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地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赖瑾默然点头,自去回房梳洗安置不提。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赖瑾照例上学读书,不必细数。

    又过一日,便是传胪大典。赖瑾照旧去学上告了事假在家等消息。那贾代儒也知这是一家人最为要紧的事情,遂也不以为意。大手一挥径自准了赖瑾的告假。

    这次赖家众人更是沉不住气。合家上下除女眷不得不规避世俗之外,几乎站在门口儿遥望宫墙。不知等了多早晚,只听见外头敲敲打打一阵锣鼓喧天,有人当街喊道:“恭喜京都赖老爷讳尚荣老爷高中一甲第三名——”

    众人心下一惊,赖大身子一晃险些坐在地上。还是赖尚宁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自家大伯,口中激动的说道:“大哥中了……大哥高中探花……大哥是进士老爷了!”

    一句话未尽,周围邻居立刻簇拥过来纷纷道喜,赖大脑袋空白呆呆站了好一阵,方才回过神来,大声笑道:“好,好,好,我儿争气啊。”

    赖升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包银锭子,冲着报喜的衙役开口笑道:“有劳官爷跑这一趟。官爷辛苦了。”

    那衙役掂量了掂量手中钱袋儿,约莫有百十两还多,暗暗咋舌赖家人出手阔气,口中却一叠声儿的报喜道:“还是大老爷有福气,如今便是炙手可热的新科探花。将来功成名就,明步青云,登阁拜相也未可知。”

    赖大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说道:“承您吉言,承您吉言。”

    这会子得了信儿的荣宁二府也派人过来给衙役打赏,那衙役早就听先前的同僚们说起“一入荣宁街,银钱收又收”的传言,此刻倒也并不惊异。只是口里的彩头话说的越发尽兴。最后还笑着撺掇道:“鸿胪传唱之后便是御街夸官了。想必赖探花此刻已经穿着官服带着红花骑着白马在外面游街,接受京城老百姓的庆贺。老太爷也该前去凑凑热闹,瞧一瞧赖探花的风采才是。”

    赖家众人更是满口的答应着。这会子备齐车马,刚刚出了宁荣街,果见这大街上人山人海,沸反盈天。家家户户俱都张灯结彩。早有身穿盔甲的顺天府尹并御林军官拦在街道两旁维持秩序。将马车停在后边,吩咐一干小子婆子将车马簇拥起来好好保护里头的女眷,赖大怀里抱着赖瑾同赖家几个爷儿们辛辛苦苦的挤过人潮到了前面,探头一望官道两头空荡荡的,想来是巡街的进士老爷们还未来得及走到此处。

    这会子倒是容得功夫细细回味了。赖大率先想到的便是目下“非翰林不得入阁”的传统,想着赖尚荣今次这般争气,竟然能凭一己之力考到一甲第三名,岂不是说将来有了拜相入阁的机会?

    这话和旁边的赖二一说,赖二禁不住开口笑道:“哥哥糊涂了不成?朝廷可是约定俗成的,像咱们这种家奴外放科举做官的人家,按规矩是连个三品官都做不到的。快别提拜相入阁的话了。”

    赖大一愣。半晌,郁郁说道:“如此说来,倒是咱们家这门第把尚荣给耽误了。细细衡算,反倒不如那些个贫寒困顿之家的子弟,饶是进学辛苦一些,至少没有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制肘。”

    说着,唏嘘扼腕的叹道:“可惜了这个好成绩了。”

    赖升也有些黯然的抿了抿嘴,没有接话。一时间自卑愧对之色尽显。赖大怀中的赖瑾见状,轻叹一声,开口安抚道:“大爷爷和二爷爷快别如此说。若不是咱们这样留有余庆的人家,寻常寒苦困顿之家连果腹都成问题,又怎么有闲钱读书科考?就算是侥幸上了两天学,认了两个字。天下读书人比比皆是,若今番没有林姑老爷的提点,爹爹也未必能考得探花之位。”

    即便是没考中探花之位,看赖尚荣此番情形,想必考个二榜中上的名次也是可能的。赖大摇头嗟叹,没有说话。看来是心中还有芥蒂。

    赖瑾有些头疼的抓了抓脑袋,开口说道:“我常听戏文里说‘英雄不问出身高低’。想来爹爹学识广博,有真才实干,当今又是个不看重门第唯才是举的英名之主。倘或爹爹真入了圣人的眼,咱们又何必担心这些个。”

