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棺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我们便各自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按照五哥的要求天不亮就满北京城溜达,见到有些农民用自行车驮上两个大筐,装着十里八乡收来的老瓷器,十辆八辆结队,往地安门、虎坊桥等文物商店送货。“车队”来得早,这些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我们在这些队伍旁边,看到“傍”着一群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这都是北京玩古玩的“先行者”。

    由于文物商店收货出价很低,一对“三百件”瓷瓶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收购条件也十分苛刻,稍有伤残,即被拒收。而门外那些“先行者”,则伺机过来谈价,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货截留下来。

    我跟常书找了一个四十来岁身穿西装的“先行者”,比其那些穿着军大衣的看起来专业不少。这人大腹便便,更像个暴发户,但是眼光却要比其他人毒,收的东西虽然不多,却都是榜眼货(拿的出手的货)。每相中一件就用放大镜看上半天。常书让了根烟给他道:“大哥,您这一天收成怎么样啊?”

    北京人健谈,接过烟道:“您刚来北京吧!告儿您,这叫“追大筐”,虽然看着不容易,可比吃公粮强上不少。您二位要是有好物件,可以来这找我,我一般就在这一片活动。不过过段时间这交易市场可能要搬到潘家园,您得去那寻我。实话跟您说,我有销路,收的价格绝对比店里高上五成。”

    “您的销路该不会是卖给老毛子吧?”常书随意道。

    “瞧您说的,在*的光辉照耀下,咱这点觉悟还是有的。”然后压低了声音道:“是销往香港和台湾,虽然台湾是老蒋的地盘,不也是咱中国人不是!”

    常书道:“哦?大哥路子挺广,不知这一趟买卖收几成皮毛?”

    他将烟头扔掉道:“看不出来兄弟内行啊!其实我也就赚一跑腿钱,您也看到了,我出的价儿要比其他人高上不少。咱虽然脱贫了,也不能忘了乡亲们不是。还是那句话,有好东西就送到大哥这来,包你满意。”然后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道:“得,兄弟今天不能多聊了,马上要散场,我得再捡点落儿去。”

    刚走两步又转头回来,递给我们每人一张纸片:“差点忘了,这是鄙人的名片,有我的联系方式,两位,回见,回见。”

    说完便钻进了人群。我低头看着他的名片不由的笑出声来。这哪是什么名片,只不过是将烟盒剪成名片大小,在上面写了名字和电话号码而已。就连名字也不是个正经名字,叫大成子。不过字写的倒是非常的工整。

    听他的话音,以后的市场要搬走,于是我跟常书便赶往潘家园。

    赶到潘家园时,这里的场景另我俩非常失望,不过是一个旧货市场,卖的东西五花八门,花鸟鱼虫、旧家具、二手生活用品居多。看到此景,很难想象在这里开店会有人光顾。况且这里基本没什么店面,只是一个大点的院子而已。

    我跟常书商议等回去让五哥决定。

    回去后我们把找店面的事跟五哥说了一遍,五哥道:“买卖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咱们是以收集信息为主,而潘家园这种杂世正好适合。再者,现在管的严,不宜太过招摇。”

    于是五哥决定在潘家园买几间铺子,等王立春伤好后让他过来打理。看来五哥不会再让他跟着下斗了。

    商议之后,五哥道:“走,咱们去逛逛鬼市。”

    一提到鬼市,我便想起阎王沟里的海市蜃楼,不免有些心有余悸。

    常书看我面露惊色,便道:“侯爷说的是北京的夜市,也称为晓市,是倒蹬古玩的地下黑市。”

    我松了口气,大家便各自进房间休息了。

    夜里八点,我们在宜武公园附近,吃了爆肚和羊蝎子。吃饭期间,来此买卖的人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卖家大多是地上铺一块布或者报纸,摆上几件玩意。
第十九章 花和尚
    常书边吃饭边与我做介绍:“鬼市要到天亮才会散,又称“鬼市子”。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既有来路不正的,也有珍奇物品的,更有假货蒙人的,根他们打交道就像和鬼打交道,所以人们才把夜市称为“鬼市”。

