的电话。”马歇尔把他的笔记本往桌上一放,起身朝电话那里走了过去。
我盯着桌上摆着的笔记本,又瞧了瞧正面带着微笑朝我望来的巴顿,不由想起了马歇尔传记里提到的内容,马歇尔在自己的笔记本中给巴顿的三个评语。
第一个评语:“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
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就立即交给他指挥!”
据说只要上了马歇尔笔记本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更高一级的军官。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接完了电话的马歇尔走了回来,笑着对我说:“奥夏宁娜将军,我已把事情向罗斯福总统报告过了,他准备请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连夜赶到华盛顿来,让他一起参与登陆计划的执行。时间不早了,您先回去休息吧。”
在和我握手告别后,吩咐站在旁边的翻译:“你负责将奥夏宁娜将军送回苏联使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谢谢书友 liup8、zxx479、楚铁花、神,救救我吧、mukai 童鞋的两票支持!谢谢书友 铁血大军、颍河读者、贫道飞熊、书迷同志你好 童鞋所投的宝贵一票!感谢书友 铁血大军 童鞋10000打赏、孤夜神无童鞋588打赏、贺拔紫昕童鞋200打赏、臰盳栙臨、hypp1014、恍晃的鱼、暗星闪耀、落…霞童鞋的打赏!
第一〇三二章 美国之行(三)()
我回到使馆的时候,不管是莫洛托夫还是赫鲁廖夫,都还没有回来,只有李维诺夫待在使馆里。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见到我一个人先回来,李维诺夫连忙客气地招呼我在大厅里坐着喝茶,顺便等待另外两位负责人的回来。
反正闲着无事,我们两人就边喝茶边闲聊起来。从他的谈话内容,再加上我脑子里那零星的历史记忆,让我对眼前的这位老人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十月革命后,他被列宁指定为苏联在英国的代表。在他的努力斡旋下,英国政府终止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还有若干欧洲国家与苏联签署了贸易协定。1930年被斯大林任命为外交部长后,为了国家安全,他尽最大的努力与英法两国营造一个领好的国际氛围,并在33年成功地说服了美国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
他还积极地推动苏联加入国际联盟的进程,并连续四年担任苏联在国际联盟的代表。他还试图联合欧洲国家唉反对希特勒德国,但他的努力却没有结果,因为欧洲人像不信任希特勒一样,也不信任斯大林。
在36年时的60岁寿诞时,还得到了斯大林颁发的一枚列宁勋章。斯大林还在《真理报》上写道:“李维诺夫同志是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体现着苏联的对外政策和苏联为保障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而进行的斗争,他的名字将载入史册。”
可好景不长,随着1938年9月英法德三国签署《慕尼黑协定》,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决定与希特勒结成战略联盟之后,苏联的外交政策开始进行调整,李维诺夫便在1939年5月初被撤职,由莫洛托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斯大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李维诺夫拥有犹太血统,不利于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等李维诺夫说完他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到美国就任大使的经历后,我忽然想起他既然在这么多地方待过,可能对我明天要见到的摩根将军有所了解,便趁着他说话的空隙问道:“李维诺夫同志,您认识英国的摩根将军吗?”
“摩根将军?”李维诺夫在将这个名字重复一遍后,皱着眉头思索起来。过了片刻,他的眉头舒展开来。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我知道了,您所说的摩根将军,一定是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吧?”
我记得在离开作战室时,曾经听马歇尔提到过摩根的全名,便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我想应该是吧。”
李维诺夫在得到我的确认后,向我简单地介绍起摩根的情况来:“弗雷德里克。摩根中将爵士,是英国的军官,他1942年10月担任皇家陆军第1军的军长。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受领了准备在地中海西部,实施负责登陆以加强最初登陆货组织德军挺进西班牙的任务。今年春天,他担任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副参谋长,负责指定进攻西北欧的作战计划。”
我猜测李维诺夫可能有自己专门的情报来源渠道,所以丝毫没有怀疑他所说会和事实有出入,唯一让我不解的是。既然摩根中将负责诺曼底计划的制订,可他为什么只是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副参谋长,要知道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可不止他一个人。当我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后,李维诺夫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的职务。非他莫属,但艾森豪威尔将军却坚持让史密斯当参谋长,而让摩根当史密斯的副手。对于这样的任命,很多为摩根打抱不平的人,都认为他不会接受这一职务。可谁知道,摩根却很愉快地说:‘我并在乎职务高地,只求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虽然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摩根这个人。但通过李维诺夫简短的介绍,不禁让我对摩根产生好感。我心里暗想如果摩根真的像李维诺夫所说的,那么他一定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就在这时,一名使馆工作人员从外面走进了大厅,快步来到了李维诺夫的身边,低声地对他说:“大使同志,车队回来了。”
李维诺夫抬头望着面前的工作人员,问道:“是莫洛托夫还是赫鲁廖夫将军的车队?”
