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岸处,开始向着战车反击,而在交火时,尚未渡过的士兵尽可能分散地趴在河边的田间或河岸下,用步机枪与追击的支那步兵对射,不过只是半个小时,这支规模不大的战车部队便被击退了,只在田野间留下一辆试图接近河岸时被战防炮击中的装甲车,孤零零的装甲车在田间冒着滚滚的浓烟。
    几个小时后,和其它人一样,松岛踏上了那条窄桥到,而在他即将离开南边的河岸时,他看到田野间布满了尸体,一具具尸体躺在田中,此时,甚至没有人去收敛他们的尸体,至多只是一些同乡的战友会用刺刀切断他们的手指,或者割掉一些头发,在这个时候,几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离开这里!
    “真是的!”
    这时佐腾又一次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他站在松岛的身边,看着那些无人管问的尸体说道。
    “现在竟然没有人管他们了!”
    说着,佐腾却又自顾自的朝着窄桥上走去,似乎先前的感慨并不存在似的,而松岛则默默的追上他,直到到达河岸的时候,他才长松口一口气,然后朝着铁路的方向看去。
    “希望还能坐上火车吧!”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撤
    滚滚的浓烟完全将高邑站淹没了,数以百吨的后勤物资在凌晨时分的轰炸中被燃烧弹引燃,干自菜、干萝h丝甚至大米之类的物资成为了最好的燃烧,而在高邑站的月台上,到处都是匆忙挤上车的兵士,相比于临城、柏乡、宁晋一带前线的士兵,这些位于“后方”的日军官兵反倒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在撤退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战车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侧翼,用火炮轰击着他们,用机枪扫射着,甚至就是在他们坐上火车的时候,也会遭到不知从什么地方袭来的炮击,而高邑距离前线还有一段距离,在这里,甚至听不到前方的炮声。
    当一队队士兵登上火车,准备返回石家庄重新构建防线的时候,在浓烟中一辆装甲列车停于铁道上,而那辆装甲列车的后方则拖着一节平板车厢,在车厢上停放着一辆有些扭曲的战车,战车的倾斜车首处赫然带着青天自日徽,这是一辆在临城前线缴获的支那战车残骸。
    “这就是支那的战车吧!”
    用手帕捂着鼻子,强忍刺香月清司站在平板车上,看着眼前的这辆战车,能够缴获一辆支那战车,多少让香月清司的内心稍释怀些许,至少这辆车身上布满弹痕的战车,可以让自己多少能向派遣军司令部有所交待。
    在这场战役之中,支那战车发挥了超人意料的作用,支那军多次借助战车推进至各师团侧翼发起进攻,军团防御更是被其冲的七零八落,后方的炮兵阵地、兵站亦多次受到战车部队的攻击,若非华北的那一道道河流,恐怕战局会比现在更加恶劣,支那战车无法通过支那大地上的土桥、木桥,甚至亦无法通过那些限载5吨的桥梁,只能勉强从极少数吨的桥梁上通过。
    在战事初期,面对支那军的战车,除去河流屏障外,各师团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尽管各师团均配有94式战防炮,但却因为支那军没有战车,而仅携带少数,甚至未携带穿甲弹,后来虽然紧急补充了穿甲弹,但却又陷入一个新的困境,94式战防炮打的很准,但穿甲能力不佳,只是在支那战车的车身上打出了一些弹坑,就如眼前的这一辆。
    “若非士兵的武勇,真的很难想象,如此厚重装备的战车,竟然能被击毁!”
    站在战车旁,盯视着货板战车上的一个个触卧晾心的弹坑,再看着另一边被炸断的履带,桥本群完全能够想象到,在战斗中,英勇的兵士是如何用**炸毁这辆支那战车。
    “履带被炸断后,支那战车兵仍然不停的开炮,直到一名战士把手榴弹丢进去之后,一切才算结束!”
    站到货板上,看着炮塔处依稀仍厚的血污,香月清司感叹的说道。
    “过去咱们拿战车欺负支那军,没想到,报复竟然来的这么快!”