    你看那两个人,买卖双方都使用“行话”,暗中拉手、递手要价还价,唯恐被同行知道价码把买卖给“搅黄”了。鬼市买卖双方要价还价的行话是:“么、按、搜、臊、歪、料、俏、笨、脚、勺”,用这十个字音分别表示一至十。单从这一点,卖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是行家还是雏。这只是皮毛,里面的规矩多了去了。

    比方说“掮做”就是代销的意思,“开冲”是第一笔生意。别看这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保不齐就有几个世外的高人。咱们倒斗的那些个行话在这里不好使,所以等会你就多看少说。”

    五哥笑笑对常书道:“看你都把悠然给说懵了。”然后转头对我道:“这些东西以后慢慢学,这里的行家毕竟还是占少数,大部分都是些爱好收藏的百姓。再说了,咱们来只是为了看看行情,不用在意太多。”

    吃完饭,鬼市已经熙熙攘攘,有些买卖双方开始讨价还价。我们犹如逛市场般的随处看看。

    逛了大半个鬼市,却没有一件比的上我们从阎王沟带出来的明器。

    我问常书:“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里太乱,好东西不会随意摆出来。只有通过跟卖家交谈时,卖家觉得你可信并且有实力,才会把看家的玩意拿出来,这叫藏光。而真正的买家,在对地上摆的这些东西做一番评论之后,能让卖家把好东西拿出来,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叫引光。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道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这淘宝。一旦淘准了,一夜变成万元户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话间,五哥停在了一个摊位前。我们走过去,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盘膝而坐,摆摊卖一把青铜钥匙。此人身穿青衣长衫,这在鬼市并不稀奇。只是长相地阔方圆慈眉善目,在人群中颇为显眼。

    五哥没有在意摊主,而是盯着地摊上摆放的唯一一件卖品,一把手指大小的青铜钥匙。摊位前摆放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此物五万元,谢绝还价。

    在这鬼市之上,所有物件都是通过面议来订价格。像这样明码标价的还真找不到第二家。别的摊位前多少都有些询问价格,唯独这家摊前无人问津。

    五哥首先开口:“一把普通的青铜钥匙,卖这么贵,不合适吧!”

    摊主看看五哥,然后跳过常书看着我,片刻之后操着浓重的方言道:“那是那些个人不懂得行情噻,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把钥匙对于不需要的人来说,一文不值。但对于需要的人嘛,这个价,值。”

    常书小声的对五哥道:“侯爷,您认为这把钥匙里有玄机?”

    “你看看钥匙上刻的图案就明白了。”五哥说道,视线却一直没有离开过那把青铜钥匙。

    常书蹲下来拿起青铜钥匙,我也凑近观看。钥匙本身并不华丽,但是上面的图案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上面刻着一个狐狸头像,那妖异的眼睛跟八宝琉璃盒上一般无二。

    五哥接着对摊主道:“东西我要了。”

    摊主没有回答五哥的问题道:“敢问尊姓大名?是做啥子的哟?”

    五哥仔细打量摊主道:“复姓诸葛,做点小买卖。”

    “不好意思,不卖喽。”

    常书上前一步到:“我说你什么意思?想坐地起价?做买卖不能………”

    五哥伸手示意常书退后,然后对摊主道:“多少钱能卖?”

    摊主笑笑道:“跟钱没得关系,只是您没有说实话噻。”

    五哥道:“还请赐教。”

    “阁下身上有土腥子味,时人时鬼。我说滴你懂不懂的起哦?”

    五哥听罢笑了笑:“既然是行家,那么实不相瞒,在下诸葛五。”

    只见摊主站起来,双手抱拳道:“可是人称侯爷的诸葛武侯?”

