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空英豪-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感到凉爽。花园一样的校园,花园一样的军营,新的生活将要在这里开始。

    预备学校学员队编制六个大队,一到五大队是前几批剩下的一部分还未转入航校的部分老学员,由于身体、政治等各种原因,已经不符合飞行,算是被淘汰的,每个大队还有一百多人,他们也是千挑万选选上来的,连飞机都没有看到,就被淘汰了,真是可惜。六大队是这次新招的学员,共有八百多人,打乱省份被分配到各个中队,张志宏被分到三中队一班,他们被领到各个班的宿舍。每班一个大房间,靠墙一圈摆着六张上下铺的床,每个班十个新学员,每人一个床位,个子高的在上铺,个子矮的在下铺,班长在靠近门口的床的下铺,他的上铺作为全班放公用物品的地方。房间的中央是六张桌子并在一起,成一个长方型,每张桌子下放着两张木凳子,这是供学习和开会用的。班长和区队长都由前几批的老学员担任。

    各人就位后,放下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没有休息,就到中队的仓库去领东西,军队术语叫装备。先每人领了一床军被、一床褥子、床单,还有两条用粗线编织成的绿带子,一条宽而短,一条细而长,一块一米见方的白布,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放回宿舍后,又去领衣服,每人两套外衣,两套衬衣,两条内裤,两双袜子,两双鞋子,一顶帽子,还有领章、帽徽,再送回宿舍。第三趟又去领了一个挎包,一个军用水壶,还有钢笔、笔记本、信封、信纸。一切日常用品应有皆有,都说军队是供给制,真是不假。

    领齐了装备,回的宿舍,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整理内务,也就是收拾、整理这些物品。先把褥子铺在床上,上面铺上白色的床单,把被子迭好放在床的一头。班长让大家留一套军装、一套衬衣,把多余的叠好包在新领的白布里,放在被子下,这就是睡觉的枕头。挎包、水壶挂在墙上的一排衣帽钩上,按照床铺的顺序每人有一个挂钩,先挂上挎包,再挂上水壶,然后再挂上衣,最后挂上帽子,一层一层,不能乱了顺序。十个人在班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悦。

    “班长,做啥子发这么多衣服吆?”一个四川口音的学员问到。

    “这还多啊,这只是春秋和夏天的衣服,到了冬天还有冬天的衣服要发。以后上了飞机,还要发飞行服,春、夏、秋、冬,东西老去了。你是四川人吧?叫什么名字?以后要讲普通话,要不然上天了别人听不懂你的无线电讲话。”听口音班长像是东北人。

    “要得,我叫陈大壮,四川重庆的。”大家一看,果然名副其实,长得壮壮实实,微黑的脸膛,矮矮的个子,身上的肌肉把衣服撑得鼓鼓的。

    班长给每人发了一根针,一根红线,让大家把领章缝在领子上,这可难坏了这些小伙子们,一双双大手拿起一根根细针,不知如何是好。领章是用红绒布制成的,一寸宽,三寸多长,像火柴棍一样厚,成菱形状,背面是白布,上面印着表格,有姓名、血型等。班长让大家在表格内填上自己的姓名、血型。班长强调说,这些内容必须写准确,这是打仗时负伤后抢救的依据。张志宏按照班长的要求,很快缝好了领章,三年在外的高中生活,锻炼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学校里被子自己洗自己缝,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他还记得第一次缝被子的情景,星期天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把被子缝好,正当他为自己的成功而庆幸的时候,抖起被子一看,结果把床上的床单也一起缝到了被子上,白缝了,只好拆下来重新再缝。

    “哎呀,龟儿子,扎着手了。”陈大壮喊了一声,钢针扎破了手指,流出了一滴鲜血,他把扎破的手指放在嘴里吸了吸。

    其他人一个个也是忙得满头大汗。班长和张志宏帮助大家把领章缝在衣领上,又把帽徽钉在帽子上。大家开始试穿衣服,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比较合身,绿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再配上一副红领章、红帽徽,正像《智取威虎山》里少剑波唱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小伙子们马上换了一个摸样,一个个精神焕发,英俊潇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乐得合不拢嘴。只有陈大壮,个子又矮身体又胖,衣服如长短合适,就太瘦,穿不进去,如肥瘦合适,又太长,换了好几个型号,没有一个型号是正好的,只好就合件肥瘦合适的穿上,下摆快到了膝盖,像一个大褂,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试好了衣服,由于天热,有人把上衣脱下来挂在衣帽钩上。八月的天气,像火一样,但是张志宏却不舍得脱去上衣。他没有新鲜够,从小到大,什么时候穿过这么多的新衣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是新的。在家的时候只有过年,母亲才给做一件新衣服,冬天当外衣穿,夏天当衬衣穿,穿破了,补一补再穿,有时补丁一层摞一层,只要能穿还要继续穿。个子长高了,衣服小了,不能穿了,就倒给弟弟穿。现在可好了,以后的吃穿不用愁了。看来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是用不上了,这还是出发前母亲现做的,要寄回家给弟弟穿。离家时,弟弟看到母亲给哥哥做新衣服,还吵着要,这些衣服寄回家,他看到一定高兴。

    “现在按我的标准整理自己的被子。”班长指示大家。

    班长是上两期的老学员,已有两年的军龄。大家来到屋里后,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还来不及看班长的床铺。此时大家的眼光向班长的床铺看去,只见床上的被子叠得有棱有角,方方正正的,五个面就像用刀切的一样,床单铺得平平展展,上面没有一点皱折,就像一块白色的面板。床上没有更多的杂物,被子下是用做枕头的小包袱,大小和被子一样。被子靠墙的一侧放着背包带,就是大家刚领的那两根线编的带子。