    赖大两个心中一动,不免又起了两分期望。赖瑾继续说道:“昔日汉朝大司马卫青不也是平阳公主的驾车奴,后来还不是名垂千古,万人敬仰。想来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又能遇见个像汉武帝那般英明无铸的君主,父亲的才能定然不会被埋没的。”

    赖瑾说到此处,有意无意的看了眼众位喧嚣嬉闹的人群,笑眯眯说道:“依我看,当今圣上绝对是比秦皇汉武还要英明的君主,定然不会委屈父亲这样的贤德之才。”

    赖大和赖二两个一听,饶是知道赖瑾童言无忌,也忍不住微微一笑,略微宽了心胸。

    正在此时,人群中陡然发出一阵振聋发聩的呐喊声,声音响彻云天,直冲九霄。一阵钟磬鼓乐声响自远方隐隐传来。赖家众人连忙垫脚看去,只见长街尽头缓缓走来一群骑着高头大马,身穿赤罗青缘地圆领朝服的两榜进士们。一个个玉树临风,意气风发,顾盼神辉,当真是应了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赖家众人一眼便看见了落后状元一个马身的赖尚荣。退却了早晨出门时还穿着的进士长袍,已经换了一身赤红官服的赖尚荣显得愈发英挺俊秀,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浓浓的书香墨彩,少年得志。众人看在眼中愈发激动,赖瑾双手拢在嘴边,扬声尖叫道:“爹爹好帅啊!”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赖尚荣同时转头,于千百万人中寻到了赖家众人的身影。唇边弧度忽的加深,赖尚荣甚至学着赖瑾的模样冲着这边挥挥手,霎时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尖叫,众人将篮子中的鲜花丝巾等物齐齐向赖尚荣身上抛洒。赖尚荣一时不妨被鲜花丝帕砸的略微迷住了眼睛,低头用手蹭了蹭之后,冲着赖瑾等人赧然微笑。人群中又是一阵尖叫声,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闺阁少女特有的尖细嗓音。

    一旁的状元和榜眼两人见状,相视一笑。榜眼略微无奈的说道:“尝听人言御街夸官,最受欢迎的便是状元郎和探花郎两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那状元郎闻言,朗笑着取笑道:“今年之风采探花郎一人占尽矣。谁让我们两个垂垂老矣,不必赖贤弟年少风流啊!”

    自古寒门子弟读书苦,两榜进士到白头。今次的状元和榜眼两人俱已过了不惑之年,虽然胸中诗书比之赖尚荣要厚了几分,气质也都是儒雅大方,沉稳温和。但光从皮像上看确实比不上才二十四五岁的赖尚荣。尤其后者自小养尊处优,一帆风顺,那身上一股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然也不同于饱经风霜挫折大器晚成的中年儒生。相比较起来自然是前者更受人待见一些。

    赖尚荣闻言,立刻低笑着谦逊几句。他们三人将来可是都要入翰林为官的,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更要相处得宜才是。

    那状元和榜眼两人对于赖尚荣的家世略有耳闻。知道其背靠功勋世家荣国府。虽然士林中人对于这些个仕宦功勋之家都没什么好感,但不能否认其人脉强大,势力雄厚。兼之赖尚荣同前科探花林如海关系莫逆,隐隐有师徒之宜,听说和京中几位清流大儒关系也都不错。要人脉有人脉,要名声有名声,如今科举名次又这么好,来日若再得了圣上青眼,平步青云指日可待。这样的人自然叫人乐得结交。

    于是两方人马你有情我有意,刻意结交之下,自然其乐融融,不过一会子便称兄道弟起来。



 23贾府恩典外放奴籍(捉虫)

    漫长的御街夸官之后一甲三位进士还要代表众位同年入文选司、求贤科内地魁星堂以及观音庙、关帝庙上香祭拜;告天酬神。之后便是前赴礼部衙门主持的御赐琼林宴。一来告谢皇恩浩荡。二来拜谢今科主考恩师,三则同诸位同僚交际斡旋,四来也要见见往年的科举先辈们,还是要扩展人脉交际。此番喧嚣热闹,大概要至夜半三更方才能尽兴而散暂不细表。

    且说赖家众人御街夸官后鱼贯返回家中。还未来得及略坐一坐歇歇脚,便有荣国府的门上小子前来传话;说贾母要见众人。赖家上下心中一紧,赖嬷嬷立刻笑道:“有劳小哥儿传话,劳你先回去,就说我们即刻便到。”

