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得道-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过去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还不知道。——但他很快就会知道。

哥舒翰率领的十万大军出关后,大步挺进叛军伏击圈。他们被困在一个峡谷里,敌人从山上抛掷滚木巨石,唐军陷入混乱。哥舒翰硬撑着年迈的身体,拼命发起冲锋。无奈敌军太强大,他们就是无法突围。午后刮起了大风,安禄山的部队点燃了几十辆草车,阻塞峡谷的东出口。漫山遍野的浓烟,滚滚向唐军扑来,队伍开始互相冲撞,自相残杀。混乱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安禄山的骑兵绕到唐军背后,发起冲锋。于是,一切都结束了。

——峡谷里到处是面目模糊的死尸。十万的军队全部崩溃,只有八千人逃出战场。这就是整个战局的真相。

——敌军尾随而至,一举拿下潼关。阻挡他们几个月的铁门再也不存在了。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潼关沦陷了,长安彻底暴露在叛军的獠牙下,安禄山的部队即将向长安冲刺,大唐帝国要完了大唐得道三百七二章大战背后

三百七三章 崩溃

天宝十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

一直在埋头苦心研究战车的刘得道是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时大惊失色了。潼关失守的原因竟然是跟历史一样的巧合,哥舒翰奉命出城迎战,结果遭到叛军的埋伏,又被敌军骑兵的冲击,损失惨重。唐军主将哥舒翰下落不明。歼灭唐军主力后,安禄山趁机率大军猛攻潼关,很快就攻陷了潼关,据说叛军正快马加鞭,疾奔京城而来之前李隆基频频催促哥舒翰出战,刘得道并不知道,因为他本人不在朝堂,而且这战车研制已经到关键时刻,潼关战事又非常的紧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几天他一直关在一间小黑屋里与成匠师几人在彻夜研究讨论,连老婆都顾不上了。要不是潼关失守,事关重大,刘得道可能还一直呆在屋里捣鼓那铁车呢。

潼关真的失守了,大明宫中,李隆基到底会有什么反映,是不是像历史那样,仓皇逃窜呢?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这早朝该散了。不过刘得道还是急忙穿上朝服,他进宫去面圣,劝他死守长安。长安是大唐的都城,防卫是最严密也是最坚固的,存粮又多。只要稳守得当,叛军是很难攻进来的。就看看李隆基有没有这个死守的决心了。

刘得道急忙来到宣政大殿,发现各部文武百官还像往常一样来上朝呢,心里稍稍松口气。他直径到宫城门前,也都没看出任何不对的地方,仪仗队整整齐齐地列队站岗,甚至宫里面铜壶滴漏的声音都能听见。

但是等到宫门一打开,里面可就全乱套了,只见宫女们大呼小叫,四下乱跑,刘得道急忙抓住几名宫女逼问:到底发生什么事?

众宫女太监都说皇帝和贵妃娘娘都找不着了

这一下子,局势可就乱了。刘得道立即想到李隆基还真是丢下长安百万臣民跑了,这老家伙真是害人不浅了,他心里了慌了,也赶紧往外跑。

按照京师与潼关的路途,叛军只需三天就可杀到京城来了。皇帝都带头跑了,军心已涣散。再坚固的城墙,再多的存粮都是白搭。刘得道想到了自己家中那几位娇妻和美妾以及几个刚刚出生的儿女,绝对不能让她们受到伤害了。

他想到了城里的达官贵人争着往外跑,城外的小老百姓可是争着往城里跑。为什么呀?趁乱抢金银财宝呀。把王公贵族的宅第打劫一番还不算,有的人竟骑着驴子登上皇帝的大殿,一点王法都没有了。长安城人心大乱了。

让刘得道纳闷的是潼关失守,这消息唐玄宗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快,不到一个早上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在出宫门中,刘得道在慌乱的人群中居然看见了韩知秋,一问之下才知道李隆基为何逃跑了。

原来李隆基是根据平安火知道的。平安火又是什么东西呢?平安火其实就是烽火,在古代是传递军事情报用的。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从潼关到长安就设立了烽火台,每天晚上,潼关点一把火,长安这边就知道,今天平安无事了。

