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沙龙做邻居-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最抗拒同化的民族,犹太人在两千年的离散中,为了生存,也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民族杂居、通婚,因此早不是一个纯种民族。比如,我在耶路撒冷初见来自河南开封的中国犹太人老金时,如果不是他头戴犹太小帽的装束,从哪个方面讲,他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而且还讲一口粗重的河南话……
  在巴以这块土地,敏感和禁忌的话题太多,因此每次与陌生人交谈前,总会先问对方是犹太人还是巴勒斯坦人,免得一不小心谈到宗教###,闹得脸红脖子粗,甚至遭遇飞来横祸。
  难道分辨不出他们吗?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把握。男人中,缠着个白布头巾,那肯定是巴勒斯坦人;戴着个瓜皮小帽,那无疑是犹太人;女人中,从上到下裹得比较严实,那非巴勒斯坦女性莫属;穿着比较暴露火辣,则绝对是犹太女人了。
    最复杂的熔炉民族
  但活生生的人,并不都是可以对号入座的。比如说在加沙,哈马斯的大本营,宗教保守之地。在哈马斯的掌控下,违反###教教义的酒都是洪水猛兽。但你能想象吗?就这样个地方,在那里工作的我的同事周轶君说,巴勒斯坦姑娘照样开放的让人心跳加快:在她所租住的大厦里,也有照样穿着超短裙的,没有一丝忌讳。
  巴勒斯坦人如此,犹太人更不在话下。每年春天,耶路撒冷都有同性恋大游行,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招摇过市,参加者男女老少皆有,奇装异服,动作极尽夸张之能事。
  别的城市可能还可以理解。但这可是在耶路撒冷呀——犹太教、###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圣城,圣中之圣,最保守之地,难保守的仍是那颗充满欲望的心。这就是人性和世道。
  靠装束,显然是难辨清楚人的。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犹太人。如果说美国是一个“熔炉社会”,那犹太人就是一个“熔炉民族”,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民族了。
  无论是在耶路撒冷的街道,还是基布兹里的居所,你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种:金发碧眼的白人、肤色黝黑的黑人、还有如我等黑发黄皮肤的东方人。但他们都是犹太人,民族中包含着种族,各个种族构成一个民族,差别之大,一路走去,真让人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
  希伯来语是他们的国语。但年长者往往还都有各自母语:英语、法语、德国、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几乎包含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通用语言。很多人更似乎有语言天赋,能说多种语言。
  有人打趣,一个犹太家庭,组成一个大学外语系绰绰有余。
  这种语言天赋,也为摩萨德招聘特工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次,我问一位以色列朋友:“为什么摩萨德这么厉害,能渗透到几乎每个国家?”、
  朋友见怪不怪地看我一眼,回答:“你看过有分布这么广的民族吗?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同胞,都能讲他们语言,没有理由不做好。”
  确实,环顾整个世界,几乎没有犹太人没到过的角落。即使是在最反犹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我2001年前往采访时,才知道,就在喀布尔,还有两个犹太人,守护着一座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犹太会堂。
  犹太人无疑是最抗拒同化的民族,但两千年的离散中,为了生存,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民族杂居、通婚,甚至一度改变信仰,日久天长,早已不是一个同源纯种民族。
