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埋葬的利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的位子非范春莫属。范春是阮氏梅众多追求者中的一员,但他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想方设法接近阮氏梅,向她讨好、献殷勤,而范春则不苟言笑,处心积虑地寻找与阮氏梅单独在一起的机会。阮氏梅知道,只要有这种机会,被*这种可怕的事情就会发生在她身上。实际上,阮氏梅已经躲过了几次这种危险。按理说,范春注定要大权在握的,给他做老婆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阮氏梅看透了权力机构中的尔虞我诈、派系倾轧,更厌恶范春那双阴险恶毒的眼睛,何况她还对杀害父亲的那些当权者怀有深深的仇恨。
  阮氏梅告诫自己,这次叛逃行动无论如何要防范那个恶棍。她庆幸局里安排张建华参加小分队。只要有张建华在,范春即便对她下手,张建华也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阮氏梅睡着了。
  从德寿到越老边境只有不足三十公里的路程,阮氏梅搭乘的中国造解放牌汽车却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勉强到达。这辆车太破旧了,走走停停,不是水箱漏了就是发动机打不着火。在离03号基地一公里的地方,阮氏梅不耐烦了,干脆下车步行。
  这里有秘密岗哨,不要说老百姓,就是不相干的干部、军人也不许越过岗哨。阮氏梅要去的村子在基地的南边约两公里。她被第一个岗哨拦截后就折向南去了。
  阮氏梅已经完全是一副村妇的打扮了。尖顶斗笠几乎遮住了她的脸,黑色的雨纱裤褂上衣紧身裤脚宽大,更把她那*的身材衬托得婀娜多姿。她脚下穿了一双中国制造的绿色解放胶鞋,走起路来很轻快,但胳膊上挎的蓝色包袱却颇为沉重。包袱里面有一支手枪和几匣子弹,还有老挝的身份证件和好几捆百元面额的美钞。这些钱足够她和张建华今后的生活用度了。她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她倒不担心情报上说的美国人要潜入北方来侦察什么,更不相信他们能到达03号基地。即便真有此事,美国人也逃不过张建华的追捕。所以她一门心思想的都是自己的行动计划。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埋葬的利剑 第十一章(3)
村子到了。其实这不是纳入行政区划的自然村,它甚至没有名称。因为原来这里没人居住,仅有的十几幢简陋的草房都是基地驻军家属修建的。现在由于基地的警卫部队换防,家属也走了,这些房屋也就人去屋空。
  阮氏梅按上级的交代找到一幢建造得比较结实的房子。门开着,里面吆五喝六的挺热闹。她走近一看,屋里有四名军人在打牌赌钱。
  四名军人看见阮氏梅,纷纷站起来,疑惑地看着她。
  阮氏梅一句话也不说,掏出证件递给一个少尉。四个人里只有他是军官。
  少尉接过证件看了看,又朝阮氏梅的脸上瞄了一眼,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长官,我们奉命在这里等候您的到来。”
  阮氏梅收回证件,没有搭理这个少尉,走近被他们当做桌椅的两只木箱前审视着,脸上现出怒意。
  几名士兵手忙脚乱地收起扑克牌和一些零钱,规规矩矩地站到少尉身后去了。但他们的眼睛可不老实,贪婪地盯着阮氏梅身上最*的部位。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河内派来执行特殊任务的人竟是这么一位绝*子!
  少尉:“报告长官,两只箱子完好无损,请您查收。我们可以走了吗?”