当哥舒翰出城迎战后,李隆基无时不刻的在关注这烽火信号。就在六月九日这天傍晚,潼关已经失守了,没人点平安火了。

唐玄宗李隆基翘首东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烟雾,这下子,他可真着急了又后悔了。难道潼关真的丢了?怎么办呢?他急忙着急几位亲信大臣商量对策。

宰相杨国忠一听潼关失守,叛军很可能就在杀来长安的路途中,阵脚立即打乱他对着李隆基痛哭流涕,诉说:“这几年来,不断有人报告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结果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可不是宰相的过错。”他一上来先把责任推给了玄宗。至于他自己先逼迫安禄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全都一笔勾消了。

可是,光推卸责任没有用,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啊?韩知秋建议死守长安,等待全国各路兵马来驰援。不过杨国忠却持反对意见,他可不管他什么百万居民的身家性命了。安禄山与他的过节最深,安禄山要是杀进京师来,第一个不会放过的人就是杨某人。

他倒是早就想好了。杨国忠说:陛下,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暂时放弃长安,避一避风头吧。要往哪儿避呢?往蜀地走杨国忠为什么到蜀地呀?首先,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杨国忠一直担任剑南节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据地了,便于控制。第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是一个**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另外,剑南节度使也是玄宗时代的十大军区之一,有三万多士兵,保一方平安不成问题。

第三、蜀地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比较富裕,能够养活一个流亡而且,自从安禄山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杨国忠就派人在剑南增修城池,储备物资,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就跑到这儿来避难。没想到现在不仅自己需要逃命,连皇帝也需要逃命了,那自己之前的储备就更有先见之明了杨国忠这个逃跑方案提出来,群臣是什么反应啊?除了韩知秋,大部分官员都唯唯诺诺,什么也说不出来。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个低级官员说话了。他说:“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军防遏。”说话的是谁呢?监察御史,同时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大敌当前,高适以一介生,慨然提出全体动员,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人增色逃跑还是守城,两种方案摆在唐玄宗前面了,唐玄宗会选择哪一个呀?要知道,守城可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换到三四十年前,也许唐玄宗还有这个劲头,但是这时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了,唐玄宗的精神也早已经颓唐下来,不是当年那个拼命三郎了。

在家上亲信杨国忠的建议,所以,基本没用做什么思想斗争,李隆基就打定主意了,叛军兵锋太盛,死守很可能是死路一条,暂且先避一避风头也好啊怎么跑呢?为了保证安全,李隆基又听取了高力士的建议,先释放了一个烟雾弹,声称要御驾亲征,把宫廷的钥匙也都交给宦官边令诚保管,好像皇帝真的要出征迎敌一样。但是,就在做完这场秀之后,当天早朝一散,唐玄宗就悄悄地从日常生活的兴庆宫转移到了长安城北边的禁苑里。

到了禁苑,可就是禁军驻扎的地盘了。晚上,李隆基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重赏禁军,挑选了九百匹战马待命。第二天,也就是天宝十载六月十一日凌晨,蒙蒙细雨之中,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住在宫里的皇子、公主、妃嫔和皇孙,还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高力士等等几个亲信宦官,在几万禁军的护卫之下,脚底抹油,顺着禁苑的西门,溜了听到这结果,刘得道恍然大悟,大骂李隆基这次逃跑可是太不地道了。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剩下的谁都没告诉。甚至连住在宫外的皇子、公主和妃嫔也都抛弃了,更不要说一般大臣了。

此时,全城的百姓们或许有人已经知道潼关失守了,但是还不知道皇帝已经弃他们而逃走了。刘得道大骂李隆基几声懦夫之后,告别了韩知秋,随即赶回了丐帮总舵,急忙召集丐帮几个头头们出来商议。同时,他派孔胜带一些人去永寿公主府把李雨寻接到丐帮来,做好逃离长安的准备。李隆基逃得匆忙,李雨寻不住在皇宫内,估计她是被李隆基遗漏了。

大伙一听皇帝逃跑后,立即慌了神。就连一向沉稳的种沈,韩空等人都变得面如死灰,其他人更是乱成一锅粥,纷纷叫嚷起来。他们也知道皇帝逃跑后所遭遇的后果这时候,大伙才想起早在几个月前,帮主早有先见之名,预料到叛军一定能杀进京城来,做好逃跑的计划。不过此时也没时间敬仰拍帮主的马屁了,大伙发泄心中才不快,立即转问刘得道怎么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听帮主的了。