  比如,我在耶路撒冷初见来自河南开封的中国犹太人老金时,如果不是他头戴犹太小帽的装束,从哪个方面讲,他都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讲一口粗重的河南话。事实上,经过千百年来的繁衍,他身上流淌的更多是中国人血液。
  当然,中国是否存在犹太人,也有所争议。老金就告诉我,他最终被认定为犹太人,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实就是以色列国内,也普遍认为,我国开封已没有犹太人,因为现在所谓的犹太人如老金,他们的祖辈早在百年前,已完全中国化,他们不知道希伯来语,不理解宗教教义,传宗接代按照中国的父系传承,这与犹太人的母系血缘关系正好相反。
    神话与现实中的黑犹太人
  有争议的犹太人不仅是中国犹太人。还有黑人犹太人。主要指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也被称为“法拉沙人”,他们据称是古犹太国王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后代,因此与白种犹太人不同,为黑种人。
  过去曾有人认为:他们是古代遗失的12个犹太部落的后裔。但学者们更倾向认为,他们应该是古犹太人迁徙同化的当地部落,但于公元前200年即与犹太主流社会隔离。因此他们保留着许多比其他流散世界的主流犹太人更为古老的传统,比如一些犹太人于公元前后形成的节日,法拉沙人就根本不清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3。谁是犹太人(2)
一位也叫摩西的法拉沙人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法拉沙”, 在当地的意思是“被放逐者”或“陌生人”,他们则称自己为“以色列家园”,表明对圣地和耶路撒冷的向往。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原因,法拉沙人在当地沦为弱势族群,一度被强迫皈依基督教,但他们仍保留着一些犹太教传统。
  在确认他们的犹太人资格后,以色列曾采取大规模的“摩西行动”和“所罗门行动”, 解救他们脱离饥荒和战乱。“摩西行动”,由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策划和实施。从1984年11月到次年1月,埃塞俄比亚的8000余名法拉沙人,其中主要是青壮年男子,乘坐原始的牛车经长途跋涉抵达苏丹境内,再由以军运输机偷偷空运到以色列。
  但由于情报泄露,苏丹在阿拉伯国家压力下,停止了对以色列的支持。“摩西行动”被迫结束,仍有数万名法拉沙人滞留在埃塞俄比亚境内。
  在以色列,对救援国外犹太人的行动,总能赢得举国上下支持:一方面人口增加,将加强以色列的实力,使以色列不至于被阿拉伯汪洋大海所吞噬;另一方面,犹太人总想起大屠杀的惨境,认为以色列国如果能早成立,也不至于有600万同胞为纳粹屠杀。现在,以色列理所当然应该帮助犹太人。
  “摩西行动”的半途而废,使大量法拉沙人法庭分离。为此,以色列政府一直努力说服埃塞俄比亚政府,允许法拉沙人来以色列。作为“交换”,以色列则给予埃塞俄比亚军事和经济援助。
  20世纪90年代,埃塞内战不休,法拉沙人处境再次危急。以色列政府经过谈判,与埃塞政府达成协议,向后者提供100辆T-55坦克等大量武器,埃塞则对法拉沙人移民以色列开放“绿灯”。
  1991年,仇视以色列的埃塞叛军进逼法拉沙人集中的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埃塞总统门格斯图宣布辞职,形势千钧一发。以色列随即开展“所罗门行动”。在短短36小时内,以色列几乎动用了国内所有的民航和军事运输机,将1。45万法拉沙人运送到以色列。
  这也是以色列历史上单日运送移民最多的一次行动。在“所罗门行动”结束数十小时后,亚的斯亚贝巴就陷落。以色列人感叹:如果不是这一大胆行动,法拉沙人将凶多吉少。
  在以色列总理沙龙的办公室采访时,我就看到当年大规模运输法拉沙人的照片:巨大的飞机机舱里,所有的椅子都拆除,挤满了衣着褴褛的法拉沙人,许多人眼中还闪现着惊恐。
  在这张照片旁边,则是以色列建国、拉宾签署《奥斯陆协议》照片。以色列官员告诉我,从这一点,就可见这次行动对以色列的重要意义。能从敌对国家成功运送这么多同胞回国,则是一个奇迹!