………【第十四章:军人生活(二)】………

    大家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先把被子打开,顺着长的方向叠成三折,再把两头对折向中间,再从中间折一下,使两头上下重叠并对齐,成为四折。叠是好叠,可是要整理成像班长的被子那样成豆腐快状,就难了。松软的棉花,压下了左边,右边鼓了起来,压下了前边后边鼓了起来,就是弄不平整,一个个都有点泄气了。

    “大家停一下,看我给你们做示范。”看到这样,班长不得不出马了。

    只见他拿来两快木版,走到张志宏的床前,首先用双手抓着被子该出棱角的地方的布往上提了提,再用一只手按住被子竖的一面,另一只手在被子上面拍一拍,顿时棱角就显露出来了。为了更标准一些,他又把一块木版放在被子上面,一块放在侧面,用两块木版把被子夹一夹,被子的形状就和他的一样了。

    “你们的是新被子,没有叠出形状来,所以要用木版夹一夹,叠出形状以后就不用了。”

    大家按照班长的办法,重新整理被子,效果好多了。经过一番整理,宿舍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被子被整的方方正正,统一整齐地摆在床的左头,床单平平展展,床上再无杂物,整齐有序,干净美观。班长满意地笑了笑:

    “以后内务卫生就这么搞,每天都要保持这样,平时不要往床上坐,更不要躺在床上,不要破坏室内卫生。”

    “班长,每天都这样搞,那得多少时间啊?”陈大壮提出了疑问。他来自城市,见多识广,想不通的事情总爱发表自己的看法。

    “时间是争取来的,到了部队就要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动作快就有时间了”

    从下火车来的军营就开始忙,眼看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这时,走廊里的电铃响了,班长带领大家跑出宿舍,到门口集合去吃饭。其他班的学员也都在班长的带领下,一个跟一个,成一路纵队跑向门口。楼门前的道路上,三中队的全体排成了三列横队,排头是一区队一、二、三班,中间是二区队的四、五、六班,队尾是三区队的七、八、九班,张志宏他们班是一班,排在队前第一排。

    “立正!”值班员下达了口令,队伍按照口令开始行动,队列里除了每班队前的班长外,其他人还不知如何动作,只能按照在学校学的动作,两脚并在一起,身体往上挺了挺。

    “向右看——齐!”大家将头转向右边,前后慢腾腾地动了动,没有军人的利落,没有军人的整齐。

    “向前——看!”大家转过头来,目光看着值班员。

    “向右——转!”大家向右转过身去。

    “齐步——走!”队列中有的先出左脚,有的先出右脚,很不整齐。后面的人员跟着前面打头的三位班长向饭堂走去。

    “《我是一个兵》都会唱吗?”值班员问大家。

    “会!会!”队列里传来不整齐的回答声。

    “好!我们唱个歌。我起头,大家要大声唱:‘我是一个兵,预备——唱’”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革命的战争考验了我

    立场更坚定

    咳——咳——

    枪杆握得紧

    眼睛看的清

    谁敢发动战争

    坚决把他消灭净

    通向饭堂的道路上,其他中队的学员也在排着队、唱着歌向饭堂走去。到了饭堂门口,值班员下了“立定”的口令,队伍停止,然后以班为单位,一队一队走进饭堂。

    学员灶的饭堂,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像一个大礼堂,全大队的八百多学员都在一起吃饭,非常热闹。一百多张大方桌,每张桌子可以坐八个人,大家按顺序一张张桌子坐满。每张桌子上早已摆上了饭菜,一盆红烧肉,一盆炒青椒,一盆蛋花汤,一盆小米稀饭,一盘白面馒头,一盆白米饭。饭菜丰盛,花样繁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饭堂中间有一排长长的公用饭桌,上面摆着和小桌上同样的饭菜,以供各桌饭菜不够时去添。桌子四边有八套碗筷等餐具,每人把饭菜盛在自己的碗盘里,开始就餐。一进饭堂,饭菜的香味就直往鼻子里钻,早已馋涎欲滴,这时吃到嘴里更是香浓爽口,食欲大增。大家开怀大吃,如风卷残云,瞬间桌上的饭菜就被吃进肚里,有人又到公用区的大盆里取回一些饭菜,添在桌上的盆里。你来我往,就像赶庙会。张志宏和班长坐在一个桌上,看到这些饭菜,感觉就像过年一样。从离开家坐上火车,就没有好好吃过饭了,火车上简单的饭菜加上离家时难舍的心情,每顿饭只吃很少的一点点,现在到了部队,可以好好地吃一顿了。

    “班长,部队的伙食真好,每天都是这样吗?”他还有点怀疑地问班长。

    “每天都这样,每顿饭两个菜一个汤,花样经常变,这是学员灶的标准,每天八角钱的伙食费。将来到了空勤灶那才叫好呢,每天两元多钱的标准,每顿饭四个菜一个汤,还发水果,每月的伙食费赶上县长一个月的工资了。”

    “可是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是啊,就现在的伙食标准,一个月的伙食费已相当于父亲两三个月的收入,那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花多少钱呢?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飞上天,不仅是为了吃的好穿的好,要对得起国家花的这些钱。张志宏初到军营,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优越,比在家的生活超出几倍的优越,心里充满了喜悦。

    吃完晚饭,是自由武动乾坤 圣王 造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