“都不要吵”刘得道一声大吼,俯视众人,拍着桌子大叫道:“早在几个月前,如果我们计划迁移的话,丐帮一定能原封不动的迁移到蜀地,现在呢,我们还可以安全逃走,但是我们的丐帮基业会将毁于一旦,长安也将被叛军攻破,全国也将发生大动乱,我们会像丧家之犬,东躲最后人心涣散,各奔前程,丐帮也就完了”

听了帮主的咆哮,大伙都惭愧的低下头,沉默不语。帮主说的很对,丐帮现在还是可以逃走,可以携带大量的金钱逃走,但是全国都遭到了战火的波及,生灵涂碳,到时后,这金钱还能吃吗?

早知道就该听帮主的建议,迁移蜀地避祸

寂静,宽大的会议室中,只听到十几名大汉粗里粗气的喘息声。

韩空弱弱的问了一句:“帮主,您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刘得道也沉默了。他又不是神仙,此时此刻还能怎么办?说什么都没用了,连皇帝都跑了,咱们还不跑等什么,等死?他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议原本就是一个散伙的仪式,然后就携带几个老婆孩子,带几个忠心的部下潜隐山林隐居,了余生罢了。

丐帮毕竟自己努力了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要说散伙也觉得惋惜了。

就在大家沉默的时候,一个粗重的吼声想起来:“帮主,既然逃不了那咱们就不要不逃了,老皇帝不要长安了,咱们丐帮要,叛军来了咱们丐帮挡回去就是,大家都混饭吃的,怕个鸟啊”

这个吼声刚落,立即遭到大伙的鄙视。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除了叶无迪还有谁?说的到是激情四射,不过他说的太扯蛋了,不是怕个鸟,而是丐帮算个鸟,强大的叛军说挡就能挡回去吗?

“怎么,老子说错了吗?”见大家对自己一片鄙视,叶无迪不满吼叫:“你们要是逃跑了就是懦夫,咱们丐帮什么时候怕过谁啊。叛军十几万大军是吧,咱丐帮也有十几万兄弟,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们要怕他们?”

正当大伙对叶无迪的话嘁之以鼻的时候,一直沉默的种沈突然站了起来,转对刘得道说道:“帮主,我觉得叶堂主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一旦逃走了,丐帮也就跨了。还不如都留下来死守长安,其实守住长安并不需要大多兵力就可完全守住,因为这里城墙城墙坚固,高耸宽旷,存粮充足。易守难攻,在加上帮主研制的战车,抵挡叛军绝非没有可能。只要守住长安,我们丐帮的基业也就首住了。”

种沈的话一出,大伙豁然开朗了?若真能守住长安,丐帮就是割据一方诸侯,到时侯安禄山已经把全国上下搅乱,李隆基生死不明,这就是天下大势的趋向,能者而起的时候。

刘得道看了看种沈那对憧憬的目光,寻思道:种沈分析的很有道理,之前他满脑子想到皇帝是逃跑了,军民一定涣散,溃不成军肯定守不住长安。完全没有想到丐帮也能守住京城的想法。

丐帮不同与京师里的军民,只要自己振臂高呼,相信没人会退缩的。丐帮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力量,也很团结,再加上愿意留守的唐军,以及自己研究的战车,虽然还没研制成功,只要将长安守住一个月,那超级战车一定能研制出来,到时候就是叛军痛苦的时候想到此,刘得道终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叫道:“好,我们死守长安,大家愿不愿意跟我干”

“我们愿意”大部分人都响应了

刘得道顿时受到鼓舞,站起身来,举手吼道:“好,大家与我共同发誓,死守长安,誓与长安共存亡”

听刘得道好像从来没有错过,这次还是一样的。众人毫不犹豫的起身,纷纷举手响应:死守长安,誓与长安共存亡原本在犹豫的见大伙都响应了也无奈的跟着响应了。

大唐得道三百七三章崩溃

三百七四章 将美女聚齐到底

就在这一天,安禄山所率领二十万大军已经攻破潼关,正朝京城杀来的消息四处传开了。

京城里的官吏、百姓们都惊慌失措,人心惶惶,趁着叛军未杀到的时候,有的人已经提前收拾了包袱离开了京师,但大多数人不舍得离开故土,留下来观望中。他们或许不知道伟大的千古一帝李隆基皇帝已经弃他们而逃了,若是知道了,逃离京师的人可能会更多。一时间,繁华长安城内变得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象。

