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乡村霸主-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伸手去里面逗弄那个家伙,水桶里面的甲鱼被抓了后本来就很不高兴,见还有人来撩自己,伸头张口就朝他咬了过来。幸好王中秋抽手的快,没被咬上。

    不过那只甲鱼没咬到王中秋的手指,却把水桶里面的一条鱼一口咬住,咬的那条鱼不断的在挣扎。

    张涛这个时候把渔网里面的其他鱼捡了过来,一眼就看到甲鱼嘴里的那条漂亮的道师鱼,正在拼命的挣扎着,他的眼皮立刻就跳了起来。

    “你个大坏蛋!那鱼是我和赵琳姐姐两人拿来养的,现在你把它给那只团鱼吃了,你赔一条给我们。”

    没等张涛说些什么,身后抓鱼回来的张燕看到那条还在甲鱼嘴里挣扎的道师鱼,立刻就扁着嘴巴朝王中秋凶了过去。

    王中秋傻笑的摸摸自己的后脑勺,准备憨笑装傻了,这事已经没法解决了,还是不吭声的好。随即赵琳也跑了过来,然后又是两个白白的大眼球对着王中秋。

    甲鱼嘴里的那条道师鱼这个时候已经不怎么动了,只会偶尔的摇晃两下,证明自己活着。

    张涛看着那甲鱼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这东西有点死倔,咬住什么东西就不会轻易松嘴的,想要从它嘴里弄了出来,难度很大。

    不过因为张涛出来的玩的原因,张燕今天的心情还好,只是凶了下后也没继续埋怨王中秋了。看着桶里的收获,几个人把场面收拾了下就回去了,没有继续抓了,抓了也装不下了。

    走到家门口,就看到镇领导的车子停在张涛家门前,见张涛他们回来了,镇领导立刻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还看了下他们的收获。“吆!收获不错啊,抓了这么多的鱼!”

    他是带消息过来给张涛妈的,让张涛妈好好准备下,然后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八那啥的的采访。

    经过了半年的酝酿,张翠花被选为那啥先进劳啥代表的事情现在省里这边已经确定了,再上面也有九分保证了。

    所以镇领导就跑了过来说下消息,到时还有记者什么的过来访谈下,这些都需要先商量好,免得出什么差错。

    事实上再往上面张翠花的优势并不大,其他地方有更厉害的人物。但是因为她是女人的原因,到那个层面了反而成为一个最大的优势。

    而黄浦村这些年的变化是有目可睹的,村民的平均收入起码翻了十倍以上。黄浦村从一个一幢新房都没有的山村变成了现在全部小洋楼的村子,不少家里都有了摩托车等大件物品,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部村民的小康生活。

    下一步正准备朝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这种纯靠农业起步的村子在这个时候的国内应该不多见了,是值的宣传和表彰的。

    这些现在都是张翠花的功劳,这句话站在黄浦村来说没人会怀疑,所以她被主旋律主题选上做宣传对象并不为奇。上面的领导每年都会搞这些东西出来,正缺少这方面的材料呢。

    镇领导过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让张涛妈去镇上,他留在镇里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他升到市里去后,这边没人看着他很担心自己努力做出来的一切都会成为泡影,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张翠花确实也没什么心思去镇里,不过镇领导把话说到这程度上面了她也不好意思拒绝,犹豫了几番后答应了。

    镇领导准备运作下,把张翠花弄去镇里做个有点实权的职位。然后等他走后再提一下。这样既不会让张翠花为难,也对镇上的一些动作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事情张涛也没什么办法,人走茶凉的事情多大是,如果镇领导走了之后换了新领导,估计还真有可能出现那种情况。

    所以自己老妈勉强答应后,张涛也没什么话好说的。只能走着看吧,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的,很多事情实际上都不是按计划走的,要不然人间太平了。

    他现在关心的是眼前的是中午的饭怎么解决?那几条黄骨鱼放自己家里搞的话工具不方便,只有去自己在镇上的饭店里面搞最好。

    这样的话他们一家人就要全部去镇上吃了,张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下,问问其他人什么意见。

    “你说你们的饭店有道新菜要试菜?你的饭店那边今天都没打电话过来,哪来的新菜?”