  法拉沙人告诉我,当时,许多以色列政要前往机场,迎接这些与犹太人主流社会隔绝了2000多年的他们“回家”。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沙米尔说:这对我们人民、我们国家、世界所有犹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尽管回归“故土”,但要融入当地生活,对法拉沙人来说,也是非常艰难的。以色列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口都拥有大学或大学以上教育。但法拉沙人则来自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许多人甚至从未见识到电视、自来水等设施。许多在以色列的法拉沙人告诉我,他们第一次乘飞机就是乘坐以色列的运输飞机。
  为使法拉沙人融入以色列主流社会,以色列先把他们安置在移民中心,让他们学习希伯来语及一些社会技能,然后再把他们安排到以色列各地,使他们能够通过劳动成为社会一部分。仅就教育一项开支,以色列为此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安置和培训费用。
  但总体来说,由于受教育水平比较低,法拉沙人生活在以色列社会最底层。许多人靠体力吃饭。比如,由于频仍的自杀式爆炸,餐馆饭店的保安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业,但在以色列,很多法拉沙人就从事这种职业。当然,也有一些人沦落为乞丐。
  以色列议会的一份报告则显示,现在在以色列的约8万法拉沙人,其中92%从事低收入工作。此外,由于肤色的缘故,许多法拉沙人经常遭到歧视。许多白种犹太人就常讽刺他们不是犹太人。对此,法拉沙人委员会主席马沙拉说,他们在以色列遭到的是“纯粹的种族歧视”。
  一位叫麦肯南的以色列士兵说,就因为他是黑犹太人,他总是遭到歧视。比如,他每年都自愿献血,但有一次,工作人员在他献完血后将血扔到了垃圾桶里。麦肯南说,他有时甚至希望离开以色列。
  尽管生活困难,但法拉沙人却非常朴实、勤奋,以我的接触,他们可能也是最诚实、最刻苦耐劳的犹太人,与传统上认为的所有犹太人性格格格不入。
  黑人犹太人也有多种,除法拉沙人外,还有也门犹太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也跟示巴女王有关。这就牵涉到了示巴女王究竟来自埃塞还是也门的问题,《圣经》上只说她来自东方,没说具体地方,学者们则是意见分歧。这成为一个历史悬案了。
  另外,还有黑希伯来人。他们的来源更为复杂,自称是古代遗失的十个犹太人部落的后代,奉行一夫多妻制,不吃肉、蛋、奶、糖制品,纯粹素食主义者,现代社会的异类。他们现在聚居在以南部地区。以色列虽然也给予他们公民待遇,但犹太教大拉比则声称:他们还不算正宗的犹太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3。谁是犹太人(3)
  三大犹太人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犹太人?这有太多的标准,宗教的,血缘的。我曾问过许多犹太人,答案也是千奇百怪,让人莫衷一是。
  但综合世俗和宗教,大致可以这样认为:一、由犹太人母亲所生的孩子;二、从其它宗教改信犹太教的人。根据这个定义,由犹太人的父亲和非犹太人的母亲所生的人,并不是犹太人,要经过改教洗礼手续才能成为犹太人。另外,一个犹太人改信其它宗教,就失去了犹太人的资格。
  大致来说,现在世界的犹太人可以分三部分。一是东方犹太人。他们是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虏获的 “巴比伦之囚”的后代。当50年后波斯人允许他们回返耶路撒冷时,他们留恋巴比伦的繁华,居留了下来。世事变迁,千百年后,他们逐渐散居到中东各地: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朗,进而前往印度,中国等地。河南开封犹太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阿以关系不共戴天,聚居在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陆续逃往以色列。其中,包括“魔毯行动”中被解救的黑皮肤的也门犹太人,也包括“埃兹拉…纳赫米亚行动”中白人特征的伊拉克犹太人。现任以色列驻中国大使海逸达就是伊拉克犹太人后裔。
  直到今年伊拉克战争时,仍有少部分犹太人居住在巴格达周围,他们也被称为最古老的犹太人家族。以色列社会上下还很是为他们牵肠挂肚了一番。战争过后,以色列通过美国方面,把一些犹太人接了过来。但这样,这个也可算是人类最古老家族之一正在从居住地消亡。
