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十岁的心理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发生什么事,比如,在妈妈洗碗的时候,孩子可能爬到高处,结果不小心掉了下来。
在孩子受伤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伤痛,帮助他们抚慰伤痛,那伤痕就会深深地留下烙印,藏在孩子的心里,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停止发育。当然,孩子的一部分停止发育不表示孩子的整体都停止发育,没受伤害的部分将会继续发育。结果可能是孩子智商发展非常突出,但是在情商上一点都不成熟,致使发育不均衡。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抚平伤痛的机会。例如,儿时与妈妈分离的伤痛可以在青少年时期得到治愈。但这时就要经历严重的成长之痛,因为这是现有的成长之痛和之前未能治愈的伤痛的总和。
同时,藏在心里的那个受伤的小孩也在为摆脱痛苦而努力挣扎。这个小孩十分渴望重新成长发育,所以他想回到过去,抹掉曾经受伤的记忆,或者再现当时的情况来克服所承受的伤痛。我们不由自主想反复体尝过去的伤痛,也是因为如此。但孩子的努力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小孩子想要复原的过去,已经流逝。
∴
如果一直都被相似的痛苦折磨着,那我们有必要留意一下,那个痛苦是不是在我们心里的孩子挣扎的声音。如果那个孩子是因为渴望成长而在挣扎的话,我们需要帮助他,使他从痛苦的记忆中摆脱出来。
为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回到过去,而是要让过去离开我们,让一直压抑自己不肯哭泣的小孩子尽情地哭一场,说出他的痛苦。只有表露出伤痛,才能治愈伤痛。因此,为了治愈过去的伤痛,我们需要经历第二次成长之痛。
成长之痛不一定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出现。可能是在三十岁时,也可能是在四十岁时,即使过了六十岁的人也可能经历成长之痛。只要我们想了解孩子的伤痛,想治愈这种伤痛,我们随时都可能经历第二次成长之痛,使摆脱痛苦的孩子再不用每晚都哭泣。如果从此可以做个美梦,从此重新开始成长的话,痛苦的第二次成长绝对值得我们去经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为什么要面对不堪回首的往事?(1)
“重新提起过去又有什么用呢?有必要去揭开过去的创痛吗?就算揭开了,过去的事情始终都是过去的,我们已经无法改变,提起来只会让人更心烦意乱。”
这是我跟患者面谈时,最常谈及的问题。
说得也是,揭开伤心、痛苦的过去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有时是因为觉得太丢人,所以从来都没跟人讲过,真希望有个忘却药,吃一片后干干净净地忘记一切。有时生怕自己的怒火会殃及无辜的人,因此一直都在强忍着不去发作。为什么要我们刻意去面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从前有一个洞,民间盛传那个洞里面有一个怪物。果然,如传闻中所说的一样,刮风的时候洞里会传出奇怪的呜咽声。一到晚上,人们就能看到又大又黑的物体在洞里晃动。因此,没有什么人敢进洞。
但问题是洞里头有泉水,人人都需要打水,但他们又怕洞里有怪物,所以都不敢轻易进洞。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洞穴探险家,其他人都跟在他的后面,随着他的灯光小心翼翼地走进洞里。到处都是石头,有很多人被石头绊倒;这也给石洞平添了几分恐惧。但人们还是为了能打到泉水,继续向黑洞深处前进。沿着洞走了一段时间以后,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喀嚓喀嚓的声音。洞穴探险家把灯光照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结果,发现是几只小老鼠正在那里啃水果。突然,洞里迸发出一阵笑声。
“原来是那些小老鼠啊。老鼠啃水果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大是因为风很大,而且从洞的反方向照射进来的月光把老鼠的影子照得如此巨大。”
从那以后,人们就能安心地去取纯净的泉水了。
精神分析就像这个解密的过程,黑洞就是我们的无意识,里头的老鼠则是我们过去又怕又累的记忆,洞里的泉水是我们心理的创造性及“忍耐力”。但是人们往往有种习惯,那就是容易以过去的可怕记忆为基础来看待现实,因此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这里的洞穴探险家就好比精神分析师。对人的无意识具有指导和探险经验的分析师带着患者一起进入他的无意识中进行探险,从而让他看到自己曾经惧怕的实体。这时,小时候曾经让人担惊受怕的实体,在成年后重新面对时,当事人就会发现这些实体早已成为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像故事中的人们误认为小老鼠是一个大怪物时,大家都怕得连看都不敢往洞里看一眼,而知道原来是小老鼠在作怪以后,大家的心一下子就安下心来了。
探险黑洞的过程在精神分析中叫做自由联想。我们说出心里话的同时会隐约产生某种感觉,同时还要直面混乱而恐惧的自身情感。这样一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那时候自己只能那么办。你还会明白,造成那种后果不是自身有什么不足或自己没出息,而是因为,无论是谁处在那种境况下都只能那么做。如此,我们也就可以跟过去和解了。
