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沧海孤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随着年纪增长,虽然母亲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可我还是明白了很多事情。

  我知道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父亲而我没有,我知道为什么周围的人都对我们怀恨在心。我知道为什么没有小孩子愿意和我玩。

  我叫赵政,因为我生于赵国,生于正月,其实我本应姓嬴。我父嬴异人,系“质子”,即作为人质滞留赵国的秦国王族公子,于秦军围城时意欲出逃,死于乱军之中。与其一同死难的,还有他的结义兄弟吕不韦,乃邯郸有名的巨商大贾,富可敌国。

  因为长平之战,因为邯郸之围,赵国人恨死了秦国人。

  因为我父亲的身份,邯郸人恨死了我母子俩。

  那时的我,对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亦是爱恨交加。

  他是我父亲,所以我爱他念他,时常在心里描绘他的模样,可惜最后总是归于空白;他是秦国公子,母亲和我为他吃了太多苦头,所以我不免有些恨他。当我说起自己的想法,母亲默然,半晌才苦笑一下,政儿,你不应该恨他的,他是你父亲啊……

  至于叔父,同样素未谋面,却令我有种难以名状的亲近之感。或许是他虽然死了,却能够令他的朋友忠心不二的履行诺言,多次救我们母子于水火?或许是他那传遍邯郸大街小巷,老幼妇孺都津津乐道的轶闻?传说他富可敌国,家资足以买下半个邯郸;传说他慷慨好义,多次救人于危难却不图报答;传说他恭谨待人,门下人才济济,聚集各路豪杰;传说他*好色,一掷千金,只为博得红颜一笑……

  每当我问起叔父的事情,母亲总会难得的展颜一笑,淡淡红晕袭上双颊。 。。

朋友
几年来,我已经习惯一个人玩耍。

  我曾因为无法和邻居家的孩子们做朋友而向母亲诉苦。母亲想了想,说道:“我给你买些冬米糖,你拿去分给小朋友们吃,他们会喜欢你的。”

  拿到冬米糖,我欢天喜地飞跑出去,那些孩子见了我,还是撒腿就跑。我急忙叫道:“你们别跑,我有好东西给你们吃!”孩子们停下脚步,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走上前去,把冬米糖塞到他们手上。他们好奇地看看,嗅一嗅,犹犹豫豫地放进嘴里尝尝,顿时眉开眼笑地大嚼起来。我也开心地笑了。这下,他们该和我玩了吧?

  几个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意犹未尽地吮吸着手指。一个叫大牛的男孩瞪着牛眼问我:“还有吗?”在这群孩子里,大牛身体最壮,是孩子王。我把手一摊,摇摇头。见他很失望,我急忙说道:“明天我再找娘要些……你们带上我玩好吗?”阿牛点点头,说,好吧。这时,旁边一个尖嘴猴腮叫杨三的小孩拉了拉大牛的衣服,对他耳语几句。大牛皱眉想了想,对我粗声粗气道:“嗯,不行,我们不能和你玩!你走吧!”“为啥?”我急了。“你是秦国的野种!”大牛一瞪眼,“滚开!要不我揍你!”“你们不带我玩,为啥吃我的糖?!”我气极大叫。杨三嬉皮笑脸地说:“吃了糖,就一定要带你玩吗?谁答应你啦?”他得意地看看其他孩子,“我们没向你要糖吃啊,是你自己送来的,对不对啊?”孩子们一齐嗤嗤地笑了,嘴角还粘着冬米糖的颗粒。我恼了,扑上去要抓杨三,他笑嘻嘻躲在大牛身后,大牛伸出粗壮的胳膊,一把将我推倒,恶声恶气吼道:“要打架?冲我来!”

  我倒在地上,愣愣地看着他们嬉笑着走远,泪水不争气地流出来。

  母亲听说后,只是叹口气,道:“政儿,以后你自己玩罢。”

  我家住在东城城门附近,出城向东走不到几里,就是波涛滚滚的漳河。每到天气晴朗的午后,我就带上自制的小鱼网,去河滩捞鱼。捞上来的都是寸许长的小草鱼,我把它们装在陶罐里,带回家,把馍掰碎了喂它们。