  阮氏梅头也不回地挥挥手,少尉急忙带着他的士兵退出房门。几个士兵临出门还回头在阮氏梅的脸上、胸脯上看了几眼。
  阮氏梅目送四名军人远去,锁好了房门,又仔细检查了这间房子,然后用自带的特殊钥匙打开了木箱。
  一只四方形的木箱里是一部无线电步话机,另一个长条状的木箱里是一支冲锋枪、子弹和各种型号的手雷。她取出了几枚手雷,又锁好了箱子。
  阮氏梅在这间房子里作了一番布置后便锁好房门离开了。现在这幢房子已变成了一个堡垒,如果谁想闯进去偷点什么,多半会送命的。
  阮氏梅在林中快步走着,有时还跑上一段。她在寻找着什么。天近傍晚时,她终于找到了0213号界碑。就是这一碑之隔,她站立之处就跨在两个国家的土地上。她没有犹豫,向老挝境内跑去。
  阮氏梅顺着林木稍微稀疏的地方曲曲折折地走了几百米,发现了一间用树枝和茅草搭建的窝棚。她躲在树后拍了三下巴掌,接着又用力拍了三下。
  窝棚门开了,一个上了点岁数但十分健壮的男人出现在门口。他就是沙苏·万·达孟。他是得到阮氏梅的信息后专程赶来等候的。
  窝棚里空间狭小,阮氏梅没有进去。
  沙苏:“你这一次是执行什么任务啊?”
  阮氏梅:“还是老规矩,不许问!该告诉你的我都会说的。”
  沙苏:“好吧,不问。你十万火急地把我招来,需要我做些什么啊?”
  阮氏梅掏出一些美元交给沙苏:“你给我弄一辆小汽车来。另外再买几套男人穿的衣服。身材嘛……比你高半个头。还要准备两个人三天的食品,要腊肉、鱼干、一袋米、砍刀和绳子。十天之内准备好就行。现在我不能多停留,记住了?”
  沙苏:“这些事太简单了。十天内肯定给你准备好。车就藏在棚子后面,油也会给你加满的。”
  阮氏梅点点头,搂着沙苏的肩膀晃了两下,转身离去……
  两辆中型卡车驶入边安镇时已是夜晚了,还下着雨。镇子的西边与老挝仅一溪之隔,一座石桥连接着两国的边境村寨。由于边安同时又在南北军事分界线上,位置重要,所以有一个连的部队驻守在这里。范春和张建华率领的小分队在军营门口下了车。驻军连长出来迎接。战士们看着这支装备精良的小分队,非常羡慕。 。 想看书来

埋葬的利剑 第十一章(4)
范春向连长询问了情况。连长报告,这里一直很平静,分界线南方一侧驻有南越伪军一个营,除了偶尔发生枪击事件外,没有大的冲突。他们未发现有武装人员越过分界线潜入北方,而且他们负责防守的整个区域内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不过倒是时不时地有南越伪军的投诚人员逃过来。范春又问了一下布防的情况,放下心来。他要求驻军连长为小分队准备晚饭和住宿的地方,连长急忙去安排。
  张建华见连长走了,对范春说:“队长同志,既然这里没有情况,我们就不要住下了,应该连夜赶到美浓去。”
  范春:“连夜?为什么?坐了一天车,大家都很疲劳。”
  张建华:“这点困难不算什么,这些同志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都能连续七天在严重缺乏睡眠的条件下进行高强度的行军和作战。”
  范春稍显不满地说:“张教官,你是中国人,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从这里到美浓没有公路,我们只能步行。在雨夜中饿着肚子行军十五公里?没这个必要。美国佬还没来哪!”
  张建华:“兵贵神速啊,我认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吃饭可以,但吃完饭应该立即出发。”
  范春不高兴了:“怎么,你认为美军敢于在夜间乘直升机潜入吗?我们同美国佬打了好几年交道了,这些少爷兵是不会在如此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行动的!”
  张建华:“队长同志,我研究过他们的特种部队作战特点和战例,他们恰恰喜欢选择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采取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的奇袭效果。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啊!”
  范春板着脸说:“好了!我们没有必要再争了。今晚就在这里住下,明天我还要去前沿阵地检查他们的布防情况。”
  张建华:“我认为美军不会从这里潜入。”
  范春:“你有什么根据?”
  张建华:“这里离军事分界线太近,而且有驻军布防。美军的侦察手段很先进也很有效,他们不会选择这里进行机降。”
  范春怒意十足地说:“张教官,你上过几次战场?课堂和真正的战场是两码事!我想,我还用不着你来教给我该怎么做!”