∴
孔支永的小说《我们的幸福时光》里有一对男女主人公,他们把过去的不幸像肿瘤一样背在肩上,因不堪重负而一直都直不起腰,只能低着头望着脚下。这两个人就是尹诛和俞静。尹诛一直都被不正当和残酷的现实摆弄着,后来他失去了心爱的弟弟,这使他丧失人性,最后沦为杀人凶手。俞静是个大学教授,小时候不幸遭到了自己表哥的强暴,她正因此事深受打击时,父母却对她不理不睬,因此她对自己的父母十分怨恨,并一直试图用毁灭自己来报复他们。。 最好的txt下载网
18。为什么要面对不堪回首的往事?(2)
尹诛有个弟弟叫垠诛,他一直都受酒鬼爸爸的虐待,最后终于失明了。爸爸喝农药自杀后,兄弟俩先后被送进了孤儿院和少年院,在那里他们亲身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悲情。没过多久之后,垠诛因病死在了马路旁边,那时他连医院的门都没进过。从那以后,尹诛开始憎恨社会,跟犯罪团伙一起混,不停地出入监狱。终于有一天,尹诛出于某种原因进行抢劫,还*了一个女孩,并杀死了三位女性,犯下了极其恶劣的罪行。
俞静在十五岁时遭到了表哥的强暴。面对因恐惧和羞耻颤抖着的俞静,她的母亲竟对她理都不理,为了隐瞒事实,她还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女儿。事后,俞静因为愤恨世间的伪善和卑劣,把对社会和家族的愤怒全部撒向了自己,三次试图自杀。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对男女都有着伤痕累累的过去,他们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悲伤,给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造成了伤害。最终这对男女在监狱相遇、相识,他们学会了宽恕与和解,开始爱上生活。
这两个人就像刺猬一样,把刺全部指向了社会,想让他们学会宽容与和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让他们敞开冷却已久的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让双方互相信任。建立可信赖的关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不过,还需要从遵守约定和聆听对方的故事开始。不知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俞静,她每周四都去探监。当两个人见面时,俞静面对的是*杀人犯,尹诛面对的是*受害者;尹诛面对的是俞静的伤口,俞静面对的是尹诛的过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互相敞开心扉讲起了自己的故事。这一举动帮助他们与过去达成了和解,宽恕了自己,并终于解开了锁在自己脚腕上的镣铐。俞静被强暴时仅仅十五岁,那时她还太小,如果是其他人处在跟她一样的处境,也没办法抵抗这种侵害。俞静抚摸着自己的伤口,渐渐想通了这一点。尹诛也有同感,他明白,要是别人在他那种情况下,也无法救自己的弟弟。
精神分析师拜昂说道:人们有一种想了解自己所经历的事实真相的欲望,也有不想了解真相、逃避真相的欲望。所以,人们会在追忆过去的同时对伤口保持沉默。
有些人批判说,追忆过去意味着日子一直要受过去的拘束。但是我认为,只有洗清了过去的伤口的苦痛、怨恨,我们才能找回审视自己和批评自己的能力。只有勇于面对羞耻和无力的自己,我们才能够理解自己的实际。如果不能正确地审视过去,我们的内在生活也就无法得到发育。
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愤怒,并想否定过去或把过去合理化,或适当地进行覆盖和隐藏。压制过去的记忆并否定过去,把它当成梦一样进行非现实化,这样,内心最终就会陷入死亡般的沉寂。但是人们不明白,沉默无法掩盖过去,更无法治愈过去的创伤,反而会让过去的伤痛变得更加黑暗,伤口越来越恶化。
为了洗清心理上的苦痛,我们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内心,向对方讲述自己伤心的过去。这个过程类似于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也需要向自己可以信赖的人敞开心怀,通过讲述过去来找到伤痛的原因,治愈自己的伤口。敞开心怀,把愤怒、绝望、孤独和悲伤全部倾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尽情地伤心和哭泣。也只有将过去的苦痛和怨恨清洗干净,勇敢面对事实真相,我们才能够宽恕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并宽恕自己,进而将自己从痛苦的捆绑中释放出来,并学会和解的方法。
∴
我们生活在当下,但当下是由过去而来,而且会决定未来的走向。所以,我们的当下和未来必然会受过去的束缚,如果无法从过去的精神冲击中摆脱出来的话,它将会影响和支配现在的我们。这个痛苦可能会一直延伸到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本来是自己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但现在,不堪回首的往事却成为了我们人生的主宰。当时痛苦,现在痛苦,常常让我们觉得生不如死,可是我们到底要为这个往事痛苦到什么时候呢?