  我很羡慕这些小鱼儿,它们成日里在一起游啊游的,不必打架,也不会受欺负。无忧无虑地活着。

  好几次,我捞鱼的时候,大牛和杨三他们故意在边上游泳,搅混了水。为此我们打了几场架,无一例外是我被打得头破血流,在一群顽童的哄笑声里哭着回家。见我狼狈而归,母亲叹口气,给我清洗伤口。后来,她每次都厉声呵斥我,叫我不要惹事。我很委屈,明明是我被挑衅,被欺负了。可是母亲从来不听我的辩解。我既委屈又难过,只好躲着大牛他们。即便他们当面嘲笑我,我也是隐忍着,默默走过。

  在宽阔的漳河边,我把一颗颗鹅卵石投进滚滚的河水里,心里是莫名的悲凉。

  在我对友谊失去期待的时候,一个瘦弱而骄傲的少年闯进我的生活。

  遇见姬丹的那一天,我终生难忘。因为他是我第一个朋友,也是我童年最好的伙伴……曾经是。

  那是一个温暖的秋日,我像往常一样独自去漳河,路过街口大槐树的时候,看见大牛、杨三他们在追打一个少年。那少年高而瘦弱,一身华服,袍袖已被撕破几处。他眼角乌青,嘴唇破裂,却紧咬牙关,毫不示弱地挥拳反击。无奈双拳难敌四手,连续遭到重击,甚是狼狈。我开始想避开,但是看着那少年虽然鼻青眼肿,但却甚是硬气地招架着。我想起自己曾受到的殴打侮辱,蓦地涌起一股不平,扔下渔网,冲上前去,大吼着打向杨三。杨三见我冲上来,很是意外,没料到素来不敢招惹他们的我会来打抱不平,不防备下,脸上吃了我一击,顿时恼羞成怒,反身抓住我的脖领子,恶狠狠挥起拳头。那个瘦弱少年也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杀出个帮手来。但是他反应很快,一把攥住三娃的拳头,挥拳打了他一个乌眼青,但是自己也挨了大牛结结实实的一拳,顿时鼻血长流。我拼命一头撞在阿牛肚子上,把他撞了个踉跄。这时,那个少年趁机后退一步,反手拔出腰间悬着的长剑,一把将我拖到身后,大喝道:“住手!再来我就不客气了!”面对寒光四射的利剑,大牛一伙畏缩不前。只得悻悻住手。此时,那个少年虽是满面血污,衣衫破烂,但是长剑戟指,凛然有威。在我眼中不啻为盖世英雄。

  吓退阿牛一伙,我们到漳河边,用清凉的河水洗去脸上的血污。

  “我叫姬丹,你呢?”那个少年笑着问我。

  “我叫赵政。”

  “你是邯郸人?”

  我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他笑道:“我是燕国来的。”

  我问他:“那你怎么到邯郸来了?”他秀气的眼里闪过一丝阴翳,缓缓起身,怔怔望向北方,黯然道:“我是质子。”停了一下,又道:“我爹是燕国太子,以我为人质,居于赵国。”我点点头,顿生同命相怜之感。

  “为什么你会和大牛他们打架呢?”我问。他笑笑,“他们要抢我的玉佩。喏,就是这个。”他从腰带上摘下来,递给我。那是一块温润碧绿的玉佩,精致无比。我正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却听到他说:“你喜欢么?送给你吧。”我惊喜地抬头,看到他笑吟吟的双眼。我结结巴巴道:“方才、方才你那么拼死地保护它……”他灿然一笑,“别人抢,我当然不给。但是要送给朋友,就是另一回事了。”我的心里一阵温暖,想了想,摘下脖子上挂着的金锁,道:“这个给你。”他接过去,亦是爱不释手。我郑重对他道:“我没有朋友,你是我第一个朋友,我最好的朋友!”他伸出手来,我们握在一起。

  我真的好开心,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决裂
从那天起,我们就一起玩耍。我教他捕鱼,打水漂。他则更喜欢卖弄满腹才学。姬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读过很多兵书,讲起战争来头头是道。我就不感兴趣,我觉得打仗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打架一样。但是姬丹说现在的世道,不会打仗是不行的,会被欺负。“如果我们不会打架,不也会被大牛他们欺负么?”他正色道。

  姬丹是个骄傲的少年,每当提到他的故国,总是流露出无比的自豪。说起燕国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山川;说起“姬”这个周朝的王族姓氏;说起抵抗东胡的长城;说起燕昭王为求贤而立的黄金台……当他滔滔不断眉飞色舞地说起这些,作为唯一的听者,我沉浸其中。

  有次,我试探着问姬丹对秦国的看法,他面色一沉,冷哼道:“秦人祖先依附商王,后沦为周王室之奴隶,最为卑贱!我大燕国乃周王室嫡系一脉,谈起秦人简直有辱口唇!”我不敢再问,虽然心里难受,但我更怕失去这唯一的朋友。