    望着那些挤上火车准备北京撤至石家庄的兵士,香月清司的眉头微微一皱,而桥本群却适时的低声说道。
    “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听说战事失利的原因,是板垣低估了邯彰军,然后……”
    “然后我们被迫仓促派出援军救援板垣,这才有了一系列的受挫,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寺内恐怕在调整战线了!”
    “调整战线?”
    桥本的眉头微微一跳,有些诧异的看着军司令。
    “如果不调整战线的话,他很难向东京交待,而东京也需要一场胜利向那些愚蠢的国民作出交待,所以,第二军才会主动后撤!”
    第二军撤退,这是在几个小时前,在他下达撤退命令后,北平的派遣军司令部发来的密电,第二军将掩护第一军撤退,而第一军主力撤出战场后,第二军亦会后撤至德县一带
    “第二军撤退……”
    沉吟片刻,桥本群有些疑惑的说道。
    “那,山西还是……”
    “山东!”
    邢台的前置指挥中心内,看着若大的军事地图,管明棠语气坚定的吐出这两个字。
    “哦,为什么?”
    自崇禧煞有兴致的看着管明棠,第一军撤退的消息传来后,指挥中心又接到一份情报——华北派遣军将调整战线,另一战线的方向尚不清楚,不过他感觉山东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很简单,寺内需要向东京交待!”
    指问夹着香烟,管明棠颇为自信的说道,经济调查局的情报工作可以说是极为有效的,早在天津时期,即通过多种渠道在驻屯军司令部安置了多个窃听器,而在获得派遣军司令部设于中南海后,又通过相应的渠道将窃听器安置于居仁堂以及多座中南海的建筑内,从而获得了大量军事情报,可以说,那边寺内作出决定,不出一个小时,寺内作出的军事部署就会出现在自己的案头,尽管现在派遣军司令部内依然对战线进行讨论,但管明棠却相信,在邯彰受阻的前提下,寺内最终还是会选择山东。
    “嗯?”
    眉头微微一扬,看着管明棠,自崇禧笑了笑。
    “管司令,把你的看法说来听听!”
    虽说心知管明棠并不是军人,但是对他自崇禧却没有一丝轻视之心,能把邯彰民团练成一支精锐,并不仅仅只是依靠那些留美军官生,管明棠虽说是商人出身,可在军事上,却也有他的独到之处,无论是战车的使用亦或是大量迫击炮的集中运用上,皆走出自他的手笔,他甚至还编写了“机械化作战”的书籍供战车部队参考,尽管那些战车都是利用拖拉机零件拼装而成,但却依然发挥出出人意料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战车部队的大量使用,重创了日军第一军。
    “看法嘛,很简单!”
    面带着微笑,管明棠随口答道。
    “柿子专挑软的吃,山西方向有七十余万部队,而山东只有十几万人,且大都是……”
    原本管明棠想说“军阀部队”来着,话未出口才意识到面前的这位同样也是位军阀,连忙改变称谓说道。
    “装备一般的地方部队,虽说咱们重创了第一军,可第二军却基本完好,最多只需要一个月,甚至更短,寺内就能拿下山东,对于寺内而言,他可以说山东之胜向东京作出交待,而东京亦可以用山东向国民交待,所以,寺内必然会选择山东!”
    也许山东会败的更快,在另一个时空之中,韩复榘在德县一带抵抗之后,面对日军对济南的进逼几乎是不顾一切的南逃,而在这一个时空中,韩复榘之所以还未做他的“逃跑将军”原因非常简单——日军的进攻方向发生了变化,尚未对济南实施进攻,如果寺内调动重兵进攻济南,也许,他会跑的比另一个时空中更快,甚至更远!