工作人员先是一愣,接着回答:“他们两人的车队一起回来了!”
李维诺夫点了点头,客气地对工作人员说道:“我知道了,谢谢您!”说完,便站起身来,歉意地对我说:“奥夏宁娜将军,我要出去迎接莫洛托夫同志,不能再陪您喝茶了,麻烦您在这里再坐一会儿。”
听说他要出去迎接莫洛托夫和赫鲁廖夫,我肯定不能继续坐在这里不动窝,否则被莫洛托夫看到,在斯大林面前告我一状,说我架子太大,我就可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我也站起身,笑着对李维诺夫说:“大使同志,我和您一起出去迎接他们吧。”
当我们两人来到门外时,车队已开到了门口。两辆警卫乘坐的车开过去后,我在机场见过的那辆豪车在我们的面前停下。
等车一停稳,李维诺夫便上前几步,打开了后面的车门,就坐在后排的莫洛托夫扶下车,同时还像一个秘书似的,接过了他手里的公文包,夹在自己的腋下,恭恭敬敬地请他进使馆。
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暗暗摇头,要知道莫洛托夫就是因为斯大林经常称赞李维诺夫,而对他心存不满,并且想方设法欲置他于死地。对于这种情况,李维诺夫应该是心知肚明,所以他竭力在莫洛托夫的面前表现得谦卑,力求消除对方的杀心。
看到莫洛托夫下车,我也上前一步,抬手向莫洛托夫敬礼,莫洛托夫望了我一眼,淡淡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快速地估摸了一下时间后,回答说:“回来有一个多小时了。”
莫洛托夫点了点头,站在原地没说话。他扭头静静地看着赫鲁廖夫从刚停下的车里出来,并走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才开口说道:“赫鲁廖夫同志,还有你,奥夏宁娜同志,都到我的房间来,向我汇报一下事情的进展情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〇三三章 美国之行(四)()
“喂,奥夏宁娜,你现在说说,和马歇尔将军谈得怎么样了?他有没有说英美两国何时可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我们三人来到了莫洛托夫所住的房间,在外间会客厅的沙发上就坐后,莫洛托夫将李维诺夫他们都撵了出去后,就迫不及待地问我。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我在回答他的问题前,先斟酌了一下该如何称呼他。因为我是正式向他汇报工作,直接叫他莫洛托夫同志,可能不太合适,还是称呼官职好些。考虑他此刻是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同时还兼任外交人民委员,而我们正在执行外事任务,显然后一个称呼更适合。考虑妥当,我开口说道:“外交人民委员同志,马歇尔将军说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不会早于1943年8月。”接着把今天开会的经过,向两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要等到八月以后?”莫洛托夫听我这么说,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屋里开始走来走去,同时还怒不可遏地说道:“真是太不像话了,这帮该死的资本家,早在1941年就说要开辟第二战场,可却一拖再拖,他们就是想等我们和德国人拼个两败俱伤之后,最后再出来捡便宜。”
我本来是坐着向莫洛托夫汇报的,见他骤然发怒,也不好继续坐在位置上,只能站起来向他解释:“根据我的判断,美国人这次是真的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由于这次渡海进攻作战,英美双方至少要动用上百万兵力、上万架飞机,以及两三千艘舰船,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时间难免要长一些。”
坐在沙发上的赫鲁廖夫等我说完后,也附和说:“是啊,莫洛托夫同志,我认为奥夏宁娜说得对,如果英美两国真的要动用上百万军队投入进攻的话,所需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量数字,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根本无法准备就绪的。”、
说到这里,他略微沉吟了片刻,接着又说:“从现在到八月,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如此多的部队和囤积足够维持战争的物资,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觉得可能英美两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可能还会推迟,甚至推迟到明年。”
“什么,有可能被推迟到明年?”虽然莫洛托夫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但他还是不停嘴地问下去,“赫鲁廖夫将军,以您的估计,为盟军会在什么时候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
赫鲁廖夫没吱声,似乎正在思考该如何回答莫洛托夫的这个问题。
“奥夏宁娜,你来回答我的这个问题。”见赫鲁廖夫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就把矛头指向了我,“你说说,盟军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辟第二战场?”