  张建华忍住火气,仍以商量的口吻说:“队长同志,如果你坚持要在这里过夜,那我建议由我带几个人连夜赶到美浓去,明天我们在那里会合。”
  范春:“请你服从命令!你现在的身份是一名队员!”说罢,他昂首挺胸走出了房门。
  队员们见范春走了,纷纷聚集到张建华身旁。
  陈锦辉:“张教官,您别生气,我们认为您是对的。”
  阮兴:“这种官我见过,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自认为比谁都高明。”
  张建华:“不要这样说,他有他的道理。我说的不过是一种可能性。”
  杨援改:“张教官,要不这样吧,我们两个等那个白痴睡着了,悄悄地走,十五公里,一会儿就跑到了。”
  张建华:“胡说!谁都不许擅自行动!”
  杨援改朝张建华做了个鬼脸,提着自己的背囊到墙角那儿席地而坐,靠在背囊上闭目养神了。
  张建华也坐下来休息。他心中十分不快,这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建议被否定,而是他进一步认识到范春是一个刚愎自用的蠢材,他的担心更重了。继续对范春进行说服、规劝已毫无用处,甚至会适得其反。他的建议是要防患于未然,但毕竟拿不出证据说美国人已经行动了,因而说服不了范春。张建华暗道:像范春这种人怎么会成为他们局里的红人呢?真不可想象。

埋葬的利剑 第十一章(5)
吃早饭的时候,东边的友邻哨所传来敌情通报,有大批美军飞机向北方飞去。张建华等人也隐约听到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范春和驻军连长对此都不以为意,因为美国佬自从策动战争升级行动以来,三天两头出动飞机轰炸越南北方,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张建华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
  范春最先吃完早饭。他让队员们在营区自由活动,他在连长的陪同下去前沿哨所检查布防情况,两个小时后回来。张建华无话可说,只好继续休息。
  其他队员都在营区里闲逛,或是在树阴下抽烟、乘凉。只有杨援改陪张建华在房间里打坐。
  打坐完毕,张建华感觉神清气爽,心中的不快也不去想它了。既来之则安之,毕竟范春是队长嘛。生性活泼的杨援改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个木瓜,切开后把状似羊屎豆的瓜籽掏掉,横七竖八地划了几刀递给张建华半只。
  张建华吃着瓜问:“你从哪儿弄来的?”
  杨援改调皮地说:“昨天晚上来的时候我就发现营区的围墙边有一排木瓜树。吃早饭之前我用这个砍了几个下来。”他把匕首抛起来又接住。
  张建华笑道:“你这个家伙,净惦记着吃了。”
  杨援改凑近张建华说:“张教官,有个问题我一直想请教您。”
  张建华:“什么问题?别客气。”
  杨援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可能……不太礼貌……”
  张建华平日里最喜欢杨援改,对他是有求必应,传授给他的东西也最多。两人如同一对好兄弟,说话也很随便,见他吞吞吐吐倒觉得好笑:“你到底要问什么啊?随便问嘛。”
  杨援改:“我听说你们中国功夫当中最厉害的要算一些武术世家的祖传功夫了,对吗?”
  张建华:“你怎么想起问这个啊?”
  杨援改:“好奇嘛。您说过,您的武功就是您父亲传授的。”
  张建华:“你这个题目出得太大,怎么给你解释呢?……这么说吧,中国武术的流派很多,什么功夫最厉害根本无法简单去评判,关键要看个人如何修炼、悟性高不高、练功是否刻苦。另外,师傅的水平、自身的条件等等,几句话说不清楚啊。中国有句古话,山外有山,人上有人,意思是学无止境。谁最厉害这不好说。”
  杨援改:“张教官,我相信您就是最厉害的。”
  张建华:“我?你真抬举我了。在我们中国,民间有许多高人隐士,他们从不张扬。我只练了二十几年的功夫,差得远哪!”
  除了武功之外,杨援改最佩服的是张教官的人品。张建华具有一身高深莫测的武功还如此谦虚,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杨援改过去觉得自己就很了不起,但自从认识了张建华才知道自己这点功夫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他一直想拜张建华为师,但不知道张建华在越南能待多久,又不敢随便打听。这次一起执行任务机会难得,所以他想找时间和张建华深谈一番。他试探地问:“张教官,你们中国人家传的武功是不是不能传授给别人啊?”