    “山东……”
    看着地图上山东的位置,自崇禧沉默着,片刻后,他把视线投向管明棠,可随后又移开的视线,管明棠的话并没有说完,寺内之所以会调动第二军进攻山东,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一军遭受重创的同时,邯彰军亦遭受极大的损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邯郸军的主力——第八路军减员虽说有限,但预备军却损失惨重,加之储备的弹药消耗过半,现在顶多也就是看看家,而第八路军主力之所以未对佯攻的第二军实施攻击,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邯彰军需要时间重整旗鼓,在此之前,即便是中央,恐怕也希望管明棠守好邯彰,而不是冒险驰援山东,中国可以丢掉山东,却丢不起邯彰
    作为大本营副参谋总长,自崇禧自然明自邯彰的重要性,在南京的启新化肥厂转产军火并,北方化工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向中央提供了超过3000吨**,北方机械公司更向中央提供了两千门迫击炮以及数十万枚炮弹,现在邯彰出产的军需品,不仅供应着邯彰军,同样也支撑着大半个抗战战线
    “如果山东失守,恐怕北方局势必将再次恶化,如果………”
    自崇禧看着管明棠,道出了他的顾虑。
    “到时,日军会不会沿津浦路南下?进而威胁南京,从而与淞沪方向配合?”
    现在淞沪方向的战局已经陷入僵持,日军虽多次增兵,但国内的部队亦不断增援上海,在上海,日军即不能击退**,**亦不能击退日军,若是南北日军合兵一处的话,局势必将对中国不利。甚至可能导致淞沪战局失败。
    “即便是日本人占领了山东,他们也别想抽调一个师团南下!”
    迎着自崇禧异样的眼神,管明棠用极自信的语气说道。
    “山东的正面作战或许会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敌后战场会没有什么作为,或许,现在我部没有余力驰援山东,但派出一些部队于敌后作战,支援山东民众抗战,还是没问题的……
    “哦!”
    望着管明棠,自崇禧非常清楚,不是每一个主官都愿意把部队派到敌后,同样也没有几支部队愿意留在敌后,而管明棠这么说,显然是有这么方面的准备。
    “哲勤,若是山东沦陷的话你准备怎么办?”
    “敌后作战,以破袭战、骚扰战为主,所以不需要调主力部队,我想先抽调一个预备师进入山东,配合山东地方展开敌后游击战,待局面打开后,再作进一步决定。”
    说到这,管明棠又把话峰一转,委婉的说道。
    “当然,若是派兵的话,还需要先得到中央的同意!”

第一百六十九章 胜利的消息
    “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的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
    上海的枪炮声,几乎震惊了整个世界,由于上海租界的存在,有大批的目击者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其中包括许多外国居民,在那一段时间,上海的战火是世界各地报刊的热点新闻,而同样的各国的记者们亦见证了**的英勇与牺牲,他们第一时间将新闻报告发回本国,从而使得世界各地的报纸热点新闻上,尽是充斥着上海的战火。
    作为《纽约时报》的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有些茫然的看着曾经繁华无比的南京路。此时的南京路面尽毁,数百死伤者已被抬离,人行道上留下凝结的残血,使得人行道变得有些黏滑。虽然铺撒了沙子,又大量喷洒消毒剂,街上仍弥漫着藏尸间的恶臭。而跑马场周围,墙上,广告牌上,栅栏上。粘挂着人头碎块,依旧未获清理,战争进行十周之后,更加的激烈了,在陆地上,中日双方都用大炮对轰。“隆隆”声不绝于耳,被中**队逼出黄埔江的日本军舰偶尔也会朝岸上中国人目标袭击。在空中日本飞机在北站一带狂轰滥炸,刺耳的爆炸声,不时传到租界之中,中国人的战机,拼命似的抵抗着日本人的轰炸机。
    战事的中心闸北与租界仅一河之隔。苏州河一水之隔,一边是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每当夜幕降临时,租界内彻夜通明的电灯和那耀眼的霓虹,将幽暗的夜空映的一片七彩之色,这七彩却又与闸北的火光连成一片,映红了半边天。一线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绵绵不绝的枪炮声不断的传入人苏州河对岸的租界,恰在这时,在租界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拿着相机的阿班朝着欢呼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初时他还以为是中国人在庆祝他们的战机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但是当他回过头看去的时候,却看到人们都挤到了广播前,这时他才注意到广播中传来的声音。
    “此时,我们正在欢庆着胜利,半个月前,试图进攻并占领邯彰的近二十万倭寇,在今天被击败了,十数万残敌正沿着他们进攻的路线一路溃退着……”
    广播中传来的新闻,只引得街道上的欢呼声越发的响亮起来,而听着那广播,阿班拿着相机,在片刻的惊讶之后,连忙用相机记录下那些欢呼着胜利的人们,广播中那个声音,阿班并不陌生,那位邯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曾用他的声音向全中国播报着——“你好这里是邯彰……”这或许是最经典的开场白,轻易的把听众带到了新闻现场,在过去的半个月间,他甚至曾直接前往距离前线不足百米的地方,在枪林弹雨中向人们报道着邯彰的战事,而现在,他又一次把胜利带给了每一个人,就在六天前,他曾用那深厚而沉稳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第五师团被全歼的战报。
    胜利,来自北方的胜利就像是阳光似的,驱散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战线僵持、国土沦陷所造成的人们心目中的阴霾。
    一阵阵中国万岁的声音,在租界的上空回响着,人们激动的呼喊着,呐喊着,尽管先前的胜利他们也曾欢呼着,而那只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现在却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几乎是在瞬间,自战争爆发以来,弥漫在中国上空,弥漫在中国人心中的阴霾被这场胜利驱散了。
    “我要去邯彰采访一下那里的情况!”