我没想到莫洛托夫会突然又问我,不禁慌乱一下回答说:“我认为赫鲁廖夫将军的分析很有道理,集结部队和囤积物资都需要时间。”说完这句话以后,我的情绪又恢复了正常。发现自己的话没说完,连忙又补充说,“而且美国方面还要将自己的部队和物资,通过海运和空运输送到英国,做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还没等莫洛托夫继续往下问,赫鲁廖夫已结束了思考。他表情严肃地问道:“奥夏宁娜同志,我想问问,根据你的判断,盟军真的打算动用上百万的兵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不是象征性地从波斯派几个英国师到高加索地区去吗?”
虽然我不清楚赫鲁廖夫所说的几个英国师是怎么回事,但还是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的。部长同志,刚刚的数据,虽然是我猜测的,但应该和实际数目相差不远。”在说出了减半的数据后,我的心里不禁发虚,赶紧又补充一句,“也许根据进攻开始前的国际局势,盟军还会增加兵力也说不定。”
“盟军会不会增兵,就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了。”莫洛托夫打断我的话以后,又接着问赫鲁廖夫:“将军同志,您的看法呢?”
赫鲁廖夫等莫洛托夫说完,才慢条斯理地回答说:“以美国现有的运输能力,要把几十万部队和天量的物资运送到英国,最快都要六到十个月时间,等部署到位,差不多就到明年二月了。要是再加上训练和磨合部队的时间,起码还要拖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将会是在明年五月左右。”
听完赫鲁廖夫的分析,我不禁暗暗冲他竖起了大拇指,仅仅从我说的几个数据里,他就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大致时间,真是太有本事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后勤工作,所以能大致计算出美军的物资运输能力,和部队投放战场的速度。
莫洛托夫听完后,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再次问我:“奥夏宁娜,你说马歇尔将军准备让你参加登陆作战计划的制订工作,这事是真的吗?”
“是的,外交人民委员同志。”我恭恭敬敬地回答他说:“有一位负责计划制订的英国专家,将在今晚赶往华盛顿。只要他明天能按时到达,那么我就能参与到他们的计划制订。”
“很好!有什么最新的进展,记得要及时向我汇报。”面无表情莫洛托夫在说完这番话以后,冲我摆了摆手:“好了,奥夏宁娜同志,这里没你的事情了,你先回你的房间去吧。”
我知道他们两人接下来讨论的事情可能涉及绝密,所说的内容不是我这个级别的人能听的,所以我二话不说,抬手向两人敬礼后,就转身走出了房间。
我的房间也在同一层楼上,因为我也负有特殊使命,所以使馆为我安排一个单人间,而不是可以住四个人的通铺房间。
房间虽小,但却放了不少的家具,一张写字台和两把圈手椅,一张铺着深蓝色床单的单人床。屋子正中有一盏从天花板垂挂下来,罩着白色灯罩的电灯。
我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如同做梦一般。不光见到了罗斯福、马歇尔,甚至还见到自己最崇拜的巴顿将军。甚至还在会议上,帮他们选择了盟军开辟欧洲战场的登陆地点。
想到明天就要见到的那位叫摩根的英国将军。我就觉得好笑,本来英美指挥官是经过了反复的权衡。才先后剔除掉康坦丁半岛和加莱,最后决定将登陆地点选在了诺曼底。我今天的一番分析,居然让两国将制订“霸王计划”的时间大大提前了。也不知道在计划提前的基础上,登陆作战也会不会随之提前呢?
我原以为马歇尔第二天一早,就会派人来接我去作战厅。没想到只等到莫洛托夫和赫鲁廖夫都先后出门后,我还是没等来马歇尔派来接我的翻译。
我闲着无事,就在使馆内瞎转悠,和李维诺夫以及他手下的那些使馆人员聊聊天,了解一下华盛顿的风土人情。我甚至还会其中一位女工作人员说好了。等她休息的那天,我们两人就出去逛街。
看着天色越来越晚,就在我对去作战厅已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跑到房间里来找我,说外面有名美方军官找我。
等我随着工作人员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楼下时,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翻译官。翻译看到我出现。连忙小跑到我的面前, 抬手敬礼后,礼貌地说道:“您好,将军,马歇尔参谋长命令我接您去作战厅。”
听到翻译这么说,我心中不禁一阵狂喜。想不到自己居然可以参与到这种重大的历史事件里去,所以抬手还礼后,我客气地说道:“麻烦您在前面带路。”
我一进入作战厅的作战室,马歇尔就带着几个人迎了过来,我看清除了巴顿和帕格上校外,还有一名穿着英军制服、留着小胡子的瘦高个老头,应该就是今天的主角——摩根中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