而安禄山却做梦也没有想到,李隆基会那样快地放弃京城向西逃跑了,他预计攻占潼关后,唐军还会有一些抵抗甚至反扑,他想很可能还会有大仗,因此,当叛军占领潼关后,他马上派使者命令崔乾祐先将军队驻扎在潼关,守住潼关天险,然后,再向长安徐徐进军。

叛军在潼关守了十天,并没有唐军前来作战,也就是这十天,刘得道有了缓冲防备的时间。

李雨寻被刘得道从公主府清风覌接到丐帮总舵来,她才知道自己的父皇,母妃皇兄等等都已经逃离了京城,大唐正遭到一场大难,一时间百感交集,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有刘得道在身边,不然她会经受不住这个事实了。想起旧事,李雨寻悲喜交加。一双盈盈双眸悄然望向刘得道,恰恰迎上他灼热的目光,两人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丝丝甜甜的从心坎里悄悄渗了出来,渗入了五脏六腑,渗入了四肢百骸,就象淳浓的老酒,让她手脚都软了。刘得道揽起她的腰身,放到床榻上。

好在她这段日子里早已心定如水一样的平静,一见得道要动真格的了,她便有些犹豫了。李雨寻从小受到皇家威严的熏陶,而且二人现在的身份还什么都不是。

刘得道本想与她温存一番,既然她不想那也不勉强,毕竟许多要紧的大事缠身,简单的抚慰几句后便走开了。

此时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李隆基和太子分开逃走,几乎带走了长安所有的精锐禁军。刘得道知道长安城的沦陷是因为有人向安禄山投降,长安才不攻自破。因此,他决定将长安城卫牢牢的控制在手里,一边招募大量的丐帮子弟来参与守城,一边联络还在京师的势力和军民。

同时,将一直关押在地牢里的高仙芝从大牢里放出来。杨国忠之前已经定了他死罪,不过潼关失守的太突然,杨国忠急着逃命,自然无暇顾及到他了。

刘得道释放高仙芝的原因是想利用他在军中的声望,收拢和约束败退回来的残余军和守城的余部。

高仙芝并没有见过刘得道,但他也听说过刘得道这个人。毕竟刘帮主在京师还算威名远扬。

高仙芝听刘得道想依靠丐帮守城,保卫京城里近百万的百姓。这勇气可嘉,但是他只是个工部待郎,没这个指挥军事的权利。而且皇帝已经逃走,偌大的京城里百万军民人心慌慌,要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大局,他们将受安禄山铁蹄摧残。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高将军若是有心报国,有心保卫京城的百姓免遭遇难,就请站出来主持大局高仙芝为人正直,他与安禄山的仇恨是永远说不清的,如今他又是待罪之身,一个将死的人还能有什么牵挂,若是能保住京城或许能将功赎罪,甚至能名垂青史。

既然刘得道有心留守长安,高仙芝岂能忍辱偷生,两人意见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协议。

高仙芝主外,负责拉拢旧部,召集残余的唐军,将军队控制在手里,守城御敌。刘得道主内,负责维护京城内的稳定,保管存粮军需,征集军士,两人内外齐心协力镇守长安。

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别带走了全部十五万禁军,剩下来守城的军士不到两万人,分别驻守京城八个城门。大多数主将都拖家带口自行逃走,一时人心慌慌,陷入无主的状态。

高仙芝一出来,凭他在军中的威望,和盘根错节的旧部,他振臂高呼,很快有许多部将来投靠,将两万守军牢牢控制在手心。毕竟许多军民的家室、基业都在长安,他们也不想被叛军杀进来掠夺。

在潼关那边又逃回来几千残余的唐军,加上刘得道匆匆征集的到的一万民兵,使得他们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

长安城墙又高又厚,粮食又多,如果全城军民众志成城,只要没有太大的人为破坏和阻挠,抵挡住叛军的攻击完全是有可能的。

高仙芝的军事才能刘得道是放心的,将指挥调度城防等一切事宜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