    “没错,就是我。”

    摊主慢慢坐下道:“对不起,还是不卖。”

    正当常书要发作的时候,五哥蹲下把钥匙拿起来放进自己兜里道:“说出你的条件吧。”

    摊主再次站起来抱拳道:“侯爷果然名不虚传,不过这里说话不方便,咱们得换个地方。”

    于是我们跟着他到了一个桥洞下,里面放了一张褥子和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虽然破旧但摆放还算整齐。

    “让你们见笑喽。我之前是个僧人,所以一直保持苦行的习惯。地方简陋了点,几位不要嫌弃,请随便坐。”

    我看了看四周,别说坐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少,我们只好勉强找个地方坐下来。

    坐下后,摊主不知道从哪里弄出个暖壶。他把自己的饭碗茶缸打对打对,给我们倒上,竟然还是热水,真是难得。

    五哥接过他递过来的水道:“还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

    摊主把水递给我,回头道:“出家前本姓华,还俗后道上朋友叫我华和尚。后来不晓得哪个龟儿子叫来叫去就成了花和尚。一个称呼罢了,也就随它去把。”

    常书听到花和尚报了名号后,眼神一亮,看来是听说过这号人物。反观五哥道没什么表情变化。

    “说吧,你想要什么?”五哥放下手中的茶缸道。

    “侯爷先慢阵,听听这把钥匙的来历您就晓得喽。”

    “洗耳恭听。”

    “这把钥匙是从昆仑山一子母坟的子坟里得到的。今年夏天,我路过格尔木时路上碰到一个考古队,本来并没啥子稀奇的;不过偶然间听到他们讲话时说的都是倒斗的行话。出于好奇,我就仔细观察这些子人。他们跟普通的科考队不同,没有现代化设备,轻装出行。除了带了很多的食物以外,也就剩下帐篷和每人一个不知道装喽什么东西的斜挎包。

    由于没敢跟太近,所以没能看到领头人的相貌。不过从走路的形态不难看出此人应该是一个老者。于是我就跟着他们到了那棱格勒河。这批人没有停留,从那棱格勒河一路往西进了昆仑山,看样子是有着明确的目标。

    果然,他们走到那棱格勒峡谷后停了下来。他们一路走的不算快,可能是为了迁就领头的老者。特别是进了棱格勒峡谷后,行进的速度就更缓慢喽。不过到了目的地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进入子母坟的入口。

    等他们进去后,我也尾随进去噻。由他们在前面探路,刚开始走的还算平静。但是到陵寝,他们准备开棺取宝时,棺材里尸体竟然起尸喽。

    侯爷您也晓得,一飞二血不化骨。子母坟里的是只血粽子,我也没得办法噻。

    根据我在外面的观察,那座墓是水中游龙局,属风水宝地,不应该起尸才对。当血尸跟那些人混战时,我便趁乱在棺材中取了这钥匙。也就在取钥匙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座子母坟,子坟下面另有鬼鬼。

    下面的母坟才是关键,而母坟的方位也属水位,大水冲龙王,水中起火,本身就是相克之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水中游龙局会养出血尸。”

    “难道说这批人是为了这把钥匙?”

    “是不是为了这把钥匙我不晓得,不过我想侯爷一定会对母坟里的东西感兴趣噻。”

    五哥笑笑道:“哦?看来你是想让我帮你探探这子母坟?”

    花和尚同样笑着道:“这哪能是帮我噻?侯爷呀,我已经赔上一把钥匙喽,您就别让我再欠下这个人情了。”

    五哥大笑道:“好,明人不说暗话,这钥匙我收了。”

    “侯爷果然爽快,既然这样,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事不宜迟,就这几天吧。”

    “明天我就去格尔木准备所需要的物资。”说着花和尚从被子底下拿出纸和笔,写下地址递给五哥,然后说道:“到了之后按这个地址就能找到我。”

    五哥接过纸条道:“嗯,十天之内我们就赶过去。”

    事情拍板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简单的寒暄几句正要起身告辞。花和尚欲言又止,五哥问他有什么事,花和尚看着我:“这位小兄弟,我有句话说了你可别介意。”