    说着;示意身旁丫鬟拿了五百钱递给那小子。那小子感恩戴德的谢过。因知道赖尚荣高中探花一事;少不得有好多言语奉承赖家众人,方才躬身退下不提。

    这厢赖家众人略作洗漱;便齐齐去了荣国府给贾母请安。进了荣庆堂的时候,发现除贾母并邢王二夫人外,还有贾赦、贾政并东府那头的贾珍和尤氏。其下纷纷站着贾琏、贾宝玉、贾蓉等几个嫡系晚辈。众人立刻躬身拜见。贾母没容众人磕头,便开口笑道:“都是自家人,何必礼数那么多。”

    一句话未尽,又转头吩咐道:“看座。”

    当下一群小丫头子搬了几把圆凳放在当地,赖家众人诚惶诚恐的谢恩告座。自然也是不敢坐全了,只是略微侧着身子,臀部搭了椅子边儿小心翼翼地坐下。赖瑾依旧走到贾母身旁陪着贾母坐了。

    赖嬷嬷率先开口道:“原本是想着明日尚荣小子在家,奴婢领着尚荣亲自登门拜见主子——”

    贾母打断赖嬷嬷的话,开口笑道:“如今尚荣小子已然高中探花,不日便是七品的翰林编修。有如此清贵高雅之子孙,你还称自己是奴婢,岂不折杀了我们?”

    赖嬷嬷立刻起身赔笑道:“老太太这话怎么说的。要不是主子们当初恩典,尚荣小子岂有今日金榜题名,高中探花之功?哪能一朝得志便忘了主子的提拔和恩德。这是万万不能的。”

    贾母摆了摆手,开口笑道:“若是心中有我们,自然不拘泥于这些个话头上。老姐姐又何必介怀。”

    说着,给贾珍使了个眼色。贾珍微微躬身,立刻双手奉上一个锦盒。贾母直接交给赖嬷嬷,继续笑道:“如今尚荣小子鱼跃龙门,非比寻常。尤其他将来是要在翰林院任职,更不能叫人小瞧了去。倘或叫人知道他堂堂七品官员,家中父辈祖辈竟然还是别人家的家奴——饶是我们这么多年,没把你们当成奴才。叫外人看了也是不像。因此我和家中几个小辈爷儿们商量过,倒不如将你们的卖身契还给你们。这样对尚荣小子日后的前程也好。”

    赖家众人心下一惊,立刻起身。赖嬷嬷手足无措的说道:“老太太这是要将我们一家子撵出去?”

    贾母摇头笑道:“这话是怎么说的。你们家如今如此成就,我亲近还来不及,怎么会撵你们出去。”

    话语中调侃亲昵之意尽显。赖家众人略微放松心情,但不明白贾母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想着合家大小不日间要搬出荣宁二府,虽然目下赖家也有些田地商铺买卖,但到底比不得背靠大树好乘凉。想到一家人除赖尚荣外竟无可容身之处,众人略有些茫然。

    贾母见到赖家众人如此情景,便知道这赖家人虽然飞黄腾达,但并无叛逆之心。心中越发满意,便给贾珍使了个眼色。贾珍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虽然为了尚荣小子的前程,族中决定将赖家人的身契全部还回去。但有个事情还要同你们商量一下。”

    赖大和赖二两个立刻起身说道:“珍大爷请讲。”

    贾珍略微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咱们府上自上一辈起,两府的总管一职便由你们两个担任。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周全得当,我们也是借力不少。如今将卖身契还了你们,倒不为别的,只全为尚荣小子考虑。但咱们国公府向来规矩大,事情繁杂,若一时离了你们恐怕也不好周转调停。”

    贾珍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又看向贾母。贾母接口说道:“因此我们大家商量过,是这个意思——将卖身契还给你们。但希望你们家依旧兼着荣宁二府都中总管并管事媳妇几职。因除了你们之外,府上一时间也找不到比你们更周全伶俐的人了。”

    “不过考虑到你们家对外的名声,我再三思虑过后决定认赖大和赖二两个为义子。之后对外便说你们两个同贾琏一般,是贾府主子层面的人,只不过是帮着家中管些家事便是。老妹妹意下如何?”

    说完,贾母神情和蔼慈祥地看着赖嬷嬷,但笑不语。

    赖家众人听了贾母并贾珍这一番话,就好似做云霄飞车一般。从天堂直到地狱,又从地狱直到天堂,起起落落无数次,一时间竟有些应对无措,木然呆愣起来。

    贾母见状,少不得又问了一回,赖嬷嬷这才转过神来,立刻惊喜的答言道:“这是老太太的恩典,只是我们一家人什么身份,实在不敢如此妄想。”

    贾母沉声说道:“你要是说这话,便是看不起我们国公府了——难道我们就是那起子登高踩低,只看重身份尊卑,不晓得情意恩重的反复小人吗?”