    张涛的饭店试菜这事情他们家人经常去吃的,不过张翠花今天没有出去,一直在家里。家里的电话都没响过,自然也就没人来找张涛了。

    “新菜在这里啊,等下你们去吃就知道了,味道不错的。”张涛笑了笑,指着水桶里面的那些鱼说道。

    “干锅黄骨鱼,这真是一道新菜,我们家的厨房做这个不方便。去我饭店那方便,反正也没多远。”

    张翠花还在犹豫,一边的镇领导立刻笑着回道。“这正好了,我开车把你们捎过去就可以了,小涛他们骑摩托车过去。等下吃了饭再送你们回来,用不了多少时间。”

    张涛见镇领导答应过去了,立刻就让王中秋提着水桶,自己骑摩托车带他先过去饭店那边准备去了。

    赵琳也跟着一起过去,她想看看这道什么干锅黄骨鱼的新菜怎么做?让张涛似乎很想吃的样子,她对张涛的爱好一直都很关心。

    到了镇上的饭店后,张涛提着一桶鱼去了厨房,小鱼什么的就不管了,只做那个黄骨鱼和甲鱼。

    甲鱼自己店里的厨师会做,但是干锅黄骨鱼这道菜他们就不会了,毕竟这边没人吃黄骨鱼,他们也没做过。

    店里的厨师这个时候还是有点忙的,不过老板过来吃饭了,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帮老板做几道菜出来,何况自己的老板这次带来的是一道新菜!这对厨师的吸引力太大了。

    帮张涛做菜的是店里的老厨师,他因为年级有点大,连国语都不怎么标准,以后会一直留在这边。

    培训新学徒,招待这边的客人都由他来负责,不会安排外派的。而那两个现在已经上手的学徒暑假就要外派深市那边去,那边的分店暑假即将开张。

    张涛没有亲自动手,只是在一边指点那个老厨师怎么做,至于味道的掌握和火候的掌握那是老厨师的事情了。

    张涛自己实际上把握的也不准,他只吃过,知道怎么做而已。等这道菜做了出来后,其他的菜也做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镇领导也带着张涛外公外婆,还有张翠花母女一起过来了,厨房里面的几个厨师被张涛也叫上了桌。(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油茶林改造项目

    这道新菜算是实验菜,厨师吃了之后还能根据味道进行一些改进的,这在一些饭店里面经常能看到。

    不过他们都是去别人饭店吃一些特色菜,然后根据菜品和材料分析后再在自己的饭店推出,这叫住试菜。

    不过这种待遇一般都是大厨才有的,那些新厨师的厨师享受不了这待遇。张涛这就没讲究这个了,全部叫了过来。

    现在离暑假的时间实际也没多久了,这些东西那两个新出师的厨师必须要尽快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保证自己踏入南方省的第一步才能打响。

    前世的张涛在南方生活了十多年,在南方那边的布局他早就计划好了,时间非常紧迫,计划却很大。

    深市只是第一个,后面的莞市,海滨市,还有羊城市这些地方都要准备开分店的,在这些地方能抢先多少年占据一些地方,那以后的获利睡着都能收钱的。

    所以这边有的城市肯定还不止一个分店,人员这边的尽快上手,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员也是张涛现在迫切需要的。

    不要以为这个时候的南方人不怎么吃辣的,湘菜餐饮生意就不好做,但是十来年过后,这边有的人吃辣的比真正的湘省人还厉害。

    这是张涛自己亲身经历的,而湘菜也曾一度在南方的各个城市火热起来。因为除了南方人,这边还有不少来这边上班的湘省人的。

    “这鱼这样做起来确实味道不错,以前抓到这种鱼基本上都没人吃,嫌没什么肉,太浪费了。”

    张涛外公夹了一些鱼肉吃了一下,感觉味道确实不错。他们以前抓到这种鱼都是晒干了,或者直接炸着做菜了,跟这种做法味道差了不少。

    “也不完全是这样了,以前生活条件差,谁做一道鱼舍的放这么多的佐料进去?还花那么多心思的?应该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大家对吃这一块也讲究起来了。”