  姬丹年长我5岁,而且懂得那么多的东西,我视之如兄,对他甚是钦服,言听计从。

  他对我也很好,经常带些好吃的给我,而且还用心传授我剑法。他的剑法很好,据说是其父为他专门延请了民间著名剑客来教授的。“可惜我只是学了些皮毛,就被送来邯郸了。”他啧啧叹息道。尽管如此,他施展出“劈风十三式”来,也足以令我瞠目结舌。姬丹虽然瘦弱,但舞起剑来杀气腾腾,眸子中神光四射,前突后刺,劈左挂右,虎虎生风。在我看来,这几下无非是简单的劈刺动作。姬丹却说这里面蕴含着精妙之处。

  他执意要将这剑法传授给我,并兴致勃勃砍下一截树枝,削去枝桠,令我随之起舞。

  几天下来,我照猫画虎,居然学会了这套剑法。姬丹不禁啧啧称奇,“看不出来,你小子还挺聪明的!当初我可是学了好几个月哪!”我暗自好笑,这么简单的招式,他居然学得这么费劲。不禁又想起结识他时的情景,便好奇问道:“那次被大牛他们打得那样惨,你怎么不拔剑呢?”姬丹正色道:“他们赤手空拳,我若用剑,岂非胜之不武!”“那后来你还是拔剑了呀?”“嗨,那不是为了保护你嘛!”

  我俩互相看看,嘿然而笑。

  不知为什么,一连四五日,我都没见到姬丹的影子,十分郁闷。心想他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这天,我一个人百无聊赖,跑到漳河边玩,意外发现姬丹一袭白衣,负手立于河滩之上。秋风吹起,他的衣袂临风招展,飒飒有声。

  我惊喜地跑过去和他打招呼。他却不理不睬。半晌,才冷然看着我,重重吐出几个字:“你为什么骗我?!”我的笑容凝在脸上,张口结舌,不知所措。他横眉立目,厉声质问道:“你分明是秦人,为何却说是赵人?!”我不敢正视他咄咄的目光,黯然道:“我怕……你不和我做朋友。”“呸!”姬丹怒视着我,“若早知道你是秦人的狗崽子,我才不会理你!”我涨红了脸,大叫道:“我不是狗崽子!不许你骂我!”他冷笑一声,“秦人在我眼中,就是狗!你父是秦人,你不是狗崽子是什么?!”“不许你骂我爹!”我哭叫着扑上去与他厮打。他力气大,一下把我甩出去,迅疾拔剑指向我,厉喝道:“再来我就不客气了!”我呆坐在地,他居然向我拔剑了……泪水扑簌簌坠下,我嘶声嚷道:“我恨你!你有种杀了我!”他冷笑一声:“哼!杀你?没来由脏了我的剑!”随即一把扯下项间的金锁,丢到我身上。“从此以后,我们不再是朋友!”他收剑入鞘,转身大步离去。

  我呆呆看他走远。慢慢解下脖颈间的玉佩,又抓起金锁,发疯般地冲到河边,将这两件饰物远远投进漳河。它们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先后落入滚滚的河水中,激起几点水花,随即回归平静。

  我颓然坐倒,热泪滚落。

  我知道自己失去了唯一的朋友——依旧是因为我那素未谋面的父亲。

  傍晚,我精疲力竭地回到家,母亲正焦急地等待着。见我一身泥土,满面泪痕,她脸一沉,劈头盖脸又是一顿训斥。我满腔的委屈顿时爆发,大叫:“娘!你为什么要嫁给秦国人!为什么要生下我来!我恨你!”  “啪!”母亲甩手打了我一耳光,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对我。我呆了一下,泪水涌出来,转身跑出去。

  我边哭边跑,一口气跑到漳河边。唯一的朋友我都失去了,我心灰意冷,渐萌死意。但是听到远远传来母亲哭喊的声音,我还是忍不住从暗处站起来。

  母亲一路寻过来,看到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一把抱住我,痛哭不已。母亲泪眼婆娑地告诉我一个秘密:我的父亲和叔父并没有死!当日秦军兵临城下,正在酒楼宴饮的父亲和叔父得到消息:官府要将秦国质子嬴异人与其密友吕不韦抓捕正法!于是,两人匆忙驾车而逃,仓促间不及告知家人,叔父便托付一位朋友照顾我们母子。在以重金贿赂了西门守城官兵后,两人顺利逃出,被秦军护送回国。前些时,叔父派人送来密信,说父亲已经得到我的祖父,秦国储君安阳君的恩宠,有望被立为未来的秦国太子,正在筹划接我们母子回去……

  母亲温言劝慰我道:“政儿,再忍一忍,不久我们就可以回咸阳去,就可以见到你父亲了!”