有句古语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摆脱过去的痛苦,我们首先得要面对过去,跟过去达成和解。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摆脱过去,找回幸福,就像尹诛和俞静那样。
19。该死心的时候就要死心(1)
三十岁的时候,人们会面临很多实际而又复杂的问题。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们既不能戴一副看破红尘、满不在乎的假面具;也不能过度执著于一些目标,不想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性。关于这一点,我从自己的疾病中得到了特别的启发。
从几年前开始,我就觉得身体不适,写字很困难,而且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别人都说我走路的步法变得非常奇怪,劝我去看医生,但我自己并没有在意,以为这都是疲劳过度所致。就这样我把两年多的宝贵时间给浪费掉了,错失了治疗自己疾病的最佳时机。这就是身为医生的我因为不想承认现实而给自己惹下的祸。
在潜意识里,我不想承认自己面临的危险。在经过了曲折的诊断过程以后,结果就像预料的一样令人担心。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抱有的那种空洞的自信心,在来势汹汹的疾病面前一击即溃,瞬间瓦解。
生病后,我失去的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机能,还有我追寻梦想的激情。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到国外去继续学习精神分析学。可是,就在我即将开始寻梦之旅的时候,病情阻挡了我前进的步伐。一时间,我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这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种无力。
首先,我无法接受的是我根本不能继续长时间工作,必须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一旦疲劳过度,身体马上就会亮红灯。体力不济真的很让人恼火,有时太心急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忘得一干二净,结果立即遭遇红灯,常常觉得又丢脸又窝火。
因为身体虚弱、易疲劳,所以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一直盼望着周围的人能够理解和照顾自己。面对有这种想法的自己,有时觉得很丢脸。也有些时候,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孩子大发雷霆,使我对孩子们抱有一种愧疚感。因为我无法再做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母亲,而且又生怕自己会成为家人的累赘,因此,不知该向何人发泄的愤怒和悲伤吞没了我。
在刚刚接到诊断报告时我还觉得很幸运,庆幸自己患的不是比这个病更严重的疾病。但直到现在,我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时的那一点庆幸,只感到极度的绝望和愤怒。那些用精密仪器都无法测量出的细微的生化变化,就可以让人的身心动摇得这么厉害,可见人类是一种多么微小、无力的存在啊。这些想法让我更加伤心。
我就这么失去了我的部分青春、部分能力、部分健康、部分希望,还有我该享受的部分成就与喜悦。我为我正在失去的这一切痛苦呻吟。
“如果担心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在房间里继续担心吧。但如果担心无法改变现实,无法解决问题,只能让你变得更焦虑更累的话,与其一味地担心;不如静下心来想一下你现在该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
这是平日我常对担心自己未来的患者们说的一番话。但是非常惭愧,轮到自己有这样的遭遇时我却怎么也做不到。
不知是哪一天,我突然感觉到心里有些东西正往外溢,与此同时一种恐惧和黑暗也正向我袭来,就好像我即将陷入心中那个空出的洞。可是稍后,从那个空洞里开始隐隐地传来口哨声。
“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只是跟以前相比有点累,有点不方便,只是需要修正一下我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过是我的未来变得有些不明了而已……可是我的未来什么时候明了过呢?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为什么要庸人自扰,为遥远不可知的未来而觉得恐惧和愤怒呢?”
19。该死心的时候就要死心(2)
想到这里,我内心的某个东西涌动了起来,开始随着口哨的节拍跳跃。
∴
该死心的时候要死心,只能死心时要坚决死心,生活要求我们有时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时的死心完全不同于放弃,放弃有时意味着以自暴自弃的心情,把自己的能力和资格都抛掉;但死心却意味着干干净净地忘记自己已经失去的东西。也有些人会摆出一副早已看破红尘的架势,带着一副死心的假面轻易地放弃所有东西。但那只能看做是对生活与自己的冷落,是想把自己的无能和无力进行合理化,是一种逃避。
生活中有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忍受的部分。比如,谁都无法幸免的死亡就是其中之一,无法挽回流逝的时光、无法左右的他人的感情也都属于这一类。这么看来,死心其实就是接受和承认生活的不完整性以及我们能力的有限性,放下对不可能的事物的执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轻松地向未来进发。可以说,死心是翻开过去那一页的过程,也是向现在和未来敞开胸怀的过程。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死心的时候。因为这世上肯定会有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及时死心,一直坚持下去的话,就会变成一种过度的执著。这时,它十有*会成为在我们的过去一直徘徊不去的幽灵。比起毫无意义的一直紧握、不放手,有时我们更需要放开双手,放走我们一直紧握的东西。而死心就是松开手让这些东西自然离去的过程。
刚得知自己的病情时,让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死心。这需要我接受疾病带给我的极限,需要我对一直以来的梦想死心,需要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需要放弃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赞美。其实,身体上的机能丧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但最困难的事情还是接受这一切,学习死心带给我们的美德。
其实不死心又能如何呢?不管我接不接受,时间照旧是要流逝的。在我一直悲叹的同时,我宝贵的时间正在被我自己制造出的不幸一点一点地吞噬。最后连我的身体中健康的机能也在丧失感中染疾。
有一天我突然悟到,我真正失去的是现有的宝贵时间,是这世界给予我的信任和希望。难道我就因为现在有点不方便,有点不确定,就要失去这么宝贵的东西,甚至失去更多吗?我开始告诉自己,疾病是我以后该好好照料的贵宾。
把病魔想成贵宾,我内心中的其他东西开始神奇地苏醒过来。尽管身体上的不便有时让我感到非常厌倦和痛苦,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已经改变了。可能我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方式和我追求的东西有着良好的意图以及善的一面,但我发现,这上面其实早已覆满了欲望、无谓的执著、嫉妒和竞争心。这让我领悟到,人类只有承认自己的极限之后才会变得谦虚,死心可以让灵魂变得更自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