    老厨师听了张涛外公的话后笑道,他比张涛外公小了不少,但是在这饭桌上面却是年纪第三大的人,他们两个年长的说话还是没那么多客气的。

    不过老厨师这话张涛也认可,以前吃东西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肚子不怎么饿了,自然就会去考虑味道和质量了。

    往后的日子全国的生活水平都会提高下去,到时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就会高了起来,外出旅游啊,上有档次的餐馆什么的都会出来。

    那时才是消费力大爆发的时候,看见自己满意想要的东西就是买!买!买!我们从国内买到国外,从头上买到脚下,从吃的到用的,都是很舍得花钱的。

    尤其是一些搭着东风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他们的素质或许还没提上去,但是消费能力却是大大的提了上去。

    各种舆论媒体上面也是大量鼓吹着国人的购买能力多强,从这里买到那里的。只是在这种追捧的热潮后面,谁又去在乎那些人到底买了什么。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让先富的人带动后富的人这只不过是一句乌托邦式的口号而已,实际做的人很少。

    很多人宁愿把钱丢在国外,也不会愿意来个什么带动后富的人的,他们最渴望的是这世界上的钱都被他们挣了就好,然后在那些穷鬼面前好好的得瑟一番。

    那些草根或者没爬上去的泥腿子还是老老实实做他们的泥腿子好了,别来烦扰他们,也别做什么一起跟着富起来的美梦了。

    而他们则在尽情的暴露着自己无素质的一面,飚车撞人,飞机上打人等等,暴发户的脸面暴露的干干净净,脸还丢到国外去了。

    这种先富起来的人说实在的,张涛实在不敢指望他们会有带动后富的想法,他们不把小老百姓碗里的那点抢走就谢天谢地了。

    这种人估计钱的来历也不是那么正经的了,就算正经恐怕还是各种补偿或者中奖出来的,所以张涛很多时候才会那么感触颇深。

    这个国家只有这种人才能先富起来啊,那些老实踏实做事的人很难有什么成果,所以那个社会的道德才会堕落的那么快。

    这是张涛的个人感慨,就算是一个草根的穷酸心理吧,跟作者的立场无关。他们一家人吃饭,加上张涛是这饭店的老板,所以单独开了个包间。

    “这段时间你还要准备一件事情,就是农大的张老教授说他今年准备搞一个油茶和山茶改造项目,到时试点就先选在你们黄浦村了。刚好你们那边的油茶林和山茶林都有,数目不多也不少,搞这个试点正好。”

    等几个厨师试吃了那盘干锅黄骨鱼后,他们几个就先撤去了,厨房里面还有大把的事情等着他们,然后把空间留给张涛一家人。

    镇领导这个时候像突然想起来一般,跟张涛妈说了这么一件事情。

    “油茶林和山茶林改造?要推广新品种么?”

    张涛妈还没反应过来,一边的张涛先插嘴了。他不得不关心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很大,他必须关心。

    在张涛家这边,油茶和山茶是有分别的,油茶林是结果榨油的,而山茶林则是茶叶泡茶用的,两个完全不是一个品种。

    但是如果要整体改造的话,张涛还是有很大意见的。他前世的时候最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家的几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山茶树因为占地的原因,后来被砍掉了。

    这是一个真的很难估量的错误,而且是损失惨重,可惜砍的时候他们都没想过这几棵老茶树会有那么大的价值。

    实际上不止他们家,就是周围其他村子的人一样都有。他们这边的人不太会做茶叶,做出来的茶叶卖色并不好,也不怎么好喝。

    比一般的茶要苦,还黑糊糊的,所以这边的人对祖宗留下来的茶树并没这么放在心上,因为这个原因那些老茶树几乎全部被砍了。

    直到很多年后,某个家伙家里还有一棵老茶树,结果那颗茶树整棵被一个南方的老板买走了,花了二十多万呢。

    这还是卖便宜了,在另一个茶乡的那些普耳老茶树,据说那茶树值几百万或许更多一棵。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全部都肠子悔青了,他们不知道这种老茶树竟然这么值钱,更不知道他们这边的茶叶其实还是一种不错的茶叶。