  咸阳……父亲……

  暮色降临,秋风阵阵,凉意彻骨。我仰头望向满天星斗,心里默默念叨着:父亲,你什么时候才能接我们回去呢?

别赵
赵孝成王十六年的阳春三月,一支庞大的车队自邯郸出发,奔赴咸阳。绵延数里的队伍缓缓前行,车轮过处,扬起漫天黄尘。这时,我和母亲打扮一新,坐在一辆宽敞精致的马车里,跟随着赵王的使节,踏上荣归之路。

  我的曾祖父昭襄王在他执掌秦国五十六年后溘然长逝。我的祖父,五十三岁的安阳君继位,立我父子楚(异人)为太子。赵王特派使节护送我们母子回归咸阳。

  邯郸通往咸阳的道路是那样崎岖,布满大大小小的坑洼。尽管御者小心翼翼地驾驭着车子,我的屁股依旧被不时震动的座椅咯得生疼。但这点疼痛很快便为我所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充溢内心的饱满的欢喜——我和母亲终于要离开邯郸,到咸阳去了。那里,有我朝思暮想的父亲。

  我回过头,凝望着渐行渐远的邯郸,那遍体创痕的坚厚城墙,正无言地目送我们。刹那间,我心中竟涌起一阵莫名的伤感。别了,邯郸。在这里我虽然过得很不快乐,但它毕竟挽留下了我的童年。

  但是,邯郸带给我太多的痛苦记忆,我发誓再也不要见到它。孰料若干年后,我会以征服者的身份沿着这条路再次踏上这块土地。

  一路上,母亲很少开口。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无聊地望着窗外单调的风景。初时尚显新鲜的山峦树木逐渐变得乏味乃至面目可憎。沿途人烟稀少,走过很长一段路后才能看到不知名的残破的村庄,半死不活地戳在那儿。村口几个拖鼻涕的孩童不约而同停止嬉戏,飞奔到路边,饶有兴趣地望着远道而来的大队人马,兴致勃勃。但立刻就从村子里冲出来一群惊慌满面、衣着破烂的女人,把莫名其妙的孩子们拖走,有几个不听话的小屁股上结结实实挨了几巴掌,换来一阵阵响亮的哭叫。

  我看得有趣,忍不住吃吃而笑。母亲却静静望着那些蓬头垢面的妇人,神情中浮现一丝凄然。

  除了吆喝牲口,那些面孔粗犷的军兵也很少说话,只有达达的马蹄声和衣甲兵戈的撞击声有节奏地响着。这声音单调得如同窗外风景,直令我昏昏欲睡。

  这一日,来到一座雄关之前。母亲说,这是函谷关,乃是通往咸阳的咽喉。我生平初次见到如此雄伟险要的关隘,两边森然屹立着巍峨险峻的石壁,峭壁当中嵌着一座铁青色的雄关。高大厚实的城墙是用无数的条石砌成,城砖之间严丝合缝。关城上旌旗猎猎,军士们剑拔弩张。车队停下来,不一会,两扇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一个个粗壮的、黑红脸膛的关中大汉手持耀眼夺目的兵器,挺胸昂首,立于两侧。我们在林立的戈矛中间穿过关口。

  这座关隘,这些士兵,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听母亲说起过,就是这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秦国将士,在几年前,把赵国四十万精锐甲士悉数坑杀,把邯郸城围得风雨不透!

  秦军……令天下震恐的秦军!我顿觉热血沸腾,一种发自心底的骄傲涌上心头:这些百战百胜的秦军,属于我父亲的故国!我的身上流淌着秦人的鲜血!……

  我忍不住再一次回头凝视夕阳下那巍然傲立、扼守险地的关隘,我要把它刻进脑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叔父
车队驶入咸阳,已是两日后。穿过高大的城门,我的眼睛就不够使了,宽敞平坦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吆喝叫卖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都是那种抑扬顿挫的关西口音。饭菜吃食的香气逸满街衢,逗得我直欲流下口水。

  这里人的穿着不像邯郸那样华美鲜艳,但是干净整洁。人们走路的样子也不似邯郸人那样姿态飘逸——听母亲讲过一个笑话,有一个燕国人慕名到邯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