    在欢呼声中,阿班对身边的助手说道,他必须去邯彰,去采访那里的胜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太过于专注上海了,这场战争燃烧着的地方并不仅仅只有上海,也许在明天,这场胜利就会震惊整个世界。
    当“邯彰保卫战”胜利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中传遍全国的时候,在南京、广州、武汉等一个大中城市中,尽是一片欢腾,到处都是欢庆胜利的集会与游行。
    在首都南京,此时的南京早已经沸腾了,尽管夜幕即将将降,但是南京的市民却不分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兴奋中,到处是欢呼雀跃的人群,城中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挂起青天白日国旗,连成一片,以示爱国之心,而街道上到处张贴着或横或竖的“庆祝邯彰大捷”、“中国必胜”、“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类的爱国标语,鞭炮声把全城都吵翻了天,人们甚至为了一挂祝捷的鞭炮而争抢起来。
    在中山路的一个个街口,各个报馆的人用汽车装了大捆大捆的号外,一边喊着“邯彰大捷”一边在街上铺天盖地地撒着传单,而一些报馆更是驾驶着汽车在城内穿行着,站在汽车上的报馆职员一边呼喊着爱国口号,一边撒着传单号外,而五花八门的救亡团体竞相涌上街头,游行、喊口号、唱歌,即兴演讲,表演戏曲,尽情地丑化倭寇,而游戏行的人们把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管明棠以及白崇禧等人的半身,画在一张张三块门板那样大的画板上,抬着走在游行队伍前面o
    10月29日,这一天的和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一样,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南京陷入了沸腾之中,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去庆祝着这得之不易的胜利。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在这些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发动和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用以激发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坚定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当军委会政治部发动和组织庆祝活动的同时,在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委员长办公室内,一个带着广西口音的话语正在那里作着汇报。
    “邯彰一战,邯彰防卫司令部共计投入兵力十六个师又三个**旅,计23万人,其中平汉路方向十二万人,日军投入3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约十万人,津浦路方向投入3个师团约十万人。邯彰防卫司令部首先利用机械化部队完成对日军第5师团的包围,并多次对其实施分割,在预备军投入战场后,即调动机械化部队对增援途中的第一军实施进攻,因在此之前,航空队对天津、北平两地机场实施轰炸,使得邯郸方面完全掌握空权,”
    刚刚从邯彰返回南京的白崇禧看着沉默不语的蒋介石继续着他的汇报,他并没有参加邯郸举行的庆祝大会,而是匆匆返回南京,相比于庆祝大会,对于他来说还有更为紧迫的事物。
    “最终以阵亡2万人、受伤5。8万人为代价,取得歼敌5。3万余人的战果,日军损失战车67辆,各种火炮760余门,机枪一千两百余挺、步枪三万余枝。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管哲勤已经命令北方机械公司对缴获火炮、战车进行修复,所修复轻重武器皆将交由中央调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