    只不过这边的人采茶的时间选的不对,制茶的工艺也没完全保留下来,所以才把这些东西全部浪费了。

    张涛现在一听到这个改造项目立刻就警惕起来,生怕同样的错误这边的人再出一次。而所谓的油茶林改造项目前世其实也搞过,但是却更是一个大坑。

    前世市里成立了一个所谓的什么公司,然后这个公司的老板把张涛他们镇这边的油茶林全部承包起来。

    说要搞一个大的油茶林改造项目,引进新的油茶品种,每人家里被承包过去的茶林每亩每年补偿一百块钱。

    当时张涛他们附近的人没人同意,他们每人家里每年光茶油也不止卖这么点钱。而且山上的油茶林平时也不用这么搭理,纯粹的额外收入,谁愿意把自己挣钱的茶林包给别人?

    但是当时周围还有一些其他什么收入都没有的荒山,一些人见这种荒山也有一百块钱一年,立即就把荒山包了。

    而那所谓的公司老板见自己承包的油茶林不够,立刻指示人到处放火,把周围的油茶林全部烧的干净。

    周围的人跑去论理,硬是被某些人给压了下来,屁事都没。最后那些山全被这家伙承包下来,一百块一年每亩。

    如果这家伙把山承包后,再把那些山林好好的打理的话,还说的过去,张涛可能不会那么愤怒。但是,但是不是。

    这家伙只花了一点钱请人把那些山林全部用勾机挖了一下,然后随意的种了一些所谓的新品种油茶树。

    再从上面骗上一笔补助款和贷款后那些油茶林就不管了,到最后只剩下一小部分成活下来,而成活下来的油茶树要四五年才真正有收获。

    于是原本好好的油茶林就这样全部被改造成了荒地,而且因为那些山头原本都是黄泥山,被勾机一挖后,整个山体都松了。

    被大雨一冲,泥巴顺着山洪到处肆略,给周围的生态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少山下的人家或者庄稼地全部被糟蹋了。

    一直到张涛重生,这件事情依然没什么结果,而那个所谓的公司老板依然逍遥自在的活着。

    以至于某个时候张涛听到老虎苍蝇一起抓的时候特别的兴奋,还以为那家伙肯定完蛋,还有某些庇护他的人。

    然而,张涛发现自己真想多了。主旋律永远都是光伟正,但是实际效果怎么样,小老百姓永远都看不到,感觉不到。

    “不是,张老教授的意思是他发现我们这边的油茶树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果实带红色的,一种果实带黄色的。”

    “他研究发现红色的果实含油量比黄色的高,而且品质也好。所以他觉得我们这边可以加大这种油茶树的种植。”(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愤怒

    “关于山茶林他的意见也特别,说我们这边的制茶工艺很有问题,而且采茶的时间太随意了。”

    “另外山茶树也少了点,应该多培植一些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样的话才能产生效益。而那些有些年份的老茶树应该好好的保护起来,他说那种树经济效益更高。”

    镇领导苦笑着说道,显然他是不怎么同意老教授的意见,所以才准备先拿黄埔村来搞试点了。这个大队的服从性最好,做试点的话最好,也比较容易看到效果。

    “搞这些现在恐怕有点难度,这些年我们大队的人生活水平都好了不少,让他们再去山上搞创收,恐怕有些人会没那么愿意的。”

    “油茶采摘和榨油都很辛苦,山茶采摘和制作也差不多。这两年看大队的油菜收割就知道了,基本上都是请外面的人来收割,然后给工钱的。”

    一边的张涛妈这时反应了过来,沉吟了下后说道:“如果做工全部请外来的人的话,成本太高了。而且油茶这东西周期太长,效果没那么快看到,村里的人肯定有异议的,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搞!必需搞!大队的人谁要是不愿意的话,以后的分红按表现来减扣!这个要形成一个规矩,在大队里面立碑留传下去。”

    “这些年他们跟着我家挣到钱了,我们大队的人也有点人心浮躁了。赌博的,搞其他的事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