  西方犹太人,又分为两部分,一是塞法尔迪人,一是阿什肯纳兹人。塞法尔迪一词,来源于希伯来语中对西班牙的称呼“塞法拉德”。当年,犹太人随阿拉伯征服者进入西班牙,建立中国史书所称的“白衣大食”,但当15世纪基督徒光复西班牙后,他们遭到清洗和屠杀,即使其中皈依基督教者,也被蔑称为“马兰内”,即“猪猡”之意。犹太人四处流散至荷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等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即是他们的成员。
  阿什肯纳兹人,在中世纪希伯来语中是“日耳曼”的意思。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在巴勒斯坦本土的犹太人被陆续掳往意大利。其后,散居于欧洲国家,他们中就包括了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众多犹太名人。希特勒上台后,他们也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杀戮。
  尽管都信仰一个宗教,但千百年的隔离,从外貌特征和心理世界,犹太人都有许多的差别。仅以经济来讲,即使在以色列一个屋檐下,西方犹太人相对来说比较富裕,东方犹太人则比较贫穷。由此,以色列也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工党倾向于比较富裕的西方犹太人,利库德则获得比较贫穷的东方犹太人支持。在以色列建国初期,西方犹太人主导建设和保卫着国家,工党也就一直执掌政权;1977年,随着东方犹太人数目不断增加,利库德开始崛起。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政治态度。工党更主张长远眼光,希望以小让步尽快换取和平,其代表人物是现在的“和平之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佩雷斯;利库德更强调现实利益,很难割舍定居点和作出让步,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以色列恺撒”和“屠夫”的沙龙。
  如果不先入为主知道他们犹太人身份,那么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没有太大区别;在欧美国家的犹太人,似乎也与西方人无异。就像生物界里的保护色一样,这又何尝不是多灾多难的犹太人的一种自我保护、适者生存呢?
    装扮成犹太人的哈马斯
  其实,精明如犹太人自己,也未必能分辨出究竟谁是同胞。就像在纳粹大屠杀时期,被许多犹太人不认为同胞的人,最终在纳粹的追查下,才发现确实有犹太人的血缘。
  类似模糊,早在犹太人被驱逐出耶路撒冷前,就已经发生。犹太人经典《塔木德》中就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来到耶路撒冷,自称是犹太人,当地犹太人接待了他。随后是逾越节,在家宴上,主人与外乡人一同吃了逾越节的主食——羊羔。但吃完羊羔后,外乡人似乎也未满足,提出想吃羊肚之类的内脏,主人大吃一惊,才明了他实际不是犹太人。因为真正的犹太人都知道羊的内脏是不能吃的,要作为祭品献给上帝。《塔木德》借这事,教育犹太人:不要相信来到我们面前,并自称是犹太人的人。
  现实的一幕,则更为血腥。由于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长相类似。在许多自杀式爆炸中,巴勒斯坦人都装扮成衣着严谨厚实的犹太正统教徒,以黑外套掩藏包裹在身上的炸弹,然后走入人群,酿成一起又一起悲剧。
  这本身也极具讽刺效果。正统教徒,在以色列属于极端保守派,立场极右,主张建立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内的“大以色列”国,根本就不容许巴勒斯坦有立锥之地。作为宗教人士,他们也不用服兵役、工作,属于许多世俗犹太人嘴中的“不劳而获之徒”。
  他们严实的服装,却给了哈马斯暴徒可乘之机。让许多正统教徒愤怒。每次爆炸现场,都会看到大量的“黑帽”(因为他们都戴大黑帽)示威,高呼“血债血还”、“杀死阿拉伯人”的口号。
  
13。谁是犹太人(4)
按照《圣经》的说法,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亚伯拉罕(阿拉伯人称之为易卜拉欣)的后人;从民族史来讲,两个民族都出于闪族,是兄弟民族。这也难怪有很多类似:长相、语音、习俗……但现在,兄弟反目、仇深似海、冤冤相报,实在是让人长叹!
   。。
14。耶路撒冷大雪无痕(1)
一群巴勒斯坦少年站在隔离墙下,这部分低矮墙不过是临时建筑,不久之后所有隔离墙都将如左上方那么高大,孩子们要想到墙我在一次开车时抓拍的场景,以色列士兵突然逮捕了巴勒斯坦人,并将他们按在墙壁上进行检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