  张建华:“这个嘛……在旧社会是这样的。现在是新社会,没有这一说了。不过现在练武的人也少了。”
  杨援改:“我很想跟您学习中国真正的武功,您能教给我吗?我是说您家传的武功。”
  张建华:“平时你们上武术课,我教的就是我家祖传的武功啊……当然了,要练到比较高的境界是需要时间的。你们每一期学员的学习时间只有三个月,我必须选择一些简便易学、学了就能在战斗中运用的东西教给你们。”

埋葬的利剑 第十一章(6)
杨援改:“张教官,我……我是想按照你们中国人的规矩向您正式拜师学艺啊!”
  张建华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闹了半天你是想说这个啊!杨援改,你的武功根基打得很扎实,我很愿意收下你这个徒弟。可是……如果这是在我们国家,我立刻可以答应你,即便我没有资格收徒我也可以把你交给我父亲。可现在……条件不允许啊。”
  杨援改:“张教官,我想战争不会永远打下去,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不可能实现个人的追求。我是想在战后到中国去找您拜师学艺。可以吗?”
  张建华想了想,郑重地说:“可以!我欢迎你!你可以住在我家,我父亲也会欢迎你的。”
  杨援改欢喜无限地抓住张建华的双手叫道:“张教官,您答应了?”
  张建华:“我说话算话。只是……”他忽然想到父亲现在不知道处境如何。半年多了,父亲回北京了吗?国内还那么乱吗?自己何时能回国啊?他看见杨援改很担心的样子,忙说:“唉……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杨援改:“是啊……不过,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这次任务结束后我回到南方一定多杀几个美国鬼子,让他们知道越南人民不是好惹的!”
  张建华:“我现在就可以把我家的通讯地址写给你,等我回国以后,你可以写信和我联系。”
  就在张建华找纸笔的时候,他听到了飞机的声音,紧接着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在外面玩耍的队员跑来向张建华报告,东北方向有美军飞机进行轰炸。张建华急忙跑出去观看。
  由于山峰遮挡,东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清楚,但能看到美机向上爬升时的影子,还能看到升腾起来的浓烟。
  张建华问:“那是什么地方?”
  陈锦辉:“应该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美浓。”
  张建华一惊:“美浓?那里有军事设施吗?”
  陈锦辉:“不知……没有啊,没听说有啊……”
  杨援改叫过来一名驻军战士,问他美浓那边有什么值得轰炸的目标。这位战士也很奇怪,他说那里只是一个小村庄,没有驻军。
  张建华预感到了什么,急忙叫道:“我们现在必须出发,赶到美浓去!”
  陈锦辉:“可是……队长还没回来啊……”
  张建华:“不能耽搁了!那里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陈锦辉、阮兴,你们两个留下等队长,其余人跟我走!”
  队员们迅速带好武器装备,跟着张建华向美浓跑步前进。
  当张建华率七名队员赶到时,美浓村的大火尚未扑灭,而且村子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地方政府的干部和邻近村庄的群众先于小分队赶到美浓。几位干部正在指挥灭火和搬运尸体。
  堆放尸体的现场惨不忍睹,几十具烧焦的尸体已辨不出面目。一位干部告诉张建华,他们只发现一个肢体不全的村民还有一口气,已经用担架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其他村民无一幸免,全死了。
  张建华脸色铁青,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被烧焦的尸体。美国鬼子太没人性了!他们为什么要轰炸这个小村庄?他们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不合情理啊!队员们看着如此惨相,都哭了。
  范春赶到了。他本想因擅自行动而指责张建华,但他也被眼前这惨烈的景象惊呆了。
  队员们帮助群众掩埋了死难者的尸体,看着已成废墟的村庄,心情沉重得谁也说不出话来。范春与地方政府的干部交谈了一阵,然后集合队员准备向昆莱进发。但队伍里不见了张建华和杨援改。范春非常恼火,竟骂了几句脏话。 。。

埋葬的利剑 第十一章(7)
陈锦辉报告说,张教官和杨援改在搜索村子的外围。范春没有说什么,找了块平坦的地方坐下来,抽着烟等着。他已想好,无论如何也要借机教训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