    〃请讲。”

    “小兄弟面露油尽灯枯之色,但是阳气却显得如日中天,我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如此怪异的面相。不知道你身上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没有?”花和尚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仔细的回忆着:“要说奇怪的事,也只是最近在阎王沟见到的,不过当时大家都在,至于我单独一人见到的怪异的事,那就是我六岁时在爷爷坟前见到一个会变戏法的人。”

    “变戏法?”花和尚疑惑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我。

    “他可以将自己的头摘掉,然后再装上,当时只记得很滑稽。他让我寻找阴间,说我的阳寿不在阳间,你们说可笑不?”

    没想到我随意说出的话竟然让他们个个表情严肃。

    “你怎么重来没跟我们说过?”常书急切的说道。

    我没想到他会如此激动:“你连僵尸都斗过,一个会变戏法的人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见过哪个变戏法的能把脑袋摘下来?”常书反问我。

    一句话说的我头皮发麻,我看向五哥,希望他能给我个不一样的答案。

    五哥只是只是有些严肃,并没有到吃惊的地步,他说道:“毕竟当时你年龄还小,能不能记清楚还不一定。不如听听花和尚的高论。”

    花和尚想了想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我得回去问问家师,有什么进展我会尽快与你们联系。不过小兄弟尽量少去阳气聚集的地方,我想,这次前去字母坟会对你有帮助”

    话都说的这个份上了,也只能等花和尚回去之后再说了。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心神不定,虽然我不信这些,但是毕竟有人说自己命不长久,总会有一些不舒服,于是我为了分散注意力,问五哥:“五哥,这个人什么来历,你这么信任他。”

    五哥转头对常书道:“常书,你跟悠然说吧。”

    常书干咳了两声道:“咳咳,小朋友,听我慢慢道来。花和尚以前是法源寺的僧人,前几年才还的俗。他也是个苦命人,他娘死的早。自小跟他爹做倒斗的买卖,十几岁便学的一身本领。

    十四岁那年,他父亲为保护村里的相亲们被鬼子杀了,他也就成了孤儿。后来凭着一身本领,四处杀鬼子报父仇,小小年纪实属不易。不过人肉之躯最终敌不过鬼子的枪炮,终有一次,他身受重伤昏倒在祁连山上。

    后来被法源寺的方丈救下,这才保住性命。不过由于伤势太重,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等他伤势痊愈,要继续下山杀鬼子时。方丈才告诉他国家已经解放了。他没了亲人,连报仇这条信念也没了。所以一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经方丈的度化,皈依佛门,法号智坤。这花和尚悟性极高,特别是对紫微斗数、八卦六爻、奇门遁甲比较精通。方丈有意要将主持的位子传给他,正好他也想就此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那他怎么又还俗了呢?”我好奇的问道。

    常书白了我一眼道:“啧,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咋怎猴急呢?”

    “滚蛋,赶紧的。”
第二十章 金豆子
    “这不特殊时期嘛,破除四旧。就连偏僻的法源寺也难逃一劫,先是被强行拆除,就连他们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也被收回。寺内僧人没有饭吃,哎,无奈之下,花和尚提出要重操旧业,希望重建法源寺。方丈知道他好不容易才脱离苦海,当然不忍心他多年来的宿业被毁,便强力反对。他对方丈说: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我心存善念,佛祖自有定论。命里该有此一劫,愿一切罪过都由我一人承担。

    就这样,他还了俗,又捡起了这门手艺。花和尚有个特点,他倒斗只求糊口,不求发财。别人都是拿最好的明器,而他不同,他倒出的东西都是些易出手的小玩意,对那些个可以让自己一举成名的稀世珍宝,他从来不碰。不是他没这个能耐,具体为了啥,我也不清楚。

    他很少跟别人合作往来,所以道上知道他的不多。不过侯爷跟我提过他,说这个人不简单。被侯爷认可的人一手就能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