    赖嬷嬷见状,便也不好推辞。当下命赖大并赖二两个跪下磕头,认了干亲。一旁的贾珍立刻说要挑了良辰吉日,请酒戏,摆宴席,好生庆祝一番。

    赖家众人自然是感恩戴德的谢过。一旁的贾宝玉开口笑道:“这么说来,今后瑾弟弟岂不是要叫我宝叔叔了。”

    众人一愣,回头细想想可不是这么个辈分,当下哄堂大笑。贾母也乐得合不拢嘴,开口说道:“好个促狭的东西——你们两个自然论你们两个的,与我们都不相干。”

    一时间说说笑笑到了晚间,贾母遂留人吃饭。自然是赖大和赖二两个随着贾政贾赦在外间席上,里头贾母并赖嬷嬷、宝玉、赖瑾一席,下面邢王二夫人并赖大媳妇和赖二媳妇一席,底下尤氏并孙氏一席。又有李纨、凤姐儿在旁张罗随侍。其余小姐们则各自在房中吃饭,不必细说。

    赖家众人在府中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有这种上席吃饭的体面,一时间诚惶诚恐,不能自持。贾母再三宽慰,再四劝解,方才减了赖家众人些许紧张之意。只可惜往年尊卑上下早已根深蒂固,怎么也改不过来了。贾母最后只得无奈说道:“若论气度风雅,你们几个加起来也不如瑾儿一个。”

    赖嬷嬷自然奉承道:“瑾儿虽说是我们赖家骨肉,但从小养在老太太身边。一言一动,一行一止自然潜移默化随着老太太,自然和我们不同。”

    一席话说得贾母愈发高兴,当即搂着赖瑾和宝玉说道:“这两个娃娃我都是亲孙子一样的疼,自然都是好的。”

    赖嬷嬷自幼服侍贾母,自然晓得贾母所想所念。当下顺着贾母的话又大肆赞了宝玉好一番,直乐得贾母合不拢嘴,搂着宝玉和赖瑾两个“心肝儿,肉”的叫了好一番,又拉着赖嬷嬷和两个媳妇去花厅闲聊说话,直至晚间不得不散,才挥挥手叫人散了。

    这厢赖家众人各自归家,贾政贾赦两个方才将心中疑虑和盘托出。

    “现今老太太将赖家众人的身契全部放了回去,又恩典赖大和赖二两个为干儿子。这般恩赏下来,若是赖家的人心野了,不服管束,甚至最后做出那忘恩负义,恶仆欺主之举,又当如何?”

    贾母闻言冷笑,略有轻蔑的看了贾赦一眼,开口说道:“忘恩负义?恶仆欺主?你当尚荣小子如今是什么人?他可是走了科举清流最重名声的一条路,倘或他家真做出这起子小人行径,别说将来飞黄腾达,只世人的唾沫星子就能将他们一家子淹死,就能让赖尚荣万劫不复,再也别想走官场这条道。”

    一旁的贾珍也开口符合道:“所以此番赖家两个再任府中总管一职,别说恶仆欺主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儿。为了赖尚荣的官声名誉,哪怕是先前那些个和光同尘的些许事宜都要考虑考虑了。要不然,总不能叫外人戳了赖尚荣的脊梁骨吧!”

    众人闻言,心下恍然。

    贾母见状,不由得摇头轻叹。

    百年世家,最重传承。要不是荣宁二府满打满算也找不出一个有出息的,她也不至于死拽着有发迹之相的赖尚荣不放手。可现如今荣宁二府后辈无继,已显颓势,她若是再不拽住赖尚荣这个有能力又重情义的,只怕来日老一辈精力不济,小一辈天真懵懂。青黄不接之时,府中要有祸患啊!

    一时间,为阖府上下精心打算的贾母有些疲乏的揉了揉额角,越发期待的看着怀中的贾宝玉——只等到这个宝贝长大了,能挺起荣宁二府的重担时,她才能松一口气吧!

    不谈贾母这厢如何算计,且说大明宫中,昭文帝看着案上的情报,突兀笑道:“那赖家小子说朕之英明堪比秦皇汉武,他爹之贤德堪比汉朝卫青?”

    下面地砖上所跪之人略微颔首,轻声应道:“是。”

    昭文帝摇了摇头,轻笑道:“果然是阿谀奉承惯了的仆从之家。这样的话连黄口小儿说起来都不必起腹稿的。”

    一旁戴权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也是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